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列寧臥病期間確實向史達林要過毒藥
託洛茨基所著的「史達林評傳」一書中提到:列寧在第二次臥病期間,史達林曾說列寧向他索要毒藥,因為列寧對未來感到絕望。託洛茨基對此持反對態度,」自然,我們甚至不能考慮執行這個要求,格季耶(為列寧看病的醫生)沒有失去希望。列寧還能康復。「但是實際上這一情節還有待考證。
-
電影《列寧在1918年》的另一面
該書對這場大清洗的頌揚具有領銜和定位作用,《教程》中,史達林當年的戰友幾乎無一不是野心家、陰謀家,仿佛他們就是為了分裂黨、腐化黨才投身於革命隊伍的,而對史達林卻作了盡情歌頌。聯共(布)中央要求全體黨員、全國各族人民都要認真學習這本書,領會它的「精髓」,將其作為行動指南。
-
《列寧在1918》是如何篡改歷史的
請看:在白俄匪軍向蘇維埃大舉進攻時,是史達林率領紅軍擊退敵人,並使蘇維埃政權控制的國土面積擴大了兩三倍;當全國出現糧食危機情況下,是史達林從察裡津調回糧食,使人們免受飢餓之苦;當列寧遇刺後處於半昏迷狀態下,反覆呼喚的人是史達林;而與列寧同時代的革命元老布哈林、託洛斯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統統成了叛徒、反革命分子。
-
再見列寧:從蘇維埃的夢魘中甦醒
如果史達林對革命元老和黨內領導同志殘暴無情,對手無寸鐵的人民當然也不會手軟。他到底殺害了多少人民?即使在目前,正確的數字仍然無法得知。史達林死後,繼任的赫魯雪夫在1956年「全蘇聯共黨大會」的秘密演說中,宣稱有一千萬人在史達林手中毀滅。本文轉自 《列寧的墳墓》。「我狂烈地請求你,不要讓這部作品消失···不要讓它毀滅。我重複、我強調:這無關我自己的命運。
-
俄羅斯的領導者(蘇聯)- 列寧(6)
他並指出列寧在行動正當性的判斷,取決於對於革命事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簡單的道德準則:採取某些措施是推進或阻礙革命事業?」 人物評價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獨立廣場的列寧雕像。近年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歷史修正主義者則強調,早已存在的想法與大眾壓力對列寧和其政策的影響。 許多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將列寧的管理描述為極權主義和警察國家,且許多人形容這是認為這是一黨專政。數字學者形容列寧是是獨裁者,但是萊恩指出,就其所有提議都能得到接受和執行一事而言,列寧並非是獨裁者,因為其許多同僚在各種問題上都曾不同意他的想法。
-
觀看次數最多的電影《列寧在十月》
1918年》,這兩部電影相比起來我還是願意看《列寧在十月》因為裡面有許多戰爭場面,還有瓦西裡為了保護列寧而與敵人周旋的場面和內容,看的也是有點緊張激烈的樣子,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列寧在十月》這部電影。
-
前蘇聯蘇聯列寧墓建造現場老照片,設計氣勢恢宏,圖八是列寧遺體
1924年1月21日6時50分,列寧在莫斯科附近的哥爾克村與世長辭。25日,阿·舒謝夫做成陵墓設計草圖,在1924年1月27日就匆匆趕建成一座木質結構的臨時性陵墓,裡面安放著列寧的水晶棺。
-
原來史達林年輕時候這麼帥,列寧老婆這麼美,你敢相信?
史達林這個人不用說,作為超級大國蘇聯的締造者之一,我們都已經很熟悉他那八字鬍的造型了,但他年輕的時候居然如此帥氣,秒殺如今影壇上的一眾小鮮肉
-
難忘的電影——《列寧在1918》
知青的生活是苦的、累的、單調的,而精神上的空虛和文化生活的匱乏更使人難以忍受,農忙時,勞累使人忘掉了一切,但農閒時,特別是冬季,如果還呆在農村的話,那日子就很難熬了,沒有書看,除了革命歌曲外聽不到其他音樂,極少看到電影,下鄉三年,我在農村只看過一場電影,當時的情景至今令我記憶猶新,這部電影就是《列寧在1918》。1969年初冬的一天,天氣很好,一點也感覺不到冷。
-
電影臨摹:《列寧在十月》
門玻璃上映出列寧的身影,傳出列寧的聲音:「託洛斯基、加裡涅夫兩人的提議和季若維也夫的提議沒什麼差別。」房間內列寧兩手按在腰部,站在桌子旁,史達林站在列寧身後叼著菸斗。「這兩個提議都是要等候,蘇維埃大會能不能等,憲法制定會議能不能等,反正都想等。哈,看樣子,和他們不能夠同路了。我們不能夠等著,讓那資產階級絞殺革命。史達林同志說我們不能夠等候,這完全是正確的。
-
老照片,圖二蔣經國和妻子的浪漫照,圖七女王接見的夢露風情萬種!
老照片,圖二蔣經國和妻子的浪漫照,圖七女王接見的夢露風情萬種! 老照片,1913年,20歲的宋慶齡留美歸來,和大姐宋靄齡還有母親倪桂珍的珍貴合影照片。倪桂珍堪稱是民國最牛的母親,養育的兒女皆為人中龍鳳。
-
陋蘭:列寧被刺之謎——究竟誰是刺客?
影片中有幾組鏡頭: 在劇院的包廂內,以社會革命黨人康斯坦丁為首的反革命分子,一邊欣賞芭蕾舞劇《天鵝湖》,一邊策劃血腥的暗殺行動,暗殺對象直指革命領袖列寧、史達林等人; 在一間幽暗的房間內,準備實施暗殺行動的面目猙獰的女刺客無聊地擺弄著即將射入列寧身體的手槍子彈,旁邊一個女特務連忙提醒:「小心!彈頭上有毒!」
-
史達林死後有多慘?遺體從列寧墓中移出,女兒被迫改姓,兒子開除
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尤其是在二戰中,更是產生了很多強勢的領袖,其中蘇聯的領袖史達林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然而史達林到了晚年時期卻因為個人原因,造成了蘇聯巨大的人員傷亡,所以史達林的功過是非也廣為詬病。1953年3月5日。史達林因為腦溢血去世,他死後被葬在列寧墓中。
-
自殺身亡的史達林妻子
史達林與妻子娜傑日達與史達林結為伉儷娜傑日達於1901年生於巴庫的一個工人家庭, 父親謝·阿里盧耶夫是一名鉗工, 很早便投身革命活動, 並於1898年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母親歐裡加·葉甫根尼耶芙娜積極支持丈夫的事業, 在十月革命前也成了布爾什維克黨的一員。
-
列寧遺體僅剩10%,為何每年還花幾百萬防腐?網友:這錢花得不虧
甚至在思想觀念與俄國大相逕庭的英國,其著名總統邱吉爾也對列寧給予了高度評價,可見其偉大之處。作為蘇聯乃至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最受人民尊敬的革命領袖之一,列寧不僅創造了蘇維埃,而且推翻了俄國沙皇的領導,使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使俄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
被累死的名人特型演員:列寧扮演者史楚金
羅姆微笑著對史楚金說:「我們幾乎物色了和列寧同志長相相似的全部演員,都未能如願,而你寬大的額頭,簡直和列寧同志一個模樣,『列寧』同志非你莫屬!」 接著,羅姆給他講起了劇情,當講到「列寧蓋著別人的大衣睡在地板上」的時候,史楚金禁不住樂了,覺得這也太容易做到了,於是便答應出演列寧這一重要角色。 事情並不像史楚金想像的那樣容易。
-
史達林怎麼看待「史達林崇拜」
史達林自己很清楚,他這個人跟那個在官媒上被崇拜的史達林不是同一個人。由於忽視了這兩個史達林的區別,不少研究者會用劇本中的史達林來猜測演員史達林,把史達林看成是一個與列寧完全不同的,蓄意製造對自己個人崇拜的總設計師、策動者和推行人——為了突出自己的革命貢獻,他修改了歷史,他授意並準許用電影和文藝來美化自己的形象、誇張的生日慶祝讓他樂不可支、「天才」和「人民之父」的阿諛頌詞令他陶醉。
-
滄浪齋藏石錄:十六——十八,雪融鳥鳴圖+幽蘭聽泉圖+列寧像
不在意者,應為一普通圖案石。遂置於院中任日曬雨淋風吹。一日偶見其上圖案變化,遂取而觀之:春雪初融,溪流淙淙。雙鳥嬉戲,一默一鳴。遠山蒼蒼,虯樹蔥蘢。花香不遠,芳草連城。十七,幽蘭聽泉圖。此石得之於一紅土堆中。石為白石,經紅土漬染,色彩斑斕,竟成畫圖:長髻佳人,高巖擁衣獨坐。眼前背後附杜甫《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在線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觀看本部老電影中文名稱:列寧在1918製片地區:蘇聯導 演:米哈爾·羅姆出品時間:1939年對白語言:俄語類 型:歷史 主 演:史楚金,H·奧赫洛普柯夫上映時間:1939年《列寧在1918》是前蘇聯黑白故事影片。
-
列寧的遺體近百年來為何一直保存完好?
許多布爾什維克領導人都反對保存列寧的遺體,但卻沒有什麼用。史達林堅持認為,作為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列寧的遺體應該被保留下來。有兩種可行的方法可以保存漸漸腐爛的遺體:冷凍和防腐。在解剖學家弗拉基米爾·沃羅比約夫的幫助下,茲巴爾斯基在遺體上製造了約20處切口,在顱骨上鑽孔(大腦、眼睛和大多數其他內臟已被一併摘除),並將列寧遺體放入福馬林溶液中浸泡數周,以殺死細菌和微生物,防止遺體進一步腐爛。然後,茲巴爾斯基與沃羅比約夫將列寧遺體放入酒精溶液中浸泡,以改善膚色以及掩蓋出現的屍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