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任重】「1500多輛卡車被困,凸顯英國被歐洲其他國家『隔離』的程度。」針對變異新冠病毒在英國廣泛傳播一事,美聯社如其他許多外媒一樣,將報導重點放在英國「被孤立」上。截至22日,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對英國頒布「旅行禁令」。法國禁止包含貨運人員在內的所有英國人入境的決定尤為受關注,因為這給經過英吉利海峽通道的貿易往來按下「暫停鍵」,導致1500多輛英國卡車滯留。儘管法國沒有禁止卡車抵達英國,但英國一些零售商警告,如果限制措施不解除,新鮮蔬果等商品將出現「嚴重短缺」。為了能在周三解除禁令,英國連日來與法國「不斷對話」。CNN形容,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的最後期限不到10天,因疫情而被「隔離」的英國提前嘗到「硬脫歐」的滋味。
「我又在超市門口排了半小時的隊」
21日,英國公布的單日新增病例超過3.3萬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15例,7天的日均新增病例逾2.9萬例。為配合當地疫情防控,倫敦中國籤證申請服務中心從12月22日起暫停對外營業。
法國政府宣布,從21日零時起的48小時,暫停來自英國的所有人員旅行,包括與公路、鐵路、航空、水路有關的貨運人員。來自英國的無人員隨行的貨物運輸以及法國前往英國的人員旅行保持正常。《紐約時報》提到,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首次在歐洲暴發時,法國都沒有採取這樣的措施,因為橫跨多佛和加來的英吉利海峽通道是關鍵貿易紐帶。
據BBC報導,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表示,截至22日早上,有大約650輛卡車被堵在通往多佛港的肯特郡M20高速公路上,另有873輛卡車在停車場。航空包機服務公司商務主管蘭卡斯特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截至21日下午,該公司收到來自歐洲企業多達700次的諮詢,「這是前所未有的」。《紐約時報》引述蘇格蘭食品及飲料公司執行長威瑟斯的話說,該公司向法國「運送的是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易腐產品,時間緊迫」。「這是一場災難……滿載數十萬磅(貝類)的卡車正開往多佛。」蘇格蘭一家海鮮公司在社交媒體上如是說。
美國《財富》雜誌22日說,往返於多佛和加來的卡車每天多達一萬輛,約半數的英國進口商品要經過這條邊境通道。英國人消費的85%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都來自歐盟。雖然並沒有禁止卡車抵達英國,但很多貨運公司都不願意再派遣司機前往英國。
英國《衛報》22日稱,一般來說,每天大約有3000輛卡車從歐洲運來蔬菜、花卉等商品。21日,大約有1550輛卡車進入多佛港。英國零售商表示,火雞、胡蘿蔔、豌豆、土豆、甘藍等傳統聖誕餐的食材產自英國,供應問題不大,但超市貨架上的一些新鮮農產品可能很快售罄。「如果這種情況延續下去,我們將看到生菜、西藍花、柑橘類水果等商品出現短缺。」英國連鎖超市森寶利表示。《財富》形容,英國可能面臨「聖誕食品危機」。「你能相信嗎?我又在超市門口排了半小時的隊,跟第一次封城初期時一樣。」一個朋友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抱怨。不過令他「欣慰」的是,超市沒有宣布限購。
根據英國首相詹森21日晚的說法,「只有20%」進出英國的貨運受到影響,超市的供應鏈依舊「強勁」。帕特爾22日對BBC說,為找到解決辦法,英國正與法國「不斷對話」,「今天晚些時候,你們將得知相關進展」。不過BBC評論稱,即便法國重開邊界,放行堵在路上的卡車仍然需要時間,尤其是如果司機需要在港口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的話。
來自法國的提醒?
《紐約時報》稱,突如其來的混亂令英國陷入「孤立與不安」,民眾要麼被困在機場,要麼被隔離在家,如今又要擔憂新鮮食材告罄。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的最後期限不到10天,如果協商破裂,現在的這一切都將構成「令人不寒而慄的預見性場景」。有分析人士將法國暫停貨運的決定解讀為一種強硬策略,以提醒英國未能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代價。另外一些人則為英國與歐洲鄰國缺乏交流感到震驚,因為英國早在數周以前就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
倫敦國王學院歐洲政治教授阿南德·梅農對媒體說,詹森「在最後時刻才行動」的風格以及協商能力不足令他更難達成貿易協議,也更難說服本國立法者其採取進一步封鎖是有必要的。有分析說,儘管在任何情況下,快速傳播的變異病毒都可能帶來旅行禁令,但「脫歐」令歐盟其他國家在政治上更容易孤立英國。「英吉利海峽的迷霧就能讓英國與歐洲大陸斷開」,這句話經常被用來形容「內向」的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關係。「小小的英格蘭一直想與歐洲大陸隔絕,它終於如願以償了。」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助手鮑威爾說。
《衛報》稱,在國內,詹森正面臨日益增長的「封國」壓力。唐寧街10號堅稱,現有的防控措施能夠控制病毒傳播,但衛生官員與科學家傳遞出來的信息「截然不同」。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瓦蘭斯21日表示,變異的病毒已經「無處不在」。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成員韋斯特認為,英國需要「重置政策」,轉向很多人提議的「零新冠病毒戰略」,「如果不這麼做,很可能造成人們對國家控制病毒能力信心的災難性崩塌」。
世衛:情況並未失控
當地時間21日,歐洲藥品管理局和歐盟委員會先後批准輝瑞與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上市,給其頒發為期一年的「有限許可」。據「德國之聲」報導,BioNTech執行長烏格·薩因22日說,針對在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他的團隊需要大約兩周時間來測試疫苗,疫苗起作用的可能性「相當高」,如果需要改進,那麼大約能在6周時間裡完成相應工作。
BBC說,「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都針對英國出臺了旅行禁令。22日,歐盟委員會呼籲一些成員國解除全面旅行禁令,恢復貨運與必要旅行。
世衛組織緊急衛生項目執行主任瑞安21日表示,不要為出現變異新冠病毒過於驚慌,這是新冠大流行演變的「正常」部分,情況尚未「失控」。這一表態與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前兩天有關疫情「失控」的說法不同。瑞安表示,迄今為止,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比流感慢,即便是在英國傳播的新毒株,其傳染性也比腮腺炎等流行病低得多。
路透社2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美國政府正考慮要求來自英國的旅客出具離境前72小時以內所做的新冠檢測陰性報告。「我們不用過度反應。」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21日對CNN說。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助理部長吉魯瓦爾也認為「無需拉響警報」,沒有必要限制英國航班,「病毒已經發生過4000餘次變異了」。
香港01網站22日說,相比於歐洲國家,美國顯得更為「雲淡風輕」,原因在於兩者的防疫態勢不同。過去數月,「失控增長」的確診病例數量反映美國已無法通過執行封鎖、隔離等措施來防疫,從政府到民眾都將希望寄託於疫苗之上。歐洲各國的防控壓力雖然也很大,但採取社交距離等措施產生了一定效果,且它們的政治極化程度沒有達到美國的程度,馬克龍、默克爾等領導人仍能夠保持一定的政治權威,因此「斷航」是可採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