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日本地區原本娛樂內容佔絕大比例的Youtube平臺上,商業和教育相關的主題視頻不斷增加,平臺內容朝著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反過來,日本電視臺也越來越多地邀約來自Youtube的紅人,在疫情的影響下,內容更出現了明顯的「Youtube化」傾向。同樣作為視頻媒體,電視和YouTube兩大平臺越來越體現出「無界化」特徵。
Youtube的「電視化」傾向
不論是日本YouTube視頻的時長、質量;平臺的商業化政策、對上傳視頻的審查制度和規約、等都在向「電視化」靠攏!具體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大現象。
內容差距的縮小
自2018年以來,業內人士以及Youtuber們開始注意到,相較於之前,平臺的推薦算法更偏向於長視頻。加之,視頻長度的增加也更有利於廣告主們進行投放。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增加收入比例,YouTuber們在製作視頻時,開始有意識地增加時長。
原先碎片化的視頻內容,開始變得更加結構化。為了確保觀眾們在3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始終保持對視頻內容的興趣,更加專業、專職化的內容製作團隊開始介入。原本以UGC為主的視頻畫質變得更加清晰和精美、配樂、字幕等後期的製作也更加專業。另一方面,由於日本電視行業近年來商業價值的下降以及節目製作預算的削減,電視節目的製作也越來越簡約,極少能看到華麗的舞臺和舞美,尤其是外景節目,和YouTuber們的Vlog並沒有太多本質區別。因此從內容上看,YouTube視頻和電視節目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的縮小。
商業化發展促使審查政策越來越嚴格
巨大的用戶基礎以及視頻時長的增加,為Youtube帶來了廣闊的商業空間,吸引了眾多廣告主的加入,日本Youtube的商業價值則更突出:2019年日本網絡廣告費首次超越電視廣告費,曾經被電視人不屑的在線視頻網站漸漸趕上傳統媒體。
JustSystems株式會所在2020年1月針對視頻中插廣告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看完廣告後進行搜索的Youtube用戶比例為25.2%、直接點擊跳轉到廣告主頁的用戶高達23.2%。同 Google平均5%的點擊率相比,日本Youtube的引導和種草效果突出!
商業價值的提升,廣告主投放的增加,促使Youtube平臺的商業化越來越嚴重,此前自由寬泛的創作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一全球化的「Adpocalypse」(廣告危機)現象,最早出現在美國。
公認的第一次廣告危機發生在2017年,矛頭直至當時人氣最高的YouTuber——PewDiePie,因為他發布的一些視頻中,語言包含了各種逾越底線的仇恨言論,為了維護品牌形象,可口可樂等主流品牌方開始減少或是砍掉在YouTube的廣告預算。
面對品牌方和廣告商的責難,YouTube選擇對平臺內容進行更加徹底的審核,推出越來越嚴苛的內容條款和收益機制,並且對視頻內容分類、推薦的算法進行調整,以確保廣告投放的視頻內容是「對廣告友好的」。
在日本,受到審查最嚴格的則是在「危險邊緣」打著擦邊球的「灰色視頻」。自2019年日本YouTube平臺發布了史上最嚴格的審查制度後,除之前「危險暴力、侵犯隱私、侵權」等行為外,凡涉及「有危險性的挑戰、對身體造成傷害、對未成年造成身體及心理危害可能性」……的內容,都將受到下架、封號等懲罰!
因風趣的語言和刺激的挑戰在YouTube走紅的博主「拉斐爾」,前後三次被平臺封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其在平臺進行直播「謝罪」時表示,「今後將恪守平臺規則,只發布『乾淨』的,能全家人一起在吃飯時觀看的視頻」。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博主開始出走YouTube,並抱怨YouTube現在已經與電視臺無異,其內容政策、收益政策、內容推薦和分類的算法都在向這個趨勢發展。
新冠疫情加速Youtube的電視化
除了業餘愛好者們為了興趣、Youtuber們為了「恰飯」製作和上傳視頻外,越來越多的日本明星也開設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但前一批先驅者們,除了因「反差感」帶來無限驚喜的「遊戲博主」本田翼外,其他等人的嘗試都以悄無聲息告終。
但由於疫情,很多綜藝節目、電視節目的拍攝被迫終止、線下演出活動取消,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在個人的Youtube主頁「營業」,進行日常的粉絲維護。例如佐藤健先是每周二都在Youtube上進行直播互動,後期更是開啟了《佐藤健的無計劃之旅》系列企劃;如清流一般的渡邊直美更是在鼾聲不斷的直播了8個小時睡覺場景……
疫情影響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一些藝人事務所帶來了毀滅性打擊。日本最大的搞笑藝人事務所吉本興業的線下演出被迫取消了近千場,但演出取消的保險項卻不包含流行病,這意味著全部的損失只能由事務所自己承擔,旗下藝人的工資也開始全部減半。
此時,Youtube平臺則為演藝圈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很多藝人開始在Youtube頻道開始了「恰飯」之路。甚至還有很多收費直播,收費頻道開始崛起!
例如嘻哈組合BADHOP,由於原定於3月1日在橫濱的演唱會被迫取消,為了不讓粉絲們失望、同時補貼由於演唱會取消而產生的1億日元欠款,演唱會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如期舉行,並在YouTube直播放送,並開通打賞功能、眾籌賠款!
疫情期間,更多綜藝形式的節目,也開始在YouTube頻道播出。
像國民組合嵐,4月份開始在YouTube的個人頻道播出《嵐的遠程連環畫劇》企劃。
每期節目中,5名成員通過遠程視頻聊天的方式,互相配合著完成一出連環畫劇的表演。
錦戶亮和赤西仁則合體,在Youtube頻道開啟了《No Good TV》,同樣通過線上雲聊天的形式,在特殊時期給觀眾帶去「有生之年」的各種合體!節目策劃也是精心準備,從logo、創意、流程都由錦戶亮和赤西仁親自設計,兩人計劃最終達成100個人同框聊天的企劃目標。該節目在預告片釋出之際便登上YouTube日本地區的熱搜趨勢第一名,更在微博上也引起一波強勢轉贊評,有望成為年度大勢節目。
面對激烈的流媒體平臺之間的競爭,各大網站都在加強自己的差異化優勢。例如Netflix已經成為人們觀看高質量劇集和電影不二之選,YouTube則更像從前人們等待黃金檔收看電視節目、獲取資訊和消遣的平臺。雖然不同於電視節目的線性直播流,但YouTube著名的「沙發心理」戰略以及直播功能的開通,使更多的用戶開始像期待電視節目一樣,卡點等著視頻的上線!在一定程度上,YouTube已經不僅僅是視頻倉庫,而是可以和電視分庭抗禮的視頻平臺!
YouTube向電視行業的逆向輸出
紅人Youtuber在電視節目上的活躍度增高
除了Youtube的越來越電視化,日本的電視行業也受到了Youtube的逆向影響!
首先是網紅Youtuber們在電視節目中的頻繁亮相,例如視頻博主フワちゃん(FUWA CHAN)。其在電視節目中的人氣程度已經超過了綜藝明星,由於其異於常人的新型搞笑風格,同專業搞笑藝人不同的腦路風格,給節目帶去了一股新鮮風,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中,甚至有觀眾調侃,「給我一個看不見フワちゃん的電視!」 。
藝人廣告代理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電視臺需要新鮮感、YouTuber需要更廣泛的知名度,雙方各取所需,因此合作非常愉快,今後我們會看到更多YouTuber向電視臺的逆向輸出案例」!
電視節目的YouTube化
還是由於新冠疫情,很多電視節目只能採取遠程錄製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形式、畫面質感、內容企劃同YouTube的個人頻道上傳的視頻並無二致,可以說特殊時期更是加速了電視的YouTube傾向!
例如NHK推出的訪談節目《田村淳的線上同好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將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嘉賓們組在一起,分成3個群聊組,MC田村淳會先後加入他們的群聊,並且聽他們對自身所愛事物的掏心表達!
再比如東京電視臺的《遠程直擊綜藝 鄉下高分店》。日本的google map上,有著和國內大眾點評一樣的功能,不論是飲食店、還是觀光景點等,所有的場所都可以接受點評和打分。因為疫情期間,外拍取消,東京電視臺乾脆直接瞄準那些其地理位置非常偏僻卻又大受好評的鄉下高分店!通過店鋪店主、店員的視頻通話,了解高分飲食的秘密。兩位明星MC則作為遠程調查員,通過視頻直擊的方式全方面了解!
這檔節目就是在特殊時期,因為沒有攝像、沒有音頻和燈光等專業人員輔助,電視節目向網絡平臺視頻生產方式靠攏的一次創新嘗試。
日本MBS的《田村淳的內容控》則是聚焦在YouTube、niconico直播、tiktok……等網生文化,每期邀請平臺的紅人,向MC田村淳介紹近期網絡平臺上的「洗腦動畫」和「熱門視頻」,第一期的首個推薦,就是製作出現象級動畫的YouTube紅人「初見松尾」……每期20分鐘的體量更像是Youtuber們的個人頻道企劃。
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日本近幾年的創意風暴似乎有所停滯,綜藝節目生產力、創意力和競爭力等都被韓國等新型內容創意國家所超越。疫情期間,日本電視不斷加劇的Youtube化傾向,是否能給日本綜藝界帶去更多靈感和機會,讓其再次腦洞大開,開闢出讓人驚嘆的新形式呢?!
— THE END —
作者 | 肖不正經
編輯 | 楊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