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用「家」文化,引起歷史劇的古今共鳴

2021-02-21 新劇觀察

作者 / 喬苗兒

2019年的Q4,歷史劇進入播出高潮期,網絡平臺是主陣地。

 

昨天,《大明風華》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同時在優酷平臺全網獨播,成為年度唯一一部臺網同步的歷史劇。首播後,《大明風華》取得CSM59城1.92%、全國網0.75%的收視成績,同時在優酷達到7505熱度值,體現了歷史劇在臺網不同渠道對全年齡層觀眾的吸引力。

 

回溯整個劇集市場,歷史劇長期佔據一席之地,原因有二:恢弘構架複雜人物,在正史、稗史間遊走,飽含豐富的戲劇性,站在觀眾審美趣味的同側;長篇鉅制呈現古代文化景觀,用電視藝術串聯古今,承載傳播文明、傳承文化的意義。

 

網際網路興起後,歷史劇的品類在出新中豐富:基調變中有新,盪氣迴腸的史詩篇章與輕鬆閒適的生活小品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視角各異,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分列螢屏兩側,各有千秋。從今年播出的歷史劇來看,審美日常化、輕鬆化的生活流敘事成為歷史劇藝術表現手法的新趨勢。隨著時代變遷、媒介豐富而及時更新創作思路,是內容生產者的責任,同時也將從源頭推進歷史劇的類型出新、升級。

《大明風華》以明朝永樂至天順年間為背景,以「家」為敘事單位,既表現出朱家在封建社會君臣禮制下複雜而微妙的關係,又兼顧了父子、兄弟間血脈相連的親情書寫,生動地詮釋了古人所言「家·天下」的深刻含義和雋永意味,也為歷史劇與現實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找到了新思路。

「打開朱家三代的生活日常,收穫意想不到的快樂」,《大明風華》的家庭視角不但為歷史劇敘事視角找到了新的切口,同時令觀眾耳目一新。

 

一開場,朱棣(王學圻飾)、朱高熾(梁冠華飾)、朱瞻基(朱亞文飾)的日常互動成為亮點和笑點的源泉。拋開皇帝、太子、太孫的身份,這三人更讓人聯想到尋常人家祖孫三代的相處模式:身著飛魚服亮相的朱瞻基是家中備受偏愛、庇護的長孫,從裡到外透著憨厚、唯唯諾諾的朱高熾是敬上愛幼的長子,甚至還有些「懼內」,朱棣則是一家之主、大家庭的大家長,自帶威嚴。

 

朱棣命長孫朱瞻基以錦衣衛身份調查伏擊行動背後的真相,並將「如朕親臨」的金牌交付朱瞻基,對長孫的信任和偏愛溢於言表;朱高熾面對父親賜畫與題詩的考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朱高熙、朱高燧一個善戰,一個善謀,兩人聯手常常令溫厚寬仁的朱高熾難有招架之力。你來我往,寥寥數場戲,朱家三代,君臣、父子、兄弟多重關係已然明了,鮮活的人物形象隨之躍然螢屏。除了祖孫三代之間的親情關係,朱高熾和太子妃張妍(吳越飾)之間接地氣、充滿意趣的互動,也借鑑了現代夫妻之間的生活日常。

正如該劇導演張挺所言,《大明風華》雖為歷史劇,但也希望能在觀感上給予觀眾親切感。張挺解釋道:「朱家的倫理順序,長幼關係,是中國傳承千年的家庭代表。因此《大明風華》不著墨渲染權力更迭、後宮爭寵,而是將落點放在家庭關係上,探尋人在傳統家庭中的位置。」

 

以家庭視角為切入點,從而實現家國同構,突破了歷史劇的敘事視角,而這樣的視角同樣有據可循,有理可依。古人強調的「家天下」,與傳承千年的中國社會譜系密切相關,縱觀歷朝歷代的歷史演進,私人關係影響著歷史進程,封建社會以親情為紐帶,家事國事沒有明顯的界限,才為《大明風華》的切入點提供了紮實的依託。

 

多年來,就歷史劇的「史」與「實」之間的辯證關係,學界和業界有過多次的思辨交鋒,直到上世紀的80年代末,對歷史劇表現內容和創作手法的界定才逐漸明晰,回歸「劇」應有的本體地位,兼具哲思和意趣的創作手法,一定程度上為此後的歷史劇創作指明了方向。

 

從這一層面說,《大明風華》同樣找到了歷史劇在歷史和戲劇之間遊刃的平衡點。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靖難之役、朱棣登基為帝等明朝歷史上大的事件節點已背景中得以緻密鋪排,勾勒出一幅極具質感的大明歷史圖卷,呈現出歷史的輪廓,令觀眾信服。

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大明風華》中涉及歷史人物的形象,在造型方面無一不追求形似、神似。朱棣是明朝歷代皇帝朝服像中唯一一位以側臉形象出現的皇帝,朱棣的扮演者王學圻側面形象與朝服像甚至有九成相似;朱棣一生戎馬倥傯,身上有征戰沙場的鐵血英武,恰巧王學圻有多年從軍經歷,軍營的錘鍊讓其角色和人物形神合一。朱高熾的扮演者梁冠華,不僅在外形上對歷史上的明仁宗「神還原」,還通過舉手投足的細節詮釋出仁宗寬厚、仁愛的性格特質。

除此之外,《大明風華》也為孫若微、胡善祥兩位歷史上真實存在,同時又僅有寥寥數言的傳奇女性搭建了新的人物關係。劇中,孫若微和胡善祥是一同經歷了靖難之役的骨肉血親,這一設定目的在於強調其和家庭之間的緊密關係,與全劇「家敘事」的表現手法呼應,同時也通過血親加深人物關係的縱深感,令戲劇景深得以呈現,同時展現複雜的人心糾葛和靈魂拷問。

《大明風華》以巧取勝,用真實的歷史背景和巧妙的戲劇設定帶領觀眾入戲。

 

以劇為載體,建立起歷史和現實之間的聯繫,是歷史劇題中應有之意;而好的歷史劇,需要創作者具有進步的歷史觀念,能夠與時俱進,燭照當下。《大明風華》的超越之處,在於找準了歷史和現實之間的變與不變,讓全劇別具現實的風骨。

 

 

「我不認識朱棣、朱高熾或者朱瞻基、朱祁鎮,但我清楚千百年來中國家庭關係沒有發生變化,現在的父子關係是什麼樣,從前的父子關係也是什麼樣。」身兼《大明風華》編劇的張挺如此說道。

找準這個不變量,用儘量簡潔、明快的臺詞為人物賦形,同時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營造熟悉感,將觀眾代入到戲劇的情景當中形成自我情感的投射,重新審視家庭、情感、親情的關係,考驗著創作者對歷史、生活兩個維度的洞察與體悟。

劇中,作為女主人公的孫若微,成長蛻變的過程貫穿始終,她身上所承載的女性成長與現實勾連緊密。女性在社會歷史變遷當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與當下女性對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呈現出的獨立意識遙相呼應,是《大明風華》關照當下的另一重表現。

 

隨著觀眾群體的愈發年輕化、圈層化,歷史劇面臨著受眾壁壘的問題,如何講好歷史故事,傳承民族精神成了擺在創作者面前的現實議題。「不能帶著觀眾搞創作,只能帶著人物搞創作。」對此,導演兼編劇的張挺有他自己的堅持,讓人物融入家庭,以家庭關係為紐帶進一步建立起與時代的關係,這是《大明風華》為歷史劇的表達新做出的探索。

近期熱文

為什麼情節簡單人物複雜電視劇出爆款

為什麼群戲結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為什麼經典敘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商務合作 請聯繫:

17710781131/649778177(微信ID)

約稿 請聯繫:

zsh762079852(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SurperZY216(微信ID)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圓滿收官,古裝歷史劇的一次大膽創新
    在賀歲檔大劇扎堆、百花齊放的情況下,《大明風華》在這個冬季穩紮穩打,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即便同檔期中不乏多部強勢作品,《大明風華》仍以過硬的品質、豐富的故事線、動人的情感和值得深思的價值觀輸出,打破框架,讓觀眾了解到歷史劇的新類別,更是為行業注入了一股創新力。
  • 匠心之作 「大明風華」重塑歷史劇行業典範
    在研討會上,來自行業、學界、媒體等領域的專家代表就該劇的創作背景、敘事手法、文化內涵、社會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圍繞新時代下歷史劇創作如何平衡歷史邏輯與藝術邏輯展開討論。  打造匠心之作 譜寫跌宕起伏壯闊史詩  從創作到播出,《大明風華》經過不斷地修改與完善,終於如願呈現在觀眾面前。
  • 《大明風華》:高規格歷史劇,讓歷史走進日常
    而與大多數歷史劇相比,有如此多「接地氣」臺詞的《大明風華》無疑更對胃觀眾,接近日常。如今的歷史劇消磨觀眾耐心的原因之一,很重要的問題是劇情拖沓,故事乏善可陳,而《大明風華》選擇了尊重觀眾觀劇體驗,適應現代觀眾對「劇集品質」的高要求,真誠地在劇情設置、情感表達等方面下足功夫。事實上,《大明風華》這部劇的年代跨度大,歷史厚重感強,想要找好大歷史節點進行改編,絕非易事。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是歷史劇做的一個實驗?
    距離結局還有十集,帶著近一個月爭議的湯唯,終於在《大明風華》北京保衛戰的戲份中,贏了一回。 《大明風華》,是歷史劇做的一個實驗 事實上,《大明風華》最早一版的劇本是根據小說《六朝紀事》改編的,以女主孫若微的視角講述明代皇家故事,電視劇的名字也定為《大明皇妃》。 但後來,收到主管部門關於大女主和宮鬥劇的政策控制,《大明皇妃》不得不順應形勢,由編劇張挺對劇本進行重新編寫。
  • 《大明風華》製片人:展現人物命運方式經過精心設計
    中國網娛樂2月19日訊 「人與人之間的普世情感,從古到今,都同樣適用」是製片人姚昱竹對於《大明風華》所講述故事內核的一句話概括。  作為2019年下半年唯一一部在衛視和網絡平臺同步播出的古裝電視劇,由湖南衛視與優酷獨家播出的《大明風華》於上月收官,但是觀眾對其劇情的討論仍不絕於耳。
  • 「創作開運禮」大明風華只是一部家庭倫理宮鬥劇,不是什麼歷史劇
    文章摘要:伴隨著古裝劇《大明風華》的熱播,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研究明代的風潮。劇中俞灝明,王學圻,朱亞文、梁冠華等老戲骨用他們卓越的演技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畫吸引了一大波觀眾的眼球。但是這部作品卻存在著很多的歷史漏洞。
  • 從《大明宮詞》到《大明風華》:20年間,歷史劇發生了什麼
    ◆周迅代表作《大明宮詞》劇照陳亦水同樣是以女性作為歷史風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正在播出的《大明風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的《大明宮詞》。2000年,由李少紅執導的這部電視劇在央視開播,創新性地展現出中國電視劇對於歷史文本的另類表現方式,打開了對中國古代歷史的浪漫主義想像。
  • 繼《大明風華》後,又一古裝歷史劇來襲,粉絲:堪稱「神仙陣容」
    今年上半年中,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就引起了很高的熱度,劇中的人物都是我們很熟悉的,都是寫在歷史書上的。,曾經十分經典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等都是口碑、收視率雙高的古裝劇。
  •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近日來,電視劇《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本劇標榜「歷史正劇」,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員,看來真是雄心壯志,要讓觀眾好好看一看「大明風華」了。然而遺憾的是,劇中頻頻出現各種穿越細節,諸如明中後期才出現的長臉朱元璋像、說著英語的荷蘭人、清朝中期才出現的「安徽」「江蘇」等,不禁讓細心的觀眾要問:《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 江湄|當代歷史劇的文化功能:談《大明王朝》和《清平樂》
    張黎導演、劉和平編劇的《大明王朝1566》(2007)是我看過最好的歷史劇,講國運講民本政治講官僚體制講政治人物,有真實的歷史感,又直擊現實,怪不得豆瓣評分高達9.7。比起來,今年播出的《清平樂》確實敘事雜碎,節奏冗長,但我一看豆瓣評分才6.3,立刻感到不忿,《清平樂》比《大明王朝》有文化追求,有精神性。
  • 《大明風華》豆瓣低分,又遭舉報,虛構歷史當真不可容忍?
    電視劇《大明風華》,確實充斥了太多的史實錯誤,甚至是只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觀眾,都能一目了然的細節錯誤。對一部歷史劇,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創作,作為觀眾,我們當然可以指出、可以抨擊,可以批判,這是我們的基本自由和權利,筆者也曾因電影《繡春刀2》虛構了「崇禎帝勾結東林黨,謀殺天啟帝,向魏忠賢下跪求饒」的劇情,撰文表達不滿。
  • 《大明風華》朱元璋醜樣神還原,嚇壞網友「驚魂未定」
    由湯唯、朱亞文、喬振宇、張藝興等主演的年度古裝大劇《大明風華》(原名:大明皇妃·孫若微傳)近日終於開播沒想到朱元璋回眸一望朱棣的時候,其長相與眼神非常嚇人,其「鞋抽臉」留著鬍鬚顯得非常滄老,整個長相極為醜陋。搞到許多觀眾一看之後就驚魂未定直言太可怕,堪比是恐怖片了。
  • 編劇張挺:《大明風華》是一部大明英雄列傳(2219期)
    」此時,距離古裝劇《大明風華》「落幕」已經過去5個月了,面對編劇幫的記者,再度聊起這部劇時,編劇兼導演張挺感慨說。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影視行業的日子著實不好過,項目延期開機或停滯的現象時有發生。疫情期間,張挺有了比較長的時間可以考慮《大明風華》的事情。正因為看了足夠多,也聽了足夠多的反饋,就促成了這次有關《大明風華》的復盤採訪。
  • 從《大明風華》看到《清平樂》,近年古裝劇到底出了啥問題
    從2019年開始,國內歷史古裝劇開始井噴式上映,最先闖入人們眼球的是由湯唯,朱亞文以及一眾老戲骨聯袂主演的《大明風華》,講述的是明朝初年,國家正繁華的時期,孫若微(湯唯飾演)經歷了五帝六朝的故事。國內對歷史劇服裝的考究也是近年才興起的,如果說這是可以原諒的部分,那麼主要角色人設前後矛盾,劇情邏輯不通,對歷史走向把控失實就是這部劇的「原罪」。劇中女二號,也就是女主的妹妹胡善祥(鄧家佳飾演)最初野心勃勃的對姐姐說,「他們朱家的江山,我們家要佔一半!」
  • 太子直呼皇帝為爹,《大明風華》不用「父皇」二字,是對的嗎?
    他就是朱高熾,朱棣的大兒子,《大明風華》中的皇太子。可在我們的認知中,古代皇家哪裡有父子親情,又哪裡會叫爹爹,不是應該用「父皇」來尊稱嗎?莫不是《大明風華》出了錯誤?接下來,就讓我來帶您一探究竟。 皇家的稱呼——父皇 「父皇,兒臣是冤枉的,是冤枉的呀!「很久之前看《美人心計》,太子犯了錯,被嚴厲的漢景帝懲罰。
  • 杭產電視劇《大明風華》在京召開專家研討會
    1月7日,最近熱播的杭產電視劇《大明風華》專家研討會在北京中國文藝家之家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範宗釵主持,該劇創作團隊、播出平臺代表與多位行業、歷史領域專家,播出、評論的各領域專家共同進行深入溝通探討。中新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電視》《當代電視》 等媒體對本次研討會進行報導。
  • 《大明風華》導演張挺:有九大歷史現場支撐,「抹黑」說站不住
    不久後,他又空降豆瓣《大明風華》討論組,真誠回答了不少網友提問。網絡輿情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大明風華》的口碑,目前豆瓣評分6.3。歷史劇如何把握歷史真實與戲劇真實的平衡?歷史劇如何和當下的觀眾進行互動?網絡輿情對歷史題材影視劇產生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影藝獨舌對張挺進行了一次專訪。
  • 《大明風華》:一場金陵舊夢,讓我們在深宅大院裡,聞見人味兒!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等主演的古裝劇。於2019年12月17日在湖南衛視和優酷播出。浙江好酷影視有限公司總裁、《大明風華》出品人、總製片人姚昱竹感慨道。歷史本來就很精彩,因為它有無限的解讀空間。
  • 歷史劇《大明風華》熱爆螢屏,它離真正的歷史有多遠?
    近日,由湯唯和朱亞文等主演的古裝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在湖南臺和各大網絡火熱播出。該劇講述了明永樂元年,御史大夫景清遭成祖朱棣滿門抄斬時,女兒蔓姝化名孫若微(湯唯飾)被人收養家中;成年後陰差陽錯被嫁入東宮,成為與自己邂逅認識的皇太孫朱瞻基(朱亞文 飾)的妃子;住到皇宮後,想報父仇家恨的她多次蓄謀刺殺朱棣,但在和朱瞻基的日常接觸中發現朱瞻基心地仁厚,體恤民情,慢慢情感也愈發仰慕和理解心地善良的朱瞻基;最後她決定放棄報仇計劃,一心輔佐朱瞻基繼承皇位後的國家治理,為大明基業的興旺和民生幸福而奔波一生
  • 看《大明風華》就別帶腦子了,不然容易傷身體
    題/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豆瓣6.3分的大明風華實至名歸文/未定君,念其名而思其意,筆名未定、來去未定、家小未定者也,所以⑧要問,在下正是那個風一樣的快樂男人。未定君の前言(逼逼叨叨):歷史劇《大明風華》最近正在熱播,然而劇情實在堪稱魔幻,當是當代中國現實主義魔幻大作,故而不得不一吐為快,細數其中槽點所在,包括:土木堡之變顛倒黑白,平安諸將起死回生等等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