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我和我的家鄉》,感動得一塌糊塗,五個笑中帶淚的故事,帶著濃濃的人情味與香火氣。真正的做到了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以,不想對各個章節的幾位導演進行比較,因為每一位導演拍的都很好,都是水準之上的作品,不過對我來說,最喜歡的章節,還是鄧超導演並主演的《回鄉之路》。
為什麼對這部作品最有感覺,因為這部作品似乎離我的生活最近,我是一個地道的北方人,確切的說是東北人,小時候地理課、農常課上,就能讀到那時候大張旗鼓的「三北防護林」,如今,這個提法早就沒人說了,甚至很多人怕是都不知道「農常課」是什麼吧?但防治土地沙漠化,從根本上扼制沙塵暴,這場戰役從來都沒有停歇過。
《回鄉之路》並沒有一上來就推出防風固沙的主題,而是從網紅直播帶貨切入,通過一次校友會,閆妮飾演的帶貨一姐坐飛機回老家,邂逅了油嘴滑舌有些世故的同學「喬樹林」。喬樹林不厭其煩的向一姐推廣自己的蘋果,但總能遇到這種情況的一姐早已見怪不怪了,她第一眼就不喜歡喬樹林這種看起來根本不腳踏實地浮誇的人。
隨後通過回憶,才漸漸切入主題,一姐還在村裡念書的時候,看著漫天的沙塵暴,老師教育她們要好好學習,走出去,用知識讓家鄉變個樣。而一姐無疑就是走出去的代表,她想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家鄉。但還有些人,選擇了守在家鄉,這就是喬樹林!
電影真正的主角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其實在片中更像是一個配角甚至丑角,哪怕在觀影的過程中,你可能明知道他和他的蘋果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卻始終都得不到展現,只給人看喬樹林浮誇、吹牛、拮据、窘迫、土鱉的一面……甚至最後也是通過孩子之口,才講出這個真實又感人的故事。這種把主角弱化的做法,其實更是為了致敬那些真正的,在防風固沙第一線默默無聞奮戰的勞模們!
電影的最後,通過影片中的大屏幕將這些無名英雄展現出來,讓整個章節的風格實現了統一。喬樹林的浮誇吹牛窘迫土鱉這些缺點,瞬間變成了執著堅韌積極樂觀這些閃光點。鄧超通過弱化自己,達到了讓大家記住防治沙漠化英雄的目的!這是很高級的導演手法,也看得出鄧超在策劃自己這個單元的時候,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除了導演水平很高,鄧超其實在電影中的表演才叫臻至化境,眾所周知,雖然有多次影帝加身,但鄧超卻是一個渾身上下沒有明星包袱的人,平常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些犯二,有些浮誇,還有點自以為是的傲嬌。所以電影裡他把自己的這些特點,完美的平移到了「喬樹林」這個人物身上,讓這個人物顯得非常真實。比如硬拉關係,比如打腫臉充胖子,可以說這個角色越是浮誇,他就越鄧超,角色浮誇的越狠,鄧超的人設反而站的越穩!
喬樹林的狡黠,是蹉跎中練就的一身生存技能;他的市儈,是在社會上打拼留下的烙印。他熟知生存規則,但不放棄自己內心的堅持,所以最後當得知喬樹林為家鄉做的那些事,一姐也肅然起敬,因為比起離開,更難的是堅守。鄧超用自己的演技,讓喬樹林這個角色充滿了人格魅力與親和力,也讓這個角色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缺陷但卻和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