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2020-12-24 土流網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

①三十夜守夜

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習俗是來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會出來傷害百姓。二層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所以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會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但是也有人不放心,所以就只能一家人待在家裡守夜,祈求可以平安躲過怪獸。不過現在的守夜,已經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團聚和跨越的象徵,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加深家人感情。

②年初一守舍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都會出去拜年,但是一定要有人守在家中,不能出門。還有說法是在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又被認為是守財日,在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則沒有這個限制,並且晚輩一定要在這一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我們老祖宗的一些老說法,也不必太過在意了,新時代要有新面貌。不過,家中確實要留人守著,不然人家來家裡拜年,門都進不了,豈不是很尷尬。而老人家歲數大了,當然在家中等著晚輩來拜見了,不出門也是為了不讓老人外出奔波勞累。

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我們的老祖先都留下了很多的一些老說法,需要我們取其精華傳承下來。那麼,你們家除夕晚上一般守歲到幾點呢?你們那過年還有什麼講究嗎?

相關焦點

  • 【除夕】守歲,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也有部分地區將通宵守夜(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
  • 除夕守歲的來歷和寓意
    有什麼寓意呢?下面是為大家搜集的相關資料,供感興趣的朋友閱讀參考。一、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後,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為什麼稱作熬年呢?一、除夕守歲之俗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除夕夜:守歲之夜
    江淮水鄉年夜「守歲」是必不可少的,這一夜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小的時候的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早早吃過年夜飯,這個早是真的早,四五點即開始吃。小孩們年三十的晚上,一邊不肯早早睡覺,要吃要玩還鬧著要守歲;一邊又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因為新年一到,就可以有壓歲錢。大人們這一夜守歲既是習俗,又滿含著對來年美好的願望,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的任務要完成。前半夜過的很快,夜深了卻也會有些倦意,這時嗑嗑瓜子、剝剝花生、嚼嚼蜜棗,不時喝上一口熱茶,站起來走兩步,看看窗外的黑夜,不是會有鞭炮聲在夜裡響起。
  • 黃梅年文化:除夕,除了吃年夜飯,你要守歲嗎?
    其中以除夕與正月初一(又稱三元之日)為高潮。如何慶祝這一節日,千百年來,黃梅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民俗習慣,我們稱之為「黃梅的年文化」。今天我們來看看在黃梅是如何過除夕的。除夕守歲。臘月三十夜(月小則在二十九日夜),人稱除夕,又叫辭歲。除是盡的意思,辭是告別的意思。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春節守歲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於是人們為了避開它的傷害,到了除夕之夜,便熬眼守夜,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後,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三是祛除瘟疫病魔。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說。傳說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 除夕守歲 「鼠」你快樂
    >◆◆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除夕守歲的文化意義及由來
  • 守歲的文化內涵-守歲的風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從古至今,「守歲」都包含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描述的是守歲時的情景。通宵守夜,可以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除夕守歲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 大年三十,除夕節,過年啦!——話除夕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 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裡賽外,連拐角都要 打掃得乾乾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 家家戶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團圓的日 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春節民俗日曆丨臘月三十:守歲熬一宿
    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河南南召縣一帶基本都是大年三十上午去上墳。寓意是給老去的親人提前送錢花。趕年集的時候買一些黃色的紙,都是成塌的紙。
  • 中國人為什麼過年要守歲?
    咱們中國人過年,有很多習俗,或許不同的地方習俗會有些許差異,但大多數的習俗都是一樣的,這其中便包括了守歲,那我們為什麼要守歲呢?守歲,又稱為照虛耗、熬年,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遍燃燈燭通宵不滅,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點起蠟燭或油燈,還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除夕守歲,除了歲火外還有「燃燈照歲」的習俗,即大年夜遍燃燈燭。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除夕,守歲,團圓歡聚
    歡歌博娛怡情夜,空際繁星銀漢呆。  今年的除夕是2018年2月15日,  農曆戊戌狗年臘月三十,星期四。     在此,訊石祝您「除夕」快樂!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除夕這天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炮仗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這裡告訴你什麼是「年」,為什麼守歲
    人們經過漫長的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因此當此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期間,家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人們走親訪友,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此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著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一春節。
  •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守歲習俗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記載: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伙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陰曆除夕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這便是古人守歲的含義了。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關於守歲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