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公社》:老年人又炒了碗速食冷飯,求求青春永駐互相體諒

2021-02-19 文工團

伍迪·艾倫曾經所擅長的精心設計的人間悲喜劇,在這裡變成了肥皂沫一樣的把戲、明信片一樣的速食消費。拍電影這個行為本身,似乎就是為了證明他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覺得自己其實非常年輕」——看我們的兩位觀察員如何在坎城現場書寫下這份失望滿滿的毒舌評論。

明信片電影與亞馬遜出品

 

文 | Muyan

法國二十世紀後半期最重要的一個影評人塞爾日·達內(Serge Daney)有一個「明信片」理論,最近些年看伍迪·艾倫電影時到讓人禁不住想拿出來反其道而用之。塞爾日·達內生活的年代,通訊遠不如現在發達,傳統的聯絡問詢方式仍佔主流,人們用明信片遙寄感情是一種質樸和本能的表達(而不是如今的一種鄉愁式的返古)。

在他生命最後時期的一個類似於遺囑的長訪談,或者用他自己的話,「電影-自傳」中,他甚至誇張地說到:「對於我來說,絕對的影像其實是明信片,而不是電影。明信片才是我與影像最真實的關係」。他幾乎從不拍照,但卻極其熱衷於每到一處,就給很多朋友,尤其是他的母親寄明信片。乃至於「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如此經年累月過去後,唯一可以使我知道自己年譜的,就是寄給母親的一千五百張明信片…」

塞爾日·達內如果如今仍然健在,他肯定不會再寄明信片,甚至會極其反對這個行為,時代變了,明信片背後的意義也徹底發生了改變,曾經長久的餘韻變成了現在轉瞬即逝的愉悅;曾經的精心收藏或許變成了現在的收之棄之;曾經屬於收信人的滿足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說,變成了寄信人的滿足……


伍迪·艾倫的電影也如是。因此禁不住移用達內的「明信片」來定義伍迪·艾倫最近的電影,也就是明信片電影。他的電影變成了像明信片一樣的速食消費,快速而又料足且廉價的愉悅像麥當勞一樣擴張到了全球。拍電影這個行為本身,似乎就是為了證明他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覺得自己其實非常年輕。

還記得去年,那像噩夢一般的盧米埃爾大廳,當看到自己很欣賞的男演員傑昆·菲尼克斯,在你鏡頭面前是那麼地失敗時,我想大喊「老年人與棒子」;而在今年,當坎城的宣傳片結束,觀眾為自己而鼓的掌稀稀拉拉結束之時,我看到了亞馬遜出品這幾個字,突然又心中生喜,老伍迪的電影是自由的,希望他的電影更快、更自由地離開電影院。

 

卡司心機:七分靠長相,三分靠角度

 

文 | 顧草草

伍迪·艾倫的電影一向全是私貨;對於熟悉他的觀眾來說,看什麼都是舊相識。配樂還是爵士,一家子還是猶太人,今生來世還是個謎,泡妞的手段還是遛躂,連景別都還是布魯克林大橋,有幾個畫面甚至讓人錯覺,是不是在看《安妮·霍爾》或者《曼哈頓》的重映,紐約還是他的城。

說到這兒要感謝三屆奧斯卡最佳攝影得主維託裡奧·斯託拉羅,把LA和紐約的美拍出新高度,色調更溫暖,風情更旖旎,質感更細膩。臺詞是一貫的譏諷世情、調侃男女,是熟悉的洞見、不分敵我的刻薄直白、內行的四兩撥千斤。說起八卦來簡潔辛辣,句句剖皮囊、針針見狗血,報菜名一般堆疊朱迪·嘉蘭、貝蒂·戴維斯、蓋瑞·庫鉑級別的人名,信息大得可以考據寫一本書。


好萊塢本就是傲慢與偏見的批發城,伍迪·艾倫的傲慢則是準確地運用偏見,一拍即合,慣常手段。《咖啡公社》的故事情節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一方面打一把華麗懷舊牌,但另一方面也讓人心生促狹,伍迪·艾倫是沒有能力書寫當代故事——當然他自己早說了,他本就是個不變的人。

他不再有固定的繆斯,倒是嘗鮮一般換新人。和JessieEisenberg在《愛在羅馬》中便有出演,然而一貫以演技好出名的JE在伍迪·艾倫手下總是發不了光,加上本片,兩次合作都不盡人意。一貫面癱的Kristen Stuart確實有所進步,但是她慣常的僵硬和忽快忽慢的語速依然大煞風景,使難得流露出的甜妞兒神氣大打折扣,可說到底,身為青春偶像的她根本就不適合這個角色。Steve Carell只能被算在老年組了,發揮不錯,但不甚亮眼。BlakeLively不管是劇中還是發布會上,都被大家當成花瓶。有時候會納悶,究竟是伍迪·艾倫作為導演對於演員的調度能力不行,還是演員們都不夠伍迪·艾倫——模仿不夠,揣測不夠。

觀影前有傳言,這又是伍迪·艾倫一部《午夜巴黎》類型的電影。本以為用「懷舊情結」潦草可解,直到一幕幕紙醉金迷的紐約爬梯場景流流下水,才恍然,原來是卡司暗中使勁。

遠不是《午夜巴黎》那般豪華,用一打明星點對點還魂巴黎風流人物,《咖啡公社》的心機是七分靠長相,三分靠角度,跟隨男主的目光或腳步在店堂內徘徊,常會覺得「咦那是不是凱特·布蘭切特?哎呀跳舞的是不是馬修·古迪?」,觥籌交錯間晃過一排熟臉,妮可·基德曼、凱瑞·穆裡根曼、安吉麗娜·朱莉……然而全是剛及格的山寨臉,美則美矣。可注意到了這種細節時又忍不住在心裡打自己一掌,又中了計——從LA到紐約,名利場上哪一回不是假面舞會?叫你看仔細!老頭兒就是愛玩。

但臺詞再逗趣也見疲態,細節再精緻也非脫俗,說到底,現在看伍迪·艾倫早不是期待又一部驚才絕豔之作,只是「看看老頭兒怎麼樣了」。懷舊不再是情懷,甚至不再是一種掩飾,於他於我們,乾脆就都是老年病。曾經所擅長的、精心設計的人間悲喜劇,變成了肥皂沫一樣的把戲。

雖然老頭兒新聞發布會的時候還說自己內心青春依舊,可作品騙不了人,他的愛情,他的傷勢,他對死亡多年的苦苦追問,都透著一股衰老的氣息,不再是一個個形而上的問題了。算上《魔力月光》和《無理之人》,連拍三部「老少戀」作品的他,這樣的創作姿態近乎飲鴆止渴,簡直是赤誠地言傳身教老房子失火,燃燒圍城。外人看是英雄遲暮,粉絲看是cynical的伍迪·艾倫脫手對歲月繳槍,另一番可憐可愛。

早年伍迪艾倫那熟悉的愛情機會主義者論調未變,只是《無理之人》以後他哲學見識大有進步,往日用熟的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已是明日黃花,如今調侃起來都是規範倫理學,更添道德運氣以自解,很是知命。片尾改編蘇格拉底金句更是點睛:「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進過審視的生活沒法討價還價。」他早說自己不夠深刻,卻又總想探一把生死愛欲的老底。生生被歲月削成了老頭,脫不掉一身酸氣。

伍迪·艾倫本來就自認小眾,這幾年來看,不再是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之小眾,而是這群人中與其情投意合、感同身受者之小眾。畫面越暖,心思越冷;《咖啡公社》沒有自我超越,不值得讚揚,只是人生之中互相體諒。

 


相關焦點

  • 咖啡公社 有一種調調叫做咖啡公社
    《咖啡公社》的中文譯名很好,觀影前它讓一粒粒棕黑色咖啡豆散現於眼前;而從影院走出時,咖啡的濃烈味又瀰漫在空氣中。
  • 《咖啡公社》:大蕭條、夜總會與八卦專欄
    《咖啡公社》劇照故事的後半段圍繞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展開,回到了紐約的Bobby接手了哥哥經營的夜店,重新裝修之後,夜店開始聲名大噪,吸引各路名流光顧,一躍成為了紐約最炙手可熱的名利場,
  • 《咖啡公社》與紐約
    圖片來源:網絡《咖啡公社》是伍迪·艾倫自傳式的電影,也是一個惘然若失的愛情故事。它重述了伍迪·艾倫在《安迪·霍爾》裡所表達的主題,從伍迪·艾倫的電影歷史來說,這部電影缺乏新的觀點和活力。一個焦慮、敏感且帶著些許反叛孤獨氣質的猶太年輕人是伍迪自傳式電影的恆長設定,在《咖啡公社》裡面,男主角鮑比由猶太演員傑西·艾森伯格出演,他成為了伍迪艾倫在電影裡的完美「替身」,這位演員有著和伍迪·艾倫相同的神採,講話迅速直接,舉手投足緊張侷促。
  • 但《咖啡公社》究竟怎麼樣,我們去問了伍迪·艾倫的妹妹
    喋喋不休的對白,迷人的色調和音樂,以及悵然若失的愛情,這些都可以在《咖啡公社》裡遇見。或許是伍迪·艾倫他真的老了吧,才會如此懷舊,對自我和身邊人更為寬容,在一部「虐待狂喜劇」裡彌補青春年少時的遺憾。愛情與名利,紐約與洛杉磯,在《咖啡公社》裡構成了不算尖銳的對立,最艱難的是取捨,不僅是年輕的鮑比和沃妮,就連享有名望地位的菲爾,也很難說是這場遊戲的贏家。
  • 美國電影:咖啡公社
    又名:情迷聲色時光(港) / 咖啡·愛情(臺) / 社團咖啡店 / 社會名流Kristen Stewart 史蒂夫·卡瑞爾 Steve Carell 布蕾克·萊弗利 Blake Lively 寇瑞·斯託爾 Corey Stoll 安娜·坎普 Anna Camp 帕克·波西 Parker Posey 保羅·施耐德 Paul Schneider 朱迪·戴維斯 Judy Davis 肯·斯託特 Ken Stott 託尼·西裡科 Tony Sirico        在這部咖啡公社中
  • 電影資源 No.210《咖啡公社》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czJINW 密碼:g0mk《咖啡公社》
  • 81歲的伍迪艾倫很浪漫|嘎納開幕片《咖啡公社》
    ▲點擊關注,中國最時尚的影像娛樂平臺歲月如梭,影像永恆人人有戲,想拍就拍━━━━━坎城開幕影片《咖啡公社》━━━━━第69屆坎城開幕影片《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81歲的伍迪艾倫《咖啡公社》由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和傑西-艾森伯格主演,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講述了一個紐約年輕人懷揣夢想前往洛杉磯去做電影經紀人的故事,主線依舊是愛情故事,充滿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復古情懷。另外,跟伍迪-艾倫的其他電影一樣,這部電影裡的服裝造型也是一大亮點,復古中透著時髦,非常有風格。
  • 《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
    《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導演: 伍迪·艾倫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 史蒂夫·卡瑞爾 / 布蕾克·萊弗利 / 寇瑞·斯託爾劇情:故事開始於上世紀影片的演員方面,傑西·艾森伯格繼《愛在羅馬》後再一次出演了伍迪新片的男主角,而這還是艾森伯格跟克裡斯汀·斯圖爾特的第三次合作,兩人在2009年合作過喜劇片《冒險樂園》,接著去年他們又合作了動作喜劇《廢柴特工》,這次《咖啡公社》他們將再演銀幕情侶。
  • 【豆瓣電影日曆2021】:《咖啡公社》: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金錢面前低頭的愛情最可悲!伍迪·艾倫執導!
    以愛情為電影主題的《咖啡公社》無法成為經典,很大程度是因為電影立意本身的問題。一段狗血且俗套的三角戀,不算豐滿的故事情節,都成為了電影被吐槽的地方。《咖啡公社》講述了到好萊塢尋電影夢的青年,墜入一段一波三折的戀情,發展了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雖然劇情本身比較單薄,但好在演員對角色把控的比較到位,也算是為劇情做了部分彌補!已過古稀之年的伍迪·艾倫仍舊活躍在電影圈中,從首部電影作品《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到最近作品,伍迪·艾倫足有五十多年的時間沉浸在電影圈中。
  • 直擊坎城——《咖啡公社》:伍迪·艾倫與維託裡奧·斯託拉羅的強強聯手
    第69屆坎城電影節在《咖啡公社》的播映中開幕了。Woody Allen所有的電影向來都不參與競賽單元,《咖啡公社》也是如此。《好萊塢報導》記者Stephen Galloway採訪Allen的時候,Allen這樣描述道:這是一部講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成人禮的故事。
  • 坎城 開幕影片《咖啡公社》導演你到底讓我們看影片還是看造型呀?!
    法國時間5月11日,2016年第69屆坎城電影節即將開幕,而大導演伍迪-艾倫的新片《咖啡公社》也將作為開幕影片首映,這已經是他的電影第三次為坎城電影節開幕了
  • 《咖啡公社》:原來世界上的備胎都大同小異
    >----勃洛克  (俄羅斯)《咖啡公社》:原來世界上的備胎都大同小異▷菩提之惡花 1 《咖啡公社》是第69屆坎城開幕片,對於八十歲的伍迪·艾倫而言屬於稀鬆平常,講述了老式卻又浪漫的愛情故事,藍天碧海,孤帆遠影,年輕和中年時的生活重複
  • 《咖啡公社》,電影能改變人生價值觀,到底是不是真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咖啡公社》,其實要說到,電影中的文藝片,我們就不得不關注到伍迪艾倫了,在他的電影中你往往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文藝氣息。如果說在中國有王家衛獨特的風格電影,那麼在美國,伍迪艾倫無疑是最具文藝氣息的美國導演。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年1月7 日《咖啡公社》
    《咖啡公社》(英語:Café Society)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浪漫愛情喜劇片,由伍迪·艾倫執導和編劇。
  • 洪洞美食之:豬肉炒揪片
    「今天剛出門,我媽請你吃炒揪片。」「哦,八嬸身體還好吧!」「還行,硬要自己做飯,說三年了沒讓你吃炒揪片了。」我同尉輝是同村小夥伴,他乳名鐵鎖,自小兩家是近鄰。他的話一下子把我拉到了那個少吃缺喝的困難歲月。
  • 他們的雙十二—小店8天賣出3040碗牛肉麵、8000 杯咖啡,500多斤...
    上海的老年人都很時髦,很多都是衝著消費券來的呢!"銀羚餐廳紅燒牛肉麵:消費券+商家券疊加 吸引更多人到店天氣逐漸轉冷,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也拉近了小店和顧客的距離。借著雙12促銷,小店新推出滋補燴麵,上新款搭配消費券吸引了不少顧客。"我們小店在商家雙12消費券活動基礎上,也配了下單立減1元的優惠券。
  • 青春永駐永遠的夢中人
    前一年,同樣是一代人青春記憶的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也由於心理創傷等原因英年早逝,和桃樂絲一樣,那些拯救別人心靈的人,最終沒能自救。藝術家對於生活過人的敏感,浪漫的情懷,是上天賦予他們的慰藉人性的超能力,同樣也是他們靈魂中難以排除的隱憂。
  • 1.08億大獎站點:賣彩票是要互相體諒的事情
    周先生說,「幹福彩這行,就是要與彩民相互體諒的過程,大家互相體諒,才會越來越好。」
  • 幫助習近平插隊時入黨的公社團幹:他立志辦大事不搞形式主義
    歷任延川縣文安驛公社團幹、知青專幹,公社副主任、副書記,馬家河公社主任,拓家川公社黨委書記,馮家坪公社黨委書記,縣外貿局黨委書記,文安驛鎮黨委書記。1994—2002年任延川縣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2002年於延川縣政協退休。
  • 明星大腕齊聚高淳,青春音樂公社人氣爆棚!文末有福利~
    中國大學生音樂節音樂派對回到大本營——武家嘴熱帶風情谷,正式開啟國際慢城青春音樂公社露營節,除了有豐富多彩的採摘、垂釣、錄音棚體驗開放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