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編電影的魔咒 《魔獸》能打破嗎?

2021-02-07 遊戲新聞聯播

6月8日,由熱門遊戲改編的魔幻電影《魔獸》將於內地開畫,無論這款遊戲在中國的粉絲有多少,《魔獸》的上映都被電影市場當做一件大事來看。作為近年來體量最大的遊戲改編電影,一方面,影片的票房潛力有望使其成為現象級的作品;而另一方面,它能否打破遊戲改編電影「叫座不叫好」這個魔咒,備受業內關注。




今年以來,《憤怒的小鳥》《魔獸》的接連上映讓熱門遊戲改編電影的風潮又起,後續還有《俄羅斯方塊》《水果忍者》等遊戲也已宣布上馬。究竟遊戲改編電影如何做到玩家觀眾都買帳?《魔獸》能否成為此類電影的一個轉折點?我們採訪了業內人士和電影主創,為您解析。


發展歷史

「叫座不叫好」已成魔咒


其實遊戲改編電影的歷史並不長,1993年,風靡世界的熱門遊戲《超級瑪麗》被改編為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可以被算作是這類電影的鼻祖了。不過相比於遊戲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電影上映3周後僅收穫2100萬美元的票房,不及4800萬美元投資成本的一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遊戲拍成的電影作品已經累積了不少,其中不乏《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這樣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知名度的作品,只是相比於忽高忽低的票房,單薄劇情和無腦打鬥一直是人們對遊戲IP改編電影的固有印象,至今沒有電影能夠打破這個魔咒。曾幾何時,漫畫改編電影和遊戲改編電影一樣是刺激而無腦的代名詞,而如今漫畫改編電影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和道路,躋身超級大片,吸引主流市場。而遊戲改編電影還在B級片的魔咒中難以突圍。這和劇情的薄弱是分不開的。


遊戲改編

兩種思路五種方法


雖然遊戲改編電影的作品不少,但總的來說,好萊塢遊戲改編電影發展至今20多年來,大部分電影都是針對亞文化的低成本影片,通過類型化和細分市場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且為IP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情節薄弱的缺點是限制此類影片的最大問題。藝恩研究報告中指出,遊戲改編電影主要有兩種思路、五種方法。


思路1

強化遊戲IP優勢


方法一:電影重現遊戲元素


IP延續性體現在電影道具、角色、場景等各個方面。


代表作品:《極品飛車》中的道具、《古墓麗影》中的角色、《寂靜嶺》中的場景




方法二:電影拍攝手法借鑑遊戲視覺風格


遊戲因其自身特性,可以實現一些常規電影中少見的視聽語言。將遊戲特有的視聽元素加入電影,將是亮點。


代表作品:《馬克思·佩恩》


方法三:打造遊戲化的電影體驗


有一些遊戲IP改編電影傾向於保留闖關氣質,觀眾能夠體驗到和普通電影不同的簡單暢快的觀影體驗。


代表作品:《波斯王子》


思路2

借鑑電影工業流程


☆方法四:弱化遊戲認知,強化電影類型


面對主流觀眾的大製作影片或許可以選擇跳出遊戲IP改編電影的先天定位,重新為自己打造一個電影的標籤,將影片打造成成熟的類型片而非遊戲電影。


首先,高度類型化的影片能夠直觀地告訴潛在受眾自己將提供怎樣的觀影體驗,拉攏潛在觀眾。其次,早已發展成熟的類型片製作體系能夠讓原始劇情和世界觀並不完善的遊戲找到合適的改編思路和方法。這樣的工業化流程是適合遊戲IP改編電影的。


代表作品:《生化危機》系列


方法五:構建豐富的情節


遊戲中的情節並不佔據重要地位,只是主角進行探險的背景而已。玩家更注重的是遊戲的操控性、可玩性等人機互動層面的東西,而對於不可操作的電影來說,劇情顯得非常重要。


然而遺憾的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遊戲IP改編電影的劇情都十分薄弱。這些影片憑藉以上提到的某些方法實現了盈利,但遊戲IP改編電影的格局仍然是小成本亞文化影片。反觀漫畫改編電影近年來闖出的宏大格局和完整世界觀,遊戲改編電影仍需努力實現對主流文化的吸引。


代表作品:《魔宮帝國》《殺手:代號47》


業內支招利用世界觀,挖掘深層內容


雖然如《寂靜嶺》《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這種著名遊戲改編的電影,票房和知名度都有保證,但口碑一向為人詬病,所以迫切需要一個裡程碑式的作品。《魔獸》的上映不僅為粉絲所期盼,也被業內人士關注,因為它作為遊戲界的頂級IP,有可能決定其他遊戲改編電影的前途和命運。


不過在有些業內人士看來,遊戲改編電影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著名影評人韓浩月認為,遊戲思維和電影思維本就存在差異,遊戲更注重和玩家的互動感,電影在給予觀眾感官享受的同時,還要兼顧一些啟發性和人文性的東西。然而此類電影之所以一直缺乏佳作、備受詬病,在他看來,主要是因為作為電影創作者,在改編一款遊戲時,過於考慮玩家的口味,一味追求遊戲逼真度,讓電影畫面向遊戲畫面靠攏,同時卻忽視了對遊戲人物的再創作,情節方面過於套路化。另外,如果改編成了系列電影,往往後續作品就很難再出新意,多是對第一部進行重複,「比如《生化危機》第一部出來以後還不錯,但是後面幾部的口碑就不太行了,只是在重複第一部。」


韓浩月表示,遊戲在改編成電影時,一定要發揮其IP特長,應該去分析玩家喜歡這款遊戲的深層次原因。「通常人們玩遊戲是為了釋放壓力,但其實每一款遊戲都有特別的東西來吸引不同的玩家,就看這些深層次的東西能不能被電影人挖掘出來。」其次他認為,遊戲改編電影,一直被認為缺乏故事和文本,但其實這一點可以用遊戲本身的「世界觀」來彌補,「遊戲的世界觀構架可以被當做它的文學性來理解,就是它的格局和玩家玩它時的代入感。」而且,玩家與電影兩個群體的審美重合度並不高,選擇遊戲和電影的動力也不同,遊戲更多是依賴慣性,而看電影則不具備上癮性,還需要社交動力和話題引導等各方面因素,「有一些遊戲很經典,但改編成了電影口碑不佳,是因為玩家看電影的時候帶了對遊戲的濃厚感情,而優秀的遊戲改編電影除了要照顧到他們,更要注重比玩家龐大的觀眾群體。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玩家人數能夠佔到觀眾的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所以遊戲電影不能只想著拍給玩家看。」




主創心得


《憤怒的小鳥》《魔獸》接連上映,讓「遊戲改編電影」成為2016年電影的關鍵名詞,也有望帶動此類電影的風潮。作為兩款世界級的經典遊戲,它們都被寄予厚望。其中《憤怒的小鳥》在內地票房已經突破4.7億,口碑也是超出預期。而《魔獸》更被認為是裡程碑式的作品。近日兩部影片的主創都來到中國進行宣傳,並就遊戲改編的相關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魔獸》導演鄧肯·瓊斯

想盡力平衡玩家與觀眾


上周,《魔獸》導演鄧肯·瓊斯接受內地媒體採訪,談到自己在拍片時很想平衡玩家和觀眾的感受。他坦言,將《魔獸》搬上銀幕,最難的在於這個遊戲系列已發展了20多年,到底選擇哪一部分故事改編成電影很困難。


鄧肯·瓊斯是這個遊戲20多年的玩家,「我玩遊戲時沉浸其中。因此,遊戲裡的哪些元素可以引起粉絲的興趣,我有這方面的直覺,並將《魔獸》玩家的感受融合進電影。這並非意味著要在電影裡重構玩家在電腦上玩遊戲的感覺,而是讓玩家有探索《魔獸》世界的感覺,你看電影時就會感覺一切都似曾相識。」


他表示,雖然很多遊戲改編的電影,不如一些原創或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取得的成就那麼高,但他覺得這幾類電影有相通的地方,「比如《哈利·波特》《指環王》很多書迷都對書裡的一切如何變成影像很感興趣,電影裡的一切是否能和書中的細節一一對應。同理,《魔獸》玩家也會關注遊戲裡的細節怎麼在電影裡還原。」但是,他稱自己同樣重視那些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


《魔獸》主演吳彥祖&寶拉·巴頓

表演時會加上遊戲靈感


在《魔獸》中扮演古爾丹和迦羅娜的吳彥祖和寶拉·巴頓接受採訪時都坦言,自己都是第一次出演遊戲改編的電影角色。吳彥祖表示自己平常不怎麼玩遊戲,但認為《魔獸》非常適合拍成電影。「有一些遊戲我覺得不應該拍成電影,比如說《憤怒的小鳥》,我覺得好奇怪,該怎麼講一個故事呢?但是《魔獸》有很長的歷史,有特別多的故事,所以你作為一個編劇或者導演的話,遊戲中有很多東西可以拿來,變成一個完整的電影。」


而遊戲中的角色在玩家心中已有固定形象和性格,當被問到出演這樣的角色發揮空間是否會比較小,吳彥祖和寶拉·巴頓都表示,不會把角色與遊戲中做太多對比,而只會把他們放到電影中,去塑造那個角色。吳彥祖坦言,自己在網上查過很多關於古爾丹的東西,加上平常與導演聊天、自己理解,慢慢創作出了一個為這部電影來講故事的角色:「因為我想這是一部電影,雖說當然需要尊重遊戲裡的那個角色,但是不可以完全跟這個相同,還是要根據電影講故事的方法來演的。我在表演的時候,更多是把傳統演戲的方法和來自遊戲裡的靈感混在一起。」




而寶拉·巴頓也透露自己從來沒有玩過遊戲,但是《魔獸》作為一部電影對她來說仍舊非常有吸引力,「因為裡面有不少浪漫的愛情戲,拍得很好,作為女性觀眾,即使這部電影不是改編自遊戲,我也願意去看。」


《憤怒的小鳥》製片人邁克·赫德

革新人物,建立世界觀


今年《憤怒的小鳥》在內地上映後,已經取得了近5億的票房,口碑在遊戲改編電影中也算不錯了。在這款遊戲剛剛傳出拍成電影的消息時,很多人是不看好的,因為《憤怒的小鳥》作為一款簡單的手機端遊戲,並沒有什麼情節。電影製片人邁克·赫德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他認為遊戲是否能拍成一部好電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講故事的能力。「我們的初衷就是為了講好一個故事。我們看到一些大的動畫公司,他們的動畫製作是把漫畫(插畫)做成影片、注入生機。這是我們的第一部電影,


我們想在面向市場之前做同樣的工作,讓觀眾能喜歡我們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做出來的作品,確保不讓任何人失望。如果我們能很好地描述整個故事線,即使對於一些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也能很好地欣賞電影。最關鍵的是,我們不想讓任何人失望,講述好的、立體的故事,賦予小鳥生機。這些都是我們一直想做的,我們對目前完成的工作很滿意。」


影片花了超過四年的時間來拍攝,希望能講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我們同時也把人物形象進行了革新,比如現在紅鳥有翅膀、有腳,能說話,是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我們的觀眾不必非得玩過手遊,而是可以獨立地欣賞動畫電影。影片裡有一些經典的片段,比如彈弓彈射小鳥,和豬之間的戰鬥。」他還表示,電影建立了很完整的世界觀。「有自己原創的故事,有遊戲中人物形象的基礎,有主要矛盾,即偷蛋豬和小鳥之間的矛盾。因此我們在改編故事時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我們也花了很長時間豐富人物性格和形象,我們想吸引的觀眾不僅僅是遊戲的粉絲,而是每個人。」


未來發展

遊戲改編電影將成為氣候


不少人認為,2016年或許會成為遊戲改編電影的一個轉折點,《魔獸》目前在內地零點場的票房已經超過《速度與激情7》,首日電影票更是一票難求。


前段時間,曾製作《水果忍者》的Halfbrick工作室宣布這款遊戲也會拍成電影。影片由Vinson影業製作,J.P.Lavin和ChadDamiani聯手打造劇本。他們最近的一部作品是索尼出品的《如何在花園地精的攻擊中倖存》,他們兩人曾獲得過第59屆艾美獎,從製作班底來說確實不賴。




而早在2014年著名遊戲「俄羅斯方塊」版權方——藍色星空遊戲公司就表達出了要將該遊戲改編成電影的意願。並且,面對多家影視公司拋來的橄欖枝,它們最終相中了美國的Theshold娛樂公司,今年坎城電影節前夕雙方籤訂了授權合同。據報導,目前《俄羅斯方塊》的劇本一稿接近完成,影片將由打造《魔鬼帝國》系列和《真實的謊言》的拉瑞·卡薩諾擔任執行製片人,整部電影將分為三部曲,預算為8000萬美元,首部影片預計在2017年一季度開機。


同時,國內的遊戲改編電影也已上路。去年遊戲《鬥戰神》《QQ飛車》《天天酷跑》《洛克王國》《QQ炫舞》等宣布將拍成電影,導演周顯揚在今年3月份的香港影視展上宣布將《三國無雙》搬上大銀幕。



相關焦點

  • 《魔獸》橫掃中國影市~遊戲改編電影看上去很美
    縱觀遊戲改編電影歷史,雖然不乏《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等經典之作,然而像《地牢圍攻2》網評僅3.0分(總10分)的失敗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如今,遊戲改編電影的「魔咒」終於靠《魔獸》一雪前恥,然而《魔獸》之後即將蜂擁而至的遊戲改編電影也能如《魔獸》一般狂掃全球嗎?答案是「不一定」。
  • 情懷丨除了《魔獸》,這些遊戲改編電影你都看過嗎?
    不少遊戲本身是一代經典,改編的電影就成了黑歷史;還有些時候是電影本身可圈可點,但遊戲玩家不買帳認為毀了原作;更多則是兩邊不討好徹底被遺忘唾棄的。儘管如此,在其巨大商業利益誘惑下,依然有製作方前僕後繼地投身於此。這邊廂《憤怒的小鳥》剛引起票房狂潮,那邊廂遊戲改編電影《魔獸》也將於6月8日在內地上映,讓無數玩家望穿秋水。
  • 魔獸來襲,遊戲改編電影,看的是電影還是情懷?
    讓遊戲粉絲苦等十年的電影《魔獸》終於上映了!《魔獸》是一部由遊戲改編的電影,今天已正式登錄全國各大院線。沒錯,這真的是吳彥祖,在片場拍戲的他是這個樣子的。但遊戲的出品方美國暴雪娛樂隨後在1995年和1996年發行了《魔獸爭霸2:黑潮》、《魔獸爭霸2:黑暗之門》,2002年和2003年發行了《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以及將這個遊戲系列推上巔峰的《魔獸世界》,逐漸將一個龐大壯麗的遊戲世界完善打磨了出來。暴雪的聰明之處在於,它能及時發現遊戲IP的價值。
  • 《魔獸》電影導演:遊戲改編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遊戲葡萄
    近日《魔獸》的導演Duncan Jones接受了國外影視媒體FilmInk的專訪,他分享了執導《魔獸》這類大規模製作的影視作品的感受、遊戲劇情改編方式和影視系列定調等工作經歷。以下內容由葡萄君編譯整理。「我玩過很多遊戲。」《魔獸》電影導演Duncan Jones在接受FilmInk的採訪時說,「當然我也玩過一段時間魔獸。
  • 魔獸電影票房3天破8億 遊戲改編電影大盤點
    上映第三天後,《魔獸》吸金速度依舊保持很快,據最新數據顯示:6月10日晚21:30左右,影片票房突破8億,內地影史最快破8億紀錄到手,此外《美人魚》保持的三日單片票房紀錄(7.70億)也被打破。  《魔獸》是由美國傳奇影業、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的奇幻動作片,由鄧肯·瓊斯執導,崔維斯·費米爾、託比·凱貝爾、本·福斯特、寶拉·巴頓、本·施耐澤、本·福斯特、吳彥祖、多米尼克·庫珀、羅伯特·卡辛斯基聯合主演。影片根據1994年暴雪娛樂製作的遊戲《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改編,講述了黑暗之門打開之後,兩個世界的種族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園奮起而戰的故事。
  • 魔獸最爛?世界期待的遊戲改編電影誰NB
    1世界期待的遊戲改編電影誰NB    近些年隨著遊戲製作的愈發精良,玩家在遊戲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如同欣賞電影大片的感覺;而隨著遊戲產業的價值被不斷的開發、挖掘,將熱門遊戲改編為同名電影也成為了創造價值的一種形式,成為了遊戲公司再次吸金的手段,並且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魔獸》電影?
    ◆  ◆  ◆吃力不討好的遊戲電影市場遊戲改電影,從來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1993年,第一部由熱門遊戲《超級瑪麗》改編的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問世,上映3周後僅收穫2100萬美元的票房,不及投資成本的一半。據不完全統計,一直到2014年,有32部遊戲改編的電影,但在電影網站IMDB上的平均得分只有4.9。
  • 《魔獸》導演回應爛番茄口碑,揭秘遊戲改編難點
    帶著這樣的氣質,鄧肯·瓊斯執導了一部能把最大數量宅男帶進影院的電影——《魔獸》,這是他第一次執導如此大製作的電影。此前,他導演的小成本科幻懸疑影片《月球》、《原始碼》反響不錯,甚至有影評人稱他是年輕版的庫布裡克。三年前,鄧肯·瓊斯從山姆·雷米手中接過暴雪娛樂和傳奇影業的大項目《魔獸》,這部改編自經典遊戲的電影已經讓玩家們苦等了十年,鄧肯·瓊斯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個。
  • 俄羅斯方塊也能拍成電影?多款火爆遊戲預改編電影
    隨著遊戲業的興盛,許多遊戲已經被陸陸續續改編成大電影搬上大銀幕,似乎隨便挖出個題材拍個電影就能吸引一大批遊戲迷埋單。確實在最早的遊戲改編電影作品中,也有《古墓麗影》《生化危機》這些相當出色的作品,但是更多的都是拍得慘不忍睹,毀經典的爛片,甚至讓遊戲改編的電影就被蒙上了「必屬爛片」的詛咒。
  • 十部經典遊戲改編的真人電影 《王者榮耀》還遠嗎?_遊俠網 Ali213...
    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遊戲的發展也趕上了這艘快艇,很多經典遊戲早已不只是遊戲,其背後衍生了一大片商業機遇,包括玩具、聲樂、動漫、書籍、電影等等形式。而近幾年來,影遊互動的泛娛樂模式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許多著名導演紛紛試水影遊題材,改編拍攝的電影質量褒貶不一。
  • 遊戲改編的電影票房,魔獸仍舊排第一,生化危機系列大幅度上升
    一年一度的遊戲改編電影票房統計結果出爐了,在好萊塢通過遊戲改編的電影是一大門類,在新世紀的前十年這類影片比較多,近幾年此類電影的產量有些下滑,不過還是西方電影市場的主流。北京時間4月30日,今年的遊戲改編電影票房統計出爐了,魔獸世界的改編電影《魔獸》仍舊以4.3億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一。
  • 就算你沒玩過遊戲,光看《魔獸》電影也能激動半天——為了部落
    在電影《魔獸》上映之前,流傳這樣一句話:「我不關心電影劇情、因為遊戲都玩過了;我不關心畫質特效、因為再牛B的技術也呈現不了我的回憶;我不關心音樂、因為遊戲背景音樂始終在我耳邊響起;我只關心、電影上映時身旁是否有曾經的戰友陪伴...」2016年,《魔獸》電影終於在10年打磨之後上映,在中國重新掀起「魔獸時代」。
  • 遊戲改編電影大有可為? 觀察
    其次,遊戲中英雄擁有的獨特能力,能與劇情產生互動,也是「遊戲改編電影」的魅力所在。例如,《刺客信條》裡的「信仰之躍」、《馬克思·佩恩》裡的「子彈時間」,《波斯王子》中的「時間控制」,如何能將這些「超能力」精彩複製到大銀幕,對於「遊戲改編電影」創作者也是一大考驗。
  • 遊戲改編電影電視劇盤點:《魔獸世界》《古墓麗影》《仙劍1...
    電視劇、電影改編遊戲不少,其實熱門遊戲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成功的案例也很多,隨著網飛美劇《巫師》的熱播,遊戲《巫師3》的熱度高漲,國內成功案例也有,比如說仙劍1、仙劍3、古劍奇譚等。《巫師》美劇作為近期最火熱美劇之一,網飛的《巫師》吸引了無數遊戲玩家和美劇愛好者的關注,然而,但大家看完劇集後卻覺得不是那麼滋味。
  • 電影《沉睡魔咒》給誰下的魔咒?怎麼打破的?
    最近有好多小夥伴看了電影《沉睡魔咒》第二部,是著名的大嘴美女安吉麗娜.朱莉演的。我沒看過,也不知道好不好看。第一部倒是看了,影片沒什麼很大驚喜,情節簡單平淡,但有幾點吸引了我。愛洛公主的笑容真甜美呀,從出生到長大16歲,用了四個演員來演。
  • 破遊戲改編影片魔咒,百億IP網遊電影《徵途》來了,網飛同步播出
    近日,巨人網絡宣布,根據旗下同名經典遊戲IP改編的奇幻動作電影《徵途》,將在7月24日通過網絡點播的方式跟觀眾見面。目前各家電影公司及從業人員都面臨極大壓力,電影行業的復甦依然面臨漫漫徵途,這也與電影主題海報中的&34;不謀而合。聊完了影片,下面再跟諸位一起簡單回顧一下《徵途》這款在國內網遊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遊戲。
  • 【遊戲周】8大遊戲改編電影,有你喜歡的那一款嗎?
    遊戲改編電影從來都只是電影改編領域的小眾不及小說與漫畫那樣火熱不過,在過去的20年內依然踴躍出了不少遊戲改編的著名電影
  • 魔獸改編電影被曝重啟:從頭再來《指環王》導演是首選
    作為WOWer,2016年的電影《魔獸》讓一批老玩家過足了癮,這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還不錯。但是電影《魔獸》總體是失敗的,非WOW玩家看不懂,全球票房失利,導致續集都沒了。暴雪及電影行業會放棄這個IP嗎?
  • 【遊戲周】8大遊戲改編電影,最後一個是彩蛋!
    遊戲改編電影從來都只是電影改編領域的小眾,不及小說與漫畫那樣火熱,不過,在過去的20年內,依然踴躍出了不少遊戲改編的著名電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電影史上8大遊戲改編電影。說到遊戲改編電影,首先得說《生化危機》系列。作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單機遊戲,其改編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同樣擁有極高的人氣。
  • 7部遊戲改編的電影,爽翻天
    那不如來看幾部遊戲改編電影,絕對能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經典網遊《魔獸世界》改編由於遊戲誕生時間久且玩家很多,自宣布遊戲改編電影立項之初就備受矚目,16年終於上映。這部電影是很多遊戲迷來說是青春的回憶殺,而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它讓沒玩過遊戲的觀眾也能看懂,主角人物豐滿立體,特效實在,期待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