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城市的風格會影響居民的心態,這句話放在東北再合適不過了。
東北人和東北這個地方有很多相似處,外表看起來豪放粗獷不拘小節,內裡卻粗中有細親和柔軟,這些特性也體現在了他們的生子觀念上。
東北養娃新標籤:「喜歡女兒不要二胎」,沒有招娣只有勝男
老家在遼寧的小劉,上大學時認識了來自南方的老公,畢業沒多久兩人就結了婚,小劉於是跟著老公定居在了南方。
沒過多久小劉就懷孕了,婆婆一家特別高興,都覺得小劉要給他們家添長孫了,可小劉最後生出來的卻是個姑娘,公公婆婆頓時大失所望,看了孩子一眼轉身就走了。
小劉醒來久不見公公婆婆,還覺得納悶,後來才輾轉得知公婆嫌棄她「沒用」,只生出個女兒,乾脆眼不見心不煩,不去看小劉和孩子了。
小劉知道後很不高興,但礙於對方是長輩,也就忍下了火氣,誰知沒過兩天,婆婆在小劉月子期間急忙找過來,說給女兒定下了名字——許招娣。
婆婆說頭胎是女孩勉強可以接受,可小劉一定要儘快給他們家生個兒子了,因為小劉老公是他們家族的長子,必須為他們家再添個「長孫」。
給女兒起名叫招娣,一來是為了告訴姐姐,將來無論有什麼事情,都必須照顧好弟弟;二來是圖個「吉利」,大家老是「招娣」「招娣」這麼叫著,很有可能小劉下一胎就真能生出個兒子來。
小劉當時聽了火就起來了,在東北老家,生女生男都是一樣的,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東北也很少有為了生兒子而去要二胎的,她也從沒聽說過招娣這種「侮辱女性」的名字,更不可能給自己的女兒取這種名字。
小劉果斷拒絕了婆婆一家給取的名字,並在和老公商量過後,給孩子登記了名字——許勝男。
為什麼東北人最先做到男女平等?這些觀念已經融入他們骨血裡
一、女性能頂半邊天
在東北,女性的工作能力是非常強的,這一點從建國初期就已經能看出苗頭了。因為地域優勢,東北女性在個頭、身材上普遍優於其他地區的女性,在勞動力、生產力以及後來職場的分布上來看,都不亞於男性,甚至有些共同領域做得要比男性成功。
這種基礎之下,女性自然不會被當成一個沒有地位的「附屬品」。
二、獨生子女觀念普及到位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東北就全面普及了計劃生育政策,並且得到了徹底的貫徹執行。
東北是一個人口基數比較大的地區,為了防止超生,當時的懲罰力度也比較大,多生一個,家裡的勞動力就會失去工作,後來東北家庭完全適應了獨生子女的政策。
在一家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在東北無論生男生女,都會被一視同仁,比較粗獷豪爽的東北人,甚至把女兒直接當兒子養,所以就有了很多不拘小節,性格大大咧咧的東北姑娘。
三、沒有強烈的宗族觀念
東北在歷史上不像南方那麼富庶,當地的居民多是遊牧民族,後來「闖關東」湧進大批外鄉人,大家都在忙著吃飽穿暖,也沒有什麼家族、宗族的概念,東北人從根源上,就對宗族沒有強烈的觀念。
東北人沒什麼「皇位」要繼承給兒子的觀念,生男生女都一樣,只要教得好,女兒照樣能頂半邊天。
女兒的教育問題值得探討,過來人的成功育兒經驗,值得一看
1、不可過度溺愛
現在網上有很多視頻或文字,都是在說爸爸如何喜歡女兒,女兒是親生的,兒子是「充話費送的」,看似是提高了女兒地位,但過度的偏袒和溺愛其實對女兒的成長並沒有好處。
過度的偏寵溺愛很容易讓女兒養成嬌縱、刁蠻的性格,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想法。要想女兒理性、善於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驕不躁,那麼從小在家庭中就不要給女兒太多優待,理性公平地對待孩子。
2、讓孩子開拓眼界
育兒界一直有句名言——「窮養兒子富養女」,女兒的「富養」確實很重要。
但「富養」並不是指花很多的錢在女兒身上,而是指一定要讓女兒對這世界有豐富的認知,儘早開拓她們的眼界,增加她們思維的寬度,會讓心思細膩的女孩受到更好的延展教育,從而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東北家庭「喜歡女兒不要二胎」,造就了東北女性自信獨立的人格,其實當今社會,無論養兒還是生女,只要父母多多學習正確的育兒知識,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家裡的「頂梁柱」。
留言板話題:你對重男輕女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