電影《蜂鳥》告訴我們:青春就是盲目尋找過後,開始懂得自己!

2021-01-09 影書吧

電影《蜂鳥》故事講的是個初二女生,在家裡排行最小,跟父母哥哥姐姐生活在一起,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的生活狀態,那透明是最合適不過的啦!因為無論她身上發生什麼事情都會被父母選擇性無視,比如她在家裡跟哥哥一言不合就會被哥哥欺負打罵,等她終於鼓起勇氣向父母告狀時,結果得來的只是父母簡單的一句,你倆別再打架了。一次去醫院做小手術,從診斷到術後康復回來都是自己獨來獨往,因為爸爸媽媽需要照顧年糕店的生意。

就連和閨蜜一時興起偷東西被抓。店家給她父親打電話要求賠償,女主也無法得到父親的關注,反而被被冷漠回覆:「把人交給警局就好了」。在父母眼裡,女主只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別被人瞧不起,就是最大的孝敬了。然而在這個充滿迷茫和不安的年紀,女主根本無法忍受小透明的生活。她開始叛逆,抽菸喝酒早戀蹦迪,她幾乎把校規違反了個遍。在女主看來,只有在小男友的身邊,才能感受到自己被關心;只有在學妹崇拜的眼神裡才能體會到被關注的快感。

但這叛逆得來的一切也是那麼的短暫,小男友看上去忠厚老實,其實背地裡朝秦暮楚勾三搭四,學妹原本對她崇拜不已,但一個假期過後突然冷漠翻臉,說自己已經不是上學期的自己了。她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想喚起周遭的關注,然而得來的永遠是丟人的評價:談戀愛丟人,偷東西丟人,之前做手術留下的傷疤也丟人。在女主幾乎無法翻身的生活裡,唯一能讓她感到慰藉的就只有補習班的金老師了。她不會跟女主講太多大道理,但總是在她陷入迷茫的時候給予安慰和幫助。

女主這個年紀,正是建立三觀的敏感脆弱時期,總想找到一個人真正能夠懂得自己。但出乎意料的是唯一懂她的金老師也突然離世了。她記得金老師曾經說的動動手指,看似無能為力,但手指卻還能動。蜂鳥這部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它通過對生活細節的細膩刻畫,表現了主角的自我成長故事,看似瑣碎,但整部電影講的正是我們自己的日常。因為並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有主角光環。

大部分人其實都跟片中的女主一樣,家境一般,成績一般,中二叛逆,而蜂鳥這部影片則通過各種環境潛移默化的表現出女主在青春期的煩惱。女主家是一個男權獨大的家庭,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是標準的大男子主義,一言不合就家暴,這樣糟糕的家庭關係,經常使女主脆弱而困惑,明知自己的處境糟糕,卻又找不到解脫的出路。

影片通過電視畫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這些具有明顯時間節點的大事件看似與女主並沒有多少直接關係。因為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煩惱中。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戲夢巴黎,同樣是自己的青春時代的印記,但戲夢巴黎中進行的學運事件與主角產生了一種個人命運與時代的勾連。

相比之下蜂鳥沒有那麼大的影響,是用一種細膩平實的方式去講述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也正因如此,她猝不及防的就戳中了大多數人的心,因為青春就是在這種自我的世界中度過,很多年後回過頭來看,才會發現自己不過是時代背景下的一個渺小個體,但是總有一段青春是在尋找懂我中度過,但真正的成長恰恰是盲目尋找過後,開始懂得自己。這樣的青春沒有光環,但一樣值得被書寫。

相關焦點

  • 韓國劇情片《蜂鳥》影評:試圖在現實尋找擁抱的蜂鳥
    ,無暇顧及這位少女的綿密心事,使得恩熙必須孤獨地面對自己青春時期許多糾結難理的矛盾。跟朋友偷東西被逮,父親告訴老闆直接把她送到警局;跟母親說自己身體不適,也因為她忙於工作而沒有獲得太多關心。或許《蜂鳥》在當時韓國經濟起飛,恩熙家庭看似還算優渥、物質資源從不匱乏、父母表面也都愛著她,但獲得的關懷卻還是永遠都少了這麼一點。
  • 韓國電影《蜂鳥》:青春是生活在別處
    2020年剛開始,第92屆奧斯卡就給電影屆投下了一枚很有力度的深水炸彈。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這件事不僅對國際影壇帶來了震蕩,對韓國電影本身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 《蜂鳥》——誰的青春了無痕
    、最佳女配角等韓國電影《蜂鳥》是金銀姬的青春故事。在14歲的少女金銀姬眼中,青春如弱小疾馳的蜂鳥,只是人生中一個急速飛逝的背影,只能偶爾回頭看看自己掉在地上壅塞滯脹的黑影。很慶幸有人願意且有能力把這樣的青春表述得如此準確細膩深刻。作者將故事背景設置在有幾個重要事件發生的1994年,企圖把個人命運與社會背景做一些連接,其實,我們可以專注於角色之間的關係走向,即使沒有那些背景,這些故事仍然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包括今天。
  • 蜂鳥/2018人性/驚悚/冒險/災難電影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連串得不到答案的為什麼。為什麼有些事會在一瞬間改變而有些事總是維持著老樣子?為什麼那些改變的事總是我們希望不變的事,而不曾改變的事總是那些糟糕的事?為什麼不喜歡的人總是時時出現,而真正知心的人既難得又少見?為什麼人與人的關係總會糾纏在一起,又為什麼會像坍塌的大橋那樣突然斷裂墜入茫茫的記憶裡?迷途的《蜂鳥》因太過嬌小而得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韓國少女的青春被扒光,這片太過於真實
    這部電影是導演金寶拉的處女作,在國內外電影節獲得多個提名,並一舉拿下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青年單元評審團大獎。至於到底有什麼亮點,今天咱們就一塊來看看——《蜂鳥》。可沒想到一個假期過後,學妹突然冷漠翻臉,說自己已經不是「上學期的自己」了……
  • 《蜂鳥》關於蜂鳥的片段
    韓國青年女導演金寶拉拍了這部關於青春的電影:蜂鳥。蜂鳥把青春的困境拍的非常有質感,那種青春的迷茫,是有社會和家庭落點的迷茫。相比之下日本的青春片更傾向於把青春置於社會文化和家庭情景之外,提純個體間的心理歷程和精神體驗,展示出一種更加虛無感的迷茫。韓國和日本的青春片氣質太不一樣。
  • 青春,如蜂鳥在微光中飛翔
    本文作者:vicky刺蝟蜂鳥,體型極小,最小的蜂鳥只有2克重。但可以每秒扇動翅膀80次,讓身體懸停空中,甚至倒飛。 如果將少女比作蜂鳥,讓她的青春如同蜂鳥在清透而又混沌的微光中飛翔,陽光就在前方,卻又遙不可及,唯有千萬次振動翅膀,穿過欲望、歡愉、痛楚、孤獨、叛逆匯聚的雲霧,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卻千瘡百孔。
  • 專訪 | 電影《蜂鳥》導演金寶拉
    該電影講述了初中二年級學生恩熙(樸智厚 飾演)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苦痛。恩熙是一個貧寒糕點鋪家的老二,這個糕點鋪位於韓國富人聚集地——江南。她就像不斷揮動翅膀的蜂鳥一樣渴求愛與關注,徘徊著尋找活下去的理由。
  • 《蜂鳥》蕾絲情結,少女心事,這部韓國青春片後勁太大
    不管是十多年前「超女」前浪們的當眾戳破,不留臺階,還是兩年不到的「火箭少女101」組合,利益盤根,倉促分崩,亦或者是前不久「青春有你2」誕生的「THE9」組合,登臺「618」晚會,各領風騷,這些女孩們的青春,看似閨蜜在側,眾人擁簇,實際上,一場豪華夜宴過後,她們可能才發現,歲月中從來沒有靜好,留在身邊的,只剩孤獨。
  • 懷念吳青峰式的清新曲風,我在北京等你的主題曲,蜂鳥上線
    我們都好像嬌小的蜂鳥,自不量力地做著追尋太陽的夢,我們到底在追求些什麼,為何一直不斷往前衝?因為我想要成為自己,也成為你的光。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蜂鳥的第一次上線,是在去年歌手3舞臺上的驚豔亮相,再次上線,是在李易峰和江疏影的新劇《我在北京等你》裡,講訴的也是小人物逐夢的故事。
  • 韓國青春電影《蜂鳥》,上世紀90年代一個少女的故事|韓國電影
    2020年8月29日是電影《蜂鳥》上映一周年的日子,首爾一家影院舉辦了觀眾來訪紀念活動。該片導演金寶拉在現場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在拍攝這部片子的時候,我因為自己過於專注而感到不好意思,人們總是說『差不多就行了,幹嘛那麼拼命?』這類的話我聽得太多了,我們這個社會有一種風氣,看到有人在追逐夢想,就會說他『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人情世故』。
  • 《蜂鳥》普通女孩的青春電影,提高審美必看
    《蜂鳥》是金寶拉執導,樸智厚、金璽碧主演的韓國電影,於2018年10月6日2在釜山電影節首映,2019年8月29日在韓國公映。 那段青春裡沒有經歷小說中的情節,敏感但是不表現,繃不住發洩的時候覺得可能自己是瘋了,但是之後又恢復,然後成長。 最普通,最難過。 (圖文原創)
  • 青春過後才是開始
    短文學,一鍵關注每天為你推送原創心動美文◆  ◆  ◆青春過後才是開始有一天我們會為了現在而努力青春的故事太短有一天你終於知道自己想要的,想做的是什麼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行走在路上的我們沒有明天.也許是命運的左右歲月的挑逗,不經意的揮手。前面的路沒有人等候。人生有著那麼幾個路口,有一天你會在其中的一個路口選擇出生活的模樣有別離有失落,踏上徵途,翻越著一座又一座山丘,直至死方休。出發的時候有著很多的打算想趁風破浪。
  • 安利韓國電影《蜂鳥》:入圍2019柏林電影節
    這部青春片最近一周登上了豆瓣口碑榜,評分不俗。 片中所展現的女孩的成長過程細膩而含蓄,淡然而富有餘味。「就算壞事降臨,快樂的事情也會一起到來。我們總會遇見一些人,分享一些事。世界真是神奇又美麗。」
  • 科恩的標誌(二)蜂鳥
    但是,作為科恩多年的好友,她認為自己懂得科恩構思的感覺和想要表達的意義,而且也很享受與科恩之間的這種無需語言的對神秘符號的偏愛和默契。黛安娜說:「蜂鳥消耗大量的能量,並不斷地尋找食物來維持飛行所需的生命力。靈魂如出一轍:在這個世界上不斷地尋找花蜜,賦予其力量,保持其生命,使其自由飛翔。靈魂是真正的皇族,因此才有皇冠。可憐的靈魂得不到營養。
  • 《蜂鳥計劃》影評「時間就是金錢」
    是蜂鳥揮動一次翅膀的時間」 在金融的世界裡錢不等人。表兄弟文森特(傑西·艾森伯格飾)與安東(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飾)他們是高風險高頻次交易操作員,兩人同時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們金融市場上只要誰快誰就賺錢。
  • 離開蜂鳥,是鄧紫棋重獲新生的開始
    有一些3月9日去到演唱會現場的網友說出了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看法:演唱會開始前,全場竟然沒有螢光棒;演唱會無大海報;演唱會本來是晚上八點開始,結果到晚上八點五十七分主辦方才宣布說在排查問題;在兩個小時的故障排除中,有網友拍到蜂鳥音樂老闆張丹並不嚴肅的表情;有網友說,之前鄧紫棋的132場個人巡迴演唱會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而單單出現在鄧紫棋與蜂鳥音樂發出解約聲明的第一場演唱會,豈不是太巧合了
  • 今年最好的處女作,屬於這部青春電影
    2019,國產青春片終於緩緩抬頭。一度,我們都有過懷疑。國內的銀幕,真的能看到密閉環境下青少年的成長實況嗎?《過春天》和《少年的你》給出了一種答案。它們以青春之名,剝開了日光後的灰暗角落,讓揮向空氣的重拳撲面而來。
  • 蜂鳥 | 我們又不趕時間
    所以吃得也得多,每天要吃好幾倍於自己身體的食物,主要是花蜜,但身體小又存不下,所以新陳代謝速率快,能量即食即用效率高。總結起來是飛得快吃得多代謝快,現代生活節奏和這根本不能比,如果人像蜂鳥一樣生活焦慮程度得增加幾個數量級。那蜂鳥就一直這麼高強度地吃飯旅行走走停停嗎?不是的啊,還得睡覺和孵蛋呢。
  • 《蜂鳥》人如蜂鳥
    「我比家人 比任何一個朋友都還要喜歡你」 就是這樣而已 然後我們躲在醫院隔床簾後交換一個不超過兩秒的吻老師說「醫院 很喜歡來醫院」那一刻真的很激動 很久以來第一次和電影對象有了共鳴(現實生活裡真的沒有)醫院對我來說也從來不代表死亡和消極的東西 我也喜歡去醫院 「來醫院就會有心安的感覺」 雖然醫生脾氣一直很爛 藥也很苦 但是聞到消毒水的味道和在醫院裡穿著簡裝的形形色色的人 覺得其實大家都走在被治癒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