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說說熱播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上一次我們聊了至情至性的蘇秦,今天,我們聊聊這部戲真正的主角——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的功勳事跡我們無需贅述,那是作為君王后人給著書立傳罷了。我們希望換一個角度,把嬴稷作為一個普通人,看看能從他的身上,折射出哪些有趣的地方。
開始,我們會發現一個詞:野心。
是的,嬴稷當然有野心。嬴稷承接其兄嬴蕩之皇位,被叔叔嬴疾從燕國接回立為君王,但因其尚在年幼,依靠其母宣太后,舅舅魏冉才保得王位穩固,隨著他一天天長大,羽翼漸豐,他便開始了自然而然傳承起先祖的衣缽,那就是:野心!
當時嬴稷即位三年,手裡是一個勵精圖治,強盛無比的秦國。這樣的家底擱誰手裡,都會忍不住想要吞滅他國,更何況是血氣方剛的嬴稷。但此時的嬴稷並不好過,朝中大權被其母和舅舅把持,他想獨立,打造一套屬於自己的班底。
於是他開始打量其餘六國,準備搜羅人才,他第一眼就看中了齊國的丞相--田文。
田文當然好,賢名在外,帳下食客三萬,是齊國的良相。
他為啥看中田文,只因他慕名,他犯了年輕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急功近利。他想一步到位,效仿嬴渠良拜商鞅,嬴駟拜張儀,直接挑一賢相拜了,就能高枕無憂。
此刻的他,還不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的國家,什麼樣的人自己能夠駕馭,只是靠著道聽途說,就認定田文有治國之才,就能輕易判定田文能為自己所用。
這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
野心讓一個人想要走得很快,讓人盲目到不顧一切,只想著撈現成的,卻忘記了耕耘收穫的道理。
於是嬴稷破壞連楚攻齊的大策,改為連齊攻楚,甚至連累自己的叔叔嬴疾在親徵途中病死。如此這般,竟然只是為了討好田文,好讓他來秦國為相。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田文應邀前來,幾番試探,嬴稷這才了解,田文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欺世盜名的人罷了。嬴稷心知自己的輕率,悔不當初,後來田文出走歸齊,懷恨在心領兵攻秦,打敗秦軍攻入函谷關。
眼看國土淪喪,國家岌岌可危,嬴稷這才算嘗到了急功近利的苦果。
野心或許會讓人走得很快,但終究不會太遠。
嬴稷痛定思痛,決心保住眼下自己能夠掌控的班底,他讓自己的舅舅當相國,自己也開始慢慢學習如何治理國家,這期間他又遇到了大才蘇秦,他深知蘇秦之才,但他的成熟告訴他,蘇秦不會為他所用,故而這一次,嬴稷沒有採取原來那種急功近利的手段。
後來,待到他終於覺得時機成熟,心態漸穩,這才開始培植屬於他自己的班底,範睢、白起!等這套班底成熟,嬴稷就用他們將其母其舅的勢力一併清洗,到了此刻,這個國家才算真正屬於嬴稷自己!
為了這一刻,嬴稷足足走了四十年。而一切的付出終究值得,在自己的班底裡,文有範睢,武有白起,東出大策穩步推行,其餘列國已不能相比。
其實秦國的成長,又何嘗不是嬴稷本人的成長呢?!
野心會讓人走得很快,但心態卻讓人走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