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窗外年夜時分的鞭炮齊鳴,望著匆匆歸鄉的趕路人,屋內是時鐘慢慢滑過走向零點的聲音,人們口中靜靜哼唱著《回家》的旋律。這些在除夕夜依舊堅守崗位的人們,在昨夜,也在記憶裡,找尋家人的身影,在想像中描繪團聚的場景:那是媽媽包餃子時的情形,是孩子收到壓歲錢時的笑顏,更是一家人團聚時圍坐在年夜飯前的相互傾訴……這時候的他們,眉頭輕輕一低,嘴角忍不住上揚……在工作之餘,也靜靜地體會著「回家」的感覺、品讀著「團聚」的幸福。
其實,這些都是昨晚除夕夜蓓蕾V·C採訪異鄉的兒醫人時所見到的那一幕幕……
家人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送來了最深的問候……「回家的路,回家吧幸福……」
家鄉是每年過年兒子被接回的地方,總讓人牽掛——晚上6點,大家還沒吃上一口院領導送來的餃子,一臺急診手術馬上展開。孩子因闌尾炎需要立即進行手術。這時,麻醉科總住院李麗芳醫生的微信也響了起來,「外孫有些燒,38度,方便回電話……」李麗芳醫生只回復了「馬上手術」就匆匆上臺了,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緊急救治,手術順利結束。當一切回歸平穩後,她才給媽媽回電話了解孩子的情況:「當時看了下兒子的體溫,不抽、覺得應該沒大事,姥姥也會處理,就沒來得及多問,剛才打電話說已經吃上藥,退燒了……」當李麗芳聽到兒子說的那句「媽媽是最偉大的麻醉醫生」時,眼神在閃爍:「孩子已經被姥姥帶回老家了,對於我來說,現在,家鄉好像是每年這時候孩子隨姥姥回家過年的地方,總讓我牽掛……」她若有所思的說著。李麗芳——家鄉吉林
我發現了年三十的「熟人」,去年的除夕夜她也在值班,「值班對我來說很正常,前段時間媽媽來看我,還特地包好餃子速凍著帶來。這不,今天跟姐妹們一起吃,大家都說這才是家的味道。」李彤——家鄉朝陽
臨近0:00,急診手術結束,孩子被安全送回病房,剛剛收拾好手術間,休息一下,這時候寫下對遠在家鄉爸爸媽媽的祝福,祝家人們過年好!李玲——家鄉丹東
家鄉是回憶裡一片白雪皚皚的景象,總浮現在腦海——「我的家在內蒙古海拉爾市,今年已經在大連生活了十一年了,對於家鄉的印象應該是這個時候的寒冷、大雪封門、一片白雪皚皚的景象,現在回去肯定有些不習慣了……」聽著她一邊說著家鄉的風貌,一邊用自己手心的溫度讓剛取回的冰涼血漿快速回溫,一會給孩子輸液時儘量減少不適感。我能感覺到她對家鄉的思念,能體會到她對第二故鄉的感情。「其實,說不想回家是不可能,但大連卻有我的牽掛,ICU是無陪護病房,這些孩子的父母不能在身邊照顧,看著這些生病的寶寶,總希望能成為他們在這裡的『媽媽』,特別是今天更希望能給他們溫暖,陪他們過年。」周翔宇——家鄉內蒙古
剛入職的她,邊握著孩子的手邊餵奶。看著小傢伙吃的特別起勁,她總忍不住的笑。雖然來大連不長時間,但第一個除夕夜能夠陪病房中的小寶寶們一起度過,是非常有意義的。
貼上福字,給姐妹們拜年!雖然身處異鄉,但與病房的姐妹們朝夕相處,彼此的感情與親人是一樣的。
家鄉是初五才能回家,送給父母遲到的問候——身後的時鐘提醒著還有10分鐘就要到0點了,一聲炮竹聲、一聲啼哭聲,她一個箭步衝到他的身邊。一邊撫摸著、一邊說:『小不點』過年好啊,又長一歲了……「因為這個寶寶平時膽子小,有點聲音就會不安,照顧久了就能聽懂他的哭聲,過年我還想再陪陪他,初五早上下夜班後再回家。你正好來了,那就給爸爸媽媽寫句祝福語吧,算是遲到的問候。」(任晶——家鄉瓦房店市)
年三十給寶寶洗個澡,希望可以洗去「病痛」,讓寶寶以最健康、最漂亮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李穎——家鄉黑龍江、王寧——家鄉莊河市)
正在整理護理記錄的她,目光一時不刻離不開這個孩子,(丁欣欣——朝陽)
家鄉是女兒離開時的背影,總那麼依依不捨——雖然是年三十,但今晚依舊是個不眠夜。現在已經是凌晨2點了,看起來有些疲憊的金媛醫生,依然在為孩子看診。「今天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到現在已經接診了40多名孩子,大部分是因驚厥、抽搐、腹瀉、嘔吐來的,剛剛有一名新生兒肺炎的孩子,因咳嗽、嗆奶前來就診,經過急診處置後,孩子已經平穩……」而說到「回家」,她最牽掛的還是女兒,「一大早給女兒紮好頭髮,送女兒和丈夫踏上了回家鄉的路,看著女兒在安檢口跟我說byebye時,心裡總是有說不出的酸酸的感覺。」(金媛——家鄉黑龍江)
此時的急診室,燈火通明……
晚22:00,一臺急診清創手術開始了,3歲的孩子食指指節不小心被菜刀劃破近3釐米,指骨開放性骨折,指伸肌腱完全斷裂,所幸手指沒有被完全切斷,家長緊急將孩子送到醫院,在經急診綠色通道後,手術迅速展開,外科二病房值班醫生高登寶、創傷外科總住院唐建波醫生與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們小心地為孩子清創、縫合……手術進行了30多分鐘,好在處置及時,孩子的手指被完整縫合,待麻醉恢復,孩子被送回病房,進步一觀察治療。創傷外科醫生再次提醒:不要讓孩子玩水果刀、剪刀、菜刀、筷子、湯匙等一類的物品,如需使用,家長一定要在身旁看護。一旦發生類似意外,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檢查,並且暫時不要給孩子餵水餵奶,這樣會耽誤手術搶救的時機。
而就在此時,與手術室形成鮮明對比的新生兒病房,小寶寶卻睡得特別安穩、特別香甜,偶爾睜開朦朧的眼睛,就能看到身邊的「媽媽」,「好溫暖,這裡是我的家嗎?」
這是我看到的除夕夜最美的對視……
此刻、此地,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他們依舊想把最深的思念「當面」說給家人聽。其中不僅有兒醫的異鄉人,更有現在還在異鄉進修的我們的家人。在今天,大年初一,他們說:
其實,
這些僅僅是我們醫護人員的一點點縮影。
年三十,
還有這一群人依然執著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默默地付出著……
……
「你們辛苦了,過年好!」黨委書記範麗君、石學民副院長、李悅副院長、紀委書記孫軍、遲磊主任、郭成忠副主席、宋麗主任等院領導在除夕夜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送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和親切的問候與祝福。每到一處,院領導們都與大家親切交談,像家人一樣詢問值班醫護人員的工作與家庭「家鄉在哪裡啊?下夜班能回家嗎?你們辛苦了!也給家人帶去我們的祝福。」同時還看望了住院的患兒,向患兒家屬詢問病情,並送去節日的問候。
這一聲聲如同家人般的問候飽含著對值班兄弟姐妹們深深地感謝與祝福,感謝他們為了孩子的健康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祝福他們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年初一、凌晨3點……
鞭炮聲漸漸消散……
一切回歸平靜,
蓓蕾V·C正奮筆疾書地記錄著年三十帶來的感動……
月是故鄉明,
漂泊在異鄉成為異客,
只為了守護更多孩子的健康。
此時,
這群特殊的兒醫人,依舊堅持在崗位上,
對待節日裡的缺席,他們總在寂寞中堅守著這份責任,
雖然寂寞,但並不孤獨,
因為這裡有愛、有牽掛、有需要這份守護的孩子們,
因為這裡是「家」~
有一種奉獻叫「堅守」;有一種信念叫「一切為了孩子」。兒醫人在默默守護孩子健康的路上一直不斷前行,確保大連兒童可以過上一個平安、健康、幸福的新春佳節!
奮戰在醫療一線的兄弟姐妹們,如果可以,儘量休息一下吧;如果您在醫院中發現了他們,也請對他們說一句:
「過年好!您辛苦了~」
呵護兒童健康
託起明天希望
——大連市兒童醫院
本期編輯:蓓蕾V·C(轉載須經授權)
本期圖片:蓓蕾V·C
視頻拍攝製作:蓓蕾V·C、李永明
您還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哦 www.dle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