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日兩國關係的不斷改善,兩國在影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加深。
10月22日至24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2019東京國際電視節影視節目展(TIFFCOM 2019)」上,來自中國的多家影視機構參與了這一「東京國際電影節」關聯展會。展會首日還舉辦了旨在推廣中國影視作品、促進中外影視交流的「中國日」系列活動,包括主題論壇、推介會、交流宴會等環節。
中國影視機構參展規模創新高
為了鼓勵中國廣播電視機構積極參加國際影視交流活動,受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委託,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牽頭,聯合近60家來自上海、北京、西安、天津等地的影視機構在2019東京國際電視節影視節目展設立「中國聯合展館」,參展面積達126平方米。參展單位類型涵括影視劇、紀錄片、動漫、欄目、網際網路、發行、後期製作、影視衍生品、拍攝基地等。這是歷年來中國影視機構參與該展會規模最大的一次。
「中國聯合展館」分為前臺接待區、茶文化區、參展單位作品展示區、AR展示區,衍生品展示區、洽談區。除影視文化以外,還加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吸引了外國友人的目光。
展出第一天,前往中國聯合展館的海內外各國參展者絡繹不絕。此次展示恰逢祖國70周年,紅色與金色的設計主題呈現了中國的新氣象。
中國影視機構展臺
中國聯合展館
中日影視人聚焦兩國影視合作
22日的2019東京國際電視節影視節目展「中國日」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承辦。作為系列活動的一環,當天下午舉辦了中外影視交流研討會,研討會上中日影視界人士圍繞中日合作展開了討論。同時,中方影視界人士對《國家寶藏》等優秀的中國影視作品、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進行了推介。
中國著名導演張一白,日本著名導演、製作人、編劇石井裕也,松竹映畫全球戰略部中國室室長、製作人野地千秋出席了中外影視交流研討會。雙方嘉賓圍繞中外合拍展開對話,就「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合作的普遍性」、「國際合作製作的期待與困惑」、「國際影視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中國與日本,如何在國際合作中可以找到共同點,創造文化的共融與市場的共贏」、「在國際合作中的中日間的影視文化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展開探討。
張一白在研討會上發言時稱,日本影視作品對中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兩國距離近、文化相近,在影視合作上有著很大的潛力,「隨著中日關係的改善,兩國影視方面的合作會越來越多」。石井裕也同樣認為,未來僅憑日本這樣相對較小的市場來製作影視作品會很困難,去年中日兩國間籤署了合拍電影相關的政府協議,中日影視合作有著很大的潛力。他稱,中日兩國通過共同製作影視作品能夠加深相互了解。野地千秋則稱,中日兩國文化相近,但實際上也有很多不同,這給兩國開展影視製作方面的合作帶來了障礙,為此必須增進影視業界人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推介會環節,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介紹了節目的模式和傳播效果,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論壇部總監助理陳潔對上海國際影視節進行了介紹,並邀請日本業者參與相關活動。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則對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進行了介紹,於誌慶說,該協會為中國及海外影視製作機構提供各類服務和支援工作,可謂是影視製作機構的「保姆」,期待日本業者前往上海開展影視製作和交流活動。
22日晚上,本次展會相關的中日雙方共同舉辦了名為「2019 TIFFCOM·CHINA Welcome Party」的交流晚宴,來自中日兩國政府、影視業界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等出席了晚宴。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羅毅、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電視劇處處長遊海洋、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知名導演張一白、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官房審議官IT戰略擔當小笠原陽一、日本總務省大臣官房審議官吉田博史、東京都豐島區區長高野之夫、日本動畫協會理事長石川和子、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席安藤裕康、TIFFCOM代表椎名保等人作為嘉賓出席了晚宴。
左起:論壇主持人顧曉東、石井裕也、張一白、野地千秋
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在推介會上發表演講
出席論壇的嘉賓
出席交流晚宴的嘉賓
於誌慶:中日影視交流合作會越來越多
作為中方參展影視機構的牽頭單位代表,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在22日下午中外影視交流研討會結束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於誌慶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影視文化也要走出國門,本次組織多家影視機構參加2019東京國際電視節影視節目展便是對相關方針的踐行。作為中國最大規模的影視行業協會,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從數百部影視作品中挑選了百餘部參展。
談到中國影視業的發展情況,於誌慶稱,中國影視市場發展很快,規模也很大,電影票房超過600億元,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中國已經成為影視大國,但還不是影視強國。中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在拍攝手法、技術運用等方面還不成熟,還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這些年來確實有很多投資進入影視行業,因為投資者覺得投資影視有錢賺,很多影視作品出現,但是也有很多質量並不高的作品出現。他稱,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只有真正接近老百姓生活、打動人心的作品才能獲得成功。
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
於誌慶稱,上海影視業近些年的發展也很快,近年來上海市專門頒布了扶持影視產業的相關措施,並給予經費支持。這些措施中就包括建立和完善上海影視製作服務體系,服務好了,影視創作就有了好的土壤,到上海開展影視製作的國內外機構也越來越多。
對於與日本的影視合作,於誌慶稱,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日本的影視作品在中國非常受歡迎,比如《姿三四郎》《排球女將》《血凝》,當年在中國播放的時候可謂是萬人空巷,現在日本的動漫作品在中國也很受歡迎。於此同時,《三國演義》等中國歷史題材的作品在日本也很受歡迎。實際上兩國在影視製作上有很多合作,除了合拍影視作品,現在很多日本的影視工作者參與到中國的影視製作當中,包括導演、燈光、攝影、製片等等。日本的影視人才在工作態度、工作理念方面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
影視交流對於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促進旅遊、文化、經貿等多方面的交流。於誌慶表示,今後要多多參加國際影視展覽會,加強與日本影視業界的合作,讓更多的日本業者和普通民眾了解中國的影視作品,進而喜歡中國的影視作品。目前中日關係不斷改善,中日影視交流合作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
對於未來中日兩國的影視合作,於誌慶認為可以在三個方面開展。一是技術方面,比如後期製作、特效等,另外一個是人才培育,邀請日本資深的影視專家為中國的年輕人才進行培訓。第三個方面,在影視拍攝取景地方面開展交流。目前協會已經與日本的對口單位展開了合作,今後將為兩國影視製作機構去對方國家拍攝提供支持。於誌慶說,這樣的交流也可以從側面對上海進行一個好的宣傳,讓日本業者看到上海不僅環境好,同時服務也很好。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每日精彩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