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支持
文字|王傳敏
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介:王傳敏,湖北襄陽人,就職於湖北十堰太和醫院感染科,任細菌真菌感染亞專科主任,湖北醫藥學院講師,曾參加英國蘇塞克斯大學醫院專科醫師培訓、美國Baruch.S.Blumberg研究所訪學,新冠肺炎隔離病房一線醫師,追求成為一名好醫生。(診療範圍:各種肝病、感染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發熱)
2021年輕輕地掀開日曆來到了身邊。
2021年第一天的早上,我收到沙田的新年微信祝福。我告訴她:「我這個湖北的醫生現在你的老家——上海。我來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的科室進修來了。」沙田很興奮,對我說:「寫寫吧,遠近看張醫生」。
沙田現在香港,和其他幾位海內外女作家女編輯共同創辦了「渡十娘」微信公眾號。從沙田的話可知,「張爸」不僅是華山感染科的張爸,也不僅是上海的張爸,而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張爸。這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Super Star,是多麼吸引人們想要去了解。
我的回答讓沙田哭笑不得。我說:「我現在來華山感染科剛一個月,因為華山醫院除總院之外還有好幾家分院,醫生都是採取輪轉制的。我第一站被安排在華山東院,至今只在總院見過張爸兩次,都是在活動現場,所以基本上是遠距離看張爸。」
第一次見面是2020年11月30日晚上。我是12月這一批次來華山感染科進修的醫生,12月1日正式報導。按華山感染科的慣例,在進修生報導的前一日,科室會有一個歡迎儀式。這次就定在11月30日晚上6:00,我和其他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進修醫生共46人都早早地到了華山醫院5號樓(感染科樓)3樓的活動室。到了之後發現華山感染科的老師們已經在那裡了,為我們準備了簡單清爽的晚餐。
晚餐後,喻老師說,張教授正在從另一個會場往這裡趕,要不就由感染科副主任邵教授先為大家講話。正說著,就聽見門外傳來響亮而親切的聲音「歡迎邵主任講話」,大家的眼光不約而同望向門外,「張爸」到了,正好到點兒,這就是張爸的節奏。
張爸很忙,若有分身術就好了。看見張爸,大家都很激動,掌聲熱烈響起。這個敢講真話的教授,早已成了我們心中真正的明星!
張爸說先讓各位進修醫生都自我介紹一下,都認識認識,同時把合影也拍了。看來張爸太明白大家心底的那點兒事了,同時又兼顧了時間效率,這就是張爸。我們每一位進修生都上臺進行了自我介紹,也都和張爸合了影。只聽張爸對負責拍照的喻老師說:多拍幾張啊,拍照也不要錢的……好讓大家挑到滿意的圖片。
因為今晚在場的進修醫生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和網紅張爸合影,張爸就像是知道大家的小秘密似的,特意滿足大家的心願。
合影共享在進修醫生群裡。從照片可以看出張爸對每一位醫生都笑容可掬,絲毫沒有一點大牌教授的架子。張爸和每一位進修醫生都進行了交流,了解大家的學習需求,因為他知道好多醫生都是帶著任務來華山學習的。張教授希望每個醫生都能達成自己的學習目的。華山感染科的亞專科分得很細,疑難感染、重症感染、真菌感染、肝病等等。
張教授對華山感染科負責管理進修生的老師說,「登記好各位進修老師的學習需求,滿足他們的意願。如果他需要學習多重耐藥菌抗感染知識,你讓他待在肝病組,他也覺得憋屈。」 這就是張爸,說話永遠都是那麼一語中的,沒有彎道。
本文作者王傳敏醫生與張文宏教授
第二次見面是2020年12月24日晚上。華山感染科的李老師提前1周就發了通知,科室將要為進修醫生舉辦平安夜茶話會活動,還安排了「我為家鄉打call」這一節目,讓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活動依然定在晚上6:00。
那晚,在華山醫院5號樓3樓活動室,華山感染科的老師帶著我們一起掛彩色的氣球,貼喜慶的圖畫,整個活動室喜氣洋洋,充滿節日氣氛。張爸準時出現在活動現場。在「我為家鄉打call」節目中,首先是由來自雲南臨滄的匡醫生介紹了「我的家鄉我的茶道」,然後由我介紹了「我的家鄉襄陽」,張爸都認真地聽著,問道「襄陽城的城門是否都還在?」、「襄陽人早餐也喝黃酒哦」。我們講完,張爸打趣說,今天普洱(匡醫生家鄉的茶)沒喝到,牛肉麵也沒吃到(我家鄉襄陽的特色牛肉麵)……
那天活動現場,張爸特意叮囑我們進修生班主任華山感染科的李老師,春節要把團年活動組織好,把科室的冰箱提前清理出來,準備好吃的,比如餃子餡兒什麼的,大家一起包餃子,讓不能回家的醫生在華山團年,對於春節值班的進修生,一定要方方面面照顧好。
然後,張爸特別講到了新冠疫苗。因為平安夜那天是周四,張爸告訴大家說周日新冠疫苗就會到醫院,下周一(12月28日)開始為華山感染科的醫生們進行新冠疫苗注射。張爸說中國研發的疫苗是安全的,鼓勵大家注射,但他也同時告訴大家「注射完全自願,不願注射的可以不打」。
從張爸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說話做事絕不拖泥帶水,很尊重人的醫生!
這就是我來華山醫院感染科進修的第一個月裡兩次近距離見張爸,因為還沒到總院,所以還沒能有機會親眼看張爸查房。我聽說,張爸是一位非常親和的教授,但他查房時對年輕醫生要求嚴格,經常要負責床位醫生匯報出具體的檢查結果,絕不含糊。然後就是速戰速決,他每次都很快抓住病人信息,迅速給出診療意見。我期待在以後的日子裡,親眼見識張爸查房。
作為一名感染科醫生,我當然是非常關心感染科未來發展的了。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文章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讀到的,還記得標題是——重建大感染科,一個張文宏救不了這個「不賺錢」的科室。
此次華山進修,第一次見面,張爸就專題講述了華山感染科的發展史。華山感染科曾經也是一個幾近被踢出局的科室,又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局面,連續十年蟬聯中國感染病專科排行榜之首!他希望我們各地區醫院的感染科都能抓住機遇,從困境中走出來。作為感染科醫生,真心希望這個學科,不要只在疫情來臨時才顯得那麼醒目!
(本文所有照片由作者王傳敏醫生提供)
作者其他作品:
「黎萍走了」,一位醫生講述她和患者的診療故事
圖片 I 網絡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王傳敏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繫刪除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娘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國內:dushiniang9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