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區新海陽社區:立足民需,打造睦鄰和美新社區

2021-01-1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雪麗 通訊員 蘆陽

近日,民政部官網、《中國社區報》刊發《知民所需精準服務深入推動社區治理改革創新》《芝罘區推行民需項目服務法構建服務型社區》等文 章,芝罘區社區治理工作得到高度認可。據悉,芝罘區深入推動「優秀社區工作法」社區治理品牌創建活動,總結提煉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優 秀社區工作法。白石街道新海陽社區「1234睦鄰工作法」脫穎而出。

1月14日,「潮起芝罘灣·改革攻堅譜新篇」媒體芝罘行活動啟動,近20家中央、省、市級新聞媒體記者走進芝罘區白石街道新海陽社區探訪。

自治聯動共治

新海陽社區全面推進網格化治理,建立「社區居委會-樓片長例會-樓院議事會-樓片長」體系,明確「社區兩委、黨員骨幹、群眾骨幹(樓片長) 、志願服務人員」四級責任鏈條。社區鼓勵居民樹立「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責任意識,推進「陽光17議」民情議事協商機制,動員居民 通過樓院議事會形式,在網格內協商化解身邊小事。

據統計,僅2020年上半年,社區就樓道清理、化糞池疏通、庭院打造等大事小情,牽頭組織樓長、居民代表、各職能部門開會商議,已合力解決 了10餘起「老大難」問題,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商」「民事民決」。

不僅如此,在2019年6月搬進1000㎡大平層黨群服務中心後,新海陽社區在中心前廳增設 「民需管家服務平臺」,通過群眾來訪、線下走訪、問 卷調查、意見箱、社區協商等多種方式,廣泛搜集居民訴求,按照匯總、分流、督辦、反饋等流程迅速處理,真正做到一個窗口接待群眾、一個 平臺匯總需求、一個流程服務到底。

通過一系列舉措,新海陽社區將社區治理的主動權交回居民手中。在自治基礎上,新海陽社區探索共治機制。由社區黨委牽頭,用公共空間置換 更多社會資源,探索合營模式。立足自身優勢,新海陽社區與其他主體結成長期合作夥伴,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為居民提供合營共治模式下的「 最優服務」,實現雙贏。

法治結合德治

自治、共治、法治、德治齊頭並進,才能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絡,大事不出社區」。

如何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新海陽社區採取了懸掛普法標語、張貼宣傳展板、發放普法讀物等親民方式進行宣傳。不僅如此,社區還邀請司法專 員為居民開展普法講座,以通俗化的語言為居民答疑解惑;聯合侓師事務所於每月第四周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幫助居民運用法律武器維護 合法權益。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在「法德建設」指導背景下,新海陽社區成立以山東好人、煙臺道德模範任春銘為代表的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室,組建「法 安小巷」人民調解信息員志願隊伍,倡導居民「學好人,做好事」。

打造共創共享「4有」社區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難有所助、願有所償」,這是新海陽社區打造「睦鄰和美新社區」的目標。

新海陽社區成立於2002年4月,居民2338戶,常住人口4582人,老年人口佔比達1/3,屬於老舊城市社區,轄區內老年人獨居化、空巢化現象明顯 。為便利社區老年群體,社區黨委充分整合轄區志願者資源,聯合愛心企業、「雙報到」單位煙臺聯民集團開啟「幸福食堂」助餐項目。「幸福 食堂」的服務人員完全由轄區志願者組成,全程做到嚴把質量關,保證轄區居民吃得放心。

除此之外,社區食堂還充分結合現有的居家養老智慧系統,以時光儲蓄銀行模式,實行線上服務積分兌換,形成良性閉環服務,助推「幸福食堂 」永續發展。

「高年級學生用過的書只能當廢紙賣,低年級學生想預習卻借書難。」這是新海陽社區黨委工作人員在走訪過程中收集到的問題。為此,社區黨 委徵求轄區家長和孩子的意見,成立小紅星流動書庫,鼓勵居民捐贈廢舊書籍。很快,流動書庫收到了300餘本捐贈圖書。小紅星流動書庫的成立 ,為轄區中小學生搭建了圖書傳遞、知識傳承的平臺。

在「難有所助」「願有所償」方面,社區充分發動志願者群體,打造「紅色先鋒便民服務島」「禮拜三百姓+」等服務品牌,形成社區服務共同體 、利益共同體,為居民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新海陽,兄弟姐們都很多,環境也不錯……」在新海陽社區,居民們到處傳唱著這首歌,以此表達對新海陽和諧家園的 熱愛。下一步,新海陽社區將繼續推進改革,加大徵求民需力度,積極開展更豐富的為民服務活動,爭創群眾滿意的「服務型社區」,全面提升 社區治理水平。

相關焦點

  • 新勝社區極力打造熟人社區
    社區「領」路,走近群眾在四鄰責任社區的創建過程中充分發揮社區的主導作用,實現社區牽頭、統領全局、科學設計、系統謀劃,全面推進,為營造四鄰社區賦予五大職能,即指揮決策、民需徵集、資源統籌、實踐載體策劃、長效運行保障。
  • 打造有溫度的煙臺民生品牌 社區食堂網格織成緊密送餐網
    經嚴格審查,我市目前共有11家社區食堂完善所有消毒工作恢復運營,僅限外賣,不做堂食,重點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取餐送餐」服務。特殊時期,社區依託單元網格有機銜接,織成緊密的送餐網,急特殊群體之所急,將社區食堂打造成一個有溫度的煙臺民生品牌。
  • 郫都區馨美社區:全民參與社區治理 助力打造「五馨」社區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于靖園報導 郫都區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的責任主體和落實主體之一,圍繞「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布局,樹立以人興產、以產定城理念,重點打造國際社區、專業園區、創新街區,努力建設具有吸引力和歸屬感的宜業宜居新城。
  • 「和欣社區環境美,鄰裡和睦,治安也好」 創新「雙中心」推動社區...
    「家中養寵要文明,抵制邪教與歪風;文明禮儀是美德,認真學習正能量……」「居民融入新社區,同創共建靠大家;環境優美精神爽,層層整潔人舒暢……」近日,記者走進北碚區水土鎮和欣家園社區,看到了整潔的小區、漂亮的綠化;體驗到和睦的鄰裡情、豐富的文化生活……社區裡,老有所樂、小有所學、年輕人為著小家積極奮鬥,整個社區被濃濃的
  • 周末,來新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日遊」吧~
    新凱三村社區以黨建引領,搭建「社區微公益」服務平臺,打造五個微,微診所、微治理、微服務、微宣傳、微美化。  打造「以禮化人」,互相包容、尊重、幫助,形成一種有序、有信、有義的社區公共生活形態 。新凱四村轄區內老年人眾多,小區志願者們便組成了「金拐杖」助老服務隊。
  • 江浦路街道用一場小品劇,講述了社區裡一個新家園誕生的故事
    ■11月28日,《一脈三園·金婚》在江浦路街道首演舊倉庫改建為睦鄰中心,還是「五星級」的江浦路街道鐵路公房、打虎山路1弄、遼源西路190弄三個小區分別建於1984年、1991年和1995年,由於均為不同系統的自建房,因此儘管彼此相鄰,但被圍牆分割。
  • 低風險地區返煙市民需報備?網上買疫苗能靠譜?——芝罘區衛健局...
    12月15日,芝罘區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晨做客煙臺廣播電視臺《民生熱線》節目,就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疫苗接種、高齡津貼發放等話題和市民進行交流。主持人:如何提升芝罘區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新婦幼保健院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12月底完成搬遷,全區婦女兒童就醫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居民健康檔案66.1萬份,組建211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籤約28.7萬人。主持人:各地散發病例開始增多,對去往或從低風險地區回煙的人員如何管理?需要報備嗎?
  • 書韻飛揚 芝罘區塔山小學舉行課本劇演出活動
    活動中,各班小演員們用自己的精彩表演,詮釋了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機靈的小鳥、可愛的小兔子、勤勞的農夫和懶惰的農夫……本次課本劇演出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展示特長的平臺,鍛鍊與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演繹中更紮實地學習和掌握了課本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文化底蘊,在校園內、班級內形成濃鬱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讀書熱情,讓書香飄滿校園。
  • 現代快報公益社區行到我們社區啦!
    「太棒了,現代快報公益社區行終於來到我們社區啦!」8月26日至27日,2016金夕延年·現代快報公益社區行暨2016江蘇老博會·「金鈺緣」幸福大道才藝大賽走進新吳區江溪街道敘豐家園,特色農副產品受到「馬大嫂」們的青睞,精彩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群眾圍觀,現場還有不少公益服務十分貼心。據了解,這是現代快報百場進社區活動的第六站。
  • 馬鞍山雨山區:鵲橋社區上榜城市基層黨建省級示範社區
    鵲橋社區是馬鞍山市雨山區典型的老舊小區。在上世紀90年代,社區居民結構主要以馬鋼產業工人為主。隨著新居民的大量湧入,社區原先產業工人鄰裡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已逐漸弱化、淡化,給社區治理帶來了嚴峻挑戰。
  • 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金質社區」(四):石嶺路社區
    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社情民意的前端觸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
  • 新社區爆料 | 能晝夜變換的新社區?還有三大夢幻新場景?美炸了!
    真是個和星瞳姐姐約會的好地方鴨 (*❦ω❦) 陷入幻想ing~濃烈的好奇心被勾起,66決定去暗夜裡的社區一探究竟!是夜...66在美麗而靜謐的社區裡尋找線索,突然,一聲悽慘無比的 「啊——」 劃破天際!「我摔倒了,快賠我錢!」
  • 打造「睦鄰之家」共享美好生活-——嵐皋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睦鄰之家」管理服務工作模式,將搬遷與發展統籌、生產與生活銜接、安居與樂業同步,實現了搬遷群眾不僅「搬得出」還能「穩得住、快融入、逐步能致富」。「睦鄰之家」管理服務工作模式先後被《人民日報》、央視資訊頻道《朝聞天下》、新華網等多家媒體報導,今年10月榮獲「2020年陝西省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 石家莊裕華區雅清社區黨總支以評促建 有效實現樓宇文化「微自治」
    為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社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於開展「三創四建」活動 加快建設經濟強區品質裕華的意見實施意見》(裕發〔2020〕1號),助力裕強街道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雅清社區黨總支以樓宇文化和家庭文化創建為契機,對全社區137個樓道開展「9美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一):海青路社區
    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社情民意的前端觸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
  • 「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
    「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生態城開花結果  本著「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原則,生態城社會局攜手濱海旅遊區派出所積極踐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擔當作為,為人民群眾解難事、辦實事,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在海博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工作,構建了「一會三室」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和「三色預警」制度。
  • 青島南嶺社區:加大社區民生建設精準打造宜居家園
    近年以來,青島李滄南嶺社區加大民生投入,著力提升社區品質,新建、提升社區小遊園,增加休閒服務設施,垃圾分類、電動自行車車棚修建、社區內部道路整理劃線等提升社區文化品位、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高人居生活環境質量,為社區老百姓創造優良的遊憩、休閒場所,全力打造新型宜居、宜業南嶺家園。
  • 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百分課堂」充實疫情防控知識儲備
    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百分課堂」充實疫情防控知識儲備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根據芝罘區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第207號)要求,近日,芝罘區區直機關醫院(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依託「醫百分課堂」,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全國政協委員歐宗榮:打造智慧社區,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倩)今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攜《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案》參會,建議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歐宗榮表示,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石。在這場全民抗疫鬥爭中,基層社區作為防控第一線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也折射出我國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仍存在不少短板亟待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化、信息化、機制化的任務依然艱巨。
  • 龍巖市新羅區: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老舊小區支部「管」起來 回遷小區先建黨支部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基礎薄弱小區黨組織牽頭、黨員和小區群眾積極參與「管」起來,針對痛點、難點發力,提升治理水平;回遷小區黨支部建在回遷前,發揮核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