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玩家和NPC

2020-10-12 硯樓客

2016年的這部韓劇《信號》(英文名字《Signal》),是我看過的懸疑推理劇巔峰……惜乎最後兩集有點滑坡了,邏輯不算完美自洽,但一部搭建在真實案件原型以及時間穿越概念上的懸疑劇,能編成這個樣子,已可以稱得上是劃時代的精品佳作。

最近我二刷了此劇,感覺仍是極贊,一部好作品需要方方面面的精英共同打造,編劇、演員、音樂、畫面以及服化道,無一不是上乘製作,總共16集,短小精悍,節奏緊湊,顯而易見,這部劇背後的團隊,是一群又能幹又有技巧又懂感情還肯用心做事的人。

作品只是表相,人品才是真相。

由於這部是懸疑劇,不是很好劇透,簡單說一下吧:年輕的警局心理側寫師樸海英,偶得一部可以與過去通話的對講機,連線上了幾十年前的刑警李材翰,再得到李材翰當年戀人車秀賢刑警的相助,以過去和現在首尾銜接的呼應方式,偵破了幾樁長期未結重案,揭露了黑暗真相,扳倒了隱藏幾十年的邪惡幕後大黑手。

這個過程中,有犧牲,有奉獻,有無辜者的悽慘和不甘,有正義者的怒吼和抗爭,還有著陷身泥潭的無奈妥協,更有沆瀣一氣的囂張跋扈,方方面面的人性在這部劇中展現的淋漓盡至……男主和女主還都挺養眼,喜歡燒腦的不妨可以多看幾遍。

我想討論的,卻不是懸疑的部分,而是這個劇的時間穿越概念。這個題材少有看見編圓的,我印象中唯一找不出太大破綻的,是早年亦舒寫的一篇小說《朝花夕拾》,至於現代網文中的那些穿越基本都是借穿越之名寫意淫故事,與邏輯無關,只為開掛,不值得討論。《信號》這部劇,在前14集,卻差不多把穿越過去改變已發生的事、從而影響現在的這個邏輯,給編圓了,簡直可喜可賀。

最後2集不是十分圓融,似乎是在暗示,如果開掛的能力用於作弊,邏輯可能就要崩塌了。

作弊是什麼意思?就是開掛用來救自己啊。老天爺肯給你開掛,絕不是為了讓你救自己的。

嗯,跑題聯想一下,過去傳說中的那些神仙們,現如今再也看不到,是不是因為神仙們都變成只救自己,導致邏輯崩塌所以無法存在了呢?

好比一個遊戲,大家都是玩家,在同一個規則裡對抗,無論是邪惡戰勝正義,還是正義戰勝邪惡,都看各自的本事。有開掛的NPC(非玩家角色)下場,要麼是為了劇情服務,要麼是為了功能需要,都與NPC自身無關,設想一下,如果突然有個NPC不想為了劇情死掉,要用開掛的能力打救自己,那這個遊戲還能玩兒嗎?

如果我們生存的這個現實世界可以時光倒流,舊事改變,那就意味著,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人是玩家,有人是NPC。玩家可以存檔重來,至於NPC是不是受到改寫的影響,並不影響遊戲規則。

可事實上沒辦法時光倒流,這就意味著我們的世界裡全是玩家沒有NPC,沒有人會開掛,也沒有人能夠衝擊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信號》這部劇的前14集,很好地遵循了這個原則,作為突然擁有了開掛作弊器(無線對講機)的主角玩家,他們在改變過去的時候,影響到了其他玩家的行為,拯救的同時也在毀滅,對講機與其說是開掛,倒不如說是詛咒,主角們一直解救不了自己珍惜的人,只能是在這個怎麼掙扎都無法變得更好的世界裡,拼著不放棄的心在堅守,寄望於未來終有所成。

所以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玩家,其實都在拼吧?得到的拼命保護不要變,沒得到的拼命努力想要變,黑白由此涇渭分明,變和不變,是不可調和的永恆矛盾。

灰色地帶的玩家差不多可算是半個NPC,變和不變都兩可,不是很有機會表達願望,不如選一邊站位,完成遊戲規則中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劇情,或者可得一世平安。變,還是不變?都可以,誰當主角就跟著誰走。

《信號》裡一老一小兩個刑警,兩位男主,都是希望要變的。因為他們失去的太沉重,因為他們認為當權的體制太過黑暗,因為他們同情無辜保護弱小,嫉惡如仇……李材翰是正義的化身,全部劇中只有他一個人全無私心,從不為自己考慮,無論他要救誰,都是在履行職責匡扶正義,為此不惜犧牲性命。

呃,李材翰是NPC吧?

倒是樸海英,這個開掛的小刑警,從一開始就為的是私心……當然這私心沒什麼不對,他最親愛的哥哥蒙冤而死,他要查明真相,他要救親愛的哥哥,這有什麼不對?

沒什麼不對,可如果僅僅是助人為樂,開掛的對講機每次連線都恰到好處……然而在最後兩集,哥哥的冤案與樸海英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他不顧一切地想救自己的哥哥,結果是哥哥沒有救回,李材翰犧牲了不說,還被誣陷了。

遊戲規則至此崩塌……吶,玩兒到最後壞人大獲全勝,好人沉冤難雪,這遊戲還有什麼可玩兒的呢?

請注意,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遊戲規則從來都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都是玩家,沒有NPC,誰也無法給誰貼個「大惡人」的標籤,真正站在體制高位上的,只能說是人精而已,純粹意義上的壞人,人精們是容不下的。

最後兩集裡,樸海英醒悟到李材翰犧牲的真相,他不再想要救活他的哥哥,而是想要設法救活李材翰。本劇最後是開放式結局,李材翰生死未卜,但顯然,如果按照全劇的邏輯鏈往下推,在大結局那集,樸海英死而復生,李材翰死而復生,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如果非要邏輯自洽,應該這麼編:李材翰當年救不了哥哥,卻找到了證據保存下來(關鍵證據紅圍巾,寄到美國去驗實在是太扯了,大韓民國的政府全爛完了麼?一個能安全檢測的國內機構都沒有?那還尋求什麼公道?就好比已經是植物人了腳趾頭還在動一樣,那有什麼意義?),李材翰本人犧牲,無力再揭開真相,卻在死亡那一刻,啟動了開掛神器對講機,樸海英在得知哥哥是被殺之後,重啟了該案(長期未結重案組吃乾飯的啊?),找到了紅圍巾,抓住了大惡人,掀掉了整個黑暗勢力,以告慰忠魂。

這樣編也通的吧?還不用樸海英莫名其妙死了又活,開篇第一案更不必推翻,如果照現在這個演法,對講機聯線未來後破獲的第一宗金允貞誘拐案就不存在了,那前面14集豈不是全白演啦?編劇為了救李材翰,這是生生把自己搭建的遊戲規則全推翻了嘛。

犯了錯,一定要糾正嗎?

如果你是NPC,那是要去糾正的,因為你只對你的劇情負責,你沒有開掛,不必對遊戲規則負責,能不能糾正,那都是在規則以內的事;而如果你是玩家,那就要小心了,有些錯誤,特別是那些跟私人慾求相關的錯誤,用開掛的能力去糾正,毀掉的有可能就是遊戲本身。

遊戲毀掉,則無論是玩家還是NPC,都不可能再存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不過,私人慾求的力量是何等強大啊,尤其是,假如玩家覺得,自己完全無辜徹底清白,卻無原無由被剝奪被侵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突然有機會開掛,讓你去補回你私人的損失,你會不會不顧一切?

樸海英就說了,哪怕變成一團糟,也要哥哥回來;車秀賢也說,怎麼都可以,只要李材翰不死……問題在於,當代價真的現於眼前時,還會這麼想嗎?樸海英意識到李材翰為了替哥哥伸張正義而死,他顯然立刻後悔自己求李材翰去救哥哥。車秀賢呢,如果為了救李材翰不死,導致樸海英死去,她會後悔嗎?

選擇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在喜歡和討厭裡面去選,而是,在喜歡裡選擇更喜歡的,在討厭裡選擇不那麼討厭的。

因為,任何一個玩家,只要不開掛,就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喜歡,排斥所有的討厭,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遊戲規則。

倒是劇中的那些大惡人們,標準NPC配置啊,開掛一樣總是牛哄哄的,給玩家們設置一道又一道卡口,好不容易打通一關,又冒出來更難的一關。

遊戲的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家們的體驗。遊戲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願意來玩兒,而不是寧可死也不玩。

呃……這麼一想,佛祖他老人家是不是就一直在勸普羅大眾不要玩咧?

在我看來,玩可以,但規則不能崩塌,即然來到這世上,便是選擇了進場來玩,只要規則不崩,玩贏玩輸都憑玩家本事,死後看遊戲排名唄……上不了排名榜的,那就自認是NPC唄,總之都會有各自體驗。

規則崩了,那還玩什麼呢?只有一個玩家開掛,其餘全是NPC,那叫單機遊戲好不好?自己哄自己開心罷,最終體驗只怕免不了會超級無聊,笑。

《信號》這部劇在2016年驚豔出場後,網上很是討論了一陣子會不會出續集,在我看來應該是不會的了,開放式的大結局更象是一個安慰編劇和觀眾的夢境,在真實的世界裡,已經發生的過去,什麼都不會改變,但善良無辜者的淚水令人心痛,能做個夢也好吧。

這部劇,我會一直存在電腦裡,想做夢的時候就刷刷。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