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還是餡餅?警惕網絡茶包代加工新騙局

2020-12-25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7月22日訊(記者 餘茜 謝龍彪) 投資3700元,在家代加工茶包,產品由公司回購,一月可賺2000元,兩個月就回本。投資少,獲利豐,這樣的茶包代工廣告看上去很「誘人」,而「商機」的背後卻往往暗藏陷阱,讓不少想輕鬆賺錢的人直呼上當。

近日,《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收到全國各地多名網友反映,湖南金懿通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懿通公司」)以茶包加工名義,收取加工者數千元設備費後「失聯」,派單人員也聯繫不上。

投訴:

宣傳茶包加工月入數千元 實際3個月僅賺132元

金懿通公司給周女士發過來的合作協議。

江蘇的周女士是一名「寶媽」,今年4月底,她瀏覽58同城網頁發現,金懿通公司正在招募一次性茶包加工合作夥伴,工作簡單,把散茶放進茶包裡封裝即可。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就想利用碎片時間做些兼職補貼家用」,於是周女士向金懿通公司諮詢代加工相關事宜。

「對方工作人員聲稱一個人一天可加工1000多個,多勞多得,照此計算,一天可賺8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2000多元的加工費,做滿10萬袋,還可獎勵設備款。」一番諮詢後,周女士動心了。

4月28日,她與該公司籤訂了一份為期2個月的茶包加工合作協議,按合同約定,委託對方公司代購設備並支付了3700元設備款,對方將提供茶包製作所需的全部材料套件,並負責驗收回購。

5月初,周女士收到了一臺封口機和相關物料,通過對方發來的簡單視頻培訓後,便開始加工。

金懿通公司給周女士結算貨款。

5月6日,周女士向金懿通公司寄回2600個茶包,12日,公司驗收人員表示,茶包抽樣合格率為40%,結算了加工費84元,6月1日,周女士再次寄回的3000個茶包,合格率僅為20%,公司為其結算了48元,6月16號,周女士第三次寄回2000個茶包,但直到7月中旬,對方遲遲未驗貨。

「加工了近三個月,就賺了132元,與公司宣稱的月賺2000元差距甚遠」,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向公司詢問合格率為何如此之低,一位自稱質檢部門的孫先生回應:「茶包線長了」。

與周女士遭遇類似的,還有福建的吳女士和江蘇的夏先生,他們也都與金懿通公司籤訂了茶包加工協議,並分別交了3660元和3680元費用。吳女士加工的成品合格率僅為30%,收到公司返還的加工費48元,而待夏先生寄回茶包成品時,金懿通公司法人已失聯。

調查:

公司成立僅半年多就註銷

7月14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金懿通公司質檢部門負責人孫先生,他表示,「公司因資金鍊斷裂倒閉,目前僅留自己一人負責處理後續事宜,對於加工者合同期內寄回的產品,可進行正常回購,若加工者不想繼續加工,也可將設備寄回,視新舊程度,按每臺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回收。」

記者繼續追問是否取得生產一次性用品所需的衛生許可證,以及產品銷售情況等問題,該負責人僅稱「有農產品相關營業執照」,便拒絕回應其他問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湖南金懿通公司已註銷。

隨後,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發現,湖南金懿通公司註冊時間為2019年10月28日,2020年6月22日已決議解散,目前公司處於註銷狀態,經營時間僅半年多。

記者在搜尋引擎搜索關鍵詞「金懿通」的截圖。

記者又通過百度搜索「金懿通」發現,該公司還曾在網絡上大量發布「代加工一次性袖套、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防塵服、一次性口罩、一次性鞋套」等手工活外發加工信息,與茶包代加工「套路」如出一轍。

記者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注意到,一臺全自動袋泡茶包裝機,售價為3萬元左右,每分鐘可生產30-50個茶包,一小時的產量相當於一名手工代加工者工作2天。成品的一次性袋泡茶僅為5分錢一個,比回購代加工者的單價還低3分錢。而代加工者從金懿通公司購買的機器,在阿里巴巴上顯示售價僅為160元一臺。

同時,茶包加工,不僅需要取得衛生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還需提供相關檢驗報告,家庭小作坊通常無法達到合格標準。而公司選擇回購手工加工茶包,不僅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還無法監管衛生安全問題,這顯然不符合正常商業邏輯。

回應:

若公司不履行合同約定 可報案或起訴

7月15日,記者將情況反映給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工商所,戴所長稱,「此前就收到過類似投訴,執法人員上門檢查後發現,該公司已關門,6月22日已註銷了工商登記,現法人失聯。」同時,他還建議「代加工者」們,若雙方協商不成,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湖南聯合天成律師事務所蔡衛華律師也表示,若公司不履行合同約定,拖延回購、拒不回購或失聯,可起訴公司股東。該公司已註銷的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將由公司股東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截至記者發稿前,周女士與金懿通公司協商一致,退回2500元款項,其他幾位投訴人仍在協商中。

在此,也提醒廣大網民擦亮雙眼,注意甄別網絡上的兼職、代工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手工活外發加工暗藏陷阱 代加工者維權舉步維艱

記者調查發現,手工活外發加工方面,不乏騙取設備款的公司。這些公司為了規避風險,通常都是招聘外地合作者,進行異地交易,然後在合同上「做文章」。

採訪中多名投訴人向記者反映,代加工合同內的滿滿「套路」,通常他們需完成一定數目的成品才能退回約束金或返還設備款,而合同僅有2個月的期限,代工者根本無法在合同期內完成任務,即無法退回錢款。

同時,超低的合格率和極少的加工費,也容易讓代工者們淺嘗輒止,最終,投資款打了水漂。

「在與公司協商維權的過程中,公司要麼拖,要麼安撫,實在不行就少量退款敷衍了事。」採訪中,投訴人吳女士向記者傾訴維權難問題,「目前金懿通公司已註銷,導致維權頻繁無功而返,前往公安機關報案,又因涉案金額少、證據不足等問題,不符合立案條件」。

吳女士還告訴記者,他們籤訂的合同條款中還規定了,若發生爭議需到籤署地解決,而她們大部分人身處外省,起訴成本高,維權被迫中止。

類似代加工「陷阱」常被媒體曝光

今年5月8日,大慶晚報就曾曝光「手工茶包兼職」問題,在暗訪的過程中,記者通過多方核實,發現代加工公司漏洞百出,前後出現諸多矛盾的問題。一家公司宣稱和福建一家公司合作,代裝茶葉包,但福建這家公司卻對此否認,提醒不要上當受騙。

6月10日,中新網湖北頻道也曾曝光,趙先生在網上發現某公司以加工茶葉包為由,每加工一個能淨賺6分錢,只需繳納3000多元茶葉原料和設備約束金,月收入就能過萬,趙先生投資後,對方卻以茶葉包不合格為由,多次將其茶葉包退回,趙先生隨後向警方報案。6月3日,棗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聯合襄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成功打掉湖北省境內兩個詐騙窩點,抓獲17名犯罪嫌疑人,據查,該公司已詐騙全國各地1000餘名受害人,涉案金額高達200餘萬元。

日前,《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記者調查了「湖南邦富公司制香回收」一事,並發布稿件《宣稱制香月賺上萬實際月入67元 當心「致富夢」成「噩夢」》。記者發現,不論是「制香加工」和「茶包加工」,背後的「套路」如出一轍,本欄目擬對「代加工」領域展開系列報導,如果你也有類似經歷,請來《湘問·投訴直通車》發帖爆料,我們將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助你維權。

相關連結:

宣稱制香月賺上萬實際月入67元 當心「致富夢」成「噩夢」

https://ts.voc.com.cn/note/view/60183.html

爆料方式:

1.登錄華聲在線《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網址:http://ts.voc.com.cn/)在線投訴。

2.手機直接搜索「投訴直通車」,在線投訴。

3.關注微信公眾號 「hnweiquan」進行投訴。

4.爆料郵箱:ts@voc.com.cn

5.下載新湖南客戶端,進入《湘問》欄目投訴。

相關焦點

  • 保險額度、大額優惠券……網絡抽獎「逢抽必中」,餡餅還是陷阱?
    如果你有很多次類似的抽獎經歷,你會發現幸運女神竟然每次都會眷顧你,雖然離新款手機、現金大獎還有距離,但保險額度、大額優惠券等是「逢抽必中」,天上掉的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逢抽必中」套路深 市民講述網絡「抽獎」騙局 安徽合肥市民饒先生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抽獎連結,而且「逢抽必中」。
  • 網絡交友難尋真愛,警惕虛擬貨幣「殺豬盤」騙局
    受今年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整體下行,就業壓力也普遍加大,人們的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由此也助長了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資金短缺的網民,容易被套路貸詐騙;找不到工作的網民,容易被兼職刷單詐騙;經常網購的網民,容易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有投資意願的網民,則更容易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類詐騙案件也時有發生。近期,由於比特幣市場行情較好,以虛擬貨幣投資為名義進行「殺豬盤」詐騙的騙局也開始再次冒頭。
  • 十大網絡騙局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被假冒QQ好友騙錢、網銀「升級」錢被轉走、網上兌獎先交「稅金」……說起這些網絡詐騙手段,相信很多市民耳熟能詳。然而,就是這些老騙局依然讓眾多人「中招」。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梳理發現,有10種網絡騙局長盛不衰,平時要多加注意。
  • 【集思錄】戒除貪念才能徹底遏制騙局
    &nbsp&nbsp&nbsp&nbsp□苑廣闊&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部署下,江西、河北、安徽、福建、河南、四川、陝西、甘肅8省公安機關統一行動,嚴厲打擊「重金求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 警惕▲免費提前看未上映的電影?寫影評還送現金?小心餡餅變陷阱!
    △視頻:網絡招聘影評員 餡餅變陷阱誘惑:網絡招聘影評員 門檻不高報酬不低今年22歲的小範一直想找份輕鬆的工作,為此,她常到各種招聘網站瀏覽招聘信息。十月中旬,一條極具誘惑力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她。「招聘的種類有五種,可挑的空間還是蠻大的,我感興趣的就是影評員,報酬每部電影應該根據時長來算。」不僅能在各大視頻網站免費看大片,而且招聘方對評論內容要求也不高,10到50個字就能獲得每小時30至50元不等的報酬,心動的小範馬上和對方取得了聯繫。
  • 要警惕這些陷阱→
    各位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這些陷阱!究竟是什麼樣的套路?跟多彩妹一起來看看這樣的朋友圈,你刷到過嗎?騙子們清楚的知道,只靠一套固定的說辭,很快就會被大家識破,所以他們也不停地「升級」變換新的騙術,絞盡腦汁編造花樣。當大家對墊付刷單感到警惕時,騙子們就打著「無需墊付,一單現結」的噱頭,引誘受害人上當,並在後續的支付教程中做手腳騙取錢財。
  • 這不是「餡餅」,是陷阱!
    這不是「餡餅」,是陷阱!這樣的「好事」不是「餡餅」,是陷阱還有可能因此走向犯罪近日,由當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買賣銀行卡犯罪案一審判決,被告人黎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違法所得5600元予以追繳。
  • 是陷阱,還是餡餅?歐米茄超霸史努比來了
    而之前推出第一代史努比紀念款、和第二代史努比紀念款在二級市場上面卻已經超公價了!最誇張的莫過於2015年發售的第二代史努比超霸,其在國外二級市場,有的商家已經掛到驚人的30萬人民幣,而當時的發售價格差不多才人民幣5萬。為什麼歐米茄會和卡通動漫史努比一起做聯名款呢?
  • 袁大頭新騙局需警惕
    至此也有部分不法商販看到「商機」,打著收購袁大頭銀元的名義製作了一個又一個的騙局,來欺騙廣大袁大頭銀元愛好收藏者們。今天小編就此篇文章來提醒一下廣大銀元愛好收藏者們,在進行袁大頭銀元交易時需要警惕那些騙局。騙局一:假扮袁大頭銀元鑑定專家。在收藏袁大頭銀元的收藏者中,有部分的收藏者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者,尤其是一些老人,他們手中的銀元有可能是自己保存下來的。
  • 淨網2020 網絡交友難尋真愛,警惕虛擬貨幣「殺豬盤」騙局
    受今年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整體下行,就業壓力也普遍加大,人們的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由此也助長了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資金短缺的網民,容易被套路貸詐騙;找不到工作的網民,容易被兼職刷單詐騙;經常網購的網民,容易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有投資意願的網民,則更容易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類詐騙案件也時有發生。近期,由於比特幣市場行情較好,以虛擬貨幣投資為名義進行「殺豬盤」詐騙的騙局也開始再次冒頭。
  • 網戀一個月被騙十幾萬 網上感情「餡餅」其實是騙錢陷阱
    孟菲菲說,看到如今還是在線狀態的袁袁,她十分心痛,期待警方能夠早日破案。不少人有過與孟菲菲相似的遭遇,而此類騙局被稱為「殺豬盤」。記者發現,在新浪微博中有一個「消滅殺豬盤」的話題,不少網友在此話題下寫出自己被騙的經歷或情形。從網友的經歷來看,騙子往往會以「投資」「副業」「項目」「彩票」等形式引導受騙者轉錢。
  • 手工活外發代加工騙局揭秘,有多少人上當受騙?騙子公司超150家
    最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手工活外包代加工的信息,這類信息大多都是騙局,已經有很多人上當受騙了。聯繫我的大概有一百多人,還有很多人沒有聯繫我。從大範圍來看,受騙人數,估計不少的。這些騙子公司,包裝出多套素材,包括圖片、視頻、方案等,全網多渠道推廣。受騙人以寶媽和家庭主婦居多。
  • 天堂傘免費領,是「餡餅」還是陷阱?
    遷安信息港消息(編輯:李娜)近日,朋友圈裡熱傳一條「免費領傘」的消息,難道真是天上掉餡餅了?別當真,天堂傘官方後期發布聲明,表示並無此項活動!在此,小編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莫貪便宜,防止上當受騙!不僅如此,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以抽獎,但許多網友操作後發現,無論是免費領取天堂傘還是抽取獎品,通知中獎後,就再也沒有下文。真相:天堂傘公司並無此活動隨後,小編在杭州天堂傘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聲明中了解到,該公司並沒有舉辦所謂的「天堂傘免費送」的活動。
  • 網絡交友沒有「餡餅」
    孟菲菲說,看到如今還是在線狀態的袁袁,她十分心痛,期待警方能夠早日破案。不少人有過與孟菲菲相似的遭遇,而此類騙局被稱為「殺豬盤」。記者發現,在新浪微博中有一個「消滅殺豬盤」的話題,不少網友在此話題下寫出自己被騙的經歷或情形。從網友的經歷來看,騙子往往會以「投資」「副業」「項目」「彩票」等形式引導受騙者轉錢。
  • 【反詐警示】警惕「免費旅遊」詐騙陷阱——市北公安破獲一起詐騙...
    市北公安提示島城市民:當心這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地上有陷阱」!警方提示:免費旅遊騙局陷阱多!當您心存僥倖見到「免費」二字便信以為真,抬頭看天上掉下的餡餅時,可能腳下已經踩入不法分子早已挖好的陷阱。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防範意識,真正做到杜絕受騙,同時可以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免於被騙,保護自己的財產。2、不亂加群,不點不明來源的連結,防範網絡詐騙和病毒侵害。
  • 警惕!信用卡代還現新騙局,又有不少人中招
    「助還」APP接「手工活」 點讚還能賺佣金? 隨後對方向廖女士發送具體「手工活」操作視頻還介紹了具體的「手工活」——在APP上接活,一種是不用投資的,直接在某短視頻聊天軟體上點讚,達到一定數量後可以領取幾元的佣金;還有一種是代還信用卡任務,就是通過幫他人代還信用卡,然後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完成後,本金會原路返還到廖女士銀行卡,佣金會返還到廖女士「助還」的帳戶中。
  • 警惕「健康輕食」的營養陷阱,或許比快餐更容易長胖
    新的一年,不少人再次把「減肥」列入健康計劃。調節飲食是減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輕食」控制飲食的熱量和脂肪等物質攝入不失為一種替代方法。營養網站《Eat This, Not That!》發文指出,遺憾的是,一些快餐店開發的「健康輕食」存在明顯的營養陷阱,實際的健康收益比不上新鮮食品,甚至並不優於常規的漢堡快餐。為什麼「健康輕食」並不健康?道理很簡單,這些快餐店推出所謂的「輕食」需要給消費者與漢堡薯條一樣的滿足感。能夠吃飽吃好,同時還願意再回來吃,這是每一家快餐企業的基礎商業模式。
  • 韓國N號房的誘惑之路:餡餅,陷阱,暗網,暗戰
    餡餅罪惡始於欲望,欲望源於虛榮,虛榮咬住餡餅,餡餅就是陷阱。N號房拋出的餡餅簡單又粗暴:「高薪兼職」。簡單翻譯過來就是:付出很少的代價,得到豐厚的回報。「豐厚回報」的餌,從來都帶著「罌粟」的香豔。有時候真的很懷疑女孩子的腦迴路,這種天方夜譚的胡話你也相信?簡單問一句「憑什麼」就能輕易戳穿,可偏偏就有人相信。
  • 馬上消費@所有人:警惕「預付消費」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陷阱
    近年來,不少犯罪分子假借迎合國家政策,打著「金融創新」「經濟新業態」「資本運作」等幌子,通過層層包裝,引誘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近期,又有一些以「預付消費」為名進行集資的詐騙陷阱相繼被曝光,不法分子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提示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切勿捲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 「餡餅「還是「陷阱「買房謹記五點避免被忽悠
    如何才能避免「餡餅」變「陷阱」呢?謹記五個關鍵點,購房者就能避免被忽悠。 常見陷阱:外表花哨,施工質量堪憂、品建材質量差、風格新穎,實用不足、甲醛超標,室內空氣品質差等。 如何避免這種陷阱呢?首先購房者要考察開發商的實力,找個靠譜的品牌企業;其次將裝修細則寫進合同,作為驗收依據。第三,驗房要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