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廣東人出外吃飯後
總會記得做這件事:
唔該,幫我打包!
我們切切實實做到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走訪廣州多家餐廳,見到在不少餐廳裡在醒目位置給作出「不剩飯、不剩菜」的溫馨提醒,服務員在食客點餐時,也不忘提醒份量。更有「節約達人」把「打包」意識貫徹到底,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吃;點餐寧願點少也不點多。
餐廳在醒目位置貼出
「不剩飯、不剩菜」提示
走訪多家餐飲門店,發現不少餐飲門店都有提倡「節約糧食」的措施。
在某自助餐廳裡,餐廳門口的諮客臺上就放著臺卡,印著「文明餐桌,從我做起,不剩飯、不剩菜」的提醒語,進入餐廳後,在服務臺側面也粘貼了一樣的提醒語;
在一中餐廳的入門檢疫站點,洗手液前也放著提醒臺卡。酒店總經理林啟聰表示,他們很早就提倡餐桌用餐文明,不剩飯不剩菜。
廣州一酒店的餐廳裡也陳列了一些標識在餐桌、餐檯和入口處,如「光碟行動」 ,「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等。該酒店餐飲總監尹寶瑩說,我們會提醒客人適量取餐,提倡增加取餐頻率,減少取餐分量過多,這樣既增加了運動也減少了餐桌上的浪費。
在百福廣場的一酒家門店總經理何女士說,此前他們還會使用門口的公共電子屏滾動播放文明餐桌的公益廣告宣傳,「通過深化』光碟行動』,主動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消費、理性點餐、不剩飯菜、剩後打包,減少廚餘垃圾,希望能為帶動樹立節約意識,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出一份力 。」
浪費50克食物,
加收20元服務費
有的餐廳為了減少食物浪費,在門店採取了強硬手段,並收到成效。天環廣場的一家烤肉餐廳做烤肉放題,在網上預訂平臺看到,預訂備註裡特別加了一條規定:不得浪費,浪費菜品每50克加收20元服務費。在門店,菜牌上標註了這個規定。
店長黃先生說,3年前剛開店時發現食物浪費的問題,由於店鋪做的是自助餐的生意,食客們容易因此忽略了自身食量,各品種的食物不小心就拿多了,導致埋單時還有部分食物連動都沒有動過。
「食物來之不易。因此3年前,我們就狠下心給出了這個規則,在踐行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困難,但經過3年的努力,現在有了很大改變,門店食物浪費量300克以上的發生率不及1%。」黃先生說,他們會通過3個方式來提醒規則,一是預訂平臺,二是餐牌信息,三是服務員特別提醒,加強現場溝通。
「我們會不斷提醒顧客先點部分菜品,有需要再加,儘量增加續加的頻次,以減少浪費。對於我們來說,服務員的溝通成本、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其實是增加了的,但是能收到成效,我們也很開心。」
寧可點少,也不點多
廣州日報記者隨機採訪市民,市民萬女士說自己最見不得食物浪費,每次和家人出外吃飯,都是叮囑兒女不要點太多,「寧可點少一些,也不要點太多,如果擺滿一桌子又吃不完,那太讓人心疼了。」在用餐時,他們不忘使用公筷公勺,「這樣,吃不完打包回家,食物也是乾淨的。每次在外面吃飯,無論吃剩多少,我都儘量打包回來。」
廣州餐飲評論人勞毅波認為,「節約糧食」可以從兩方面做到,第一,在點菜環節根據用餐者的食量,酌情點餐,把「節約」行動做在前頭。「有些人的食量只有三四兩,有些人是六七兩,有的人減肥吃得更少,如果能提前諮詢一下在座食客的飲食需求,那麼點餐就不怕點太多造成浪費」。
第二,打包食物。他說,「打包」屬於補救措施,是否合適打包也要看用餐場合,如果是社交環境,可能須要主人家提出「打包」建議,如果是家庭用餐那就無拘束了。「打包不是一件醜事,反而是一件美德。」另外,他認為打包剩飯剩菜還須滿足一個前提,同臺共食者使用公筷公勺用餐。
今天,你打包未啊?
請不要浪費!
佛山市婦聯第141期幸福沙龍預告
如何維護婚戀與親密關係?佛山市婦聯"幸福沙龍"公益講座第141期,邀請佛山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袁朝霞老師主講,教你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既依存又獨立,快來參與吧!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肖銀燕
審校:陳綺婷、蒙劍波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