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編電影大有可為? 觀察

2021-02-15 遊戲幹線

2月份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了春節檔和情人節檔的熱鬧後,本周將迎來不少備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其中,即將於本周五公映的《刺客信條》《生化危機:終章》都是改編自暢銷經典遊戲,兩部現象級遊戲大片的上映,也引發業內對「遊戲改編電影」的熱議。

《刺客信條》劇照


遊戲改編電影,首先還是「電影」


隨著遊戲市場的擴大,遊戲改編的電影,被業內普遍認為在國際市場擁有巨大潛力,「悲劇」多年的「遊戲改編電影」,從去年開始也開始了「翻身之路」。然而,這一類電影想要真正做出好口碑,創作者們不能全靠情懷。

首先,與任何一個暢銷IP改編成電影無異,「遊改電影」也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時常遭遇普通觀眾及資深粉絲兩邊不討好的尷尬困境。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對這一題材不了解,也難以產生興趣,生怕自己看不懂。但資深玩家與遊戲日夜相伴,內心早已形成自己的想法,看電影時難免會對創作者的要求更高,以以往的例子來看,多數玩家對於改編貶多於褒,不少人都不買帳,認為電影偏離了原作。

其次,故事方面也面臨相同問題。普通觀眾認為電影最重要就是劇情、故事,但不少玩家卻反駁,「遊改電影」場面重於故事,玩過遊戲的人對於劇情自然會懂。2006年,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生死格鬥》就曾引發巨大爭議,影片就是一部由打鬥場景和「擊殺必死」鏡頭拼湊起來的電影,對此,有不少觀眾吐槽「沒有劇情」,卻也有人指出它是有史以來最「忠於」原版遊戲的一部改編電影,對原作有著極高的還原度,因為遊戲本身就是這樣的。

眾口難調之下,「遊戲改編電影」的創作者需要想清楚作品的受眾群。到底是資深玩家,還是觀眾?只有先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才能將作品做得更好。

筆者認為,既然已經改編成電影,還是要以電影的標準為準。因此,故事方面依然是重中之重,並儘可能還原遊戲中的經典元素。作為「遊戲改編電影」的成功案例之一,《古墓麗影》最大的看點就是擁有一個好看、且跟遊戲有著很深關聯的故事。其次,是對於「蘿拉」這一角色成功的選角。安吉麗娜·朱莉飾演的「蘿拉」讓眾多玩家兼影迷大呼過癮,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感程度,以及最重要的野性氣質都讓人感覺朱莉就是角色本人。

其次,遊戲中英雄擁有的獨特能力,能與劇情產生互動,也是「遊戲改編電影」的魅力所在。例如,《刺客信條》裡的「信仰之躍」、《馬克思·佩恩》裡的「子彈時間」,《波斯王子》中的「時間控制」,如何能將這些「超能力」精彩複製到大銀幕,對於「遊戲改編電影」創作者也是一大考驗。

兩部遊戲大片同天上映 《生化危機:終章》更熱門


本周五,中國觀眾將同時迎來兩部現象級遊戲大片。好萊塢動作冒險奇幻巨製《刺客信條》,改編自歷史隱蔽類遊戲「刺客信條系列」,該系列自2007年開發以來,累計銷量突破9000萬份。影片由麥可·法斯賓德主演,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曾憑藉《玫瑰人生》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是導演賈斯汀·庫澤爾和二人繼《麥克白》後的二次合作,三人相當默契。

同天上映的《生化危機:終章》同樣脫胎於經典遊戲,本集是該生化危機電影系列的最後一部,距離上一部《生化危機5》暌違5年之久。片中,生化系列中的靈魂人物愛麗絲帶領著融合了新老成員的「打怪小分隊」,在險象環生的末日危機中,一路勢如破竹齊心拯救世界。據悉,該片成為不少遊戲迷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

兩部電影受眾同樣主打「遊戲迷」,但同天上映讓排片有所分流。從目前的預排片來看,《生化危機:終章》在場次上佔據絕對優勢。

 「遊戲改編電影」越來越熱 中國公司也加入戰場


自1993年根據《瑪麗兄弟》遊戲改編的真人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上映後遭遇票房慘敗,這20多年來好萊塢出品的「遊戲改編電影」也多次遭遇票房口碑滑鐵盧。直到2001年由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首部《古墓麗影》出爐,並在美國拿下超過1億美元票房,才一改此前「遊戲改編電影」在市場上遭遇的慘狀。但隨後,市場上還是沒有出現太多成功的例子,2010年由傑克·吉倫哈爾主演的《波斯王子》聲勢浩大,卻沒能扭轉票房頹勢,讓這類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有點吃力不討好的類型。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遊戲市場越來越大,「遊戲改編電影」也開始有回暖現象。去年,《憤怒的小鳥》《魔獸》等根據熱門遊戲改編的電影紛紛登陸中國市場。其中,《魔獸》在中國上映後,吸引了大批玩家到影院捧場,最終斬獲14.72億元票房。《憤怒的小鳥》雖然故事較為低幼,但在中國依然收穫了5.14億元票房,也算是不錯的成績。而隨著不少「遊戲改編電影」在中國上映後取得不俗成績,越來越多電影也開始注重中國市場。例如,《魔獸》就找來吳彥祖參演其中角色,而且該片的投資方也不乏中國電影公司。

「遊戲改編電影」的先天困境:怎麼改都兩頭不討好……


儘管「遊戲改編電影」近年來層出不窮,但其面臨的困境也相對明顯。不玩遊戲的觀眾擔心對電影難以產生共鳴:「沒玩過遊戲,擔心自己看不懂。」「這類題材的受眾太小了,非遊戲迷沒什麼興趣。」但這一點又恰恰也是「遊戲迷」所擔心的:「創作者對於自己的目標受眾沒有明確認知,試圖招攬所有觀眾,最終誰也不討好。」

而對於自己心愛的遊戲被改編,有不少「遊戲迷」也擔心效果不好:「不知是否能對遊戲元素做出高度還原?」「特效到底怎麼樣?」「遊戲裡的經典動作,電影拍得出來嗎?」

遊戲場景能否「神還原」?

 對於「遊戲改編電影」來說,能否最大限度地還原遊戲中的經典場景與元素,是不少喜歡這類型電影的觀眾所關心的。為此,不少創作者可謂下足功夫。以即將上映的《刺客信條》為例,無論是刺客那驚豔的一躍,酷炫十足的極限跑酷,還是兜帽長袍、袖劍等刺客裝備,都努力還原遊戲。對影片中至關重要的動作場面也要求苛刻。「法鯊」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刺客信條》是他拍過最困難的一部電影,因為前期的訓練非常紮實,每天要接受4個小時以上的跑酷訓練,身心苦不堪言。而粉絲們最為關心的經典動作「信仰之躍」,竟然也是在無特效、無保護的情況下由專業特技演員從38米高臺跳下,以達到觀眾要求。

視覺效果和故事人物難平衡


 視覺效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於不少「遊戲迷」來說,大銀幕的視覺效果會比遊戲讓人更過癮。然而,也有觀眾擔心,過於注重特效製作,會讓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反而變得單薄,去年《魔獸》上映時就曾遭到網友吐槽:特效華麗,但故事情節過於臃腫、誇張,整個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絢麗壯觀的加長版遊戲動畫。網友「water」表示:「作為一部電影,故事和人物還是最重要的,否則就只剩一個華麗的外殼,其實是對大IP的一種糟蹋。」

在片中能否看到情懷?

此外,「遊戲改編電影」能否拍出情懷,也是不少玩家關心的。其中,《生化危機:終章》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集,女主角將會回到第一集的情景,將整個系列的六部影片串聯起來,這一做法想必會吸引不少遊戲迷或影迷為這種情懷買單。

去年《魔獸》上映,多數人也是奔著情懷而來。因此,能否激發觀眾的情懷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黃岸)

-END-

關注指數:60  輿情:正面

相關焦點

  • 電影天地大有可為
    趙濱 攝「感謝如期舉行的長春電影節,讓年輕觀眾有機會看到我30年前的電影《本命年》。」9日下午,在長春萬達影城歐亞新生活店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對話大師」——謝飛導演經典作品《本命年》柏林首映30周年紀念展活動中,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謝飛坦言,《本命年》是上世紀8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成果,是當時人們思想解放、文學創作類型豐富成就了電影繁榮。《本命年》曾榮獲第14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改編自劉恆的小說《黑的雪》。
  • 《安德的遊戲》的遊戲電影IP改編
    當然,電影改編遊戲和遊戲改編電影更是不斷問世,《指環王》、《魔戒》、《黑客帝國》、《異形》、《第一滴血》、《星球大戰》、《金剛》、《蜘蛛俠》等著名影片紛紛變身遊戲,而《古墓麗影》、《生化危機》、《波斯王子》、《死亡筆記》等知名遊戲則被搬上大銀幕。電影《指環王》新世紀以來,兩者的關係更是越來越密切。
  • 知名導演諾蘭對電影改編遊戲有很大興趣
    近日,在接受TGA創始人&主持人Geoff Keighley的採訪時,諾蘭被問到他是否希望他的一部電影被改編成遊戲,如果可以的話,是哪一部?
  • 五部「最佳」遊戲改編電影
    比方說馬特•派屈克(MatPat)的Youtube遊戲頻道《遊戲理論家》(The Game Theorists)就表示,原因之一是德國稅收減免。當然在這些電影裡,有一些還勉強能看。有幾部片子或多或少凝聚了製作者的心血,多少還有些蹩腳而被無限誇大的閃光之處,所以還可以愉快地看。基於此前提,我整理出了我心目中五部「最棒的」(此處有引號,完全是因為我在勉強從矮子裡拔將軍)遊戲改編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
  • 好萊塢遊戲電影簡史【劇角電影觀察】
    作為起步期的遊戲改編電影,街機改編就和遊戲原作一樣,都缺少電影視聽元素的深加工,再加之主流街機遊戲原產地都在日本,來到好萊塢水土不服也實屬正常。可見,如果無法在製作上獲得獨立,不管是漫畫改編電影還是遊戲改編電影,想要成功地打出自己的亞文化品牌,躋身於主流電影市場可謂是杯水車薪。如今漫畫改編電影鹹魚翻身,接下來該輪到遊戲改編電影觸底反彈了。《光暈》系列的經典地位在歐美玩家心中絕對是殿堂級別的,這款第一人稱科幻史詩在商業與藝術上獲得的巨大成功足以載入遊戲史。《光暈4駛向黎明號》雖然成本不高,劇情松鬆散散。
  • 諾蘭曾嘗試將《盜夢空間》改編成遊戲 可沒結果 但仍對電影改編...
    《生化危機》、《古墓麗影》等等遊戲IP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但是電影改編成遊戲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好萊塢著名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有興趣把他的電影作品改編成遊戲。
  • 遊戲改編真人電影大盤點
    即使話題熱度不斷,但改編自電玩遊戲的真人電影評價總難看見極大突破──雖然不少作品票房表現還不賴──以《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為例,電影過大幅度的改編原作讓遊戲玩家感到不滿,系列電影的評價更是每況愈下,但全系列六部電影最終共闖出高達12億美金的驚人票房。
  • 【新觀察】遊戲改編影視困局!國內外的日子都不好過
    借用著名的遊戲IP改編為電影雖然有吸引眼球、保證一定的觀眾群體買票、節省宣發費等優點,但常常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家的招牌。多年來,遊戲改編的電影存在不少難以調和的問題,導致影片的質量並不遂人意。歐美的前車之鑑很多,國內的遊戲影視化又方興未艾,為什麼遊戲改編的電影普遍「槽點滿滿」?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改編姿勢」?
  • 遊戲改編電影的線性布局
    [1]遊戲改編電影是以電子遊戲為依託,進行電影影像敘事改編的作品。即使故事情節進行了獨立加工,但它仍保留著遊戲的特色;同時,遊戲和電影媒介碰撞出火花,使遊戲改編電影具備了富有趣味的電影影像敘事策略。編劇在編寫文本的時間線時,既需要考量遊戲文本的娛樂特徵,又需要保持電影影像文本的敘事性。這使得遊戲改編電影文本在線性布局上具有獨特的解讀意義。
  • 一部遊戲改編電影,又撲街了
    要討論電影和遊戲的改編問題,之前在《魔獸》、《硬核亨利》和一篇細數遊戲改編爛作的文章裡也說很多遍了,不太像老調重彈。不過後來想想,正好剛剛寫過蒙太奇的文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簡單說說電子遊戲與電影的異質同構關係吧。所以這又是一篇跑題的評論。
  • 遊戲電影不分家!評點改編成電影的成功遊戲
    隨著近幾年像《教團1886》這樣電影化的遊戲類型不斷增多,擠掉了不少原本可以改編成電影的遊戲空間,讓人唏噓,而電影和遊戲原本就是不分你我、親如一家的兄弟,相互間的改編也是屢見不鮮,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經典系列,堪稱服裝界的基本款!經典而且永不過時。
  • 【軍武遊戲】那些個改編自遊戲的電影
    今天遊戲菌就借這個事情來聊聊一些改編自遊戲的電影,看完你會發現,也許這一次並不是暴雪爸爸「陰溝翻船」,而是整個遊戲改編電影的一個「老現象」。至於電影,反正遊戲菌作為「山口山」的玩家肯定不會錯過!巧合的是:遊戲菌接觸到的第一個改編自遊戲的電影就是這款「古墓麗影」。這部電影2001年上映,儘管外界褒貶不一,但是票房卻非常喜人。
  • 遊戲IP與改編電影之間的現實與距離
    而迄今為止北美票房最好的遊戲改編電影《古墓麗影》,憑藉著安吉麗娜·朱莉對遊戲主角蘿拉的高度還原,在北美市場收穫了1.3億的票房,全球票房也直逼3億美金,《古墓麗影》也一舉成為最成功的遊戲改編電影案例。與動漫、小說IP的改編相比,遊戲IP向電影的改編顯得不溫不火,甚至與遊戲圈子裡的高人氣相比都稱得上失敗,也就更談不上能有超出人們預期的作品了。遊戲大作《刺客信條》電影版自2015年起先後兩次為改編自美漫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2》和《神奇四俠》讓路,直接延期至今年年底,也讓人不難看出遊戲IP和漫畫IP之間截然不同的境遇,畢竟市場決定一切。
  • 魔獸來襲,遊戲改編電影,看的是電影還是情懷?
    除《魔獸》與前段時間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外,最近《水果忍者》、《俄羅斯方塊》等經典遊戲也都宣布將改編為電影。曾經有人開玩笑說,俄羅斯方塊改編成電影,和新華字典改編成電視劇一樣「荒謬」。沒想到如今笑談竟然成真,還要拍成集科幻、動作、驚悚於一身的史詩級大片。
  • 《魔獸》電影導演:遊戲改編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遊戲葡萄
    近日《魔獸》的導演Duncan Jones接受了國外影視媒體FilmInk的專訪,他分享了執導《魔獸》這類大規模製作的影視作品的感受、遊戲劇情改編方式和影視系列定調等工作經歷。以下內容由葡萄君編譯整理。「我玩過很多遊戲。」《魔獸》電影導演Duncan Jones在接受FilmInk的採訪時說,「當然我也玩過一段時間魔獸。
  • 是騾子是馬欲見分曉 將上映的遊戲改編電影
    近幾年隨著遊戲電影化程度越來越深,玩家在暢玩一款3A大作的時候總有一種在欣賞電影大片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絕不僅僅是逼真的遊戲畫面所帶來的效果。而在遊戲電影化的同時,將遊戲改編為同名電影似乎也成為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下面就為大家盤點十款即將上映的由遊戲改編的同名電影,其中你最期待哪一部呢?
  • 遊戲改編電影扎堆上映!爛片or神作?
    遊戲改編電影近期將扎堆上映,兩部遊戲改編大作《刺客信條》和《生化危機6:終章》將在本月24日在國內同時上映。
  • 日本動漫遊戲改編的歐美電影盤點
    ,這不得不又讓小編想起了過去那些歐美電影改編日本經典動漫遊戲的時代。所以小編決定將過去的一些改編自日本動漫遊戲的歐美電影拿出來做個盤點,內容並不局限於真人電影。《街頭霸王:春麗傳》《街頭霸王》在歐美的影響力非常的強,單改編電影《街頭霸王》就有N個版本。為什麼提到《春麗傳》?因為年代比較近吧。這是一個標準的歐美流派改編電影,電影算是一個三流的警匪劇,可憐的春麗,爹也沒了淪落街頭,還變成了一個混血兒。
  • 遊戲改編電影的魔咒 《魔獸》能打破嗎?
    作為近年來體量最大的遊戲改編電影,一方面,影片的票房潛力有望使其成為現象級的作品;而另一方面,它能否打破遊戲改編電影「叫座不叫好」這個魔咒,備受業內關注。今年以來,《憤怒的小鳥》《魔獸》的接連上映讓熱門遊戲改編電影的風潮又起,後續還有《俄羅斯方塊》《水果忍者》等遊戲也已宣布上馬。究竟遊戲改編電影如何做到玩家觀眾都買帳?
  • 【遊戲周】8大遊戲改編電影,最後一個是彩蛋!
    遊戲改編電影從來都只是電影改編領域的小眾,不及小說與漫畫那樣火熱,不過,在過去的20年內,依然踴躍出了不少遊戲改編的著名電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電影史上8大遊戲改編電影。說到遊戲改編電影,首先得說《生化危機》系列。作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單機遊戲,其改編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同樣擁有極高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