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的民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告訴你什麼是「年」,為什麼守歲

2020-12-22 國學之家

01關於「除夕」的知識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人們經過漫長的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因此當此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期間,家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人們走親訪友,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此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著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一春節。

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除夕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它是新舊兩年的分界線,因此有詩云「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02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年獸」與年關

守歲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年,又稱熬年。關於「守歲」,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它住在深山密林中。「年」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它以飛禽走獸,鱗介蟲豸為食,從磕頭蟲一直吃到人,幾乎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話動規律:它大約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吃一次人,而且出現的時間都是在天黑後,等到雞嗚破曉,它們便近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作亂的規律,人們便把「年」出現的那可怕的一夜視為難過的關口來熬,稱做「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忙淨灶,把雞圈牛欄全一都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然後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兇吉未卜,所以年夜飯置辦得很豐盛,儀式也很隆重。除了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吃飯前還要先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度過這一夜。吃過年夜飯後,誰都不敢睡覺,就擠座在起閒聊壯膽。後來,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03「守歲」的歷史來源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此習俗由來己久,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巜風土誌》:除夕乏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留有不少有關守歲的詩文。是夜,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意思是把一切邪病瘟疫照跑驅走,迎接嶄新的一平。

此習俗在唐朝更為盛行,唐大宗李世民就曾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到今天,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己成為全體華人過年的標誌性習俗。

相關焦點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 春節民俗日曆丨臘月三十:守歲熬一宿
    趕年集的時候買一些黃色的紙,都是成塌的紙。把紙放在桌子上,用一百元大鈔放在紙上壓幾次,然後按順時針把成塌的紙旋轉的盤開,盤成扇子型,按照墳頭的多少和血緣關係的遠近分大小不等的份數。帶上鞭炮就去上墳祭祖了。燒紙放鞭炮磕頭就是所謂的上墳祭祖。一般都是父親帶著兒子去,目的是讓下一代認識自己的親人墳頭在哪裡。
  • 春節守歲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後,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關於守歲,有三個不同版本的傳說。一是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下界當了「灶王奶奶」,她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
  • 迎春話年俗!南京這些除夕民俗你知道嗎?
    網絡配圖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 各具特色。新春佳節將至龍虎網聯合南京市文化館推出新春特輯 「迎春話年俗」 。闢陰就是為了防疫、抗瘟、抗病毒,從這點出發來進行防護。
  •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為什麼稱作熬年呢?一、除夕守歲之俗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守歲的文化內涵-守歲的風俗
    守歲的文化內涵-守歲的風俗守歲的文化內涵守歲是春節的一項傳統習俗,也是過春節時的一項重要活動。守歲雖只為人們的一項娛樂活動,但卻具有非凡的意義,正如宋人袁文在《甕牖閒評》一書中所說的那樣:「守歲之事,雖近兒戲,然父子團圓把酒,笑歌相與,竟夕不眠,正人家所樂為也」。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2020年立春是02月04日,17:03:12,農曆2020年正月十一日,星期二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
  • 黃梅年文化:除夕,除了吃年夜飯,你要守歲嗎?
    黃梅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吃臘八粥開始,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其中以除夕與正月初一(又稱三元之日)為高潮。如何慶祝這一節日,千百年來,黃梅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民俗習慣,我們稱之為「黃梅的年文化」。
  • 中國人為什麼過年要守歲?
    咱們中國人過年,有很多習俗,或許不同的地方習俗會有些許差異,但大多數的習俗都是一樣的,這其中便包括了守歲,那我們為什麼要守歲呢?守歲,又稱為照虛耗、熬年,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點起蠟燭或油燈,還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除夕守歲,除了歲火外還有「燃燈照歲」的習俗,即大年夜遍燃燈燭。過除夕,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夜最大的習俗除了吃年夜飯就是守歲了,守歲又稱熬年、熬夜、照虛年。白居易還寫有「守歲」詩《客中守歲》詩:「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也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
  • 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那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又不可以做什麼?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春節習俗1、倒貼福倒貼福,中國傳統年俗。4、吃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5、吃餃子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初一吃素餡的。
  • 【網絡中國節·春節】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你知道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嗎,都做些什麼事?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春節起源  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春節指的是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傳承發展中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底蘊。春節寓意著除舊布新,在這一天,人們會祭神拜祖、祈求豐年。關於春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 【民風民俗】春節為什麼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只要是逢年過節都要吃餃子,尤其在春節這樣重要的節日,餃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春節吃的餃子還和其他節日吃的餃子不同,會在餃子裡面塞上銅錢,這代表著特別的寓意。到底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 除夕守歲餃子宴新吃法,盤點國外各種餃子,春節增添不一樣的年味
    吃餃子也是中國春節特有的民俗傳統,「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有「更歲交子」之意,寓意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迎接新的一年到來。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除夕守歲吃「餃子」的習俗。如今餃子已經在海外流傳開來,也深受外國人的喜愛。在國外也有類似餃子一樣的食物。但是其味道卻和我們的餃子截然不同。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春節有哪些傳統食物?春節你家鄉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春節,對於華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除了有壓歲錢、新衣服外,還有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也不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但那些具有年味的傳統食物,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傳統習俗又有哪些呢?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 年夜飯、守歲、紅包樣樣少不了
    中國人過年習俗知多少?年夜飯、守歲、紅包樣樣少不了中國年幸福年紅紅火火過大年,這種「過大年」的傳統習俗,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人們最期盼的日子就是「春節」。因為「春節」在每個中國人的心目中,不僅是一個傳統佳節,同時還蘊涵了親情、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