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和派克一世友誼:止於朋友,勝於朋友,很幸運,在羅馬遇見你

2021-01-09 一個會有用的魚

赫本和派克,深愛而不曖昧,止於朋友,卻勝過朋友,沒能成為戀人,卻是一輩子的知己。

赫本成為了好萊塢大明星後,狗仔隊一直偷偷跟蹤她,想挖出她的新聞,但是,多年來,卻一無所獲。

生活中的赫本,一如她在鏡頭前,乾淨美好,眨著純真的大眼睛,美好如璞玉。

人們說:「是個人都會有醜聞。但,赫本是例外。」

《羅馬假日》男主角派克說:「她從不說人壞話、道人短長,從不笑裡藏刀、陽奉陰違……要愛上赫本,實在太容易了……」

是地,愛上她,太容易了。從第一眼看到她,他就愛上了她,從此,一生一世。

赫本和派克,相識於一部電影《羅馬假日》。

當時的他,剛過完36歲生日,早已是大明星。她的內心,揣著對他的崇拜,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當時的她,只有23歲,初出茅廬,瘦削的身材,內斂的性格,一雙美麗的有大眼睛安靜而憂傷,讓人都生憐愛。第一眼看見她,他的心有了一種微微的顫動。

其實,赫本能夠出演《羅馬假日》,完全是出於一個偶然。

在母親的勸說下,赫本參加了《羅馬假日》的試鏡。試鏡結束後,攝影師因為忙亂,忘記了關鏡頭,就這樣,最真實的赫本出現在了鏡頭中。人們發現了這個天然純真的女孩,她的氣質,她的美麗,就是一個最完美的安妮公主。

第一次演戲的赫本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幸好,在片場,有一個人對她照顧有加。這個人,就是大明星格裡高利派克。

導演威廉·惠勒精益求精,總是要求演員一遍又一遍重複表演,甚至拍上幾十條才會滿意。當拍到記者將公主帶到「真理之口」這場戲時,劇情是一個人把手伸進「真理之口」,如果說了假話,他的手就會被咬掉。

派克在拍這場戲之前和導演商量,打算假裝把手咬掉嚇唬赫本。導演同意保密,這樣的設計果然收到了非常逼真的效果。派克回憶道:

對她保密當然是為了更真實。果然,她那驚恐的表情躍然銀幕,先是尖叫轉而又大笑,這無疑是《羅馬假日》中最逼真可信的鏡頭。」

在派克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赫本和派克完美的演繹了一個發生在浪漫之都羅馬的愛情故事。而真實世界裡,他們也同樣,在纖塵不染的豆蔻年華裡,彼此相遇,互相愛戀,開啟了一段塵世間最純真最美好的愛情。

拍攝過程的每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都格外的美好。片場上,他都對她百般照顧,細心而充滿柔情的呵護,像一個哥哥,也像一個愛人。片場外,他們一起外出散步,一起享受那寧靜而美好的時光。他喜歡看著她,她喜歡聽他說話。偶爾,她會將冰冷的小手放進他寬厚溫暖的手掌中。

1953年8月,《羅馬假日》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赫本一夜之間徵服了全世界。

1954年3月25日,是赫本終生難忘的日子。24歲的她因在《羅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那天晚上,在頒獎典禮上,在萬眾矚目下,激動得赫本說:

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

在這之後,赫本真正的成為了大明星,所到之處,到處是掌聲和鮮花。但是,這些,都不是赫本真正渴望得到的東西,內心深處,她渴望一份真摯永恆的愛情。派克知道赫本的心思,給她介紹了她的好朋友,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演員兼作家梅厄·菲熱。

梅厄當時36歲,瘦高的身材,面部稜角分明,多才多藝,溫柔體貼。赫本也對具有領袖風範的梅厄有了依戀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匯的名著《莎布琳娜》後,梅厄飛往瑞士向赫本求婚。1954年9月,赫本和梅厄結婚,她成了幸福的新娘。

赫本結婚後的幾個月之後,派克結束了他痛苦的婚姻,而此時的赫本,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她不時給派克寄去幾張明信片,告訴他自己有多麼的快樂。

這時,赫本住在瑞士,派克則住在美國。遠隔千裡的他們,很少見面,但是他們經常通過電話和信件彼此聯繫,互助問候。派克始終關心著遠方的赫本,期望她的婚姻幸福。但是,赫本的婚姻卻遠沒有派克那麼幸運。1968年秋天,赫本結束了為期14年的婚姻。她的心仿佛被帶走了,空蕩蕩的,好像失去了靈魂,生活都變得毫無意義。

在赫本最為困難的時候,她接到了派克打來的越洋電話。這一次,她徹底褪去了自己的外衣,敞開了心胸,和派克訴說著她心裡的苦悶:「在這個圈子裡,婚姻真的很難維持啊!請你堅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放在第二位的。我本來想白頭偕老,但太難了,太難了!」

1974年,派克30歲的大兒子自殺身亡。遭受失兒之痛的派克整日以淚洗面,一籌莫展。這時,赫本匆匆趕來,安慰多年的好朋友,幫助他早日站立起來。

晚年的赫本,將主要精力用於公益。她的足跡,遍布索馬利亞、蘇丹、薩爾瓦多、孟加拉國、瓜地馬拉、肯亞…….等幾十個國家。她就像一個天使,所到之處,帶著溫暖,帶著光芒。她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無數孩子。

可惜,她的時間也不多了。

1992年,在洛杉磯的醫院裡,赫本被確診癌症晚期。手術後,從麻醉中醒來的赫本喃喃的說:「好可惜啊,我還有好多事沒有做……」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她回到「和平之邸」,回到家。彼時大雪紛飛。一切風聲、人聲都在千裡之外。大廳裡,是紀梵希精心準備的滿屋子白百合。他說:那是與她靈魂最配的花。

那天,終於還是來了。

1993年1月,赫本從昏迷中睜開眼睛,看見床邊的羅伯特,輕輕說:「我沒有遺憾,謝謝你們,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在受苦。」這是她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赫本走的當天,派克出現在媒體前,讀了一首泰戈爾的《永不止息的愛》,這是赫本生前最愛的一首詩:

仿佛我已以無窮的方式愛你無數次,

前生後世,歲歲年年,亙古的時間。

我的心魔咒似的一次又一次,

以歌反覆重織愛的項圈。

你珍愛地將它變化著式樣,戴在頸間。

……

我從過去一路走來,直到你的出現。

沐著極星燦光,你穿越黑夜走來。

你由此變成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象。

所有的愛的記憶,

都融入到此刻我們對彼此的愛中,

而這愛之歌,將一直被每位詩人吟唱,

過去,永遠……

曾經,很多人在說,赫本和派克之間的蝴蝶胸針的美好故事,還有人說,赫本去世後,派克趕來,在赫本的棺木上輕輕印下一吻,深情地說道:「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這些故事美好,動人,只是,這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善良的人們,更願意將羅馬假日的故事搬到現實中來。

「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手」,赫本與派克的情誼,不是愛情,卻超乎愛情。

赫本的一生,經歷過戰亂、貧苦、恐懼、孤獨,遭受過病痛的折磨,她嚮往過愛情,卻無情的被拋棄被辜負。

所幸,她還有派克,有紀梵希,有一世的友情,這已經足夠了。

她很努力的,將自己,活成了人間最美的那個天使。

相關焦點

  • 赫本和派克一世友誼:止於朋友,勝於朋友,很幸運,在羅馬遇見你
    赫本和派克,深愛而不曖昧,止於朋友,卻勝過朋友,沒能成為戀人,卻是一輩子的知己。赫本成為了好萊塢大明星後,狗仔隊一直偷偷跟蹤她,想挖出她的新聞,但是,多年來,卻一無所獲。在派克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赫本和派克完美的演繹了一個發生在浪漫之都羅馬的愛情故事。而真實世界裡,他們也同樣,在纖塵不染的豆蔻年華裡,彼此相遇,互相愛戀,開啟了一段塵世間最純真最美好的愛情。 拍攝過程的每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都格外的美好。
  • 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 | 我已以無窮的方式愛你無數次
    他們偶然相遇於羅馬街頭,上演了一段短暫卻熾熱的愛情故事。可以說,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一對銀幕情侶之一。對於赫本,派克一直將她視為最真摯的朋友。作為朋友,派克也不忘操心赫本的終生大事。在一次酒會上,他將赫本介紹給當時兼具才華和前途的導演梅爾·費勒,期待赫本能有個好的前景與歸宿。然而事與願違,兩人雖然一見鍾情,迅速結婚生子,但愛情卻沒走到終點。1968年,赫本與費勒正式分手,也結束了電影上的合作。
  • 永遠的羅馬戀人: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
    最終只能另謀出路,最終很幸運,獲得了出演《羅馬假日》的機會。在這裡她也遇到了派克——他心目中的偶像。派克後來回憶說: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但派克整整大了赫本十四歲,最重要的是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這段感情註定無果,可派克還是把她藏在了心裡,一直為之奉獻著。
  • 永遠的羅馬戀人,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兩人深愛而不曖昧
    他就是好萊塢巨星格格裡高利·派克,1952年夏天,他與剛剛出道的赫本一起主演了《羅馬假日》。他比她大13歲。那一年,她名花無主,而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愛情的故事沒能在生活中繼續下去,經他介紹,她嫁給了他的朋友,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演員和作家梅厄·菲熱。電影結束後,派克發現海報上印著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很小,藏在一個角落裡。他相信閃亮的星星不應該被遮擋,她的光芒應該被整個世界儘快看到。
  • 《羅馬假日》背後的人間絕唱:赫本和派克,動了情便是一生
    喬是個記者,他知道安妮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獨家新聞,他一面叫上攝影師朋友暗中跟拍,一邊安排自己和安妮再次偶遇,樂呵地騎上小摩託,載著安妮開始了」羅馬一日遊。「「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對於安妮和喬來說,彼此就是眼中最美的風景。這場相逢一開始是別有目的地,但是愛上你的那一刻卻是內心措不及防地真心實意。一天的旅行結束,公主要回到她原來的位置了。
  • 《羅馬假日》戲外的一段浪漫愛情故事:赫本公主和她的派克騎士
    她向喬借了一些錢,然後告別了他,又到羅馬大街上閒逛了。欠了兩個月房租的布萊德裡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要做獨家大新聞,甚至連報酬都談好了。他一路跟著她,看著她在理髮店剪出精緻的短髮,在花園廣場佯裝偶遇後毛遂自薦做導遊,而他的朋友艾文一路飆著小汽車拍照。
  • 遲到40年的告白---派克與赫本
    1954年,《羅馬假日》上映,立刻引起巨大轟動,24歲的赫本,因為在《羅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站在領獎臺上,赫本激動的語無倫次,但她沒有忘記告訴世界,這是派克送給她的禮物!
  • 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最愛的銀幕情侶,沒有之一!
    《羅馬假日》這部電影雖然已經誕生65年了,但它的經典魅力並沒有隨著時間褪色,電影裡的那些臺詞和場景仍能給人帶來感動。落跑公主和落魄記者在羅馬一天內經歷了童話般的愛情,充滿冒險和美好,結局留給人無盡的惆悵。
  • 格裡高利·派克:一個真正的紳士
    同時,格利高裡·派克還被選為百年影史「一百名銀幕英雄與壞蛋」頭號銀幕英雄。與赫本的友誼1953年《羅馬假日》拍完上映之前,派克發現海報上打著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卻很小,而且藏在一個角落裡。赫本與派克保持了一生的情誼。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愛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
  • 羅馬再無「假日」——《羅馬假日》
    奧黛麗赫本是墜入人間的天使,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女神,她是好萊塢著名的女星,在羅馬假日中飾演安妮公主,她本來高雅的氣質很是符合這個角色,赫本的穿衣品味引領這當時歐洲潮流,她一直說穿衣服最重要的是舒服,可見她的性格溫文爾雅,在劇中羅馬的一日,讓她拋開尊貴身份的枷鎖,脫掉高跟鞋買了一雙平底鞋,然後剪了利落的短髮
  • 「羅馬假日」最佳搭檔,默默守護赫本50年,葬禮鼓起勇氣表白
    但是,最後,似乎在派克和赫本之間沒有共同的感覺。派克保持沉默50多年,直到赫本的葬禮,他才鼓起勇氣告訴已故的人:我愛你。他們一直相愛到1993年赫本去世,女神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歸宿。葬禮那天,成千上萬的羅馬人帶著鮮花來到臺伯河,向她致哀, 人們將永遠記得40年前來到這裡的這位美麗的公主。沒人想到的是,77歲的派克在妻子的陪伴下一路趕來參加赫本的葬禮。要知道,在1991年退休後,派克一直待在他的後花園裡,照料花卉和植物,很少出門。
  • 奧黛麗·赫本一生有兩個男人,雖不是愛人,她卻此生不能相離
    雖有盛世美顏,優雅的氣質和輝煌的成就,但她的感情生活並不坦蕩和幸福。在身份,地位和金錢面前,她選擇愛情。然而經歷了兩段婚姻的她,已經遍體鱗傷。在赫本的一生中有兩個男人,她與他們不是戀人,但這份寶貴的感情,卻超越了愛情。她與他們相伴一生,直到她生命的終結。
  • 深愛赫本不敢娶,介紹渣男害她流產離婚,40年後表白感情赫本已走
    葬禮上,派克低下頭,在赫本的棺材上深情一吻,輕輕呢喃:「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派克常常用自己的情緒和小設計帶她入戲。,赫本的表演天賦和潛能完全被激發出來了。也許,他希望這枚胸針能代替他靠近赫本的心,時刻與她在一起。但就在赫本結婚次年,派克離婚了,而此刻的赫本,還沉浸在新婚燕爾之中。在錯誤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只能終其一生,成為遺憾。
  • 派克婚內出軌,女方卻不是赫本《羅馬假日》前前後後發生了什麼?
    派克贈予赫本鑽石蝴蝶胸針是否真有其事?派克是否參加了赫本葬禮並親吻棺材、說「你是我今生最愛的人」?派克因為是婚內人士,與赫本不宜相戀,所以將好友梅爾·費勒介紹給她?長久以來我發現一件事,越是老電影誤傳越多。九十年代以前,人們對電影紙媒白紙黑字深信不疑。
  • 赫本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一個終生未婚,一個守護她半個世紀
    赫本感激派克,這部電影最終也成就了他們的友情,很多人覺得赫本和派克之間的故事屬於愛情,其實那是友情,派克對她的喜愛是「發乎於情,止乎於禮」的克制,他把赫本看作妹妹一般的存在,他對她的幫助並不是以此作為討好的籌碼以佔有她,那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幫助她。
  • 我曾見你誤落人間——奧黛麗赫本
    21歲的赫本青春煥發,愛慕她的男人也不少。父親的出走,給赫本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在心理作用下,當赫本遇見詹姆斯漢森後,兩個人便墜入了愛河。漢森是個英國人,那一年他29歲。然而,這正是赫本事業剛剛起步的關鍵時期,如果她選擇戀愛結婚,事業就必定會受到影響。天真的赫本是打算選擇愛情的,但母親堅決反對。很多次,赫本都和自己母親為了愛情爭執起來。
  • 從費雯麗到奧黛麗赫本
    赫本是追溯凡間的天使,為了安妮公主而來,也因為格裡高利派克而來,派克將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赫本,並將祖母的胸針作為新婚禮物贈予她,也正是這枚胸針,成為伴其一生,尤其是成為她最困難無助時的精神寄託。真正的感情是亙古不變的,現代人追求的愛情:女人在愛人面前可以永遠長不大,即使40歲的赫本依偎在派克的懷裡,也如孩子一般,天使的笑容,讓這對彼此深愛卻不能在一起的人,聊以慰藉。
  • 為什麼赫本與紀梵希的關係,只停留在了友誼,沒有更進一步?
    關於這對好萊塢黃金年代「郎才女貌」,他們的真摯友誼跨越了影視圈、娛樂圈延續到了時尚圈,也是被後人們探討的一對。然而很多人都希望她們最終走到一起,赫本一生中經歷了三段感情、直到生命的最後幾年才找到了自己的真愛。然而紀梵希一生都未婚,為什麼赫本與紀梵希的關係,只停留在了友誼,沒有更進一步?正是因為大家的希望太美好了,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 赫本的又一個謠言被澄清:派克沒有說過「赫本是主角,我是配角」
    關於赫本的大部分謠言,都集中在她與好搭檔格裡高利·派克的故事。不少赫本的影迷們可能記得在派克拿到《羅馬假日》海報的時候,由於當時派克已經成名,而赫本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所以製片方在海報上赫然寫著「派克主演的電影」,把女主角赫本的名字印得很小。於是派克就要求製片方更改海報,把「派克主演《羅馬假日》這句話」,改成「赫本主演的電影,並說出了一句著名言論:「赫本是主角,而我是配角。」
  • 紀梵希與奧黛麗赫本的「曠世友誼」
    但赫本沒有放棄,而是在上一季設計的時裝中挑選,赫本在一堆衣服裡挑選了3件,讓紀梵希無法相信的是:那些過季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好像重新擁有了生命。時尚圈是個巨大的名利場,設計師與明星的關係,有時是合作,有時是利用,但紀梵希與赫本的友誼卻持續了一生。從此,赫本的每一部電影,都有了紀梵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