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他的音樂風格形式多樣,涵蓋範圍廣泛。莫扎特最知名的三首長笛協奏曲即:《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G大調第一號長笛協奏曲》和《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
《G大調第一號長笛協奏曲》和《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這兩首曲子是在同一年創作的。其實莫扎特一生中為長笛獨奏和樂隊寫了最少五首樂曲,其中現存的有四首,也都是在1778年完成的。
故事接上回,莫扎特的長笛傳世名作是怎麼來的?
莫扎特的長笛傳世名作是怎麼來的?
1777年莫扎特經約翰·巴普蒂斯特·文德靈的介紹,接受了荷蘭富商的委託交付了《G大調第一號長笛協奏曲》和《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兩首「交差」的曲子。但是相比前者,《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並不是一件「走心」的創作。甚至不是一件新作品,而是直接改編自他之前在薩爾茨堡時就創作過的雙簧管協奏曲作品(真的就是交差啊)。這首雙簧管協奏曲原是莫扎特為薩爾斯堡宮廷樂隊雙簧管演奏家弗爾蘭狄斯而作的《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莫扎特直接把原曲改成高出一個高音,改編成了現在的《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
莫扎特一生中僅有的兩首長笛協奏曲的創作就是這麼來的,這兩首作品顯得尤其珍貴。雖然聽上去只是個交差的作品,但足見莫扎特的創作功力,也充分展現了莫扎特作曲的超高技巧。柔和的主題如牧歌般優美,如夜曲般抒情。尤其是每個樂章收尾的華彩樂段,是莫扎特留給演奏者自己發揮或創造出自己風格的樂段來演奏和表現自己的音樂。
天才畢竟是天才。
可惜莫扎特只活到了36歲,很難想像莫扎特如果能像海頓一樣活到77歲將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成就。
今天分享的是帕胡德2001年現場演奏的版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更多長笛諮詢請關注愛笛聲長笛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