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了春節檔和情人節檔的熱鬧後,本周將迎來不少備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其中,即將於本周五公映的《刺客信條》《生化危機:終章》都是改編自暢銷經典遊戲,兩部現象級遊戲大片的上映,也引發業內對「遊戲改編電影」的熱議。
《刺客信條》劇照
遊戲改編電影,首先還是「電影」
隨著遊戲市場的擴大,遊戲改編的電影,被業內普遍認為在國際市場擁有巨大潛力,「悲劇」多年的「遊戲改編電影」,從去年開始也開始了「翻身之路」。然而,這一類電影想要真正做出好口碑,創作者們不能全靠情懷。
首先,與任何一個暢銷IP改編成電影無異,「遊改電影」也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時常遭遇普通觀眾及資深粉絲兩邊不討好的尷尬困境。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對這一題材不了解,也難以產生興趣,生怕自己看不懂。但資深玩家與遊戲日夜相伴,內心早已形成自己的想法,看電影時難免會對創作者的要求更高,以以往的例子來看,多數玩家對於改編貶多於褒,不少人都不買帳,認為電影偏離了原作。
其次,故事方面也面臨相同問題。普通觀眾認為電影最重要就是劇情、故事,但不少玩家卻反駁,「遊改電影」場面重於故事,玩過遊戲的人對於劇情自然會懂。2006年,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生死格鬥》就曾引發巨大爭議,影片就是一部由打鬥場景和「擊殺必死」鏡頭拼湊起來的電影,對此,有不少觀眾吐槽「沒有劇情」,卻也有人指出它是有史以來最「忠於」原版遊戲的一部改編電影,對原作有著極高的還原度,因為遊戲本身就是這樣的。
眾口難調之下,「遊戲改編電影」的創作者需要想清楚作品的受眾群。到底是資深玩家,還是觀眾?只有先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才能將作品做得更好。
筆者認為,既然已經改編成電影,還是要以電影的標準為準。因此,故事方面依然是重中之重,並儘可能還原遊戲中的經典元素。作為「遊戲改編電影」的成功案例之一,《古墓麗影》最大的看點就是擁有一個好看、且跟遊戲有著很深關聯的故事。其次,是對於「蘿拉」這一角色成功的選角。安吉麗娜·朱莉飾演的「蘿拉」讓眾多玩家兼影迷大呼過癮,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感程度,以及最重要的野性氣質都讓人感覺朱莉就是角色本人。
其次,遊戲中英雄擁有的獨特能力,能與劇情產生互動,也是「遊戲改編電影」的魅力所在。例如,《刺客信條》裡的「信仰之躍」、《馬克思·佩恩》裡的「子彈時間」,《波斯王子》中的「時間控制」,如何能將這些「超能力」精彩複製到大銀幕,對於「遊戲改編電影」創作者也是一大考驗。
兩部遊戲大片同天上映 《生化危機:終章》更熱門
本周五,中國觀眾將同時迎來兩部現象級遊戲大片。好萊塢動作冒險奇幻巨製《刺客信條》,改編自歷史隱蔽類遊戲「刺客信條系列」,該系列自2007年開發以來,累計銷量突破9000萬份。影片由麥可·法斯賓德主演,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曾憑藉《玫瑰人生》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是導演賈斯汀·庫澤爾和二人繼《麥克白》後的二次合作,三人相當默契。
同天上映的《生化危機:終章》同樣脫胎於經典遊戲,本集是該生化危機電影系列的最後一部,距離上一部《生化危機5》暌違5年之久。片中,生化系列中的靈魂人物愛麗絲帶領著融合了新老成員的「打怪小分隊」,在險象環生的末日危機中,一路勢如破竹齊心拯救世界。據悉,該片成為不少遊戲迷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
兩部電影受眾同樣主打「遊戲迷」,但同天上映讓排片有所分流。從目前的預排片來看,《生化危機:終章》在場次上佔據絕對優勢。
「遊戲改編電影」越來越熱 中國公司也加入戰場
自1993年根據《瑪麗兄弟》遊戲改編的真人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上映後遭遇票房慘敗,這20多年來好萊塢出品的「遊戲改編電影」也多次遭遇票房口碑滑鐵盧。直到2001年由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首部《古墓麗影》出爐,並在美國拿下超過1億美元票房,才一改此前「遊戲改編電影」在市場上遭遇的慘狀。但隨後,市場上還是沒有出現太多成功的例子,2010年由傑克·吉倫哈爾主演的《波斯王子》聲勢浩大,卻沒能扭轉票房頹勢,讓這類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有點吃力不討好的類型。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遊戲市場越來越大,「遊戲改編電影」也開始有回暖現象。去年,《憤怒的小鳥》《魔獸》等根據熱門遊戲改編的電影紛紛登陸中國市場。其中,《魔獸》在中國上映後,吸引了大批玩家到影院捧場,最終斬獲14.72億元票房。《憤怒的小鳥》雖然故事較為低幼,但在中國依然收穫了5.14億元票房,也算是不錯的成績。而隨著不少「遊戲改編電影」在中國上映後取得不俗成績,越來越多電影也開始注重中國市場。例如,《魔獸》就找來吳彥祖參演其中角色,而且該片的投資方也不乏中國電影公司。
「遊戲改編電影」的先天困境:怎麼改都兩頭不討好……
儘管「遊戲改編電影」近年來層出不窮,但其面臨的困境也相對明顯。不玩遊戲的觀眾擔心對電影難以產生共鳴:「沒玩過遊戲,擔心自己看不懂。」「這類題材的受眾太小了,非遊戲迷沒什麼興趣。」但這一點又恰恰也是「遊戲迷」所擔心的:「創作者對於自己的目標受眾沒有明確認知,試圖招攬所有觀眾,最終誰也不討好。」
而對於自己心愛的遊戲被改編,有不少「遊戲迷」也擔心效果不好:「不知是否能對遊戲元素做出高度還原?」「特效到底怎麼樣?」「遊戲裡的經典動作,電影拍得出來嗎?」
遊戲場景能否「神還原」?
對於「遊戲改編電影」來說,能否最大限度地還原遊戲中的經典場景與元素,是不少喜歡這類型電影的觀眾所關心的。為此,不少創作者可謂下足功夫。以即將上映的《刺客信條》為例,無論是刺客那驚豔的一躍,酷炫十足的極限跑酷,還是兜帽長袍、袖劍等刺客裝備,都努力還原遊戲。對影片中至關重要的動作場面也要求苛刻。「法鯊」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刺客信條》是他拍過最困難的一部電影,因為前期的訓練非常紮實,每天要接受4個小時以上的跑酷訓練,身心苦不堪言。而粉絲們最為關心的經典動作「信仰之躍」,竟然也是在無特效、無保護的情況下由專業特技演員從38米高臺跳下,以達到觀眾要求。
視覺效果和故事人物難平衡
視覺效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於不少「遊戲迷」來說,大銀幕的視覺效果會比遊戲讓人更過癮。然而,也有觀眾擔心,過於注重特效製作,會讓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反而變得單薄,去年《魔獸》上映時就曾遭到網友吐槽:特效華麗,但故事情節過於臃腫、誇張,整個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絢麗壯觀的加長版遊戲動畫。網友「water」表示:「作為一部電影,故事和人物還是最重要的,否則就只剩一個華麗的外殼,其實是對大IP的一種糟蹋。」
在片中能否看到情懷?
此外,「遊戲改編電影」能否拍出情懷,也是不少玩家關心的。其中,《生化危機:終章》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集,女主角將會回到第一集的情景,將整個系列的六部影片串聯起來,這一做法想必會吸引不少遊戲迷或影迷為這種情懷買單。
去年《魔獸》上映,多數人也是奔著情懷而來。因此,能否激發觀眾的情懷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黃岸)
-END-
關注指數:60 輿情: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