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2020-12-23 蝸牛默默說育兒

春節指的是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傳承發展中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底蘊。春節寓意著除舊布新,在這一天,人們會祭神拜祖、祈求豐年。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每到除夕就會出來,吞噬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年"的傷害。

又是一年除夕,村子裡的人們正收拾行囊,牽牛趕羊,準備去山裡避難,村子裡來了一位拄著拐杖,背著褡褳的乞討老人,村民們正忙得人仰馬翻,沒人顧得上搭理他。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食物,並勸他趕快上山躲避「年」獸,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在你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並不相信,又苦勸不動,只好自己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發現有一家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怒吼著撲了過去。剛到門口,院裡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看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鄉親們欣喜若狂,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就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貼春聯

每到除夕,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一大早人們會在大門上貼上火紅的春聯,來增加節日的氣氛。在中國,紅色代表喜慶,春聯上兩個對偶的句子,對仗工整,或描繪時代的發展,或表達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貼在不同位置的春聯有不同的名字,面對大門,貼在右手邊門框上的為上聯;左手邊門框上的為下聯;貼在門楣橫木上的為橫批;貼於大門正中的正方形春聯為鬥方。

年夜飯

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戶都會吃年夜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這一年過得怎樣,在除夕這一天都要回家過年、團聚,這句話體現了中華民族「團圓是福」的傳統理念。所以,在除夕晚上,在外的遊子都要趕回家吃一餐豐盛的團圓飯,這頓飯又叫「團年」。

漢代起,我國就有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以前,人們生活水平低,平日沒有豐盛的飯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儘可能地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包餃子

根據古代的計時法,23點—1點被稱為子時,新舊一天的交替在子時,除夕夜的子時更是「更歲交子」的時候,」餃子「諧音」交子「,慢慢就形成了吃餃子這個習俗,寓意來辭舊迎新。

據文獻記載,春節吃餃子最早在明代時期,到清朝時,過年吃餃子已經成為固定的習俗。現代,人們覺得餃子的形狀像很像元寶,認為過年吃餃子預示著招財進寶。

除夕夜包餃子的時候,家裡有小孩的,人們會在幾個餃子裡包上糖的、花生、紅棗、銅錢,並暗暗做上記號,每一種都有美好的寓意。大人們會故意把有記號的餃子讓孩子吃到,吃到的孩子會開心,覺得自己幸福有幸運。

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種做法在民間叫做「開門爆竹」。

爆竹是中國的特產,起源於兩千多年前,開始是用火燒竹子,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後來才發展為現在的鞭炮。

傳說中,燃放爆竹是為了嚇跑吃人的「年獸」,現在我們認為放鞭炮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新年放鞭炮更意味著辭舊迎新。

守歲

守歲,就是在除夕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俗名"熬年"。在古時守歲對年長者和年輕人的含義是不同的。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這是我們中國人很重要的年俗。大年初一,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新衣服,先給家中的長輩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中。

拜年

傳說中,年獸會在每年的除夕晚上出來,吞噬人和牲畜,人們就在門口放上肉食,關起大門躲在家裡,初一早上,出門見了面,看到未被年獸吃掉 ,就相互道喜祝賀。

大年初一拜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人們藉此表達辭舊迎新的美好祝願。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也有了電話拜年、簡訊拜年、網絡拜年等新的內容和形式。

壓歲錢

北宋神宗年間,一個春節夜晚,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被歹人掠走,想藉機勒索,在逃跑途中南陔脫險。宋神宗得知後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壓歲錢,寓意闢邪驅鬼,保佑平安,因為"歲"與"祟"諧音。人們認為小孩子容易受到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希望小孩在新的一年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關於壓歲錢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晚輩給老人壓歲錢,這個"歲"指的是年歲,意思是期盼老人長壽。

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更多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讚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二十三,糖瓜粘,關於小年的傳說和習俗,都知道嗎?快給孩子收藏

男孩身上有這四種品質,以後想沒出息都難,快看看你家孩子佔幾個

相關焦點

  • 這些春節旺運旺財,納福開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舊的一年就要過去,舊的、不好的通通都要丟掉了,開開心心的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才會福氣又健康。而農曆新年,又是屬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有些小細節可不能馬虎!究竟要怎麼過年,才能順心又如意呢?你是否知道春節習俗有哪些呢?古人如何過春節你又是否了解過呢?據說流年交替之時,正是納福開運的關鍵時候。下面這些民間的旺運習俗,你知道多少?
  • 過年啦~春節的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你知道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嗎,都做些什麼事?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網絡中國節·春節】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你知道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嗎,都做些什麼事?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春節起源  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春節祝福 你知道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
    春節祝福 你知道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1-25 15: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祝福 你知道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 一年裡最溫暖、最紅火的節日 春 節 終!於!要!來!啦!
  • 春節特輯—新年繪本故事推薦
    年獸躲到了哪裡?3、白鬍子老人是普通的村民嗎?得到幫助的丁婆婆和小孫子是怎麼做的?他們對村民說了什麼?作者:孟亞楠 著/繪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7年12月除舊歲、迎新春,吃餃子、放鞭炮。但是寶熊從來不知道「過年」到底是什麼樣兒。因為每年一到冬天,它就開始呼嚕呼嚕地睡大覺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寶熊一天比一天困。
  • 春節會用到的英語,你都知道嗎?
    馬上就到春節了,不知道屏幕前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呢?農曆新年的來源,有根據,且豐富而多採多姿的傳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獸」的傳說。「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野獸,古代人相信「年獸」在除夕夜時會出來吃人。傳說「年獸」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燭,來避開「年獸」。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空氣中瀰漫著打敗「年獸」勝利與重生的喜悅。
  • 春節童謠大全,快給孩子收藏了吧
    兒歌簡短,通俗易懂,深受孩子喜愛。在春節到來之際,教孩子幾首春節的兒歌,不僅能增加孩子過年的年味,還能擴充孩子的知識面,可謂是一舉多得。圍脖貓為你精選了35首膾炙人口的兒童過年歌謠,幫寶寶收了吧~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放鞭炮;新年到,新年到,小朋友們拍手笑。
  • 正月初一到十五!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想去哪就去哪。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情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也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別樣猴年春節 搜狗搜索盤點春節興起的「新年俗」
    隨著移動互聯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過年的習俗也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更具時代氣息。如今過年時,除了年夜飯、春晚、刷朋友圈之外,手機搶紅包、出國過新年等玩法方式也漸漸成為了」新年俗」。儘管新年俗形形色色,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曾改變。搜狗搜索通過大數據搜索盤點2016年猴年春節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新年俗」變化。
  • 新春特輯|寶玩春節免費課,讓孩子牛年變牛娃!
    作為父母,即便不能讓孩子親歷最有儀式感的春節,也要讓孩子了解,過年的那些傳統習俗~寶寶玩英語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個特別的超級大禮包——8節春節英語啟蒙課!這個春節假期,全家一起陪寶貝「玩」英語,歡樂過大年吧!新‎春新福利!《來寶玩‌過大‌年》春節系列課程來啦!
  • 各國發紅包都有啥習俗,快來了解一下
    各國發紅包都有啥習俗,快來了解一下6日是大年初二,闔家團圓的好日子。今年過年大家都收到什麼禮物呢?有沒有收到紅包呢?小僑可收到了老闆發的大紅包哦!各國的華僑華人雖然身在海外,但是只要過中國新年,發紅包這個習俗是不會缺少的。「發紅包」寓意祈禱新一年裡幸福、平安、健康,互道恭喜發財也是一種良好祝願,是所有人不可或缺的一種儀式。
  • 經典民間傳說《年獸的故事》| 讓孩子了解春節的來歷
    )開頭音樂:兒童歌曲 - 新年好結尾音樂:鄧超 - 搖籃曲《年獸的故事》編著:張海濤出版社:廣州出版社父母育兒必讀今天大頭爸爸要給孩子們講的是中國民間傳說相傳古時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獸就會進攻村子。後來,人們知道年獸怕紅色、怕巨響、怕火光的三大弱點,就會放爆竹,貼門聯,驅趕年獸的進攻。為了防止年獸的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漸漸成為節日習俗,春節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大頭爸爸想要告訴孩子的話:今天是大年三十,很多中國傳統習俗孩子都不是很了解。
  • 春節到|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
    春節到了|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無論你走到哪裡,期盼著春節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這是人們的傳統習慣,也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留下的規矩,對此任何人恐怕都不會有異議。大家一見除掉了這個怪獸,都歡呼起來,以後可以過安穩的日子了。第二天大家都奔走相告,年殺死了夕,大家以後不用害怕了,夕被除掉了。大家聽了都非常高興,都來拜訪年。從此以後,每年到這個時候夜裡大家都用火烤竹子,聽竹子噼裡啪啦的響聲,來紀念除夕的勝利。後來這一天就被大家叫做「除夕」。
  • 2021年牛年春節手抄報模板+文字素材(為孩子收藏一份)
    和春晚一樣,每年的手抄報就是孩子們過年的必備「節目」,很多孩子都會為手抄報這種小事感到頭疼!不過,這會兒老師們都為孩子們準備好啦,家長儘管轉發給孩子,或者收藏給娃備著吧!小年以後,更是每天都有與過年相關的事要做。下面這首童謠就展現了年前忙碌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的長輩叩頭,祝願長輩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受拜以後,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中華兒女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就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了序幕。
  • 從小年到正月十五!春節各日習俗與禁忌大全,值得收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 大年初四的習俗與禁忌您知道嗎?恭喜你豬年發大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四的習俗與禁忌您知道嗎?恭喜你豬年發大財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     原標題:大年初四的習俗與禁忌您知道嗎?
  • 春節快到了,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過個有儀式感的春節!這很重要
    去公共場合,看看新年的人們有什麼變化,感受新年到的氣息。尤其是這大街上都掛起了燈籠,超市裡都市紅紅火火的對聯,還放著新年歌曲,一家人選購新年的新物資,也會非茶館有儀式感。趁著這次機會,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家庭,讓孩子更有家庭意識。因為過年不是一個人的事兒,是一個家庭的大事兒,甚至所有人都會非常積極地參與的節日。讓孩子參與到貼對聯、包餃子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 那些快要被遺忘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臘八節一到,春節的步伐就越來越近了,鎮上的小超市和商店會開始播放一些喜慶的歌曲,外出務工的人也陸陸續續返鄉,趕集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集市上人越來越多,空氣中的年味在一點點累積,並逐步蔓延開來。據說,古人有在「臘八」這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不少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關於聖誕節的這些傳說,你聽過嗎?
    關於聖誕老人的來歷,有很多說法,最廣為人知的是他是一位主教的原型。傳說,大約在公元4世紀,在小亞細亞米拉鎮(今天的土耳其境內),有一位主教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常常身穿紅色外衣幫助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