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2020-12-24 中原文化家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為什麼稱作熬年呢?

一、除夕守歲之俗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守歲又稱熬年、熬夜、照虛年。守歲的習俗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晉朝周處《風土記》:「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餽問,謂之餽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陰曆除夕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這便是古人守歲的含義了。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也是龍的傳人的共同記憶。

二、為什麼要守歲呢?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為什麼要守歲呢?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人們管它們叫「年」。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怪獸生性兇殘,讓人談「年」色變。

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它就跑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

為了躲避,人們紛紛提前做好晚飯,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因這頓飯兇吉未卜,故置辦得很豐盛,全家老小圍在一起,表示和睦團圓。

吃飯前還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形成了。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三十,是傳統節日,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點燈籠、放爆竹等。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春節民俗日曆丨臘月三十:守歲熬一宿
    河南南召縣一帶基本都是大年三十上午去上墳。寓意是給老去的親人提前送錢花。趕年集的時候買一些黃色的紙,都是成塌的紙。把紙放在桌子上,用一百元大鈔放在紙上壓幾次,然後按順時針把成塌的紙旋轉的盤開,盤成扇子型,按照墳頭的多少和血緣關係的遠近分大小不等的份數。帶上鞭炮就去上墳祭祖了。燒紙放鞭炮磕頭就是所謂的上墳祭祖。一般都是父親帶著兒子去,目的是讓下一代認識自己的親人墳頭在哪裡。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除夕】守歲,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也有部分地區將通宵守夜(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
  • 除夕守歲的文化意義及由來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除夕守歲的來歷和寓意
    有什麼寓意呢?下面是為大家搜集的相關資料,供感興趣的朋友閱讀參考。一、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後,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 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①三十夜守夜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 2020年除夕大年三十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哪一天
    每年的除夕都是大家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在除夕我們都是會吃團圓飯的,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期間的氛圍也是非常熱鬧的,但是除夕具體是幾月幾日呢?除夕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春節守歲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於是人們為了避開它的傷害,到了除夕之夜,便熬眼守夜,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後,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三是祛除瘟疫病魔。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說。傳說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 大年三十,除夕節,過年啦!——話除夕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節日簡介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這也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守歲熬年
  • 除夕守歲 「鼠」你快樂
    今天是大年三十辭舊迎新的好日子,咱們來說說除夕習俗>◆◆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漫話守歲丨中華散文寫作求教
    漫話守歲文/劉雪庚除夕的團圓飯過後,家家戶戶都懷著期待和喜悅的心情,圍坐在電視機前高高興興地觀看央視春晚的直播節目。這已是自1983年以來的毎年除夕裡,國人共度的良辰、同享的美景。可謂,除夕看春晚,「天涯共此時」。
  •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守歲習俗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記載: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伙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陰曆除夕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這便是古人守歲的含義了。
  • 除夕,守歲,團圓歡聚
    今年的除夕是2018年2月15日,  農曆戊戌狗年臘月三十,星期四。     在此,訊石祝您「除夕」快樂!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上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大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 2019年除夕夜拜年簡訊,大年三十祝福語,除夕發!
    大年三十齊團圓,紅燭搖曳情連連。合家圍坐敘家常,暢享天倫心飛揚。杯盤碗盞盡佳餚,舉手投足皆歡笑。電話簡訊連成片,拜年祝福心相牽。煙花炮竹將我引入除夕春晚,酒香家宴絆住了我的腿腳。紅燭的搖曳迷住了我的視線,全家聚喜樂無限使我不覺醉迷,伴父母守歲泡湯變成了黃粱美夢。
  • 《兔俠之青黎傳說》首映禮央六播出 迎除夕守歲待兔 大年初三上映
  • 中國人為什麼過年要守歲?
    咱們中國人過年,有很多習俗,或許不同的地方習俗會有些許差異,但大多數的習俗都是一樣的,這其中便包括了守歲,那我們為什麼要守歲呢?守歲,又稱為照虛耗、熬年,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遍燃燈燭通宵不滅,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點起蠟燭或油燈,還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除夕守歲,除了歲火外還有「燃燈照歲」的習俗,即大年夜遍燃燈燭。
  • 聽的哥的姐們述說:車輪上的「年三十兒」(上)
    陰曆年三十,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 除夕守歲要熬夜,幾個妙招護健康
    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守歲的習俗指的是人們在除夕夜這一天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守歲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