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正式掛出了對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文件,標誌著整個西北地區,民航發展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圖:國家發改委批覆文件截圖
鹹陽機場始建於1987年,1991年建成通航,第二次擴建於2012年5月竣工投產,擴建後的機場擁有2條平行跑道,T1、T2、T3的面積總和為37.24萬m2,作為陝西的空中門戶,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全國七大樞紐之一,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建設的國際樞紐之一。 2015年,機場吞吐量達到了3297萬人次,提前5年就達到了設計容量。截至目前,機場開通的國際(地區)航線累計達到88條,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樞紐和經濟旅遊城市,機場吞吐量已經逼近5000萬人次,面對逐年暴增的客流量,機場硬體設施已接近飽和,機場擴建迫在眉睫。此次批覆,明確了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以打造向西開放的大型國際樞紐、「一帶一路」的航空物流樞紐、西部地區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的「三位一體的樞紐機場」為目標,
建設「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構建五洲相連、陸空聯運、無縫銜接的對外開放大通道,重塑新門戶。
運力方面,本期工程將按照
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59.5萬架次的目標進行設計,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三部分。項目總投資476.45億元,其中機場工程449.09億元、空管工程18.85億元、供油工程8.51億元。
最為關注的核心機場工程建設內容也十分龐大,包括: 將現北跑道改造為平行滑行道,在其北側新建長3800米、寬45米的北一跑道; 在北一跑道北側413.5米處新建長3800米、寬45米的北二跑道,北飛行區等級指標4E; 在現南跑道南側380米處新建長3000米、寬45米的南二跑道,南飛行區等級指標4F; 新建70萬平方米東航站樓(T5航站樓)及115個機位的站坪,2座機坪塔臺,3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及停車樓,以及捷運系統、貨運、航食、消防等等。
待三期擴建工程全部完工交付,西安機場將成為擁有4條跑道、4座航站樓,集航空、高鐵、城際鐵路(閻良機場城際、西安法門寺城際)、地鐵(14號線,且擬規劃12號線、16號線)、捷運、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超級交通樞紐。預計204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9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到200萬噸,隨著未來航空技術的發展,終端流量有望達到1億人次以上。圖:關中城際鐵路近期線路(綠線)
中西部最大單體航站樓
本次批覆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T5航站樓,其關鍵數據——建築面積達到了驚人的70萬㎡,要知道這個體量的航站樓在全球並不多見,堪稱中西部第一。 我們將西安T5和近期批覆、開工的幾個航站樓進行了簡單比較,較成都天府T1+T2(65萬㎡)、重慶江北T3(53萬㎡)、杭州蕭山T4(69萬㎡)相比亦不遑多讓,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站樓面積相當(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建築面積70萬㎡)。 T5航站樓建設規模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實施,考慮東航站樓主樓內預留遠期衛星廳旅客值機、安檢、迎送客、行李提取、行李分揀廳等功能面積,中、東衛星廳待遠期實施。預計2030年機場航站樓總面積可達110萬㎡、遠期2050年機場航站樓規模達到160萬㎡。圖:設計靈感長安盛殿
機場設計方面充分繼承和汲取了西安的地域文化、城市文脈,展示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地位。其「長安聖殿、絲路新港」、「漢唐風韻、城市華章」的設計理念,意在將具有傳統文化精神的建築要素整合現代技術及航空特點,創造出具有西安城市特色的航站區規劃和航站樓建築。 設計總布局順應大長安九宮格布局,將城市的傳統美學與現代化的航空交通樞紐體系有機結合,形成棋盤式、網格化、模數化布局特徵,營造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眾山拱伏,主山始尊,主從有序,中軸對稱的規劃布局。 建築格局凸顯機場主軸線,航站樓及衛星廳周邊指廊布局突出主景,聚形展勢,建築形態借鑑中國建築宮殿意向,以意造象,以象盡意,展現了「長安盛殿」的設計理念。
由於整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劃分為了東西兩區,T1、T2、T3航站樓位於西區,T5航站樓位於東區,兩區之間直線距離約為3公裡左右,故還將修建捷運系統,用以連結東西兩大航站區。 ▶陸側捷運:線路全長3km左右(雙線),設3座車站、1座車輛基地和1座控制中心,採用 ART(智軌),3輛編組。 ▶空側捷運:線路全長約1.5km左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座車站和1處車輛基地,預留未來向西延伸條件。線路走向為東航站樓-衛星廳-T3航站樓東側車輛基地,採用鋼輪鋼軌A型車。 此外,對標上海虹橋機場,以T5航站樓為中心的功能圈層,建設35萬㎡的GTC綜合交通樞紐和以商貿、酒店、總部辦公、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的4.3平方公裡站前綜合商務區,依託T5航站樓的建設發展,推動整個空港新城的經濟飛速發展。以「西安空中花園」 的概念,還將對順陵在保護的基礎上作出適當的景觀發展,使之成為T5片區和西安門戶的一張名片。另根據《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2019-2035年)》,T5航站樓周邊將建設機場專用高速、天翼大道、灃涇大道互通立交和空港新城商務區高架橋等交通完善路網設施;軌道交通方面,
預留地鐵12號線接入用地,規劃建設機場高鐵貨站,實現航空貨運與高鐵貨運無縫對接。
機場三期總體規劃充分借鑑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等國內外先進機場規劃建設理念和成果,歷時四年,在對原有規划進行數次深度調整後,於2016年7月獲得陝西省政府和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批覆。 同年11月和次年9月,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對預可研報告進行了兩次評估。2017年11月中國民航局出具了《關於報送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至2018年,陝西正式向國家發改委上報預可研報告,國家發改委於2018年11月底組織專家、單位和有關部門進行了調研和評估。 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批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發改基礎〔2019〕52號); 3月28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東聯絡通道建成投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地面聯通南北,地下橫貫東西」的咽喉要道正式打通; 8月15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南三指廊及站坪工程建成投運; 9月23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西區道路交通改造工程全線通車,機場陸側地面交通系統全面升級。 9月24日,國家民航局出具了《關於報送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見的函》,為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奠定基礎; 10月18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工程設計啟動會在中建西北院召開,三期工程深化設計工作全面鋪開。 10月22日,國家自然資源部正式批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用地預審,三期工程土地報批工作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1月2日,國家發改委審議通過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研報告,三期工程取得裡程碑式重大進展。
16薦聞榜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