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升級改造投用
為了方便老人及殘疾等特殊人士如廁,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環衛處日前對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進行了無障礙設施升級改造,為特殊群體提供如廁便捷。6月22日下午,記者在師園街公共衛生間看到,曾經凹凸不平的地面已經被改造成了無障礙設施通道。現在的師園街公共衛生間路面平整,還增添了無障礙衛生間,衛生間內增加了成人坐便椅和兒童坐便椅,牆上張貼了入廁溫馨提示。隨後記者來到位於九曲河示範段的2號翻板閘公廁,該公廁外原來步道狹窄,經過改造後無障礙通道路面寬闊平整,周圍還建起無障礙扶手,既方便又安全。
-
壽光17座老舊公廁換新顏!「方便」更舒心
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壽光市將17座建設使用年限較長的老舊公廁列入改造提升計劃,如今部分公廁已經升級完畢,重新對外開放。其餘幾座老舊公廁正在改造,完工後將為市民如廁提供更整潔的環境。改造後專人管理,環境乾淨整潔當天,壽光市渤海路與龍泉街交叉口的一處老舊公廁剛剛完成改造,重新對外開放。改造後的公廁硬體設施比以前大幅提檔,不但安裝了自動感應燈,而且內部格局進行了重新布設,裡面有專人管理,乾淨整潔。
-
我縣城區新增5座公廁
我縣城區新增5座公廁 2021-01-11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饒市中心城區這些老舊公廁升級了!還有這些新功能……
近日,改造後的中心廣場公廁正式開放這座公廁又有哪些大變化呢?改造後的公廁從原有的一層公廁變成總面積為177平方的兩層公廁樓,建築面積上擴大了100餘平方,公廁外形精緻美觀,造型融入周邊景物,內部設施一應俱全。兩層公廁一樓為二類以上標準公廁,從原有5個廁位,增加至17個廁位,並增設無障礙第三衛生間,滿足了市民如廁需求。
-
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建設最新進展來了!提升改造公廁17座,概算投資800萬元。今年7月份,東港區還接收了中心城區9座沿街公廁的提升改造任務。▲改造後的膠州路公廁,增設了嬰兒護理臺、兒童坐便器、殘疾人坐便器
-
殘疾人上公廁有障礙
7月28日,記者走訪了城區的部分公共廁所,發現大部分衛生整潔,但仍有少數公共廁所存在異味、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或指示不明確等情況。◎時間:7月28日上午10:48◎地點:民族東市場對面的民族東公廁、中山公園正門公廁問題: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指示不清晰走訪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公共廁所設有輪椅通道、扶手或緣石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
靈寶老舊公廁「換新顏」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而公廁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性基礎設施,它的好壞將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和人性化服務。小廁所,大民生。老舊公廁的升級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城區老舊廁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並對工程實施提出嚴格要求。「改善廁所問題關係到廣大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
靈寶|老舊公廁「換新顏」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而公廁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性基礎設施,它的好壞將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和人性化服務。小廁所,大民生。老舊公廁的升級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城區老舊廁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並對工程實施提出嚴格要求。「改善廁所問題關係到廣大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
古鎮鎮改造老舊公廁,提升鄉村顏值
本報記者 文波 攝 本報訊 古鎮古二村一河兩岸的小公園中,一座清雅的建築佇立公園裡,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仔細走近一看,是鄉村裡一座新的公廁。「這是我們村改造的第一座公廁,改造前,公廁已使用20多年,設施陳舊落後,群眾不愛用。改造後,通風透氣無異味,有專人打理,大家都愛用了。」近日,帶我們參觀的古二村村主任林錦安笑著說道。
-
合肥步行街周邊16座 老舊公廁「大變樣」
12月6日,記者在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今年改造完成步行街周邊老舊公廁16座,對老舊公廁在外觀面貌和硬體設施上都進行了品質提升。改造後的公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特色。記者在廬陽區紅星路上看到,愛國巷公廁已經完成改造,白色的牆面和青灰色的瓦片裝飾的外部結構,很簡單也很具備現代感。廁所內部設置無性別廁位4個,每個廁間均設有「有人」「無人」電子提示,廁內還加裝了感應式水龍頭,和保持廁間內溫度舒適的風機設備、用於播放音樂和提示音的音姬音響系統。為特殊群體設有應急呼叫器、扶手,地面採用了防滑瓷磚。
-
便民無小事,白鶴洞街轄內這兩座老舊公廁大變身!
據了解,公廁改造提升的主要建設內容為翻新全部外牆,更新公廁內部所有坑位,更換新的管道,提升使用舒適度。,這座老舊的兩層公廁實現大變身。△無障礙廁所前後對比白鶴洞街環衛站為深入開展公廁革命及精細化品質化百日攻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結合當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工作
-
從內到外大變樣 廬陽區改造完成16座老舊公廁
走在廬陽區各街道上,一座座改造完成的「高顏值」公廁映入眼帘。12月7日,本網記者在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今年改造完成步行街周邊老舊公廁16座,對老舊公廁在外觀面貌和硬體設施上都進行了品質提升。改造後的公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特色。
-
「方便之處」更方便 蘆淞一老舊小區公廁提檔升級
株洲新聞網3月10日訊(記者 易楚曈 通訊員 謝翊)日前,家住蘆淞區賀家土街道嘉園小區的張大爺心情不錯,原本極不方便、臭氣燻天的小區老舊廁所變身「美麗公廁」,既方便又乾淨。「這個公廁建了有近四十年了,所有設施都很老舊,有的還損壞了,實在不太方便。」張大爺表示,該小區系原株洲市第一汽車運輸公司職工宿舍區,公廁建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年久失修,加之設備老化、損壞,以及刺鼻的異味,給周邊群眾帶來了諸多不便。
-
懷遠城管:公廁改造穩步推進 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住環境的提升,公共廁所已經成為市民身邊的關鍵事,公廁數量能否滿足需求、公廁環境是否衛生整潔、公廁設施是否完善等等,直接關係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良好的如廁環境不僅是市民群眾日常生活和健康所必需,也是社會進步、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
城區部分老舊廁所升級改造提前完工
11月21日,記者在升級改造後的壩達橋公共廁所見到:如廁區、洗手池、第三衛生間等各類設施一應俱全,曾經的老舊公廁面貌煥然一新
-
民生無小事!今年門頭溝提升改造38座公共廁所
粉刷一新的外牆、顯眼的標識牌……這座位於三家店東街路旁的公廁,就是今年9月底完成改造升級的老舊公廁之一。 公廁還新增了「無性別間」,並配備無障礙設施,解決特殊群體的「如廁難」問題。
-
民生實事為人民 南京火車站北廣場五座公廁展新顏
在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南京站北廣場周邊的五座公廁,經過升級改造後全部對外開放。火車站北廣場於2014年建成投用,受限於當初的設計以及後期的使用頻率,五座公廁不同程度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有些內部裝飾材料開裂脫落,有些公廁內陰暗潮溼,燈光昏暗,排氣通風效果差。「就拿北廣場西側的這座公廁來說,當初設計時僅有蹲便器,每天有近千人如廁,特別是女廁經常出現排長隊的現象。再加上頻繁使用,內部設備破損嚴重,廣大旅客的體驗感很差。」
-
老舊公廁「換新顏」 ,市民如廁更「方便」!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吉州區按照「建好小廁所、服務大民生」的思路,不斷加快中心城區「廁所革命」進程,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品質提升。吉安市城管局市容科科長 洪建平:覺得我們中心城區新建的公園,公用設施比較缺乏,尤其是公廁。我們準備對中心城區新建的公園配置一部分公廁。是否新建公廁,看似是小事,但這關係到千萬群眾生活休閒的舒適與便利。
-
廈門公廁改造!推動公廁適老化!
三年規劃 新建改建任務基本完成部分建造標準較高據悉,目前我市共有公廁1800多個,其中列入環衛部門專門管理的有512個,鄉鎮管理的公廁有184個,農村公廁1048個,旅遊公廁95個。《方案》提出,按照「經濟實用、協調美觀、節能環保」的原則,改造老舊廁所,新建標準廁所,合理規劃三年目標任務,即2018年至2020年,全市新建改建城鎮公廁239座,農村公廁38座,旅遊公廁100座和0.2萬戶農戶改廁數量任務。記者昨日從市環境衛生中心獲悉,截至目前,「廁所革命」三年規劃目標已經基本完成。
-
北京在公廁周邊開設臨停區
很多司機,特別是計程車司機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開車在路上內急,找到了公廁卻沒有地方停車,違停如廁又會被處罰。為了解決廣大司機「如廁停車難」的問題,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會同市城管委等部門在城區公廁周邊增設了路側限時停車區。目前,首批92處已完成標線施劃、標誌設置等工作並投入使用,第二批109處正在施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