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港毒藝人」的五條人不是滾圈乖寶寶

2020-11-06 搖滾天堂


2020年夏天,五條人樂隊火了,通過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上傳奇般的表現——雖然更多是因為舞臺上的脫口秀和四進四出的離奇經歷而不是因為音樂本身,五條人火到出了圈。

但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這個周末五條人上了一次熱搜,原因也挺莫名其妙的,因為樂隊的官微分享了一首黃秋生的《偶然》,然後就被某些大V扣上了「宣傳港毒藝人」的帽子。

首先,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首《偶然》,這首歌對楊主播來說還挺熟悉的,當年上學的時候我甚至還翻唱過。至於歌詞,跟所謂的政治問題也八竿子打不著,因為原詞作是徐志摩的詩。

那麼問題來了,五條人在微博分享了一首《偶然》,就意味著他們支持黃秋生的政治立場嗎?因而就能引申出「五條人宣傳港毒藝人」這一層嗎?


如果這種邏輯鏈條也能成立的話,那麼在讀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你們有聽過Radiohead嗎?尤其是分享過Radiohead的歌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很抱歉,你們都已經成了「宣揚藏毒藝人」的反動分子。

至於黃秋生本人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其實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的話,不要只聽牆內的同一種聲音,去外面看一看。然後你大概就能明白,在2019年的那個事件中的絕大部分香港人,所訴求的並非是「獨立」,而只是鄧公當年保證的「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而已。

這個問題我不想聊得太多,也沒法聊得太多,但我唯一的希望是,在給對方扣上一頂大帽子之前,先去聽聽他們真實的聲音。

而即使你在這樣之後依然覺得黃秋生是個「港毒」,我也建議你區分藝術家和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的觀點和作品的觀點。

黃秋生在臺灣綜藝節目背誦《沁園春·雪》

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要「抵制」某個藝人,你可以下載ta的盜版專輯而不是購買ta的正版專輯;不要買票去看ta的演出;不要購買ta代言的任何商品——我覺得能做到這些,你已經足夠表明你的態度了。

但不要輕易的「風沙」某個人,或者親自舉報,讓老大哥去「風沙」某個人。如果你想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想想至今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就被迫消失的南京市民李先生吧。

我們至今依然能在各大平臺聽到黃秋生的歌,意味著連老大哥都認為黃秋生是「安全」的,甚至當年在臺灣綜藝節目上全文背誦《沁園春·雪》的黃秋生,還曾經是一個知名的愛國主義者。


你不應該用一個標籤就「打倒」某個人。

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決賽

而對於五條人樂隊來說,或許他們還沒有完全適應一夜成名的狀態。就像你我在朋友圈發一首什麼歌,估計也就三五個朋友看到;哪怕是《樂隊的夏天》之前的五條人,當時他們的微博17萬粉絲,絕大部分也只是因為喜歡他們的音樂才關注的。

但現在通過《樂隊的夏天》爆紅的五條人,甚至被《三聯周刊》當成了「流量」(《三聯》報導五條人的文章中表示,他們選擇了採訪五條人而不是其他樂隊是「向流量低頭」了),不可否認的是,五條人的「綜藝粉」中有很多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喜歡他們的音樂。

他們更喜歡的是仁科和阿茂在舞臺上說的脫口秀和表現出來的灑脫狀態,可以說,這些「綜藝粉」更多的只是「粉」了這支樂隊。


在這種微妙的飯圈生態中,一個偶像成名的代價,不再是要表現得多麼多麼好,而是絕對不能犯任何錯誤——所謂的「偶像失格」。

在這一批五條人的「飯圈型粉絲」中,也有很多人並不是希望這支樂隊有多好(樂隊的音樂有多好),而是不再允許他們犯任何的錯誤,正如當年那位把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形容為「滾圈乖寶寶」的粉絲一樣。


但五條人樂隊不可能是一夥「滾圈乖寶寶」,希望一支搖滾樂隊成為任何意義上的「偶像」都是極其愚蠢的,因為這種精神上自我閹割型的「偶像化」本身就是和搖滾樂背道而馳的。

如果五條人也成了一支發條微博分享一首歌都需要先自我審查一番的樂隊,那構成這支樂隊本身魅力的東西也全部都將蕩然無存。

最後,我想分享一首來自南京市民的歌《一頭偶像》。

自從南京市民消失以後,我斷斷續續地重聽了他的後面幾張專輯,當年為了做節目,所以聽得比較匆忙,仔細琢磨之後,反倒咂出了很多當年體會不到的味道。

「他們看你,他們看著偉大的你,脫離時代的眼神像一幅畫」——用來形容現在的這些飯圈粉絲,還真是貼切無比的描述。


看,這個公眾號,今天也「宣揚行為不端的藝人」了呢,但這可真讓我驕傲。

相關焦點

  • 五條人直播回應商業化?滾圈明星就不能會做菜嗎?
    我們的快樂——五條人發新歌了。歌名叫《廚房的故事》,一貫的通俗易懂風格,曲風歌詞都很五條人,但新歌卻在滾圈歌迷中引起了一定的議論——這其實是一首天貓超市的商業合作歌曲。所以問題來了,明星在商業化和藝術之間可以找到很好的平衡嗎?
  • 五條人這就被成為「港獨」了?
    前兩天#五條人#的話題再一次衝上了微博熱搜。結果都不是,而是他們當天在微博上分享了一首黃秋生演唱的《偶然》。因為黃秋生港獨的身份,這條微博「被掛了」。博主@上帝之鷹_5zn 給五條人加以的罪名是「公然宣傳港毒藝人歌曲」。
  • 滾圈明星就不能會做菜嗎?
    我們的快樂——五條人發新歌了。歌名叫《廚房的故事》,一貫的通俗易懂風格,曲風歌詞都很五條人,但新歌卻在滾圈歌迷中引起了一定的議論——這其實是一首天貓超市的商業合作歌曲。所以問題來了,明星在商業化和藝術之間可以找到很好的平衡嗎?1、五條人也「叛變」了?
  • 樂隊的夏天2|在這個惡臭的節目裡,五條人是唯一的清流
    從7月24日開播到現在,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五條人被淘汰了三次,並且每次被淘汰都能夠幫樂夏頂上熱搜,昨晚,就連詹俊老師也發了條微博聲援五條人(樂夏官博還恬著臉轉發),關於五條人的實力,我在之前的文章五條人|縣城裡的歌者中已經聊過,至少在我心目中,五條人絕對有實力晉級所謂的top10。
  • 你就理解從骨子裡馬東是不認可五條人的
    《樂隊我做東 2》整個節目像一個真人版的海綿寶寶,五條人是海綿寶寶,康姆士是派大星,飛飛是章魚哥,馬東是蟹老闆,章魚哥一直想把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拉到規則上來,但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還是不停的跳脫到規則外,這樣的反差真的很好笑。
  • 《五條人》
    第一季沒有做到的事情,第二季通過五條人他做到了。五條人的走紅看起來是一場無心插柳的「意外」,但其實是這個舞臺的一種必然。那就是五條人了。網上有關廣東土豪穿拖鞋收租的梗起碼有六七成是真的,不誇張地說,五條人這樣的個性,在廣東滿大街都是。但在《樂隊的夏天》這個舞臺為什麼顯得那麼出挑呢?這絕對有「重塑」這樣的對手一份襯託的功勞,估計馬東覺得「重塑」們的襯託還不夠保險,所以又在專業樂迷中安插幾個「大師」,通過「四十歲懷念青春顯得很油膩」等這種不合乎常理的言論,把場子「裝X」的氛圍推至極點。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又雙叒回來了!網友:「撈人預警」
    左右樂隊改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新金屬猛男化身「乖寶寶還有一個量子螺旋爆炸好消息五條人五條人之前鴿節目組的《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終於要還了!!!
  • 五條人樂夏一輪遊,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
    但在我心中,無論有沒有贏得綜藝,五條人都是當下中國最好的樂隊之一,不能在樂夏中看到他們更多的展現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事實上這並不是五條人第一次「任性」,四年前五條人的《夢幻麗莎髮廊》發行時,作為一支曾經靠海豐方言在歌壇打出一片天下的樂隊,五條人卻出人意料地在這張專輯中使用普通話創作了大部分歌曲。這張專輯在當時被有些樂評人評價為:「不好聽,放棄方言,不是放棄了根,而是放棄了自己得心應手的武功。」
  • 樂隊的夏天:當綜藝咖遇到五條人,尷尬的樣子真好笑
    一向以「滾圈黃頁」自居的臧鴻飛在節目中特別尷尬,直冒冷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上是五條人的熱搜歌曲,排在前幾位。即使沒聽過,如果有心去搜索五條人的歌曲,也能看到歌名。節目上,臧鴻飛被兩個樂隊整蠱得很慘。
  • 從人人誇到全網黑,只因她們淘汰了五條人?
    在1V1捉對廝殺這個環節,福祿壽曾無人應戰,最終時刻是五條人站出來「英雄救美」,成為了她們的PK對象。也許這就是命啊,千不該萬不該,這兩組碰到一起。或許有人說,誰碰到福祿壽都倒黴,她們是保送的;但何嘗不是誰碰到五條人更倒黴呢。因為五條人可是今年樂夏絕對的頂流啊。
  • 「五條人」、「聽眾」、「專業樂迷」與「文化人」
    當然,還有五條人。只不過這個「價」不是演奏者本人出,而是評審團出。又或者另外一些比賽綜藝,最後的排名需要支持者付出真金白銀。但是五條人臨陣改歌,而且改成了一首絕大多數人聽不懂的方言歌,雖然並不會不利於音樂,卻不利於比賽。這就構成了第一種反差。
  • 後海大鯊魚的今天,是五條人要面對的明天
    於是新一期節目,輿論的核心聚焦在了兩支淘汰的樂隊,五條人和後海大鯊魚。應該說在這一季《樂隊的夏天》當中,這兩支樂隊是受到支持與懷疑最多的兩個極端——對於五條人,無數網友、樂迷會把最大的善意送給他們,因為他們的隨性與幽默、或是音樂性與任何魅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解讀。
  • 群眾不是人:由「五條人」仁科所說想到的
    這個夏天熱度最高的樂隊恐怕非「五條人」莫屬,仁科和阿茂的靚仔組合,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隨性自如,而仁科又用他與眾不同的發言方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五條人僅僅出現在兩期節目裡,但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幾乎都記住了這個灑脫自由的樂隊。
  • 五條人的音樂到底唱了什麼
    2020年《樂隊的夏天2》熱播,五條人樂隊作為寶藏樂隊開始嶄露頭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撈五條人」成了微博熱議的話題,屢屢登上微博熱搜榜,被觀眾投票回來的五條人又屢次被淘汰了,但這絲毫不影響大眾對他的熱捧,最終綜藝排名僅次於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榮獲亞軍。
  • 五條人:生活在此處
    這不是五條人參加樂夏以來接受的第一次採訪,他們前一天剛結束某時尚雜誌的拍攝和訪問,在被問及「為什麼參加樂夏」這樣的固定問題時,仁科說:「我再把文字給你複製一遍,我們參加樂夏是為了名和利,同時為了更多人聽到我們的歌。」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被淘汰,但他們的做法很「五條人」
    五條人又雙叒叕被淘汰了!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這是他們第3次被淘汰了,昨天看到熱搜,有的網友表示,這不是上次的事嗎?不,這周他們再次被淘汰了!有真的應了網友的那句話:這不是《樂隊的夏天》,這是撈五條人的夏天。
  • 五條人沒有說明書
    最終,我跟隨五條人樂隊一起出發,去了阿那亞的《今天全球化,明日自己耍》演出。一菜則是炒飯、河蟹、鹽水蝦、生蠔。建立起五條人在音樂中講述的場景。誰誰來了,誰誰誰也來了。藝術家和評論人都出現了。阿茂出現了,仁科也出現了。我請茂濤站在髮廊招牌前,拍下這張照片。
  • 五條人:生活在此處
    果不其然,最後的結果是被淘汰,但是五條人並不在意。不過,在這篇文章的採訪中,面對每一個樂隊都避免不了要回答的問題「你為什麼來樂夏?」,五條人給出的答案看起來還挺認真:「是為了名和利,同時為了更多人聽到我們的歌。」
  • 《五條人的夏天》
    那個夏天是屬於五條人的,剩下的全都是虛無。五條人樂隊在2009年成軍,在11年後讓人感覺是橫空出世。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麼是五條人?為什麼會是五條人?為什麼他們不在這圈那圈?為什麼這圈那圈的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很意外的樣子?以及,為什麼是廣州?「仁科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呢」,有人說。
  • 打撈五條人是什麼梗 五條人樂隊詳情介紹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說五條人這個詞,那麼五條人是什麼梗?廣東五條人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但是大家沒想到,五條人又被淘汰了,為了能繼續在舞臺上看到他們,只能繼續撈唄。 五條人真的是很特殊的樂隊,這支渾身上下散發著土痞氣質的樂隊,在首輪突圍賽的時候就憑藉「郭富縣城」、「農村拓哉」打響名號,種種迷惑又好笑的操作令觀眾們啼笑皆非,所以人氣迅速上漲。 不過最讓人覺得好笑的,還是跟著五條人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