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全時嗎?那個能在上班之前買個飯糰,晚歸家時買杯酸奶的便利店,要跟顧客說再見了。
日前,全時便利店官方公眾號發布《「全時便利店」進行營業調整告知函》稱,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於2020年5月20日24點0分結束經營,在此之前,全時將繼續提供服務,並對全場商品進行6-7折銷售(不含香菸)。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時便利店是一個連鎖商貿平臺,致力於提供快餐、飲品、便利、金融等服務。隸屬於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北京全時聯盟便利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亞茹,註冊資本為22795.45萬人民幣,成立於2016年11月15日。
與此同時,天津也在大規模關店,記者經餓了麼、美團等線上平臺查詢發現,全時便利店位於天津的多家門店都已搜索不到。
4月10日,就有消費者在大眾點評上留言,位於紅橋區丁字沽二號路風貌裡的全時便利店,就已經暫停營業。
此前,全時便利店已經通知此前合作的幾大供應商,暫停繼續向其供貨,而對於此前合作還未到貨款帳期的,全時也並未給供應商結算貨款。同時,有工作人員透露,由於母公司資金鍊斷裂,京津區域內所有全時門店將全部撤店。
公開資料顯示,全時便利店成立於2011年,早期對標7-11在北京發展,曾在2015年提出「年內千店,5年萬店」計劃,2017年底又提出「百城百萬」計劃,宣稱要投資百億元,預計五年覆蓋100個城市,100萬個終端。截至2018年7月,全時已覆蓋北京、南京、天津、長沙等10個城市,門店數近800家,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門店,成為了北京便利店市場的「佼佼者」。
據公開資料顯示,全時便利350家可比門店的年度整體銷售額約為12億元。以20%至30%的便利店綜合毛利率計算,其年利潤約為2.4億元至3.6億元。
彼時,對於全國範圍內的攻城略地,時任全時總經理的楊波曾表示,規模化是當下全時的主旋律,也會是行業未來兩三年的主旋律。但他又不並認為這是激進的做法,全時的基礎已經打好了,所以不需要太多附加動作,全國擴張更多是水到渠成。
然而,全時真的已經做好全國擴張的準備了嗎?事實上,此後全時的發展卻頗為波折。
全時曾經的目標是做中國目前唯一的超重資產模式運營的內資便利店,投資千萬元研發管理系統「全時匯」,但重資產模式卻直接導致門店運營負擔過重。
加之2018年11月,全時曾經的母公司北京復華卓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受旗下P2P平臺海象理財爆雷事件的影響,資金鍊出現問題,直接讓全時走上了窮途末路,自此賣身傳言開始擴散。
隨後,全時便利店被收購的流言頻出。2019年6月,山海藍圖收購了全時便利店所有資產,當時門店遍布北京、成都、天津、廊坊四個城市,門店數量500家,員工2500人。
2019年2月22日,全時深陷倒閉旋渦,通過"解體分拆"的方式結束品牌運營。位於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由山海藍圖收購,位於華東、重慶地區的90餘家則由羅森便利店接手,包括門店、設備、商品,以及部分自願加入的員工。至此,全時的「接盤」情況才逐漸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全時便利店官方公眾號發布告知函的署名為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由蔡學彥和山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0%,二者皆被列入被執行人,股權已被凍結。
如今,易主一年多時間的全時,將面臨「二次死亡」嗎?
業內人士指出,便利店的最終出路是加盟,但連直營店都不能賺錢,發展加盟也是兇多吉少,貴在平衡。此外,連鎖便利店往往是虧本的,夫妻雜貨店往往是賺錢的,原因只有一個,成本控制得好,效率高。自以為直營連鎖可以有效控制營運,且不能調動總部與門店兩個積極性,結果必敗。
撰文:孫翼飛
責編:孫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