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腳病,看了很多地方都看不好,花了不少錢不算,還常把我的腳弄得血淋淋的,走路都不好走,很痛苦。」近日,家住徐匯區華涇鎮的王老伯向本報熱線反映了他的煩心事,在老人的述說中,記者得知最終「終結」老人腳病痛苦的是全國勞模郟芬芬扦腳服務部。「現在門店很少了,真心希望勞模的技藝能夠傳承、發揚下去。」老人呼籲道。
經過走訪,記者發現滬上現存兩家以郟芬芬命名的扦腳門店,由郟芬芬的徒弟主營打理。採訪中,勞模郟芬芬本人已年近七旬,因身體患病,她多年前開始「退居二線」。現在,郟芬芬的徒弟們年紀也都不小了,曾經最紅火時的6家門店,因人員年齡、技藝傳承、租金上漲等諸多因素,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小小服務部坐滿老顧客
走進黃浦區新閘路200號的長新大樓,「郟芬芬扦腳服務部」設在一樓的一個單間裡,不大的房間裡,靠牆一字排開六張單人沙發,坐滿了前來看腳病的市民,有的在泡腳,有的在扦腳。而擱腳板凳的另一側,放著工具包和一組修腳刀,兩位技師正手腳麻利地忙碌著。
正在扦腳的周老伯今年80歲,家住徐家匯路,每隔一段時間,他和老伴會相伴而來扦腳,已有4年多。「我們老年人容易生甲溝炎、老繭,以前我們也到小區附近的店鋪去看過,都弄不好,還很痛苦。」周老伯坦言,即使這裡離家有些路程,但他們一直都會來。一旁的張先生也是門店多年的老顧客,「當時我的腳趾痛得無法走路,去三甲醫院也看過,後來還是同事推薦了這裡,沒想到一個療程就治好了甲溝炎。」家住浦東的張先生說,每次來時看見這家店還開著,他很是欣慰,希望勞模開的店,能夠一直開下去。
退居二線門店交付徒弟
「店裡現在有6個人,分兩班工作,從早上8點半服務到晚上8點半。他們都是我的徒弟,大多都五十多歲,最年輕的也四十出頭了。」郟芬芬有些感慨地說,她今年已經69歲了,幾年前,因身體患病,她無法繼續從事腳病醫治——這個她做了一輩子的事業。目前,新閘路門店的經營主要由徒弟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打理,北京西路門店由徒弟單獨打理。
記者注意到,牆上的價目表中,扦腳、括腳、捏腳等服務都是每位40元,和一般足浴店動輒上百元或幾百元的收費,相差較多。「來我們這裡的都是老顧客,而且以老年人居多,儘管這些年,房租、材料費、藥費、水電煤等一直都在漲價,但我們價格沒有漲多少,每四年漲五塊錢,這樣老年人也能承受。」郟芬芬的老伴王老伯坦言。
最火的時候曾開6家門店
郟芬芬是上海的第一代修腳女工,國家級高級技師,也是全國勞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她進入原大觀園浴室工作,多年的悉心服務,鑽研技術,練就了醫療腳病的高超技藝,甲溝炎、嵌趾、雞眼等腳病在她手下「刀來病去」。
令人折服的不僅僅是郟芬芬那精妙絕倫的技藝,還有她那份樂於奉獻的精神——時常在下班後義務為患者服務,上門為老人服務,還四處求方,自費研製出治療溼氣、指甲增生、肉刺手、手腳開裂等病症的秘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郟芬芬所在的大都市總公司成立門診部,將「郟芬芬」作為品牌正式掛牌。之後,郟芬芬承包門診部,最紅火的時候有6家門店,位於浦東、長寧、普陀、寶山等區。
希望更多年輕人傳承技藝
「做這一行,真的非常辛苦,能堅持下來的,也能學到一手真才實學的修腳技藝。」在郟芬芬看來,扦腳是一門手藝,其中也蘊藏著醫道。和很多技藝一樣,修腳手藝的傳承也面臨著少有年輕人願意學、願意堅持下去的境遇。「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這門手藝,讓更多的人擺脫腳病的痛苦,舒舒服服地走路。」郟芬芬感嘆著說。
現場,郟芬芬的一位徒弟說,當時郟芬芬在帶教他們時,非常耐心和細緻,小到死皮修剪,大到腳病醫治,事無巨細、手把手地教他們。除了扦腳的技藝,更是將這份對專業的認真和熱愛傳遞給了他們。如今,每個月為多個街道敬老院送扦腳服務的傳統依然延續著,由郟芬芬的徒弟在自己的休息日輪流去敬老院為老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