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3歲的鐘美美,又又又上熱搜了。
這次是因為他榮登時尚雜誌《智族GQ》11周年特輯的封面。
一起合拍封面的,還有影視新秀陳飛宇、歐陽娜娜,以及《隱秘的角落》裡的3位小演員,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等等。
他是這本雜誌11周年特刊上年齡最小的一位。
這個孩子又一次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鍾美美」,一位來自黑龍江的13歲小男生。
最初開始依靠模仿老師的行為舉止,依靠超高的演技和非常傳神的模仿力而爆火。
後來因為模仿社會中各種職業女性人員的視頻在網絡上一度被評論「擁有影后級別的演技」。
他雙手抱在胸前,嘴唇微抿,咄咄逼人的架勢起來,一開口就是一代人的回憶殺:
「我不用講了是吧,有啥好講的呀!」
「沒人願意給你們上課!一個個的,不知好歹!」
「你不是給我學,你不學我工資照開」。
在GQ的普魯斯特問卷中,鍾美美關於「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的回答,極富有哲學味道——痛苦不分深淺。
於是,#鍾美美 痛苦不分深淺#一詞又喜提微博熱搜。
很多網友看到這句話,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
「厲害!夠通透!說的太對了,很有道理啊。」
「一看就是個有想法有態度的孩子,這跟家庭教育很有關係。」
這一點小樂非常贊同。
一夜躥紅,利益誘惑接踵而來,當有平臺想要100萬籤約鍾美美時,鍾媽媽以學業為重果斷的拒絕了。
鍾美美曾坦言:「我挺心動的,100萬也不是小數目啊。」
於是他抱著嘗試的心態問了媽媽,媽媽非常理智的回絕了。
「給你點錢你就被迷惑了?不能被人家的錢蒙住了眼睛。」
媽媽的話,給頭腦發熱、還不具備成熟辯解能力的鐘美美澆了
一盆冷水,他開始冷靜下來重新思考:
「我還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還沒到掙錢的時候。」
「如果學習好了,將來不僅僅是一百萬,可能是一千萬,一億。」
說實話,對於普通家庭,100萬也足以構成誘惑。
但鍾美美選擇「不沉溺」於眼前利益的好品質,跟媽媽的眼界和格局有極大關係。
而紀錄片《正在連接》中,12歲的舒奧華的父母和鍾母恰恰相反。
舒奧華正在讀小學六年級,他是家裡的「頂梁柱」。
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每天晚上直播一個半小時,半年就收穫了四十萬的粉絲。
他的收入,能趕上成年人一個月的工資。
為此他很驕傲:「我覺得我是主心骨,因為家裡面,我的收入最多。」
有人問他為什麼做主播,他說,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家人也說要支持他的夢想。
然而在夢想的掩蓋下,藏著一家人對金錢的計較。
提起直播,舒奧華最開心的並不是被人認可的榮耀,而是粉絲刷禮物時的激動。
媽媽每次在他直播開始時,都會催粉絲刷禮物,有時候為了錢還會逼迫他去上直播。
賺來的錢,要幫媽媽還信用卡、支付哥哥的生活費、還得補貼媽媽的男友。
這一切媽媽覺得理所當然,還讓舒奧華無形中把賺錢當成了自己的目標,已經扭曲了價值觀。
而媽媽呢,理所當然地享用著兒子賺來的錢,毫無愧疚感。
從鍾美美和舒奧華的對比中,我們能看到,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格局。
一個是每做一個選擇,都在為孩子鋪路。他們不拿孩子的未來做賭注,反而幫助孩子摒棄誘惑,讓孩子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情。
另一個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把孩子當成是一種謀利的工具,只圖當下一時之利,而不考慮不考慮孩子的未來。
教育不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個家庭的格局。一個有著大格局的家庭,能讓孩子站得高,看得遠,在未來擁有更多的人生選項。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人生就有多不平凡。
瑞豐文創樂睿童少兒教育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全球優質的教育產品,致力於為中國0-12歲的孩子量身設計「階梯式」教育培訓方案,內容包括少兒編程、悅讀小劇場、託班等形式,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以善為根,帶給中國孩子快樂的童年,睿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