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的張趙馬黃四位,是不是也能夠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

2020-12-24 騰訊網

汜水關一戰,「溫酒斬華雄」是關羽的成名之戰。此戰之前,關羽只是一介籍籍無名的馬弓手;而此戰之後,關羽則威震諸侯,堂堂正正地跨入「超級猛將」的行列。

那麼,就有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蜀漢五虎上將其他幾位,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四位是不是也能夠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呢?

許多朋友在討論三國的時候容易陷入兩個誤區:1.習慣以一兩場戰鬥的結果來判定戰將武力值的高低;2.認為武力值同等檔次的猛將能夠完成同樣的事情。

其實仔細看三國的朋友們不難發現,即使同為「超級猛將」,大家的武力值接近,但各自在戰場上的表現卻有天壤之別,完全不同。並不是說你能做到的事情我就也能做到,而我幹不成的事你就也幹不成。

咱們舉幾個顯而易見的戰例:

白馬坡一戰,關羽單刀匹馬,突入敵陣,在萬馬軍中直取顏良,一個回合斬其首級而還,曹軍眾將皆驚懼大駭,以為是天神下界。那麼,大家都知道,三國武藝公認武藝最為高強的無疑是呂布。即使同樣有赤兔馬之助,呂布能一合斬殺猛將顏良嗎?顯然是不行的。

同理,虎牢關之戰,呂布在連戰四場,又與張飛惡鬥五十餘合的情況下,遭到關羽和張飛的聯手夾攻,兩將合力「又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除了呂布之外,三國時代還誰具備以一已之力獨挑兩員「超級猛將」而不落敗的實力?長沙城之戰,關羽肯定打不過兩個黃忠;渭水河畔,馬超也敵不過兩個許褚;葭萌關之戰,馬超也頂不住兩個張飛。只有呂布做到了,其他人都不行。

再如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攜幼主阿鬥突出重圍,一路上刺死夏侯恩,奪青釭劍,槍挑淳于導、晏明,斬殺鍾縉、鍾紳兄弟,「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直透重圍而出。這樣的表現呂布做不到,張飛做不到,關羽做不到,馬超也做不到,黃忠更做不到。

同理,小沛之戰,張飛力抗呂布,「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後來下邳城再鬥,張飛甚至打退了高順與呂布的車輪戰。這樣的戰績也是關羽、趙雲和馬超等人所無法取得的。

每位猛將他們所取得的戰績,不僅與其武力值相關,更與他們各自的戰鬥風格緊密聯繫,同樣一場戰鬥,如果彼此之間取代和替換,效果則大相逕庭。

「溫酒斬華雄」這個戰例,本身就充分體現了關羽鮮明的作戰特點:爆發力強、時間短、速度快。

關羽VS華雄

由於關羽是個力量型的猛將,在三分諸將中,關羽的力量是數一數二的,手中兵刃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非常沉重,揮舞起來殺傷力驚人,但對本人的體力消耗也是相當巨大的。這就決定了關羽的作戰風格:先發制人,一出手就是殺招,利用自己「力大刀沉」的優勢,力求在戰鬥前期就要迅速解決掉對手,至少也要擊垮敵方的防禦,令敵人在驚懼中無法保持正常的戰鬥節奏,心怯而逃。但如果敵人力量相當,或者準備比較充分,咬牙頂住關羽的前半段攻勢,刀勢漸衰,就能夠拖入較長回合的僵持戰。

所以說,關羽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溫酒斬華雄」,如果沒有偷襲因素的話,那就是在戰鬥開局階段就依仗自己超群的膂力擊垮了華雄的防守,趁其驚慌心怯之際掄刀斬殺之。

那麼,蜀漢五虎將其他幾位若與華雄陣前廝殺,又是怎樣的效果呢?咱們就通過他們各自的戰鬥特點來加以分析:

張飛VS華雄

張飛是個悍勇型的猛將。他打起仗來敢於以命相搏,行險鬥狠。而同時張飛粗蠻的外表下還掩藏著極度的狡猾。大家可以看到,張飛擅長對付各種類型、各種武力層次、各種戰鬥風格的敵人:呂布非常忌憚他,「環眼賊累次渺視於我」,仍然忍氣吞聲,從來不願意主動招惹張飛;許褚也害怕他,被張飛屢屢欺凌,收拾得很慘;張郃也畏懼他,無論鬥智還是鬥力,都被張飛碾壓。

張飛與敵人廝殺,由於他悍不畏死,在氣勢上壓倒敵人。依仗丈八蛇矛的長度優勢,能夠後發先至,張飛就能以攻對攻,佔據上風。而張飛往往在戰鬥半途突然如巨雷般「大喝一聲」,趁著敵將懵逼的瞬間,行險放出大招,一矛把敵將挑落馬下。

根據張飛這個戰鬥特點,他若與華雄對陣廝殺,肯定是在戰鬥半途發力。以華雄的武力值,張飛當能在十幾個回合的時間內就能找到華雄的破綻,將其挑殺,戰鬥效率不會低於關羽。

趙雲VS華雄

趙雲是個全能型的猛將。趙雲攻守兩端極其平衡,有著強大的攻擊力,而防禦水平更是天下無敵。他沒有短板,槍法、力量、速度、勇悍兼備。無論是陣前曾挑,亂軍混戰,以一敵多,或者斷後、衝陣、破圍等都是樣樣精通。所以趙雲能夠成為三分時代戰績最好的猛將,這與他戰鬥技能非常全面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注意到,正是趙雲的這個全面性,使他在陣前堂堂正正廝殺時的破壞力上顯得並不那麼突出。趙雲幹掉的兩位武力值比較突出的將領:高覽、麴()義。都是在亂鬥時被趙雲挑翻的。而李典、周倉這樣的戰將,還都有機會從趙雲槍下逃出一條性命。

如果趙雲與華雄廝殺,回合數會多一些。華雄的武力值至少要高於李典很多,他是有機會逃走的。華雄能夠支撐到二十餘合,發現情況不妙,自知不敵,敗陣而走還能撿條命去。所以說,趙雲能夠擊敗華雄,但不會像關羽那樣溫酒之際斬其首而還。

馬超VS華雄

馬超是個技術型的猛將。他槍術精妙,殺法驍勇,技術高超。但從馬超「腰細膀寬」的形象來看,他身材矯健如豹,但卻不是虎背熊腰,不像趙雲那樣「極其雄壯」,所以在力量上並沒有什麼優勢。

檢點一下馬超的戰鬥履歷:長安之戰時,馬超「戰不到數合」刺死王方;詐退生擒李蒙;「不數合」槍挑李通,揮劍步鬥,以一敵六,「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亂鬥中槍挑楊阜兄弟子侄七人,但五槍都沒能捅死楊阜。

可以看出,如果敵將具備一定的武力值,是能夠從馬超槍下逃出生天的,比如于禁、張郃、曹洪、夏侯淵這些人。那麼,以華雄的武力值,雖然敵不過馬超,但若不死戰的情況下是完全有機會逃回本陣的。華雄的戰鬥勇氣當勝於張郃(張郃具有強烈的自保心理),又是西涼勇將,對馬超的戰鬥風格應該適應性更強些,堅持的回合數就多些,抵擋馬超二十餘合後拔馬敗回本陣。馬超具備擊敗華雄的實力,但也不會像關羽那樣速殺斬首。

黃忠VS華雄

黃忠是個經驗型的猛將。黃忠年齡比較大,一出場就「年近六旬」了。到了這個年齡,黃忠雖然力量不弱,「能開二石力之弓」,但終究不具備關羽那樣出色的爆發力,也不如張飛那般悍勇無匹,在戰鬥技能的全面性上更不及趙雲、馬超。

黃忠年歲較大,陣前廝殺靠的是嫻熟的刀法和豐富的經驗,深厚的武術底蘊。黃忠要憑這些與華雄對陣,確實很難將華雄斬於馬下。但黃忠畢竟也是躋身於「超級猛將」的行列,打敗華雄自然不在話下。華雄在他馬前至少能夠堅持到三四十合後再敗下陣去。而華雄的避箭能力很強,黃忠就算想使用弓箭,也難以傷到華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汜水關一戰,如果蜀漢五虎將其他四位代替關羽出戰華雄,堂堂正正地陣前廝殺的話,只有張飛有能力像關羽一樣「溫酒斬華雄」,其他幾位若與華雄交鋒,取勝不難,斬首不易。

相關焦點

  • 蜀漢五虎將裡,斬殺的最有名的大將分別是誰誰的實力最猛呢
    現代人比較熟悉的《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來寫的,因此對蜀國的描寫最多。蜀國五虎大將個個都是當世名將,都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蜀漢五虎將,斬殺的最有名的大將分別是誰?誰的實力最猛呢?關羽關羽是五虎將之首,一生縱橫沙場,斬殺了許多名將。早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關羽就斬華雄名揚四海,後來又是在曹操陣中斬顏良誅文丑。
  • 都說溫酒斬華雄,其實華雄並非死於關羽之手!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說到華雄,大家應該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吧。當時董卓廢除劉辯,立劉協為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暴行橫肆。以袁紹、曹操等人為首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舉兵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並將孫堅部將祖茂斬首。
  • 蜀漢五虎上將和水泊梁山五虎將大pk,那組實力更強
    三國演義的五虎上將指的是蜀漢劉備手下: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關羽一生對敵幾乎未曾一敗,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捉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軍神一般的人物。大刀關勝,關羽後人,初期一人力敵林衝和秦明二人而位列梁山五虎將之首,個人最大的武功是力斬方臘大將石寶,對比關羽的赫赫戰功,無疑是無可匹敵的。
  • 蜀漢五虎將,若按武力排名該如何排?馬超黃忠墊底!
    一談起蜀漢,我們肯定會想到五虎將。五虎將由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組成,他們在蜀漢可以說是戰鬥力頂尖的存在,但是要論實力,這五個人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民間的說法裡面,關羽是排在第一位的,接下來便是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個排名是民間普遍的信仰,也可以說是五人戰鬥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排名。但如果來看真正的實力,那麼排名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 劇本《溫酒斬華雄》
  • 溫酒斬華雄的到底是誰?三國中被遺忘的英雄人物
    孫堅說到《三國演義》這其中的「溫酒斬華雄」想必大家都知道把。在東漢時期的時候,董卓把控了當時的朝政,在朝中做出了很多無理的事情。此時的馬弓手關羽就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前往將華雄的人頭斬於馬下並帶回帳內。這時的袁紹並不是怎麼看好關羽,曹操卻十分的中意此人。還給關羽備好了酒,打算為其助威,但關羽卻拒絕了直接上馬衝上前去,隨後就帶著華雄的人頭回到了軍中。此時的酒還是溫的,便有了後來「溫酒斬華雄」這麼一說。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裡都十分的熱血,並且認定了關羽就是斬殺華雄人。
  •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將,各自成名戰有哪些?他們之間武力值排名如何
    在三國時期,劉備集團有著當時最強的猛將組合——「蜀漢五虎將」,這五個猛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他們都是三國時期的超一流高手,單兵作戰能力也都是最強的。那麼,五虎將之間的武力值該如何排位呢?他們的成名戰是什麼呢?先來說說他們的成名戰!
  • 劉備手下的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他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這五人是劉備的大將軍,並追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們在一開始時並不被稱為「五虎」,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逐漸被塑造為五虎將,因此才有了「五虎上將」的說法。五位上將排名不分前後。
  • 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到底誰最厲害?
    演義內,有所謂的「五虎上將」,指的是蜀漢政權正式建立後,昭烈帝劉備授予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五人「五虎大將」,但民間一般泛稱「五虎上將」
  • 蜀漢五虎將名氣很大,但你是否了解,他們的副將分別是誰?
    蜀漢五虎將名氣很大,但你是否了解,他們的副將分別是誰?提到三國大家腦海中一定浮現一個個英勇的形象,而提到蜀國,最出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了,畢竟他們都是多少年徵戰沙場打出來的名聲,關羽是武聖,溫酒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這都是家喻戶曉的,而且趙雲單騎救主,還陪同劉備出使東吳迎親,黃忠以身殉國,張飛馬超英勇殺敵,個個都是英雄豪傑,蜀漢五虎將名氣很大,但你是否了解,他們的副將分別是誰?
  • 蜀漢五虎將的歷史真相
    了解《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蜀國有一個猛將群體:「五虎將」,也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然而,歷史真相又如何?其實,翻遍史書記載,根本找不到劉備分封五虎將的記錄。關羽的事跡大體上還靠譜,例如斬顏良、去曹歸漢、刮骨療毒和水淹七軍都是史上真事,但是至於溫酒斬華雄、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那就是戲說了。華雄是孫策的部隊幹掉的,文丑死於亂軍當中。殺文丑的說法最先不見於《三國演義》,而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到元朝的時候,就有了關羽殺蔡陽的說法。蔡陽在史書上的名字為「蔡楊」,死於追擊劉備的戰役中,沒說是關羽幹掉的。
  • 蜀漢五虎將,死後這4位都封神了,卻只有他泯然眾人
    一部《三國演義》將蜀漢五虎將推上了巔峰,在很多讀者眼中,蜀漢五虎將是三國時期的實力巔峰。蜀漢五虎將對後世的影響也比其他人要大得多。
  • 三國十三位用刀猛將武力排名:顏良屈居第二,孫堅未入前十
    刀和槍是古代最常見的兵器,《三國演義》中用槍和用刀的猛將也是最多的,比如趙雲、馬超、孫策和太史慈等人是用槍的高手,用刀的也不少比如關羽關平父子,黃忠、龐德、王雙等等,今天先來說一說《三國演義》十三位用刀猛將武力排名:顏良屈居第二,孫堅未入前十。
  • 三國蜀漢的三傑、四相和五虎將都是誰,為什麼到後期蜀國無人了
    一國之盛,在於人才,蜀漢到後期無人,自然也很難與魏國抗衡。1、蜀漢三傑三傑是比喻擁有傑出貢獻或是有能力的人,諸葛亮、關羽、張飛合稱「蜀漢三傑」。是中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三位傑出人才。其中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人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蜀漢丞相,諡曰忠武侯。還有兩位三傑分別是蜀漢名將關羽和張飛,關羽被諡曰壯繆侯,張飛被諡桓侯。
  • 昨晚,俺也來了次溫酒斬華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你,叫華雄啊? 本著忠於原著的想法,在華雄叫完陣後,小編輕輕按下了暫停鍵。都說生活要有點儀式感,今兒個,咱也學一把關二爺,來個「溫酒斬華雄」。
  • 溫酒斬華雄,永遠的英雄傳說!
    不一會兒,這人就提了華雄的頭凱旋歸來,舉杯飲酒時,酒,還是溫熱的。這名馬弓手,名叫關羽;這個故事,史稱「溫酒斬華雄」。這場戰鬥,無論是對關羽還是對這次戰爭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關羽而言,這是他一生英雄的戰鬥歷史的開端,在這以前他只不過是一個區區縣令手下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馬弓手;從這以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斬將立功,聲名大振。
  • 關羽真的「溫酒斬華雄」嗎?歷史上的華雄居然是被此人所殺
    所以在後世關羽被稱為武聖人,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甚至連剃頭匠也奉關羽為祖師爺,要說關羽能如此受歡迎還真得感謝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因為在三國演義一書中,羅貫中先生將許多別人的事跡和功勞都加到了關羽的身上,比如今天我們就要說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事,關羽真的「溫酒斬華雄」嗎?其實並不此事,歷史上的華雄其實是被孫堅所殺。你能想得到了嗎?
  • 三國兩大最厲害殺手級武將,一個斬殺名將最多,一個斬殺將領最多
    關羽關雲長 1、溫酒斬華雄 關羽斬殺的名將是整個三國演義中最多的,從溫酒斬華雄開始,華雄是董卓手下除呂布之外的第二號猛將
  • 兩軍對對碰 溫酒斬華雄 象棋的規則
    小故事:溫酒斬華雄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袁紹、袁術、公孫攢、曹操等諸侯不服,就組成聯軍,攻打董卓。然而,董卓手下有個虎將叫華雄,此人勇猛異常,連斬聯軍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諸侯無不驚恐。這時,有一人說道:「華雄有什麼可怕的?我來應戰。」大家順著聲音望去,只見是一個身長九尺,罵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之人。袁紹問此人是誰,公孫攢說:「這是劉備的弟弟關羽,劉備的弓手。」袁術冷笑一聲,對關羽說:「我們的大將都奈何不了華雄,你一個小小的弓手,竟口出狂言!如果你敗了,我們定會被華雄嘲笑的。」
  • 溫酒斬華雄
    原文: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