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跑去電影院看《姜子牙》,結束時有些懵,感覺自己沒看懂,身旁的觀眾吐槽說:又是個爛片。
實在有點不甘心,回家的路上又把劇情捋了捋,才發現它深藏其中的亮點。
電影一開篇演的就是姜子牙在靜虛宮,受師尊之命斬殺九尾。一旦完成此任務,姜子牙便能位列眾神之首。
然而,九尾和少女小九,也就是蘇妲己的命運被捆綁在一起,姜子牙無法下手,他覺得犧牲無辜的做法不可取。
但師尊告訴他,這一切只是幻象。幾番思想掙扎之後,姜子牙還是揮刀砍向了九尾,卻讓九尾的一絲元神溜走了,而無辜少女小九因此活了下來。
師尊大怒,貶姜子牙去北海修煉心性,姜子牙無意中遇見了長著狐耳的小九。
為了弄清楚當日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幻象還是事實,更是為了弄清楚九尾和小九命運相連的真相,他一路追趕小九越過了北海邊界。
然而,姜子牙不知道,九尾游離的一絲元神藏在幽都山,就等著小九前去幫她開啟功力。
不知真相的小九,還以為夢中指引她前往幽都山的黑色花,是帶她去找回阿父。
最終,九尾狐妖如願以償,姜子牙也知道了師尊和九尾之間的秘密。原來,三界大戰,師尊利用了九尾狐族,坐收了漁翁之利。
所以,師尊寧願犧牲一個無辜的性命,也要姜子牙斬殺九尾。而姜子牙認為,既然口口聲聲說要庇護人間,任何一個生命都要保護。
影片末了,姜子牙斬斷天梯時說過這麼一句話:願這天下再沒有不公。
他最後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成為一個真正的神,守護人間的和平。
劇情看上去很簡單,但又似乎沒有一個主線,讓人不是很清楚到底講了什麼。然而仔細回顧的時候,才發現那些令人思索的點,藏在影片中,如果只把《姜子牙》當一個動畫片來看,那就很容易錯過,甚至有種看不懂的感覺。
那麼,《姜子牙》到底都講了哪些值得深思的亮點?
很多人看完影片,隱約覺得《姜子牙》延續了《哪吒》的舊主題,「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其實沒錯。
從姜子牙違抗師尊救下小九、跨界北海前往幽都山、再到最後斬斷天梯,他的確踐行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
但如果僅僅覺得影片就這一個主題,那就錯過了更重要的。
姜子牙一直奉行天道守護人間的信仰,積極完成師尊交給他的任務,也就是滅商伐紂、斬除九尾狐妖。
可是,他發現殺九尾狐妖,就意味著要犧牲少女小九無辜的性命。雖然師尊告訴他,犧牲一人,換來天下蒼生太平,才是正道。但姜子牙心裡始終認為:不救一人,怎麼救蒼生?一人如露水,蒼生如江海。
最終,姜子牙沒能徹底斬殺九尾,少女小九活了下來,而姜子牙因此被貶至北海修煉心性,不僅失了眾神之首的地位,也被三界嘲笑,可謂身敗名裂。
這時,姜子牙的人生信仰開始崩塌,在北海沉寂了將近十年。
他始終未能想明白,為什麼師尊明明說過,崑崙以護佑蒼生為己任,卻執意要犧牲小九?保護人間,不就是要救人性命嗎?
沒了信仰,就沒了方向,人生就會迷茫,變得消極,姜子牙的遭遇和反應,何嘗不像極了我們普通人啊。
當權威、榮譽、財富和信仰發生衝突,我們是該像姜子牙那樣,堅守信仰?還是為了生活或其他目的,放棄信仰?
姜子牙和小九一起去幽都山,所到之處的人間一片荒蠻悽涼,他曾以為滅商伐紂是替天行道,是像師尊說的那樣,是在拯救蒼生,讓人間變得更好,但眼前的景象讓他迷惑了。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還是錯?
而且姜子牙一直認為商紂的殘暴,皆因九尾妖狐魅惑所致,可是九尾卻說出了另一個他更難以相信的事實。
派九尾下凡禍亂商朝的是天界,最後下令斬殺九尾的還是天界,理由都是為了拯救蒼生。可最終,這場戰爭讓人間的子民死傷遍地、生靈塗炭,九尾狐族亦遭滅頂。那麼這個天道,究竟是怎樣的天道?
九尾妖狐和天尊之間,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其實,這世間,這三界,原本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對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而已。但難就難在,我們常常需要判斷出一個對錯,進而做出一個選擇。
這就像先前一部熱播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裡出現的一個情節,錦覓有大難,她父親水君去求元始天尊討救命法子。元始天尊講了一個故事:
山中有一猛虎受傷,奄奄一息。不救,虎亡。若救,虎下山傷百人。這虎,該救?還是不該救?
這故事,隱喻了救錦覓,看似是對,或許也是錯。不救錦覓,好像錯了,但或許是對的。
因為最終,掌管天界的潤玉,和統領魔界的弟弟旭鳳,因為錦覓而發動大戰,死傷無數。錦覓最終犧牲自己,挽救了所有人,平息了這場戰爭。
對於姜子牙而言,他滅商伐紂、斬殺九尾狐妖,是為了庇佑人間,但人間因這場戰爭滿目瘡痍,他最終發現對錯難以評價。
所以,信仰崩塌、對錯難分,這些擺在姜子牙面前的難題,也是我們每個凡人常常遭遇的人生課題。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縱,不可不救。」姜子牙的這句話,是他面對難題做出的選擇,找到真相,依從內心,用自己的方式成為一個真正守護蒼生的神,而不是追隨崑崙。
即便因為強逆天命,被貶北海長達十年,也要堅守「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麼,對於我們平凡的普通人而言,面對這些,又該如何抉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