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之處」更方便 蘆淞一老舊小區公廁提檔升級

2020-12-22 長沙樂居網

株洲新聞網3月10日訊(記者 易楚曈 通訊員 謝翊)日前,家住蘆淞區賀家土街道嘉園小區的張大爺心情不錯,原本極不方便、臭氣燻天的小區老舊廁所變身「美麗公廁」,既方便又乾淨。

「這個公廁建了有近四十年了,所有設施都很老舊,有的還損壞了,實在不太方便。」張大爺表示,該小區系原株洲市第一汽車運輸公司職工宿舍區,公廁建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年久失修,加之設備老化、損壞,以及刺鼻的異味,給周邊群眾帶來了諸多不便。

為給居民營造一個良好文明的生活環境,賀家土街道城管辦組織專業人員對該公共廁所進行改造翻新,不僅拆除原有破損的門窗、牆磚、地磚,對內、外牆進行了粉刷,公廁供水、排水管線、用電線路也重新得到改良。同時,女廁增加了蹲位,並增設一個高低洗手臺,大大改善了室內的採光與通風效果。

嘉園小區公廁的改造既讓居民「方便之處」更為方便,小區周邊環境衛生面貌也得到極大改觀,贏得周邊居民的陣陣稱讚。目前,蘆淞區城管部門正在制定該區老舊廁所社會化管理辦法的同時,積極鼓勵轄區內居民自治小區多措並舉,提高無物業小區老舊公廁規範管理。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株洲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壽光17座老舊公廁換新顏!「方便」更舒心
    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壽光市將17座建設使用年限較長的老舊公廁列入改造提升計劃,如今部分公廁已經升級完畢,重新對外開放。其餘幾座老舊公廁正在改造,完工後將為市民如廁提供更整潔的環境。改造後專人管理,環境乾淨整潔當天,壽光市渤海路與龍泉街交叉口的一處老舊公廁剛剛完成改造,重新對外開放。改造後的公廁硬體設施比以前大幅提檔,不但安裝了自動感應燈,而且內部格局進行了重新布設,裡面有專人管理,乾淨整潔。
  • 靈寶老舊公廁「換新顏」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而公廁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性基礎設施,它的好壞將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和人性化服務。小廁所,大民生。老舊公廁的升級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城區老舊廁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並對工程實施提出嚴格要求。「改善廁所問題關係到廣大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 靈寶|老舊公廁「換新顏」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而公廁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性基礎設施,它的好壞將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和人性化服務。小廁所,大民生。老舊公廁的升級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城區老舊廁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並對工程實施提出嚴格要求。「改善廁所問題關係到廣大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 老舊公廁「換新顏」 ,市民如廁更「方便」!
    可令人一度尷尬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一些新建的公園或者小遊園等,沒有配套建設公廁,這讓想長時間在公園度過休閒時光的市民有了一份「難言之隱」。市民 鄧德媛:沒有公廁的時候肯定是不方便,比如說上個廁所、上個小便,都要往家裡跑。
  • 東平縣:農村「公廁革命」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東平縣按照「2020年底前實現300戶以上自然村,每村至少建設一個農村公共廁所」工作目標,研究制定《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細化施工、驗收、管護工作流程,因地制宜設計、選定公廁樣式,設置獨立蹲位、站位、殘疾人位,配齊洗手盆、無障礙設施、照明設施、報警設備,確保達到每處公廁都能達到《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三類標準。
  • 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升級改造投用
    為了方便老人及殘疾等特殊人士如廁,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環衛處日前對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進行了無障礙設施升級改造,為特殊群體提供如廁便捷。隨後記者來到位於九曲河示範段的2號翻板閘公廁,該公廁外原來步道狹窄,經過改造後無障礙通道路面寬闊平整,周圍還建起無障礙扶手,既方便又安全。同時,在位於天宇市場內、成渝高速路口的公共衛生間也都重新對無障礙坡道進行整改,增設了無障礙扶手。
  • 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建設最新進展來了!2020年,東港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決策部署,按照「基礎設施完善、居住環境優化、服務功能提升、小區特色明顯、長效管理規範」的思路,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把這項暖心的民生工程辦成高品質的良心工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 五昭路社區「微更新」:助老食堂提檔升級,飯菜可口方便老人
    五昭路社區「微更新」:助老食堂提檔升級,飯菜可口方便老人 2020-11-1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公園、5A級公廁……小切口入手 杭州喬司街道老舊小區生活品質...
    高標準建成民生公園、5A級公共廁所……這是杭州餘杭區喬司街道在破解老舊小區設備設施老化、周邊配套不齊全等問題上的給出的答案。在女裝產業的帶動下,大量外來人口匯聚在杭州市餘杭區喬司街道,為老舊小區帶來了一定的「房屋出租經濟」。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很多居民表示:「腿腳不太好,進出不方便,希望可以在小區公園、河邊步道等活動區域,多增加一些無障礙設施。」錢東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打造「無障礙社區」,提升轄區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生活品質。社區的公廁內不僅安裝了警報器,還統一安裝了明黃色的無障礙扶手。老年人上完廁所後,可以藉助無障礙扶手起身。
  • 2020年濟南各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安置房等改造計劃「出爐」
    文|中國房地產報濟南 三日隨著城市發展的升級與更迭,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在優化提升。近年來,濟南在老舊小區整治、棚戶區改造等方面多措並舉,使得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在老舊小區改造整治方面,2020年曆下區將高標準實施8個項目,共計154.2萬平方米;繼續對符合改造條件的既有居住建築加裝電梯,方便群眾生活。同時,圍繞環境品質提升、人文品質提升、生活品質提升三個方面,積極打造總面積3.2平方公裡的燕山街道片區省級城市品質提升項目。街區綜合更新和重點片區整治方面,歷下區將實施東關大街街區綜合更新項目和全福河更新提升工程。
  • 便民無小事,白鶴洞街轄內這兩座老舊公廁大變身!
    公共廁所是城市裡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乾淨整潔的公廁為街坊們提供便利,更美化了市容環境。,這座老舊的兩層公廁實現大變身。重新裝好的外牆,灰色地磚,自動給紙、烘乾、垃圾箱三位一體機,「六小件」加了手機擱板後升級為「七小件」,房頂的通風設施大大減少異味,裡裡外外提升了如廁的舒適感。19路公交總站公廁還新增加了母嬰室,更加方便攜帶孩子的家長如廁。鶴園東公廁則在原來的基礎上升級改造了許多便民措施,通過增加地漏、更換廁所隔間門等措施,讓公廁更清潔明亮。
  • 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 居民送錦旗表感謝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趙穎)近日,大同市平城區安益園小區居民們和物業站將寫有「惠民工程惠及百姓,精心施工居民稱讚」以及「老舊小區換新顏,提檔升級惠民生」的兩面錦旗送到平城區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總指揮部,對帶給小區居民的實惠表示感謝。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從內到外大變樣 廬陽區改造完成16座老舊公廁
    走在廬陽區各街道上,一座座改造完成的「高顏值」公廁映入眼帘。12月7日,本網記者在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今年改造完成步行街周邊老舊公廁16座,對老舊公廁在外觀面貌和硬體設施上都進行了品質提升。改造後的公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特色。
  • 從簡陋到融入各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公廁變身拍照打卡地
    優化空間布局、增加蹲位數、擴展第三衛生間功能、引入智能設備……近日,北碚區多所城市公廁提檔升級後重新投用,不僅僅實用,顏值也同樣高。智能廁所不僅實用顏值還很高「曾經簡陋的公廁,現在越來越高大上了,既乾淨又整潔,還配備了很多智能化設施,市民如廁非常方便。」12月23日在原北碚賓館旁的公廁如廁後,市民龍玉走到智能取紙機前刷臉、取紙,對公廁進行體驗。
  • 城區15座老舊公廁增設無障礙通道
    忠州新聞網訊 (記者 張茜井)近期,縣城市管理局在城區15座老舊公廁新增設的無障礙通道正式投入使用,極大方便了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如廁需求。為全面推進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整改提升工作,縣城市管理局按照城市精細化管理相關要求,對城區57座公廁開展摸排,發現有15座老舊公廁因未設置無障礙通道,不方便特殊群體如廁。
  • 長寧、嘉定、松江這些小區實現「方便」與...
    近日長寧、嘉定、松江老舊小區改造變得即「方便「又」美麗」了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快來一起感受下吧有兒童遊樂區域,也有成人健身區,鮮明的色彩讓健身廣場更顯活力。外景同樣由小朋友認養美麗花卉,配合環保酵素種養花卉;裡處則以陰生植物為主。
  • 讓方便更方便,揚州市區要求500米見公廁標識
    交匯點訊 5月14日下午,揚州市城市管理局召開公廁暨市容環衛責任區文明創建推進會。會議明確了文明城市創建城市室外公廁的測評體系和管理保潔標準,對於城管系統如何在不久將來的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進行了部署。
  • 江漢城管將移動公廁裝在了堤邊,方便防汛人員使用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李軍)8日晚9時,在長江江漢區沿江堤段,記者看到,在各防汛值守點附近,均就近設置了移動公廁,方便巡堤檢查人員使用。在王家巷碼頭值守點,記者遇到了公廁管理員張京枝,她正在對公廁進行保潔,她說,保潔工作從昨天晚上就已經開始了,主要工作任務是對沿堤8座移動公廁進行巡迴保潔,「我們的保潔包括加水、清掃、消毒,確保公廁能正常使用。」據從江漢區城管部門了解,7日晚,江漢轄區江堤18處閘口全部封閉,防汛人員24小時不間斷巡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