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當慈愛的光芒遇上痛苦的淚水,就會泛起關懷的彩虹。
最近看到很多讓人很惋惜的事情,都是當事人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選擇了用極端方式離別人世,固然我們可以感知大概他們在那個時刻的漫天蓋地的痛苦,但還是想說我們要學會發自內心的愛自己,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想辦法找出一個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放棄自己。
為了這樣更為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要學習靜觀自我關懷,讓自己變得更為堅韌不拔,在風暴到來的時刻學會短時間的撤離風暴中心,遠離驚濤駭浪,等待風平浪靜的時刻,而不是將自己葬身在風暴中。
不管從東方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還是從西方觀念中尋找依據,我們都應該看到這些傳統思想和西方觀念中的重要的人生價值取向是有共同之處的。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者愛人」 、「捨身取義」等,強調了人的原則,我們要愛人,要為公,但是重要首先保障我們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的狀況是健康的,可以承擔起一定社會責任的。
《靜觀自我關懷》這本書中,對於讀者的建議確實很走心,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靜觀自我關懷是學習情緒管理的核心和基礎。
靜觀自我關懷是一個項目,專門用於增強自我關懷能力的項目,這是51項勇敢愛自己的項目的匯集。
我們閱讀這本書,需要跟著作者了解什麼是靜觀自我關懷,自我關懷的益處在哪裡,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自我關懷的動力是什麼,進步又體現在哪裡,學習了這些,自己是不是會更容易獲知感受到幸福,怎麼做到寬恕、欣賞和接納,這些都是這本書的重要的內容體現部分。
比如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代人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就是一個意思,我們可以對朋友說更耐心的話語,但是面對自己的困境,卻常常用一些非常刻薄的語言對自己加以否定。你這樣做過嗎?
我至今還記得20年前我曾經的前男友移情別戀上了我的閨蜜,我得知這個情況時,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我又氣又急,還覺得丟面子,明明是他們兩個人的錯,我卻在心裡把自己痛罵了一百遍!諸如「你這個豬頭」、「一天到晚瞎忙什麼」、「現在人人都知道你被甩了,你怎麼這麼不討人喜歡」、「你被身邊最親近的人背叛,居然一無所知,你這是不是個豬頭啊」……類似的話語我每天都會對自己說上很多遍,就快要把自己逼瘋了。
可是後來,在我了解了我必須先愛自己,才能找到那個最本真的自我時,我開始學會自我關懷了,我知道這件事情我自己是沒錯的,我不能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也就是放下後,我感覺自己才獲得了新生。
一切都好極了,這就是在學會對自己肯定的同時,也做到自我欣賞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靜觀自我關懷就是這樣,在改善自己和內心那個我的關係後,你自己和世界的其他關係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書裡設置了很多場景,去練習自我關懷,你要接受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人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存在,知道了這些,你就會對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抓大放小,不會那麼和自己過不去。
我前幾天還在跟朋友說一旦我心裡不舒服,我身體上也會對應著出現無法解釋的病痛的感覺。這就是投射的作用。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對自己放鬆要求,要讓自己的神經舒展開來,而不是時刻都緊繃著。
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我們的情緒和需求,我們才能理解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並學會接納。這就是成長的一個方面。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就能滿足自己的一些情感需求時,你對伴侶的期待值就會降低,這其實也是一種與世界和解的方式,能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加輕鬆自如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朋友,成為愛的源頭。(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