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過這會是一部爛電影,但是卻沒想到這是一部如此爛的電影。
爛得讓我無話可說,爛得讓我無從下筆,爛得讓我五體投地,爛得讓我開始懷疑宇宙和人生的意義。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生產爛電影?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觀看爛電影?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給爛電影寫影評?
生產爛電影是因為市場規律,觀看爛電影是因為沒人在拉著小手進電影院時期待接受藝術教育,給爛電影寫影評是因為罵人總是比誇人容易。
爛電影是摩西,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心態糟踐著自己,折磨著觀眾,提醒我們警鐘長鳴。《一生一世》是浪漫愛情電影的摩西,它提點我們浪漫愛情片的十誡。
一誡:選角要慎重。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只看臉的時代。
高圓圓長相如秀蓮,目光如死魚。從17歲演到37歲,從始至終演得都像30歲——大齡剩女的標準年齡,綠茶婊的人生巔峰——時間是不會在花瓶身上流逝的。這個故事塌了一半。
謝霆鋒胸大顏好演技佳。我一直以為他的天王地位只是依靠一紙畫皮,浪得虛名,直到我看了《十月圍城》。謝霆鋒演技真心不錯,當然,是在他不說話的情況下。《一生一世》再次證明了他扮演街頭純良小混混的天然氣質,但是——這是一個生在北京的小混混,你那一口略顯口吃的港臺腔是要鬧哪樣?不說話的時候情深義厚,一張嘴就彈幕亂入。童年的那段戲拍得不錯,儘管有些矯情但還算有點質感。讓人想到了《我十一》,也讓人想到了馬小軍。這應該是一個滿嘴京片子的小流氓,否則就別把地標打得太明顯。
二誡:橋段要精心。
雨天分別、刷盤子昏倒、藝術家發飆、土豪包車約美女、新歡舊愛一鍋端、車禍被迫承擔責任、體貼真愛放飛自由……
知道你是商業電影,知道你就是為了賺錢,知道你手潮活糙周期短,但是你也不能侮辱觀眾智商到這個程度吧,觀眾再沒文化好歹也都是看著電視長大的吧,觀眾知道什麼叫「一哭二鬧三上吊」,就算是抄別人作業也得把姓名改了吧,這麼爛俗實在是太過分了!隨手在電影院抓一個喜歡看電視劇的掃地大媽都編得比你曲折、比你精彩。
稍微用點心,多有一點悠悠球的段落,會給影片增色不少。
三誡:臺詞要含蓄。
越是浪漫的越是含蓄的。愛情電影的大忌就是張口「我愛你」,閉口「在一起」。「我不能失去你」「一切都過去了」「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們從此不分離」……觀眾都知道你愛他,他愛你,但是你們就是不能在一起。觀眾想看的是你們究竟在什麼特殊情況下因為什麼特殊原因不能在一起而產生了什麼特殊情緒。請投資方少拖欠編劇工資,請編劇多想想這些俗詞如何才能視覺化。
四誡:場面要溫和。
這個場面特指愛情故事片中,「做愛做的事」的特殊場面,這個溫和指的是在劇情過渡上要溫和,在視覺衝擊上要溫和。純情戲不適合有激情場面,青梅竹馬的純情戲最好連深吻都不要有。安然幫助趙永遠整理被子本來是純情戲,但是此處的一吻,使得趙永遠人物魅力散盡——懵懂的小跟屁蟲變成了猥瑣大色狼。之後的床戲更是過分,那時候的年代那時候的人,人家馬上就出國了你還要奪人初夜?編導的良心大大的壞掉了。
五誡:關係要真實。
我想問:你跟你小學同學真的有那麼熟嗎?久別重逢,第一面就毫不尷尬滔滔不絕?第二面就酒吧相聚深情表白?第三面就一同看店拜見家長?第四面就放棄未來勇於委身?第五面就一生一世生死相守?
真不好意思,觀眾接連的笑場告訴你: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六誡:音樂太濫情。
煽情的電影當然要配煽情的音樂。音樂是最簡單粗暴直抒胸臆的手段。是浪漫愛情電影渲染感情、烘託氣氛的必殺技。所謂,畫面不夠音樂湊。但是——導演求求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劇情進行中使用太多有歌詞的配樂?真的很跳戲。觀眾們是寬容的,是善良的,但是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七誡:LOGO 過於顯眼。
浪漫愛情喜劇中的Logo分為兩種,一種是植入廣告,另一種是愛情宣言。兩種logo都不宜太過顯眼。
現代戲的植入廣告是一本萬利的營銷手段,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刻意為之就會使觀眾啞然失笑。比如,《一生一世》97年時,趙永遠和孫躍進看著電視上香港回歸,電視上方赫然有著兩個字——特步。
愛情宣言如果不是導演竭盡全力也要完成的創意亮點,最好也不要太過強調,因為這樣會打破好不容易才營造起來的浪漫氣氛,極大地分散觀眾注意力,引發笑場的結果。正面例子:《失戀33天》最後王小賤的燈光宣言。反面例子:《一生一世》中,安然回身抱住追至紐約的趙永遠,街邊有一個巨大的血紅色的「LOVE」雕塑。
八誡:MV和廣告即視感。
高光、剪影、太陽光斑,雲捲雲舒,風景如畫。MV技巧和音樂一樣,是最簡單的抒情辦法,可以有,但是最多不能超過三處。這一點上,《一生一世》做的非常好,只有三處mv段落,每處持續30分鐘。
MV罷了,硬廣拍得像廣告罷了,軟廣拍得像廣告也罷了,不是廣告的地方拍得也像廣告是怎麼回事?比如安然和趙永遠一夜春宵後,趙永遠體貼地煎蛋,端到床邊餵給安然,安然滿臉陶醉地說了一句「以後每天都吃好嗎?」讓我硬生生地腦補出「法式小麵包,還是盼盼好」……
九誡:結尾太突然。
敬告各位忠於職守、廢寢忘食、殫精竭慮、日理萬機的電影編劇藝術家們,除非你十分有把握讓觀眾在結尾潸然淚下,那麼就請給大家一個滿心歡喜的大團圓結尾。至少這樣他們在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只罵你,不會問候你們全家。男主角在結尾處意外死亡實在是最不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在你先把唐山大地震說成孩子們童年最快樂的記憶之後,又把911的發生營造成就是因為男主角在世貿中心。你玩笑歷史的災難和公眾的創傷記憶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大家都希望飛機撞的不是雙子塔而是你們家!
十誡:不要把以上九個錯誤都犯一遍。
(作者:祖紀妍 北京大學)
———————————
「非一流評論」,北大領銜,名校匯聚;一流作者,一流文章,學院派作品。版權聲明:本訂閱號文章所有版權歸《非一流評論:左岸影視、右畔文學》及其作者所有,若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歡迎大家分享本文,請點擊右上角及「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歡迎大家關注本《非一流評論:左岸影視、右畔文學》,請點擊右上角及「查看公眾號」並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掃描二維碼(長按二維碼圖片保存至手機,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選擇「從相冊選擇二維碼/條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