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看電影是為了時間:
為了已經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擁有的時間。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 史蒂夫·卡瑞爾 / 布蕾克·萊弗利 / 寇瑞·斯託爾 / 安娜·坎普 / 帕克·波西 / 保羅·施耐德 / 肯·斯託特 / 託尼·西裡科 / 馬克斯·阿德勒 / 唐·斯達克 / 珍妮·柏林 / 格雷格·賓克利 / 薩莉·萊尼克 / 凱莉·羅爾巴赫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官方網站: www.marsdistribution.com/film/caf_society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05-11(坎城電影節) / 2016-08-05(美國)
片長: 96分鐘
又名: 情迷聲色時光(港) / 咖啡·愛情(臺) / 社團咖啡店 / 社會名流
以愛情為電影主題的《咖啡公社》無法成為經典,很大程度是因為電影立意本身的問題。一段狗血且俗套的三角戀,不算豐滿的故事情節,都成為了電影被吐槽的地方。但客觀就尊重電影本身的事實而言,舒緩的鏡頭搭配動人的爵士音樂,到是營造了古典之美。《咖啡公社》講述了到好萊塢尋電影夢的青年,墜入一段一波三折的戀情,發展了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雖然劇情本身比較單薄,但好在演員對角色把控的比較到位,也算是為劇情做了部分彌補!已過古稀之年的伍迪·艾倫仍舊活躍在電影圈中,從首部電影作品《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到最近作品,伍迪·艾倫足有五十多年的時間沉浸在電影圈中。他的產量也是十分驚人的,大多數都是由他自編自導完成,其作品拿下了多個最佳導演以及原創劇本的殊榮。就成就來說,伍迪·艾倫是非常傑出的導演。故事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那時候國會認為「酒是犯罪的根源」,政府出臺了嚴格的禁酒令,允許獨自在家喝酒,如若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可罰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咖啡館成為了當時候電影明星、知識分子、政客商賈聚會娛樂的地方,當時人稱之為「cafe society」。不過,《咖啡公社》可不是關於屌絲逆襲,窮小子走上人生顛覆,迎娶白富美那樣的勵志電影,畢竟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只要愛情是永恆不滅的主題。從《社交網絡》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讓這個原本形象並不討喜的小眾演員成功上位。但他並沒有跟其他一夜成名的藝人一樣,拼命的透支他的名利,反而在電影與角色選擇中嚴格要求自己,幾乎他所演出的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一如在《咖啡公社》中,他所演出的鮑比,內心戲活動就非常細膩,將愛而不得的失望、焦慮又不甘心表現得非常到位。維尼的扮演者克裡斯汀·斯圖爾特是一個標準的美少女,即便是在美女如雲的好萊塢,她青春洋溢的美麗容貌也能很輕易脫穎而出。但克裡斯汀並非是純粹的顏值派,她演技也比較多元化,在《暮光之城》中的新世界少女,在《不再沉默》中的高中女生,她對於角色的駕馭能力非常強,尤其是適合於文藝女青年的角色。在《咖啡公社》中,她的人設並不討喜,但是她的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將這個女人的掙扎、猶豫很真實地詮釋出來。
電影講述了紐約青年鮑勃、好萊塢大牌經紀人菲爾以及他的小助理維尼,兩男一女之間羈絆的故事。
菲爾有頭有臉,家庭和睦穩定,但私下裡偷偷摸摸跟小助理維尼偷情一年有餘,但跟一般不純粹的偷情不一樣,菲爾在維尼身上找回了愛情最初的心動悸跳,維尼也深深被菲爾大叔的工作能力和成熟魅力所吸引,總之他們是投入真感情的。
然後鮑勃來了,他投靠在舅舅菲爾手下打雜,恰遇失戀脆弱期的維尼(因菲爾不想破壞原本家庭,選擇了分手),這兩個年輕人,乾柴遇烈火,不久就走到一起。
但話說回來,離開維尼之後,菲爾痛定思痛,他發現他最愛的人還是維尼,心一狠就離婚淨身出戶了,而維尼呢,她跟鮑勃說了聲抱歉,轉頭嫁給了菲爾。沒有撕逼,鮑勃默默離開好萊塢,回到紐約結婚生子,並在哥哥的夜總會幫下手,後來哥哥犯罪被處決,他陰差陽錯成為了老闆,並在他的用心經營下,做大做強,把夜總會打造成了全國知名的網紅店,形成了他的「cafe society」。歲月靜好,波瀾不驚,直到菲爾帶著維尼突然到訪,人到中年的鮑勃和維尼,似乎有些舊情復熾,他們一起散步,聊聊當年未完待續的話題,她還吻了他。
短暫的重聚後,維尼跟菲爾回到了好萊塢,鮑勃也照常經營他的夜總會。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在喧囂熱鬧的人群中,鮑勃和維尼突然間的悵然若失,互相想起彼此,至此電影戛然結束。電影的結尾很高級,點到為止,剩下的交由觀眾自由解讀,你期待怎樣的後續故事,就可以在自己的心裡發芽結果,讓我想起了電影《甜蜜蜜》,不同的是,多年後黎小軍和李翹在美國重遇,他們是在相視一笑中電影結束的。
因為劇情略顯荒唐,即便是伍迪·艾倫運用了很多幽默、輕鬆的臺詞,想製造一些彩蛋,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咖啡公社》只能是伍迪·艾倫導演生涯中最不夠犀利的一部電影,多少有些讓影迷朋友失望。當然,就電影本身的寓意而言,雖然不贊成這種俗套又無趣的三角戀,但多少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因為金錢而退讓的愛情是可悲的。伍迪艾倫的電影有兩個特色,其一是充滿文藝色彩的畫面,《咖啡公社》就有著深秋傍晚五點時分的配色,讓人游離在現實與夢幻之中,像是做了一場夢,我們都是夢中人。
其二是出彩的文案,這對於文案工作者來說,要時刻做好摘抄的準備,比如菲爾說「紐約沒有長壽的秘密」,維尼形容好萊塢的名流是一種「廉價的光彩」,其他如「沒有回應也是種回應」,「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但經過審視的生活,同樣不好過」....再比如下面這段話,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深刻,不明覺厲。
類似的還有很多。
首先,根據電影情節走向,我們無法判斷維尼到底愛誰多一點,所以假設愛相同的情況下,菲爾比鮑勃最大的優勢在於,他能給維尼,安全感。菲爾比鮑勃有身份,有錢,有社會地位,這對於背井離鄉,在大城市追逐理想生活的維尼來說,這是致命的誘惑,而鮑勃只想帶她回紐約另謀生計。伍迪艾倫給這個輕浮的愛情故事畫下的結局是,最後我們都變成了當初自己討厭的人,相愛卻沒機會在一起,但是我們有錢啊,紙金醉迷的周遭才最落寞。所以如果這片子是伍迪艾倫自己的小情緒的回憶,也是為出軌男人的洗白,對老頭好感全無。
【豆瓣電影日曆2021】
一月
01:《班傑明·巴頓奇事》
02:《信條》
04、《在雲端》
05、《天空之城》(資源)
06、《寄生蟲》(網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