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灰姑娘」嫁給王子了?其實,她才是真正的女王!

2022-01-01 美式學習零距離

就在上周六,距離英國倫敦約40公裡的溫莎鎮迎來了又一個「灰姑娘嫁給王子」的盛大婚禮。

美國女星梅根·馬克爾與英國王位第六順位繼承人哈裡王子相戀不到兩年,於本月19號在溫莎城堡內的聖喬治教堂舉行了婚禮,而不僅有哈裡王子的兩任前女友出席了婚禮儀式,還有10萬熱情的群眾湧入了現場。

 

 

婚禮大致按照傳統儀式舉行,但在哈裡王子和梅根王妃的悉心安排下,婚禮還糅合了不少英國與美國特色,並處處顯露出向來「反傳統、叛逆」的哈裡作風:

梅根與哈裡交換戒指,彰顯現代婚姻的平等色彩;

哈裡在婚禮這一天,並沒有把自己標誌性的絡腮鬍給剃掉;

他也打破了「王室男性成員不戴婚戒」的傳統,而梅根也沒在牧師面前對他「宣誓服從」……

 

 

不少人在祝福之餘也不免感嘆,畢竟比起凱特這個平民王妃來說,女星梅根·馬克爾更是平民中的平民。而且大了哈裡王子3歲的她還有過一段婚史,一直自己照顧著與前夫所生的女兒。

但就是這樣一位離異的單親媽媽卻偏偏入了哈裡王子的眼。據哈裡王子在當初訂婚時向媒體朋友透露,「第一次見到梅根時,我就確定了,她會是我的真愛。」

或許大家又會覺得這只是一個灰姑娘的故事,其實這個「灰姑娘」才是真正的女王。 

梅根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個普通家庭,說不上貧困,但也算不上富足。

她的父親是荷蘭裔愛爾蘭人,曾是一名專業的燈光師,獲得過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艾美獎」;母親是非裔美國人,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兼瑜伽教練。

在梅根很小的時候,父親教她如何釣魚,如何欣賞巴斯比·伯克利的電影,怎麼寫感謝信,還帶她在洛杉磯的「小東京」共度周末,一起吃紅燒雞塊和天婦羅。直到梅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從此,梅根就跟她的媽媽一起生活;周末的時候,父親也會來看望小梅根。

家庭的原因,讓梅根的心理比一般孩子要成熟得多。雖然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分開了,可是梅根仍然保持了開朗樂觀的個性,而且她從小就非常有主見,獨立能力很強。

 

在梅根11歲的時候,她看到當時美國電視上播出一則寶潔洗滌液的廣告片,而其中的一句廣告語「全美國的婦女正在與油膩的鍋碗瓢盆作戰」引起了小梅根的不滿,為什麼說油膩的鍋碗瓢盆就是女性的責任呢?

在父親的鼓勵下,小梅根就鬥膽給當時的第一夫人——鼎鼎有名的希拉蕊·柯林頓寫了一封信,同時也給餐具洗滌劑的生產商寶潔公司寫了信。神奇的是,小梅根寄出的兩封信居然都得到了回應!

Nick News派了一個攝像團隊來報導這件事,生產商寶潔公司也立馬將廣告語改成了「全美人民正在與油膩的鍋碗瓢盆作戰」。

那會的梅根雖然只有11歲,卻已經意識到了男女平等的概念。沒有人可以對男性或者女性劃定他/她的人設,並要求對方按照這種人設來生活,人們自己的生活本該由自己來決定。

這一次行動帶來的成果讓梅根變得更加果斷自信,對她未來成長道路的選擇有了很大的影響。

梅根從小在私立學校接受教育,後來考取了全球排名12的美國西北大學,主修戲劇和國際關係兩個專業,並拿到了碩士學位。

在校期間,她曾到美國駐布宜諾斯艾利斯大使館實習;畢業後,她爭取到了去聯合國紐約總部實習一星期的名額,並在之後順理成章地獲得了美國駐阿根廷大使館的工作。

一路走來,梅根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秀,而外交官的多面性工作經歷也讓梅根對「人生如戲」這個詞有了更深的感悟。告別外交官的身份進入演藝圈後,梅根的身份和長相在這個圈子裡並不討喜。然而在一次試鏡時,梅根卻憑藉出色的演技一舉拿下《金裝律師》(Suits)裡Rachel Zane這個角色。

梅根的名氣直線上升,然而她註定不是個平凡的人,總想著做點什麼能對得起自己日漸增長的個人品牌價值。給英國版ELLE寫主題專欄;向公眾展示DIY的有機食譜;投身非洲稀有動物保護;成為女權運動的倡導者……

就算出生卑微又如何,梅根憑著自己的韌性,踩過了一路荊棘,向世人展示了她獨特的見識和才華。

 

與元氣滿滿的梅根比起來,哈裡王子就顯得弱多了。

拋開他尊貴的身份,哈裡王子從小就是個不讓人省心的主。飲酒、吸食大麻、流連夜店……在一次變裝派對中,哈裡王子還選擇了一套軍服,並佩戴上了納粹標誌的臂章(納粹主義在許多國家都是不能觸碰的禁忌)。雖然隨後,哈裡王子跟其父查理斯王子都有發表道歉聲明,可是哈裡王子的種種舉動仍讓英國皇室頭痛不已。

在學習方面,哈裡王子也是弱爆了。

他的學業幾乎都是跟著哥哥威廉王子在公共學校裡完成的。童年時,他在倫敦西區上幼兒園,而小學和中學時代則在貝克郡度過。1998到2003年,他在著名的伊頓公學就讀,然而學習成績卻是慘不忍睹。

雖然成績不好,不過哈裡王子卻是個有天賦、有創新精神的藝術人才。他運用繪畫和印刷相混合的技巧,從動物和土著藝術獲取靈感,創作過很多抽象作品。他的哥哥威廉王子也承認:「他是一個很不錯的畫家。」

除此之外,哈裡王子還極富冒險精神,熱衷於各種體育運動,像足球、橄欖球、馬球和遊泳。

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一個能量滿滿回饋社會。哈裡王子與梅根王妃的組合也可以說是雙方互補、珠聯璧合了,而且看得出來,在這段感情中,哈裡王子對待梅根可謂是滿滿的真誠和寵溺。


作為全球最有名的鑽石單身漢之一,哈裡王子身邊從不缺少各式各樣的魅力女性,可為何他卻偏偏對這位大齡離婚青年如此青睞呢?

或許,是梅根身上自帶的女王光環吸引了尊貴的王子殿下。而如此優秀的女性,又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對梅根來說,對她影響至深的人,便是她的母親——多利亞。

在梅根小時候,母親就帶她參觀牙買加的貧民窟,讓小梅根去了解世界各地人們的現實生活。而母親自己也是一位充滿了自由精神,常常幫助他人去療愈創傷的治療師。

所以,梅根王妃成為一位人道主義者及慈善家,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並呼籲男女平等,可以說跟她的母親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不僅如此,梅根的母親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很有想法。她從小教育梅根要自尊自強;因為原生家庭並不是很好,所以鼓勵學習、重視教育;教梅根要熱愛生活,學會遵從自己的內心。

自尊自強,不受種族歧視的影響

 

因為父母血統的關係(父親是白種人,母親為非洲裔黑人),梅根的皮膚既不是正統白,也沒有非洲黑,所以兩邊的人都排斥她,經常拿她的膚色取樂。

梅根從小遭遇這樣的種族歧視,但母親多利亞卻一直鼓勵她,「不管你擁有什麼膚色,你都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只要你自尊自強,沒有什麼是不能面對的。」

在母親的引導下,梅根從小就培養了很強了抗挫能力,也養成了堅強獨立的性格。

重視教育,減少家庭的負面影響

 

梅根的原生家庭狀況比較複雜。

梅根的父母結婚前,父親就曾經離過婚,有一兒一女,然後在梅根六歲的時候,再一次遭遇了父母離異;而且,梅根從小生長在洛杉磯的一個叫克倫肖的地方,那裡的社會治安非常混亂,以髒亂差出名。

雖然原生家庭的狀況相對負面,但梅根母親的觀念卻彌補了這一塊的不足,她堅信,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即使後來要一個人照顧梅根長大,母親多利亞仍然如同以往一般,重視女兒的教育。

從梅根考入美國十大聯盟成員校西北大學就可以看出來,梅根的學習成績有多麼優異,這跟她母親從小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遵循自己的內心,熱愛生活

 

梅根的母親多利亞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總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是因為他從來沒有獨立生活過,從來沒有掌握過自己的命運。所以,多利亞從小教育梅根,遵循自己的內心,去發現自己心裡到底想要什麼,引導梅根去關注自己的思想和需求。

我們都知道梅根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但生活的不如意並沒有減少她對生活的熱愛。因為梅根從小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怎麼樣的生活,所以離婚後的她並沒有過多的沮喪頹廢,而是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以一種女強人的姿態投入到自己鍾愛的事業上去。

 

成年後的梅根多次前往條件艱苦的非洲幫助那些窮困黑人,並且參加了非洲盧安達地區的清潔用水項目;

在性別平等方面,作為聯合國婦女大會的倡導者,她多次前往世界各地發表關於性別平等的演說……

也許就是這種積極而向上的力量,讓梅根由內而外散發著魅力的光環,也讓具有高貴血統的英國皇室哈裡王子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

所以說,有的時候,名門淑媛不重要,種族血統也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你內心的品格與氣質,是你從小生活過來的那一份美好與積澱。

「美式學習零距離」文章精選

家庭教育系列:

《未知死,焉知生?借清明,補補孩子的生死課》

《「放養」vs「底線」,家長你真的搞清楚了嗎?》

《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財商教育」,從壓歲錢開始...》

《《奇蹟男孩》教會孩子愛與善良的教科書,有娃必看!》

《拼娃不如拼自己---寫給36歲的自己》

《好的教育改變階層,更好的教育超越階層》

《寫給婚姻,寫給自己——互相成就才是最好的婚姻》


美式教育系列:

《真正拉開中美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看美國精英階層是怎麼拼娃的?訣竅就在這!》

《看美國家長是怎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

《美國孩子為什麼個個都迷之自信?答案就在這裡...》

《美國數學真的簡單嗎?來看看美國「奧數」到底考什麼?|文末附真題免費下載》


美國校園系列:

《美國大學花20年跟蹤750個孩子,最終過上理想生活的都有這個能力》

《美國幼兒園老師的各種技能,讓你一步get到》

《美國小學課堂,「引力波」教會孩子些什麼?》

《中國高考不好考,你以為美國高考就容易啊!全面解讀中美兩國高考差異!(深度好文)》


智能時代教育系列:

《機器人的一小步,人類科技進步的一大步!》

《iphone X竟然輸給它?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那傢伙到底什麼來頭?》

《史丹福大學AI頂尖科學家蔣裡博士:人工智慧是不是人類的終結者?》


乾貨福利系列:

《想送孩子參加美國夏校、夏令營?看這篇就夠了!》

《希望孩子數學好,一定得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新學期,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如何給孩子選擇優質的英文動畫片?| 文末有福利》


名人教育系列:

《被霍金刷屏,他的天才家族育兒觀卻鮮為人知!》

《新東方「教父」 俞敏洪的三大核心教育觀》

《胡歌:如果皮囊難以修復,我願用思想去填滿它!》

《洛克菲勒去世,揭開美國最顯赫家族的教育觀!》

相關焦點

  • 真以為灰姑娘是因為美麗善良才嫁給王子的?別傻了!她其實是個綠茶婊!
    並不是,這很可能是一個充滿心機的綠茶婊攻城記。當廣大土肥圓婦女同志還沉浸在灰姑娘嫁給王子的美夢中,期待著在自己的生命中也有一個不一樣的霸道總裁撿到你的達芙妮高跟鞋,掀翻整座城市把你拖進城堡時,真的很想淡淡地說一句:別傻了,灰姑娘可是偽裝成傻姑的綠茶婊,而你,只是個純粹的傻姑,並且可能還不好看。
  • 《灰姑娘的故事》:嫁給王子原來不是童話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灰姑娘的浪漫愛情,想必大家很多人都聽過,這是歐洲民間廣為的童話故事,講述灰姑娘在失去父母的庇佑後,成為了孤兒,受到了繼母和兩位姐姐的折磨,好在灰姑娘天性善良溫柔,讓她遇到了愛她的王子,最後和王子長相廝守,結局是美好的。
  • 《灰姑娘的故事》:嫁給王子原來不是童話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灰姑娘的浪漫愛情,想必大家很多人都聽過,這是歐洲民間廣為的童話故事,講述灰姑娘在失去父母的庇佑後,成為了孤兒,受到了繼母和兩位姐姐的折磨,好在灰姑娘天性善良溫柔,讓她遇到了愛她的王子,最後和王子長相廝守,結局是美好的。畢竟這是童話故事書裡的公主,這樣的愛情故事好多人是不相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現代版的《灰姑娘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呢?
  • 陳若儀談婚姻壓力崩潰:灰姑娘嫁給王子後,仍然是灰姑娘
    婆婆要求兒媳婦不能穿短褲,看似是婆婆的無理要求,其實是婆婆有些看不上陳若儀,因為陳若儀有一點做的真的不太好。陳若儀哭訴自己在婚姻中壓力很大,這也是第一次上節目,也確實見證了婆婆對她的嚴格要求。嫁給林志穎後,陳若儀就開始隱退,全心支持林志穎的工作。作為老婆,陳若儀為林志穎生了三個可愛的兒子,把家照顧的很好,是個賢妻。作為媽媽,陳若儀把三個孩子養的聰明懂事,是個良母。唯獨作為自己,陳若儀仿佛丟失了自己。
  • 灰姑娘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華服美鞋,王子就是後母的!
    波吉亞鬥智鬥勇,最後終於嫁給長得有點像冬兵的少狼主羅柏·史塔克,成為北境王后的經典童話故事。並且她還有一雙和全國小姐們都不一樣的神足,使得王子成功憑藉在12點之後沒有隨魔法一起消失的水晶鞋,找到了灰姑娘。
  • 為什麼說Cate後媽才是灰姑娘真正的仙女教母?
    所以說這部電影其實一直都在暗示,如果沒有Cate Blanchett版本的後媽,灰姑娘一輩子都只能是個鄉下妞:倘若後媽沒有搬來灰姑娘家,這姑娘就不會為了解悶而騎馬出去還遇到了王子;要不是後媽撕了灰姑娘的衣服,這傻妞就真的會穿著已經過時十幾年的舊裙子跑去參加舞會——王子又怎麼可能從人海茫茫中注意得到她;
  • 現實版王子與灰姑娘,她嫁給偶像林志穎,如今卻後悔了
    一個是平平無奇的「灰姑娘」;一個是萬眾矚目的「王子」。林志穎為什麼會娶林若儀為妻?大致意思是:自從嫁給林志穎後,十幾年來她一直飽受輿論攻擊,有人說她何德何能,能嫁給這麼優秀的男人,有人說她長得醜,性格古怪,嘴巴還有些齙牙,她覺得壓力很大。婆婆對兒媳的要求很高,潛意識裡,一直覺得她不夠優秀,配不上林志穎。
  • 王子和灰姑娘會離婚嗎?
    他改動了原有故事,讓受了委屈的灰姑娘從家裡跑出來,策馬入林,救了一頭正被王子和隨從追獵的鹿,也與王子邂逅。她不知道他是王子,但是兩個人對上眼,生了情。王子為了能再見到她,才通告全國的年輕女子到城堡參加宮廷舞會。灰姑娘也就不再是「等待王子的拯救」,她向後媽爭取去參加舞會,為的只是想見到在城堡裡工作的意中人。
  • 香港平民女孩嫁給丹麥王子,離婚後再嫁27歲小鮮肉,她的人生比黛安娜還精彩…
    有人說,她是「東方黛安娜」,其實,她的人生比黛安娜還要精彩。她就是文雅麗。她的父親是生於上海的中英混血,母親則有著波蘭和奧地利血統。這樣的生活背景,讓她成功get了四門語言:英語、德語、法語、粵語。童話裡,能夠嫁給王子的女孩似乎都不需要什麼智慧和奮鬥,只需要一顆善良的心靈和一張美麗的面孔。
  • 楊超越:我是不需要王子的灰姑娘,女孩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我的人生充滿了戲劇和喜劇,戲劇就是我的人生,仿佛就是灰姑娘的轉變,但是呢,灰姑娘是因為穿上了水晶鞋,遇上了王子而改變,我是靠著自己而改變,我不需要王子!」正因為她敢怒敢言,傷心了就哭開心了就笑,沒有什麼偶像包袱,也承認自己的缺點,性格豪爽不做作,讓觀眾覺得沒有距離感,像一個鄰家小妹般的存在。嘉賓也承認她有觀眾緣,是容易讓大家記住的類型。
  • 31歲嫁給丹麥王子的香港女孩,41歲再嫁鮮肉!她的故事比童話更酷…
    文雅麗用自己的後半生告訴世人:文雅麗從來不是誰的灰姑娘她一直是自己的女王家有少女初長成1964年6月30日,文雅麗( Alexandra Christina Manley)出生於香港。有著八分之一中國血統的她,中文名「文雅麗」三個字,其實正是來源於她的家族姓氏「Manley」的粵語音譯。
  • 【只是陪你看電影】《灰姑娘》:她拯救了王子
    ‍灰姑娘需要一個王子來拯救,那誰又來拯救王子?一開始2015年版本的《灰姑娘》這個電影就把重點放在王子身上,而不是灰姑娘。這電影遠非粗看一遍那麼淺顯那麼迪士尼,所有細節都耐得住琢磨。所以她知道,灰姑娘擁有信念,是多麼值得嫉妒。就後媽這個新設定看,這不是珍珠變成死魚眼,而是珍珠差一步就可以成為黑鑽石,成為女王。因此我很想問上一句,灰姑娘會成長為大氣有謀略的王后嗎?新國王會成長為賢明能幹的統治者嗎?如果不能,強國來犯,總不能用愛去戰鬥吧。結局當然就是雙雙殉國。或者屈服投降,苟延殘喘。童話翻個面,就是現實。
  • 成為令人羨慕的公主真的要嫁給王子?
    小時候,我們聽童話故事,善良美麗的灰姑娘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善良美麗的白雪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善良美麗的睡美人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威廉王子孕期偷腥老婆閨蜜?!原來灰姑娘的愛情童話都是騙人的啊
    也是出生在一個有頭有臉的貴族,外祖母是伯爵的女兒,給現在的英國女王當過伴娘。之所以震驚掉了國內外吃瓜群眾手上的瓜,小妹覺得有兩個主要原因吧:一是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愛情故事,簡直就是大寫加粗的現實版灰姑娘嫁給王子的童話啊!
  • 原創投稿丨想要嫁給王子,先把自己變成公主吧!
    一個人能在心底保存一份童真,哪怕頭髮花白牙齒掉光,也相信這世界上有精靈存在是件幸福又可愛的事情。但是如果長大後還心心念念著灰姑娘終會嫁給王子的童話那就未免太天真了。其實仔細一想,不難發現童話裡的灰姑娘本身就是個公主:出生在富商之家,父親經常出國,見識不會比當時的公主差,母親優雅迷人,從小耳濡目染,才華氣質也不會輸給公主。
  • 歷史上的灰姑娘,嫁給王子後有無幸福?
    因此,人人都愛灰姑娘,富有想像力的韓國電視劇《宮》為了給現代觀眾塑造灰姑娘的真實感,讓現代灰姑娘與王子的邂逅發生在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誠然,中國的皇室已隨時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撣一撣歷史的塵埃,那些故事主角的面孔依舊真實。《寂寞空庭春欲晚》(影視劇照/圖)衛子夫,這個名字遠超所有格林童話能營造出的少女夢。
  • 網友: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想嫁給王子
    當時夏琳22歲,而阿爾貝王子已經42歲,而且頭也禿了。但是阿爾貝王子年輕時候是長這樣的,還算是有遺傳到一點格蕾絲王妃的基因。當時飛機都要起飛了,摩納哥王室趕緊請法國政府出面攔截落跑的準新娘,還直接沒收了她的護照護照。阿爾貝和隨從立刻趕到機場,在最有威信的一個牧師幫助下也才說服夏琳留下。這三次折騰下來,都不禁覺得阿爾貝二世王子對夏琳是真愛了,那麼多女人為他生了孩子他都沒娶,非要強行和對他已經失望了的夏琳結婚。
  • 威廉王子出軌 女王20年前就亮明了態度…
    直到今天,在「君主制國家」少之又少的現代社會裡,很多人依舊對王室生活,充滿好奇,「嫁給王子,成為公主」,依舊是能引起全民關注的頭條新聞。然而,王室婚姻本就是一場冒險。在聚光燈和人們的歡呼聲背後,這些有著完美微笑的「幸運女孩」,往往也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代價。
  • 威廉王子出軌?凱特王妃要離婚?請不要打破那個灰姑娘和王子的童話
    這位Rose以前是個模特,後來嫁給了第七任喬蒙德利侯爵David Rocksavage,因此就成為了侯爵夫人。她的外祖母是伯爵的女兒,還當過女王的伴娘。對此,查爾斯的回答只是冰冷的一句:「我不想成為唯一一個沒有情婦的威爾斯親王。」
  • 你知道為什麼灰姑娘最後能嫁給王子,變成王后嗎?
    為什麼灰姑娘最後能嫁給王子,變成王后,而很多和灰姑娘一樣的姑娘卻得不到王子的青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