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電影日曆2021】:《咖啡公社》: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金錢面前低頭的愛情最可悲!伍迪·艾倫執導!

2021-02-10 max大叔電影

人們在看電影是為了時間:

為了已經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擁有的時間。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 史蒂夫·卡瑞爾 / 布蕾克·萊弗利 / 寇瑞·斯託爾 / 安娜·坎普 / 帕克·波西 / 保羅·施耐德 / 肯·斯託特 / 託尼·西裡科 / 馬克斯·阿德勒 / 唐·斯達克 / 珍妮·柏林 / 格雷格·賓克利 / 薩莉·萊尼克 / 凱莉·羅爾巴赫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官方網站: www.marsdistribution.com/film/caf_society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05-11(坎城電影節) / 2016-08-05(美國)
片長: 96分鐘
又名: 情迷聲色時光(港) / 咖啡·愛情(臺) / 社團咖啡店 / 社會名流

以愛情為電影主題的《咖啡公社》無法成為經典,很大程度是因為電影立意本身的問題。一段狗血且俗套的三角戀,不算豐滿的故事情節,都成為了電影被吐槽的地方。但客觀就尊重電影本身的事實而言,舒緩的鏡頭搭配動人的爵士音樂,到是營造了古典之美。《咖啡公社》講述了到好萊塢尋電影夢的青年,墜入一段一波三折的戀情,發展了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雖然劇情本身比較單薄,但好在演員對角色把控的比較到位,也算是為劇情做了部分彌補!已過古稀之年的伍迪·艾倫仍舊活躍在電影圈中,從首部電影作品《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到最近作品,伍迪·艾倫足有五十多年的時間沉浸在電影圈中。他的產量也是十分驚人的,大多數都是由他自編自導完成,其作品拿下了多個最佳導演以及原創劇本的殊榮。就成就來說,伍迪·艾倫是非常傑出的導演。故事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那時候國會認為「酒是犯罪的根源」,政府出臺了嚴格的禁酒令,允許獨自在家喝酒,如若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可罰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咖啡館成為了當時候電影明星、知識分子、政客商賈聚會娛樂的地方,當時人稱之為「cafe society」。不過,《咖啡公社》可不是關於屌絲逆襲,窮小子走上人生顛覆,迎娶白富美那樣的勵志電影,畢竟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只要愛情是永恆不滅的主題。從《社交網絡》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讓這個原本形象並不討喜的小眾演員成功上位。但他並沒有跟其他一夜成名的藝人一樣,拼命的透支他的名利,反而在電影與角色選擇中嚴格要求自己,幾乎他所演出的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一如在《咖啡公社》中,他所演出的鮑比,內心戲活動就非常細膩,將愛而不得的失望、焦慮又不甘心表現得非常到位。維尼的扮演者克裡斯汀·斯圖爾特是一個標準的美少女,即便是在美女如雲的好萊塢,她青春洋溢的美麗容貌也能很輕易脫穎而出。但克裡斯汀並非是純粹的顏值派,她演技也比較多元化,在《暮光之城》中的新世界少女,在《不再沉默》中的高中女生,她對於角色的駕馭能力非常強,尤其是適合於文藝女青年的角色。在《咖啡公社》中,她的人設並不討喜,但是她的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將這個女人的掙扎、猶豫很真實地詮釋出來。

電影講述了紐約青年鮑勃、好萊塢大牌經紀人菲爾以及他的小助理維尼,兩男一女之間羈絆的故事。

菲爾有頭有臉,家庭和睦穩定,但私下裡偷偷摸摸跟小助理維尼偷情一年有餘,但跟一般不純粹的偷情不一樣,菲爾在維尼身上找回了愛情最初的心動悸跳,維尼也深深被菲爾大叔的工作能力和成熟魅力所吸引,總之他們是投入真感情的。

然後鮑勃來了,他投靠在舅舅菲爾手下打雜,恰遇失戀脆弱期的維尼(因菲爾不想破壞原本家庭,選擇了分手),這兩個年輕人,乾柴遇烈火,不久就走到一起。

但話說回來,離開維尼之後,菲爾痛定思痛,他發現他最愛的人還是維尼,心一狠就離婚淨身出戶了,而維尼呢,她跟鮑勃說了聲抱歉,轉頭嫁給了菲爾。沒有撕逼,鮑勃默默離開好萊塢,回到紐約結婚生子,並在哥哥的夜總會幫下手,後來哥哥犯罪被處決,他陰差陽錯成為了老闆,並在他的用心經營下,做大做強,把夜總會打造成了全國知名的網紅店,形成了他的「cafe society」。歲月靜好,波瀾不驚,直到菲爾帶著維尼突然到訪,人到中年的鮑勃和維尼,似乎有些舊情復熾,他們一起散步,聊聊當年未完待續的話題,她還吻了他。

短暫的重聚後,維尼跟菲爾回到了好萊塢,鮑勃也照常經營他的夜總會。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在喧囂熱鬧的人群中,鮑勃和維尼突然間的悵然若失,互相想起彼此,至此電影戛然結束。電影的結尾很高級,點到為止,剩下的交由觀眾自由解讀,你期待怎樣的後續故事,就可以在自己的心裡發芽結果,讓我想起了電影《甜蜜蜜》,不同的是,多年後黎小軍和李翹在美國重遇,他們是在相視一笑中電影結束的。

因為劇情略顯荒唐,即便是伍迪·艾倫運用了很多幽默、輕鬆的臺詞,想製造一些彩蛋,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咖啡公社》只能是伍迪·艾倫導演生涯中最不夠犀利的一部電影,多少有些讓影迷朋友失望。當然,就電影本身的寓意而言,雖然不贊成這種俗套又無趣的三角戀,但多少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因為金錢而退讓的愛情是可悲的。伍迪艾倫的電影有兩個特色,其一是充滿文藝色彩的畫面,《咖啡公社》就有著深秋傍晚五點時分的配色,讓人游離在現實與夢幻之中,像是做了一場夢,我們都是夢中人。


其二是出彩的文案,這對於文案工作者來說,要時刻做好摘抄的準備,比如菲爾說「紐約沒有長壽的秘密」,維尼形容好萊塢的名流是一種「廉價的光彩」,其他如「沒有回應也是種回應」,「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但經過審視的生活,同樣不好過」....再比如下面這段話,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深刻,不明覺厲。

類似的還有很多。

首先,根據電影情節走向,我們無法判斷維尼到底愛誰多一點,所以假設愛相同的情況下,菲爾比鮑勃最大的優勢在於,他能給維尼,安全感。菲爾比鮑勃有身份,有錢,有社會地位,這對於背井離鄉,在大城市追逐理想生活的維尼來說,這是致命的誘惑,而鮑勃只想帶她回紐約另謀生計。伍迪艾倫給這個輕浮的愛情故事畫下的結局是,最後我們都變成了當初自己討厭的人,相愛卻沒機會在一起,但是我們有錢啊,紙金醉迷的周遭才最落寞。所以如果這片子是伍迪艾倫自己的小情緒的回憶,也是為出軌男人的洗白,對老頭好感全無。

【豆瓣電影日曆2021】

一月

01:《班傑明·巴頓奇事》

02:《信條》

04、《在雲端》

05、《天空之城》(資源)

06、《寄生蟲》(網盤資源)

相關焦點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年1月7 日《咖啡公社》
    《咖啡公社》(英語:Café Society)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浪漫愛情喜劇片,由伍迪·艾倫執導和編劇。 電影主演包括珍妮·柏林、史蒂夫·加瑞爾、傑西·艾森伯格、布蕾克·萊弗利、帕克·波西、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寇瑞·斯託爾和肯·史託。
  • 但《咖啡公社》究竟怎麼樣,我們去問了伍迪·艾倫的妹妹
    他還是那個伍迪·艾倫,以一年一部新片的速度續寫著他的電影之路,今天,他的最新作品《咖啡公社》在美國公映。▲《咖啡公社》 也是今年第 69 屆坎城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大獲關注Q:製作一部伍迪·艾倫電影相對一般電影來說是更難些呢,還是更簡單些?有何特別之處?
  • 美國電影:咖啡公社
    >評分:7.2時間:2016國別:美國分類:愛情片長:96分鐘導演:伍迪·艾倫 Woody AllenKristen Stewart 史蒂夫·卡瑞爾 Steve Carell 布蕾克·萊弗利 Blake Lively 寇瑞·斯託爾 Corey Stoll 安娜·坎普 Anna Camp 帕克·波西 Parker Posey 保羅·施耐德 Paul Schneider 朱迪·戴維斯 Judy Davis 肯·斯託特 Ken Stott 託尼·西裡科 Tony Sirico        在這部咖啡公社中
  • 《咖啡公社》與紐約
    六十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影響了他的創作思維,他將詩意和象徵,自我和反諷帶入到美國電影敘述中,改變了它們「粗俗」的外貌,使得他成為七十年代電影作者中最靠近新浪潮氣質的一個導演。圖片來源:網絡《咖啡公社》是伍迪·艾倫自傳式的電影,也是一個惘然若失的愛情故事。它重述了伍迪·艾倫在《安迪·霍爾》裡所表達的主題,從伍迪·艾倫的電影歷史來說,這部電影缺乏新的觀點和活力。
  • 《咖啡公社》:原來世界上的備胎都大同小異
    >----勃洛克  (俄羅斯)《咖啡公社》:原來世界上的備胎都大同小異▷菩提之惡花 1 《咖啡公社》是第69屆坎城開幕片,對於八十歲的伍迪·艾倫而言屬於稀鬆平常,講述了老式卻又浪漫的愛情故事,藍天碧海,孤帆遠影,年輕和中年時的生活重複
  • 《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
    《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導演: 伍迪·艾倫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 史蒂夫·卡瑞爾 / 布蕾克·萊弗利 / 寇瑞·斯託爾劇情:故事開始於上世紀影片的演員方面,傑西·艾森伯格繼《愛在羅馬》後再一次出演了伍迪新片的男主角,而這還是艾森伯格跟克裡斯汀·斯圖爾特的第三次合作,兩人在2009年合作過喜劇片《冒險樂園》,接著去年他們又合作了動作喜劇《廢柴特工》,這次《咖啡公社》他們將再演銀幕情侶。
  • 聆聽好音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其實張碧晨也曾在《唱遊天下》翻唱過這首歌,不過正如張碧晨自己所說:這一夜的紅玫瑰,不似上次一般隱忍,我想我要表達得是愛不必難言,如果堅信,就應當爭取,而女人在愛裡,永遠不是弱者。演唱最妙的地方是我把我的感悟唱給你聽,而你又總能有你的感悟,這才動人。」
  • 陳奕迅最扎心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歲月如歌,一首首輪唱著甜蜜與辛酸,而愛情無疑是最讓人難忘的那首。陳奕迅有一句歌唱出了愛情的哲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得到的不懂的去珍惜,得不到的卻成為了我們一直的牽掛,這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心理。
  • 《咖啡公社》:老年人又炒了碗速食冷飯,求求青春永駐互相體諒
    乃至於「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如此經年累月過去後,唯一可以使我知道自己年譜的,就是寄給母親的一千五百張明信片…」塞爾日·達內如果如今仍然健在,他肯定不會再寄明信片,甚至會極其反對這個行為,時代變了,明信片背後的意義也徹底發生了改變,曾經長久的餘韻變成了現在轉瞬即逝的愉悅;曾經的精心收藏或許變成了現在的收之棄之;曾經屬於收信人的滿足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說,變成了寄信人的滿足……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愛而不得最是心痛
    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 ,眼淚就忍不住了 ,這些年不知怎麼熬過來的 ,用最好的年華 ,換來最深的教訓 ,回憶過往全是活該!聽過一句最刻骨銘心的話:「你給我明目張胆的偏愛,我才敢大張旗鼓的炫耀;你給我肆無忌憚的偏愛,我還你掏心掏肺的深情。」
  • 伍迪艾倫10年8部情迷電影:最好的感情永遠是婚外情?
    出生於1935年12月的導演伍迪·艾倫至今已是84歲高齡了,但他依然幾乎每年產出一部電影,好像是養成打卡習慣一樣,而他執導及主演的電影總數截止今年高達158部。01伍迪·艾倫之「情迷」電影。我們知道,我國兩岸三地對國外電影的譯名一般是不盡相同的,但香港對伍迪·艾倫電影卻秉持著一貫作風,突出他那些電影的特點——「情迷」:2019《紐約的一個雨天》情迷紐約下雨天(港), 2016《咖啡公社》情迷聲色時光(港),2015《無理之人》情迷失控點(港),2014《魔力月光》情迷月色下(港),2013《色衰應召男》情迷出租男(港),2012《藍色茱莉》情迷藍茉莉(港),
  • 《女王的柯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正如那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其實,那個推雷克斯的那隻叫查理的狗何嘗不悲哀呢?靠著謀害朋友而成功上位,贏得女王的寵愛。得到寵愛後,它目空一切,肆意地炫耀,將昔日的同伴踩在腳下。它渴望被寵愛,渴望高高在上,這種想法一直在騷動,讓它迷失了自己,做了背後的小人。這是一部很良心的電影,只有走出去,孩子才知道父母的愛難能可貴。
  • 電影資源 No.210《咖啡公社》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czJINW 密碼:g0mk《咖啡公社》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淺析《人生》愛情
    歌曲《紅玫瑰》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一句簡單的歌詞卻蘊含無限的道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對於愛情都有這樣的通病,對於愛自己的人不屑一顧,為自己愛的人粉身碎骨。就這樣人們都不斷地陷在「得不到」和「被偏愛」的死循環之中,循環往復。
  • 《純真年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情感自然不會隨著軀體變得鶴髮雞皮而老去——紐蘭坐在艾倫窗下,凝望的眼神如初誠摯,玻璃反射出夕陽的光像是打來一記俏皮的招呼,這縷光輕盈一掠,飛逝一般,閃耀出記憶隧道裡最明亮卻又最不忍走近的愛之原野,那裡仍舊鋪著漫山遍野的浪漫。
  • 老文青伍迪·艾倫的光影路:與坎城情緣難解難分
    這座城市堪稱伍迪·艾倫一生最愛,他能把電影拍得像小說,也就能展現城市複雜的迷人之處,包括它的黑暗面。     有趣的是,伍迪·艾倫本人並不像大眾一樣偏愛《曼哈頓》,他說好早以前做的片子自己都不太記得了。老爺子最初完成《曼哈頓》觀看成片時覺得非常失望,甚至對聯美公司老總亞瑟承諾如果片子能不公開上映,就免費拍一部電影給他們。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些星座男你越冷他越喜歡!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道出無數人的心聲。一起來看看吧,這些星座男你越冷他越喜歡!雙子男雙子的好奇心特別強,而且喜新厭舊的性格非常明顯。一遇上不尋常的女孩,他們就會急切地想接近、了解。假如一開始你對他過於主動,他反而會失去興趣。所以對付雙子男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多數時候都要冷落他,偶爾給他點甜頭,但千萬別讓他看穿你的心思。你越冷淡他,他就越想接近你。
  • 《咖啡公社》:大蕭條、夜總會與八卦專欄
    撰文:張之琪伍迪·艾倫的新片《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設定在「電影還是電影,汽車長得像小艇,男人們穿著花生醬顏色的西裝卻也看起來不錯」的1930年代。影片以黃金時代的好萊塢開場,後半段則回到了爵士時代(Jazz Age)的紐約。
  • 咖啡公社 有一種調調叫做咖啡公社
    《咖啡公社》的中文譯名很好,觀影前它讓一粒粒棕黑色咖啡豆散現於眼前;而從影院走出時,咖啡的濃烈味又瀰漫在空氣中。
  • 《最美的鄉村》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石全有找到巴大碗幫忙的時候,巴大碗就像一個被偏愛包裹著的人一樣有恃無恐,同時呢,對於還沒有得到的冀瑞豐十八家小院的大廚地位則是躍躍欲試,這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都說人生有三大錯覺: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巴大碗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氣質值得人敬佩。但同時也提醒我們:認清別人,有時候比認清自己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