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日》背後的人間絕唱:赫本和派克,動了情便是一生

2021-01-09 小星星的情感觀

什麼是愛?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該如何?愛上一個不可能的人又該如何?當相愛的時光只有一天,又該如何度過?當美好的愛情之花只盛開那一剎那,又該怎麼辦?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似乎世間美好的一切都會帶著一種殘缺的美。這個世界上的感情無非分為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陪伴到老,另一種是相忘於江湖,此生不復相見,每每想起時總能心疼到留下兩行熱淚。

《羅馬假日》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卻成為了一部經典之作,全因」羅馬一日遊「,這個既美麗又遺憾的相遇。

故事發生在羅馬的一天,記者喬在夜路上」撿到「了公主安妮。喬在長椅上上看到那位姑娘的時候以為她只是一個喝醉的普通人,結果確認了報紙之後,他才發現眼前人是來巡遊的某國的公主安妮。

安妮即將繼承王位,金光閃閃的人生令人羨慕,但她也有著自己身不由己的苦衷,來到羅馬卻不能去街頭走走逛逛,還被貼身侍從打了一針鎮定劑,強制入夢。

結果,安妮逃跑了,在路上藥性發作,她躺在了路邊的長椅上,她遇到了一位紳士喬,他帶她回家,天亮之後安妮跟喬借了點錢,剪去了自己的頭髮,佯裝成一位普通人,準備在羅馬一日遊。

喬是個記者,他知道安妮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獨家新聞,他一面叫上攝影師朋友暗中跟拍,一邊安排自己和安妮再次偶遇,樂呵地騎上小摩託,載著安妮開始了」羅馬一日遊。「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對於安妮和喬來說,彼此就是眼中最美的風景。這場相逢一開始是別有目的地,但是愛上你的那一刻卻是內心措不及防地真心實意。

一天的旅行結束,公主要回到她原來的位置了。

「現在,我必須要離開了。我走到街角,然後轉彎。答應我,別開著我,把車開走,離開我,就像我離開你。」

安妮不想讓喬看到她離開的背影,因為她深知這一轉身便沒有了回頭的機會。身為記者的喬,也沒有將公主遊羅馬變成獨家爆料。

只有一天的旅行就此結束了,以後就不再相見了,幸好相遇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羅馬假日》在銀幕上的呈現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而已,但是赫本和派克的感情卻在戲外維持了很多很多年。參演《羅馬假日》的時候派克已經是一個大咖級的影星了,那個時候的赫本不過是一個23歲的名不經傳的女孩兒,她是他的影迷,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甚至激動到說不出話來。她舉止優雅,高貴善良,宛若天使。

那場最美的遇見裡,天使遇上了紳士,在那個浪漫之都羅馬的那個假日裡,一場萌動的愛情萌芽了。可是即便她愛上了他,也很清楚,身邊的這個男人是別人的丈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外界的人都在猜測是不是因為這段情才導致派克的婚姻破裂。可事實並不是如此,因為隨著《羅馬假日》公映,讓她一夜之間從一朵無人問津的雛菊變成了聚光燈下耀眼的玫瑰,赫本憑藉《羅馬假日》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很快的收穫到了愛情,和好萊塢著名導演梅厄·菲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赫本穿上婚紗,派克送了一個蝴蝶胸針作為禮物,後來多年以後赫本因為離婚而感到痛苦時,派克也願意給她一個肩膀依靠。

他總能在她需要的時候出現,後來赫本去世,派克已經77歲了,但他還是飛躍千山萬水來送她最後一程。

歲月蹉跎的是她的容顏,人們看到了赫本遲暮的魅力,而在派克眼裡,她依舊是那個善良明豔動人的女孩,那個眼裡總是流淌著悲傷的女孩。送別她的時候,他輕吻了她的棺材木,告訴她:「你是一生最愛的女人。」

10年後,蘇富爾拍賣行拍賣了赫本生前的首飾,87歲高齡的派克顫顫巍巍地來了,而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那枚蝴蝶胸針,最後,他也如願的拿回了那枚胸針。

而在49天之後,他也微笑著裡離開了這個世界,手裡捧著那枚蝴蝶胸針,就像是握著那段歲月深處裡不再重來的愛戀。送別他的那一天,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看到了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為他祈福,成千上萬的影迷在祈禱,祈禱這位紳士能在另一個世界,找到那位天使。

愛一個人要有多深情,才能讓一次相識便流淌一生了?

就像金嶽霖對林徽因的那樣嗎?多年來始終以客人的身份來掩藏那一份愛。她在世,便是人間四月天,她不在了,梁思成再婚了,可金嶽霖還記得林徽因的生日。

我現在才明白,有一種愛,不一定是以婚姻的形式存在,但卻能刻進彼此的生命。有些人,不一定要朝夕相對,但卻能夠在心裡為你留下一處深情。

曾經有一位朋友問我,無法與愛的人相伴,和這輩子無法遇到一個讓你怦然心動的人,哪一個更遺憾?

我說那一定要去看看《羅馬假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相愛的兩個人無法相守是笑著活下去的,儘管我們那個結果沒有不是那麼的美好,但是彼此愛著也就足夠了。

不是每一個人在人生當中都能遇到那個寵自己一輩子的人,所以即便是相遇的時間很短,能夠深情的時間卻很長。我們這一生就是一場單程旅行,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註定只能向前走了,不可回頭了。

單程旅行裡之所以不會孤單,是我們會在這條路上有個伴,一起看看世界繁華,抵擋大雨傾盆。也可能我們在某天遇見了那個想要遇見的人,但是我們只有短暫的交集,卻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永久陪伴,不能攜手此生。

但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就像《羅馬假日》裡面說的:「人生不會盡如人意。」不是所有的故事的結局都是大團圓,不是每一份愛都有幸被成全的。不如就將那份愛珍藏,剪掉遺憾,只把那份歡喜放在心底。

所以,愛情的結果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你體驗過愛一個人的滋味,那些曾經你想要因為一個人而變得更好的歲月,那些怦然心動的瞬間,真的值得銘記一生了。

相關焦點

  • 《羅馬假日》戲外的一段浪漫愛情故事:赫本公主和她的派克騎士
    她出生貴族,被形容為是「落入人間的天使」。她會講五國語言,舉止優雅得體,氣度非凡。她高貴善良,與世無爭,柔媚嬌羞得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兩隻會說話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靜謐,楚楚動人薄如紗翼的翅膀扇動著青春的快樂與輕盈。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奧黛麗·赫本就展露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尤其對音樂和舞蹈十分喜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母親的影響。
  • 派克婚內出軌,女方卻不是赫本《羅馬假日》前前後後發生了什麼?
    這個道德潔癖分子一生都在鐵肩擔道義、為民請命,反戰、反種族歧視、反工人超長工時、反教會限制婦女墮胎自由等等一系列運動中,都能看到派克活躍的身影。影片結束後,派拉蒙工作室為赫本展示了用於本片拍攝的整個衣櫥,包括帽子、鞋子、手袋和珠寶,並全部贈予赫本,作為她的新婚禮物。
  • 赫本的三次婚姻,一種陪伴叫紀梵希,一種守護叫利高裡·派克
    人間天使 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作為一部愛情喜劇,無疑是經典的,奧黛麗·赫本成就了《羅馬假日》《羅馬假日》也造就了奧黛麗·赫本,提到和赫本,人們絲毫不吝嗇任何美好的詞彙來描繪她的美麗。在《羅馬假日》之中,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是一名公主。其實赫本本身的出身也是有貴族血統的。
  • 永遠的羅馬戀人: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
    奧黛麗赫本的確是絕佳的影視演員,尤其是《羅馬假日》把她的清純可愛,展現的淋漓盡致。但她的成功之路上,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格裡高利.派克。但在羅馬假日的舞步見,兩人一件鐘情。派克後來回憶說: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但派克整整大了赫本十四歲,最重要的是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這段感情註定無果,可派克還是把她藏在了心裡,一直為之奉獻著。
  • 赫本和派克一世友誼:止於朋友,勝於朋友,很幸運,在羅馬遇見你
    壹赫本和派克,相識於一部電影《羅馬假日》。但是,這些,都不是赫本真正渴望得到的東西,內心深處,她渴望一份真摯永恆的愛情。派克知道赫本的心思,給她介紹了她的好朋友,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演員兼作家梅厄·菲熱。梅厄當時36歲,瘦高的身材,面部稜角分明,多才多藝,溫柔體貼。赫本也對具有領袖風範的梅厄有了依戀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匯的名著《莎布琳娜》後,梅厄飛往瑞士向赫本求婚。
  • 赫本和派克一世友誼:止於朋友,勝於朋友,很幸運,在羅馬遇見你
    《羅馬假日》男主角派克說:「她從不說人壞話、道人短長,從不笑裡藏刀、陽奉陰違……要愛上赫本,實在太容易了……」是地,愛上她,太容易了。從第一眼看到她,他就愛上了她,從此,一生一世。壹赫本和派克,相識於一部電影《羅馬假日》。當時的他,剛過完36歲生日,早已是大明星。她的內心,揣著對他的崇拜,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 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 | 我已以無窮的方式愛你無數次
    而在電影背後,赫本與派克也有著一段綿延半個世紀的情誼。派克知道赫本經驗不足,有一些戲演不出來,就特地設計了「真理之口」的小插曲,而且事先沒告訴赫本。派克把手放進「真理之口」,還裝作手被咬掉的樣子,赫本果然被嚇了一跳,流露出真實的驚慌神情,生動自然,也因此成就了流傳至今的經典橋段↓↓
  • 奧黛麗赫本經典愛情電影《羅馬假日》——致敬人間的天使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拍攝於1953年,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羅馬假日劇照奧黛麗赫本出生於貴族家庭,擁有美麗的外貌和良好的教育資源,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與劇中扮演的公主角色十分匹配。
  • 奧黛麗·赫本與派克兩廂情願的愛情,卻錯過了四十年
    你可知這一切的來源還有格利高裡·派克的功勞,赫本的光線亮麗背後有一個男人為她默默付出,這個人就是格利高裡·派克,他一生雖獲得不少獎項,但卻不曾超越奧黛麗·赫本,只因對赫本的愛發自肺腑。大多數人忘不了《羅馬假日》裡,安妮公主與報社記者喬的一日戀情。我們都記住了《羅馬假日》的那個敢愛的女孩,卻鮮少有人能記起派克大叔。
  • 遲到40年的告白---派克與赫本
    1954年,《羅馬假日》上映,立刻引起巨大轟動,24歲的赫本,因為在《羅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站在領獎臺上,赫本激動的語無倫次,但她沒有忘記告訴世界,這是派克送給她的禮物!
  • 關於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02 赫本試鏡後出演女主角奧黛麗·赫本參加了《羅馬假日》試鏡,她按照導演要求表演了片中的一段情景,外表清純的赫本在鏡頭前的一舉一動徵服了現場攝影師和導演,以至於導演喊「停」之後,攝影師還是讓攝影機一直工作下去。
  • 「羅馬假日」最佳搭檔,默默守護赫本50年,葬禮鼓起勇氣表白
    如果說紀梵希對赫本的愛戀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麼格裡高利·派克就是暗戀了一生。他獨自品嘗暗戀的萌動和苦楚,為了不打擾她,直到她的葬禮上,他才說出自己的心意。當時,派克剛好遇上感情破裂,赫本幫助他擺脫困境,並陪伴他度過人生的低谷,用自己的熱情和單純溫暖了派克的心。
  • 赫本的又一個謠言被澄清:派克沒有說過「赫本是主角,我是配角」
    關於赫本的大部分謠言,都集中在她與好搭檔格裡高利·派克的故事。不少赫本的影迷們可能記得在派克拿到《羅馬假日》海報的時候,由於當時派克已經成名,而赫本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所以製片方在海報上赫然寫著「派克主演的電影」,把女主角赫本的名字印得很小。於是派克就要求製片方更改海報,把「派克主演《羅馬假日》這句話」,改成「赫本主演的電影,並說出了一句著名言論:「赫本是主角,而我是配角。」
  • 澄清赫本和派克的「愛情謠言」:嚮往美好愛情的前提是尊重事實
    那個年代的明星並沒有像現在那樣的「CP文化」,所以赫本和派克在歷史的謠傳中,再加上雞湯文的煽情,似乎這對「銀幕情侶」在銀幕之下的感情也越來越像真的一樣了!幾年前一篇《蝴蝶胸針》的美文更加堅定了好萊塢影迷的信念——赫本和派克本來就是一對,他們的愛情太感人了!
  • 《羅馬假日》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影片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的企劃最早由弗蘭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最開始他希望由加裡·格蘭特和伊莉莎白·泰勒主演。在這段幾分鐘的預演之後,赫本立即俘獲了這部電影。這次無心插柳的試鏡成就了影史上最傳奇的一次試鏡。△赫本試鏡影像資料喬(格裡高利·派克)假裝他的手被石頭雕像的嘴咬掉了,有一部戲是派克的即興表演。當他把自己的手從石頭裡拿出來時,他把手藏在袖子裡,這是從雷德·斯科通那兒學來的插科打諢。
  • 屏前幕後情未了 --觀看電影《羅馬假日》有感
    今天找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好萊塢經典名片《羅馬假日》,在年代感極強的黑白影像中體驗和感受主人公的悲喜和曲折的愛情故事。《羅馬假日》不只是電影本身的情節感人,其實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與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有很重要的關係,男主人公的扮演者是好萊塢著名影星格裡高利•派克,女主人公安妮公主的扮演者是奧黛麗•赫本。派克的紳士風格和奧黛麗•赫本的清純交相輝映,成就了一部經典電影,也促使他們在蕪雜的人世間找到一份真摯的愛情。
  • 資料:奧黛麗-赫本經典電影《羅馬假日》
    拍攝日期:1952年6月- 1952年9月  導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編劇:戴爾頓·特魯伯Dalton Trumbo ;伊恩·麥克萊恩·亨特Ian McLellan Hunter等  主演:格利高裡·派克Gregory Peck ……喬·布萊德利Joe Bradley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 最美麗的無奈︱電影《羅馬假日》
    電影《羅馬假日》裡,赫本飾演高貴優雅、儀態萬方的安妮公主,而派克演繹的則是一位丰神俊朗、有情有義的記者。他們地位迥異,卻陰差陽錯地邂逅,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遭遇後,他們情愫暗生,但身份的「天塹」橫亙在那裡,只能讓他們悵然地揮手自茲去。片尾,男主人公傷心地凝望著公主離去後的背影,在短暫的一天裡,他體驗到比疲於奔命尋找新聞更珍貴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愛一個人。
  • 從費雯麗到奧黛麗赫本
    天使在人間,一個美麗的夏天,一場美麗的邂逅,「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本來太過苗條的身材,腳太大,臉太方,並不符合西方對美的認知,但那深邃精緻的五官,清純的面龐,尤其是一顰一蹙之間,幾乎撼動了整個人間。
  • 帶你重溫《羅馬假日》:優雅的赫本,心頭的硃砂痣,床前的白月光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粒硃砂痣。」心情鬱悶的她出來後喝了很多酒,也是在這個時候碰見了做報社記者工作的喬(格利高裡派克飾),爛醉如泥的安妮此時已經不省人事,喬只得將她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