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在華山醫院看「張爸」

2021-01-17 渡十娘


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支持

文字|王傳敏

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介:王傳敏,湖北襄陽人,就職於湖北十堰太和醫院感染科,任細菌真菌感染亞專科主任,湖北醫藥學院講師,曾參加英國蘇塞克斯大學醫院專科醫師培訓、美國Baruch.S.Blumberg研究所訪學,新冠肺炎隔離病房一線醫師,追求成為一名好醫生。(診療範圍:各種肝病、感染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發熱)




2021年輕輕地掀開日曆來到了身邊。


2021年第一天的早上,我收到沙田的新年微信祝福。我告訴她:「我這個湖北的醫生現在你的老家——上海。我來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的科室進修來了。」沙田很興奮,對我說:「寫寫吧,遠近看張醫生」。


沙田現在香港,和其他幾位海內外女作家女編輯共同創辦了「渡十娘」微信公眾號。從沙田的話可知,「張爸」不僅是華山感染科的張爸,也不僅是上海的張爸,而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張爸。這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Super Star,是多麼吸引人們想要去了解。


我的回答讓沙田哭笑不得。我說:「我現在來華山感染科剛一個月,因為華山醫院除總院之外還有好幾家分院,醫生都是採取輪轉制的。我第一站被安排在華山東院,至今只在總院見過張爸兩次,都是在活動現場,所以基本上是遠距離看張爸。」


第一次見面是2020年11月30日晚上。我是12月這一批次來華山感染科進修的醫生,12月1日正式報導。按華山感染科的慣例,在進修生報導的前一日,科室會有一個歡迎儀式。這次就定在11月30日晚上6:00,我和其他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進修醫生共46人都早早地到了華山醫院5號樓(感染科樓)3樓的活動室。到了之後發現華山感染科的老師們已經在那裡了,為我們準備了簡單清爽的晚餐。



晚餐後,喻老師說,張教授正在從另一個會場往這裡趕,要不就由感染科副主任邵教授先為大家講話。正說著,就聽見門外傳來響亮而親切的聲音「歡迎邵主任講話」,大家的眼光不約而同望向門外,「張爸」到了,正好到點兒,這就是張爸的節奏。


張爸很忙,若有分身術就好了。看見張爸,大家都很激動,掌聲熱烈響起。這個敢講真話的教授,早已成了我們心中真正的明星!


張爸說先讓各位進修醫生都自我介紹一下,都認識認識,同時把合影也拍了。看來張爸太明白大家心底的那點兒事了,同時又兼顧了時間效率,這就是張爸。我們每一位進修生都上臺進行了自我介紹,也都和張爸合了影。只聽張爸對負責拍照的喻老師說:多拍幾張啊,拍照也不要錢的……好讓大家挑到滿意的圖片。


因為今晚在場的進修醫生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和網紅張爸合影,張爸就像是知道大家的小秘密似的,特意滿足大家的心願。


合影共享在進修醫生群裡。從照片可以看出張爸對每一位醫生都笑容可掬,絲毫沒有一點大牌教授的架子。張爸和每一位進修醫生都進行了交流,了解大家的學習需求,因為他知道好多醫生都是帶著任務來華山學習的。張教授希望每個醫生都能達成自己的學習目的。華山感染科的亞專科分得很細,疑難感染、重症感染、真菌感染、肝病等等。


張教授對華山感染科負責管理進修生的老師說,「登記好各位進修老師的學習需求,滿足他們的意願。如果他需要學習多重耐藥菌抗感染知識,你讓他待在肝病組,他也覺得憋屈。」 這就是張爸,說話永遠都是那麼一語中的,沒有彎道。


本文作者王傳敏醫生與張文宏教授


第二次見面是2020年12月24日晚上。華山感染科的李老師提前1周就發了通知,科室將要為進修醫生舉辦平安夜茶話會活動,還安排了「我為家鄉打call」這一節目,讓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活動依然定在晚上6:00。


那晚,在華山醫院5號樓3樓活動室,華山感染科的老師帶著我們一起掛彩色的氣球,貼喜慶的圖畫,整個活動室喜氣洋洋,充滿節日氣氛。張爸準時出現在活動現場。在「我為家鄉打call」節目中,首先是由來自雲南臨滄的匡醫生介紹了「我的家鄉我的茶道」,然後由我介紹了「我的家鄉襄陽」,張爸都認真地聽著,問道「襄陽城的城門是否都還在?」、「襄陽人早餐也喝黃酒哦」。我們講完,張爸打趣說,今天普洱(匡醫生家鄉的茶)沒喝到,牛肉麵也沒吃到(我家鄉襄陽的特色牛肉麵)……


那天活動現場,張爸特意叮囑我們進修生班主任華山感染科的李老師,春節要把團年活動組織好,把科室的冰箱提前清理出來,準備好吃的,比如餃子餡兒什麼的,大家一起包餃子,讓不能回家的醫生在華山團年,對於春節值班的進修生,一定要方方面面照顧好。


然後,張爸特別講到了新冠疫苗。因為平安夜那天是周四,張爸告訴大家說周日新冠疫苗就會到醫院,下周一(12月28日)開始為華山感染科的醫生們進行新冠疫苗注射。張爸說中國研發的疫苗是安全的,鼓勵大家注射,但他也同時告訴大家「注射完全自願,不願注射的可以不打」。


從張爸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說話做事絕不拖泥帶水,很尊重人的醫生


這就是我來華山醫院感染科進修的第一個月裡兩次近距離見張爸,因為還沒到總院,所以還沒能有機會親眼看張爸查房。我聽說,張爸是一位非常親和的教授,但他查房時對年輕醫生要求嚴格,經常要負責床位醫生匯報出具體的檢查結果,絕不含糊。然後就是速戰速決,他每次都很快抓住病人信息,迅速給出診療意見。我期待在以後的日子裡,親眼見識張爸查房。


作為一名感染科醫生,我當然是非常關心感染科未來發展的了。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文章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讀到的,還記得標題是——重建大感染科,一個張文宏救不了這個「不賺錢」的科室。


此次華山進修,第一次見面,張爸就專題講述了華山感染科的發展史。華山感染科曾經也是一個幾近被踢出局的科室,又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局面,連續十年蟬聯中國感染病專科排行榜之首!他希望我們各地區醫院的感染科都能抓住機遇,從困境中走出來。作為感染科醫生,真心希望這個學科,不要只在疫情來臨時才顯得那麼醒目!


(本文所有照片由作者王傳敏醫生提供)



作者其他作品:

「黎萍走了」,一位醫生講述她和患者的診療故事




圖片 I 網絡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王傳敏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繫刪除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娘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國內:dushiniang999@126.com




相關焦點

  • 渡十娘|周潔茹:糖不甩
    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支持文字|
  • 渡十娘|香港麻將手藝人湄姐的故事
    編輯|渡十娘 終於,有一天看她正空閒,忍不住的好奇心促使我走了過去。湄姐一看到是年輕人,立馬知曉了來意。二話不說拿出了一份簡介和一大沓足足有一掌厚的名片,說:「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你看這是這些年來過來採訪的名片,答來答去也不過都是那些內容了。這本書給你,裡面寫得清清楚楚,網上視頻採訪也很多,你去搜一下也都很清楚了。」 當時場面瞬間有些尷尬。
  • 渡十娘|2020,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文字|渡十娘all編輯|渡十娘2020終於就要過去了。我們先來跟著渡十娘回顧一下這不平常的一年:2020,你還好麼?在這裡,我們全球連線,跨越五個時區,齊心協力生出了我們的「孩子」——渡十娘。年初為了豐富一下業餘生活把地下室裝修出一間影音室,沒想到成了今年最好的「投資」。每天的大量時間是在網飛和油管裡消磨的。在這裡看各種新聞聽各方爭辯,也在這裡看了不少好片子,甚至久已不碰的綜藝。2020,我重新開始寫作。
  • 渡十娘|吳玲瑤的幽默——髮式大驚奇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 渡十娘|女兒在美國學中文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 渡十娘|于素秋的美麗洋娃娃——我們的芳華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 渡十娘|許冠傑燈塔情歌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
  • 渡十娘|有夢的女人住到了海邊
    文字|陳瑞琳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介:陳瑞琳,美國華裔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家住墨西哥灣》《他鄉望月》及學術專著《橫看成嶺側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學散論》《海外星星數不清—陳瑞琳海外文學評論集》等。輾轉找到一位學校裡出名的中國教授,教授看了看她的履歷,冷冷地說:「我手下幹活的人都來自清華、北大,而且都是博士。」 她拉開門退出時突然甩出一句:「你用我做學生絕不會後悔!」 教授站起身來, 叫住她:「你回來!」 那是怎樣一些不堪回首的日子。
  • 渡十娘|到天樂裡去,探劉以鬯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
  • 渡十娘|巴黎:美神與疫魔對峙 --- 陰影下的舞蹈
    綠騎士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介:綠騎士,原名陳重馨。人們選擇一張名畫作模型,用手頭上的物件,把自己和家人變為畫裡真真,成了張活動的名畫,拍照留念。一時在臉書上熱傳,以致國立現代美術館舉行比賽。其中最多被模仿的有蒙娜莉薩的微笑、梵谷割耳後的自畫像、馬勒在浴缸中被刺殺、馬格烈特的蘋果臉人等等……有些效果使人叫絕。困在家中,受諸多限制,必須有創意。
  • 渡十娘|客廳:現代印加人(遊走秘魯之一)
    你做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請把我轉給更多人看到文字|苗曉霞
  • 渡十娘|三十而已的姐姐們:你都忘了自己有多美
    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肯定文字|Sunny
  • 渡十娘|請聽我說說我的三姨媽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 渡十娘|安利一部可以治癒2020年的好劇《modern love》(之門衛古茲敏)
    文字|王婷婷編輯|渡十娘一直到這個時候,古茲敏才告訴她:「我看的從來不是那些男人,瑪姬,我看的是你的眼睛。」導演和編劇均為約翰·卡尼,他也是經典音樂片和愛情片《曾經》的導演和編劇。但這可不是愛情故事。D:當時你的文章寫了一次意外懷孕,但其實你並不愛孩子他爸。而那個重要的男人古茲明卻一直守護在旁。很想知道你當時分享這個故事的心情。J:其實當時是有點兒難為情的,但是對於我來說,古茲明對我的友情和關愛非常偉大。這也只是一篇150字的小短文,算不上文章。可能這篇短文看起來,我的身邊除了古茲明就沒有別人了。這可能是短文體裁比較局限的一個地方。
  • 渡十娘|大師的文事和軼事---懷念劉以鬯先生
    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轉發也是一種支持 文字|
  • 在線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14000多張處方背後的等待與焦慮運行10個月,華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的就診量穩步攀升,在線問診數為全市第一,突破16000人次;網際網路處方量突破14000張,為成人綜合醫院第一。16000多在線問診人次、14000多張電子處方的背後,正是對患者方焦慮等待的「應答」。
  • 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煉成的
    自今年2月作為上海市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上線」,目前已運行10個月的華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並在網際網路處方量、在線醫生人數等多項指標上名列前茅。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的背後,還不止「在線配藥」這麼簡單。
  • 渡十娘|夜譚:福州夢,姊弟情 --- 卡米兒與保羅兄妹的故事
    你是我的閱讀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戳藍字一鍵關注 渡十娘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文字|
  • 杜十娘
    杜十娘告訴我,那個火鍋店關門後,她又去了橋北的馳寧房產上班。在一次開會時暈倒了,同事們送她去醫院緊急搶救,就檢查出是尿毒症晚期。然後,杜十娘就獨自回了湖北老家。現在,她一個人住在縣城裡,租了間最便宜小房子,方便隨時去醫院。而她年邁的父母,帶著她年幼的兒子,住在很遠很遠的山上 我問,那你丈夫呢?
  • 白斑是什麼引起的長春華山醫院
    核心提示:長春、松原、白城、四平、白山、公主嶺、通化、延吉、大安、遼源、通遼、德惠、九臺、吉林治療白癜風到長春華山皮膚病醫院。白斑是什麼引起的長春華山醫院?白癜風的治療難度沒人敢小瞧,所幸現在醫學還是很發達的,即使不能讓它不再出現,也能很好的控制住白癜風的病情發展,患者不要過於擔心。現在市場上的醫院也有很多,不過每一家醫院的治療還是有差距的。那麼,長春看白癜風去哪一家醫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