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裡更換一次機油,那麼這是廠家依據發動機所加注的潤滑油的種類所決定的。超過10000公裡沒及時更換機油的話,一般發動機會發生一定的磨損。我們先要了解下機油知識。
我們在購買新車後,一般在5000公裡或者使用半年後(先到者為先)就要進行首保,其中一項就是要進行更換機油,那麼我們在更換機油時到底怎麼去選擇呢。有時我們消費者不太關注自己愛車加注什麼牌號的機油,也就聽從4S店維修人員更換不同類型的機油,而且也白白花了錢。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機油牌號
關於機油,首先我們有必要對機油牌號進行了解,現在市面上的殼(qiao)牌5W-30或者5W-40是最常見的兩種機油,也是比較經濟的。「W」是英文單詞Winter的首字母,代表冬季的意思,W前面的數字越小,代表機油的低溫啟動性和流動性就越好,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100℃的運動粘度,數字越大,機油粘度就越高。到此我們對機油牌號有了一定了解,接下來說說發動機與機油的關係。
潤滑需要一定壓力
我們要知道,發動機在高速運轉中是離不開機油的潤滑,像曲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等發動機兩大機構以及渦輪增壓器的軸承等都需要機油來潤滑,一般機油泵將油底殼中的機油通過缸體主油道泵到發動機各個零部件的摩擦副之間,然後再經過油冷器和機濾流回到油底殼中,如此循環。機油會在摩擦副之間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油膜的作用就是間接減少摩擦副的直接摩擦,降低發動機磨損。而潤滑油需要一定壓力,機油壓力除了機油泵功率有關外,還與機油粘度本身有關,粘度過小,機油壓力低,機油難以到達所需潤滑部位,而粘度過高,則影響低溫冷啟動,發動機在低溫啟動時,粘度大的機油由於流動速度慢,沒能及時到達所需潤滑部位,導致發動機異常磨損,當然啟動之後就影響不大了,所以需要選擇合適的粘度機油。
保養成本
我們知道,性能越好的機油成本也就越高,同種牌號的機油也有不同類型之分:礦物機油、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我們再了解下這些不同品種的含義。
1) 礦物機油:一般礦物機油是從石油原油中提煉而得來的,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後,接著提煉出礦物油基,最後留底的是瀝青。礦物油基顏色透明微帶淺琥珀色,就像色拉油的顏色。通常礦物機油成本很低,但因礦物油基較容易氧化,雖然現今礦物油都有添加各種進口添加劑,但使用壽命仍為約六個月。
2) 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是指在合成機油中加入一部分礦物質機油,礦物油和合成機油的比例為4:6。它的特點在於既有合成機油的優點又比全合成機油便宜。半合成機油的各方面表現肯定都是要弱於全合成機油的,只是價格上具有優勢,更換周期略短於全合成機油。
3) 全合成機油:機油裡只含有PAO或酯類合成物,全部都是利用化學的方式人工製成的機油,最早是用在航空業,後續也用到了賽車中,如今在轎車中的使用已經非常普及。全合成機油的優點在於清潔度高、流動性強、降溫能力好、抗氧化能力出色。
一般礦物機油更換頻率為半年或者5000公裡。半合成機油在7500公裡,全合成機油則更長,為10000公裡。當然這三種類型在相同粘度的情況下礦物機油最便宜,全合成機油價格最高,一般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選擇,說實話,我們根據廠家的保養手冊中的機油牌號來選擇就可以。
通常我們的愛車保養手冊上備註加5W-30機油(舉例),而在4S保養時他們會推薦加5W-40的機油,因為第一5W-40機油價格貴,第二好比汽油加92與95之分,確實是40機油性能要比30機油好,但是也沒必要過剩保護,只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最後我們在給自己愛車保養時,就要多看看保養手冊,使用適宜機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