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動網際網路已落後中國,最好用的中國App竟然是這幾個

2021-01-14 羅超頻道

國慶假期到日本旅行,在出國前做攻略時,就了解到日本移動網際網路已落後於中國。果不其然,到京都走了幾天後發現,中國網民們習以為常的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在這裡並不多見。

交通:日本公共運輸十分發達,JR等城際列車比國內地鐵還方便,城內地鐵、電車、公交四通八達,但叫計程車卻很不方便,Uber這樣的服務未普及,中國街頭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在日本一輛都沒見到;

外賣:京都餐廳關門都比較早,在酒店深夜餓了只能去便利店買東西吃,或者去選擇不多的居酒店,而不是像國內那樣,隨時拿起手機用外賣App點單;

支付:現金為王,許多高檔餐廳、手辦特產店、甚至火車票,都要現金,不支持信用卡,更別說國內流行的行動支付了(只有在大阪關西機場看到了支付寶)。日幣比較「便宜」,一天下來都會積累下大量硬幣,讓人頭疼。面對這些硬幣,我對國內行動支付的便捷性更有體會。不過,日本的便利店倒是形成了獨特的支付體系,ICOCA等充值卡用起來很方便,不只是坐車還可購物,這一點跟香港類似。

購物:電商不普及,當地人習慣傳統購物,不過在日本,無人購物十分流行,尤其是自動販賣機,不只是在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在一些鄉下景區都能看到自動售賣機,看來通過機器購買飲料是已是消費者的習慣,這是Amazon、天貓等電商巨頭2017年大力布局的新業務。

總之,正如我之前多篇文章所言,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不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經營能力,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形成極強的競爭力。Copy 2 China成為歷史,Copy From China成為未來,中國網際網路創新越來越多,走出去與全世界科技巨頭競爭、像矽谷網際網路公司一樣全球化發展成了一個大的趨勢,也是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重點。

微信、大眾點評、百度地圖和螞蜂窩是我本次日本行用得最多的應用。國際漫遊電話比較貴,微信是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還兼具照片分享功能——不過當地人都用Line,因此在日本沒見到公布微信的商家,附近的人看到的也都是中國人;大眾點評則是尋覓美食的神器,中國吃貨們走向全球的同時不斷為其貢獻餐廳評價,大眾點評比國內還靠譜,目前日本商家還沒有類似於國內商家刷好評這樣的行為;螞蜂窩則是海外自由行的攻略遊記神器,不必多說。

我今天特別想分享一下百度地圖的使用體驗。

不論去到任何一個陌生城市旅行,地圖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幾十年前驢友們用地圖冊,今天驢友們用手機地圖App。我出發前看的所有攻略都說,去日本一定要租一個WiFi。為什麼不用手機漫遊30元流量包天服務呢?因為國內用戶在日本漫遊依然不能使用谷歌地圖(有點悲哀)。為什麼一定要用谷歌地圖呢?因為在日本,只有谷歌地圖才能用。

真的是這樣嗎?出國前我就用百度地圖搜索日本的一些POI(興趣點),識別和導航沒什麼問題,既然有基礎數據,到日本後百度地圖理論上可以用,抱著這樣的想法, 我並沒有租賃WiFi,而是用手機漫遊,心想到日本百度地圖不能用再說吧。

百度地圖沒有讓我失望。到日本後的這些天,百度地圖不只是可以找到所有主流POI,在導航上做得絲毫不比谷歌地圖差,還有許多更適合中國用戶的亮點功能。

第一,路線導航很好用,創新功能不少。

以京都為例,在百度地圖搜索當地的主流景點、車站、商場、酒店、餐廳等等,基本都能找到。在搜索時需要注意的是,日文地名有些字不好輸入,可考慮輸入其對應英文名(先到百度查),或者利用百度地圖的聯想功能,輸入部分關鍵字聯想到地名。

跟在國內一樣,目的地明確後,就可以選擇不同的導航方式,包括駕車、公共運輸、步行等等,不同模式的提示都很友好,比如步行模式會展示更多景區信息。這次在日本旅行沒有自駕,我用得比較多的是公共運輸和步行導航。

日本的公共運輸體系比國內複雜許多, 不只是有車內多元化的公共運輸、還有城際快速火車、慢速火車、觀光火車等等,每天都體驗百度地圖公共運輸導航,親測還是很靠譜的。

由於部分日本公共運輸工具報站只有日語和英語,因此外國遊客很容易坐過站,百度地圖的「到站提醒」功能則非常貼心,根據GPS位置判斷用戶是否到站,如果即將到站則會提醒,避免用戶坐過站。

至於說步行導航,我對比體驗了谷歌地圖和百度地圖,兩者的路線規劃能力不分仲伯,不同的是細節功能。百度地圖一直有中文語音提示,對於路痴來說非常重要。AR實景導航功能則可以讓你輕鬆分辨出下一步的行進方向。

百度地圖不只是支持某種特定的出行方式,還支持不同方式的接駁,輸入目的地後,何時步行、如何換乘都有無縫的對接。

幫助用戶識路,更輕鬆、準確和便捷地找到目的地,是一款好地圖App的基礎要求,百度地圖在日本的表現符合上述要求。在細節上同樣比較出色,比如深夜導航時,它會根據公共運輸工具結束時間提醒你是否錯過末班車,這表明百度地圖與當地公共運輸數據有比較好的整合,全面而準確的數據,是地圖精確的基礎。

在國外訪問百度地圖會不會比國內慢很多?答案是否定的,我的感受是沒什麼差距,有新聞報導稱百度地圖已在德國、日本、巴西、美國等地設置海外機房以讓用戶訪問更加順暢,或許與這個有關係吧。

第二,集成大量周邊服務,讓出行更簡單。

百度地圖的定位是要讓出行更簡單,它要做的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映射真實世界和連接出行相關服務,在中國區百度地圖很早就接入酒店、專車和門票預訂等服務,成為用戶的一站式出行平臺,這個定位也在全球化。

在日本期間,我發現百度地圖不只是可以「指路導航」,也是一個稱職的本地嚮導。「發現周邊服務」功能會直接推薦周邊值得去的地方,對於周邊的景點、美食、購物、酒店有很好的整合,推薦的地點、信息和服務還是很靠譜的。百度地圖還整合了景區門票、WiFi/電話卡、套票、導遊、觀光巴士等旅行服務。

生活數據或者服務來自於第三方合作夥伴,比如知名旅遊嚮導網站TripAdvisor(貓途鷹)。看來百度地圖整合第三方夥伴數據和服務的思路,在國際市場上也在得到落地。百度是Uber、滴滴、攜程等出行+服務的股東,這些公司都在謀求全球化;百度是中國網際網路三巨頭之一,在整合第三方服務和數據上有一定號召力。從在日本體驗百度地圖的結果來看,百度地圖對於日本當地的交通數據和出行服務已經有很好的整合。

在此之前,百度地圖還整合了新加坡、泰國、韓國、北歐四國、印尼等國家的國家地圖數據。檢索百度地圖國際化新聞也能發現,百度地圖近日則發布了全球API試用版,吸引全球開發者針對百度地圖海外版進行更多定製開發服務用戶。國慶節期間,百度地圖還與雪梨機場合作上線室內地圖。

通過深度體驗發現,百度地圖在國內已經上線的專車導航和騎行導航在日本暫時還不被支持。因為我不會日語,百度地圖10.0新版加入的全程語音導航沒有體驗到。智能私人伴遊目前在日本也不被支持,不過,相信這些功能複製到海外只是時間問題。

一方面,國際化已是百度地圖的重點。百度地圖宣稱,其是開展國際化業務最早、覆蓋國家最全的地圖服務商。在2014年啟動國際化以來,百度地圖已覆蓋覆蓋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此前其還曾宣布在海外市場商業化進展十分順利。

另一方面,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全球化,中國出境遊日益繁榮加速了百度地圖國際化。共享單車、在線旅遊、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公司全球化意味著更多開發者需要地圖API支持,更多用戶出境遊意味著存量用戶有了新的海外應用場景,不論是從滿足用戶需求還是抓住市場機會的角度來看,百度地圖不可能錯過這樣的場景。

總的來說,百度地圖在日本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路線導航能力絲毫不比谷歌地圖差,部分功能和細節上更加符合中國用戶習慣,整合當地旅遊相關服務和信息的思路,與谷歌地圖截然不同,卻更符合中國用戶習慣——中國用戶喜歡超級App、一站式解決問題。在此之前,一些網友在網際網路上說百度地圖在日本不好用甚至不能用,至少在京都這並非事實。如果你打算出國,不妨試試百度地圖。

最後話說回來,百度地圖不是個例,越來越多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業務都在走出國門,開啟全球化進程,它們在模式、運營、技術和服務上,都體現出日益強勁的競爭力。西方的月亮不會比東方的圓,同樣國外網際網路業務是否比國內的好,也不能再用靜止的偏見眼光或私人成見來看待嗎,我相信更多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業務會像百度地圖一樣,在海外市場展現出競爭力,與國際巨頭競爭最終超越和取代它們。

相關焦點

  • 日本遊客:誰還敢說中國落後?看看人家的行動支付
    眾所周知,中國在過去經歷了許多磨難,所以以至於現在還有很多國家瞧不起中國,認為中國還是過去那個落後的中國,但今天的中國已經用行動狠狠的證明了自己。日本遊客:誰還敢說中國落後?看看人家的行動支付。如今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實力越來越強,很多技術都是領先世界的。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家都看不起中國,還有一些亞洲國家也是,這其中就有印度日本等國家。尤其是印度,他們一直認為印度比中國發達。但是在很多印度、日本遊客到中國旅遊之後都震驚了,他們不知道中國已經發展成這樣了。
  • 遠遠落後大陸 臺灣移動網際網路怎麼跑慢了?
    儘管臺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網際網路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習慣貶低大陸落後的臺灣人錯愕不已。一點開視頻,就看見主持人非常焦慮地問到:你看到我們跟大陸的對比,你不會害怕嗎?近日,臺灣中天新聞臺政論節目《夜問打權》的一期節目突然在大陸微博上爆紅。呼籲民眾不要再做井底之蛙。
  • 中國行動支付改變全世界,日本人驚呼自卑汗顏
    生活在日本的一位中國網友,前兩天在逛日本著名的論壇2ch時發現,日本網友們最關注的、人氣排名第一的,是一篇題為《中國的非現金社會飛速發展已超乎想像》的中國表揚稿。這篇文章在日本推特上熱度排名前10,堪稱現象級的網文。
  • 不可置信,中國在「這一年」就有行動支付!網際網路時代的支付變革
    隨著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與不斷創新,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也誕生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個國家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但是事實上這四樣沒有一樣是中國發明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行動支付給中國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中國行動支付的開發在各國領域都是遙遙領先的。
  • 咪咕音樂去「中國移動」,才是增長的突破口?
    但是以上原因在咪咕音樂身上都不存在,完全不沾邊——論錢,咪咕音樂背靠中國移動這棵大樹,錢完全不是問題;論人,中國移動有好幾萬客戶經理可以幫助推廣;論渠道,中國移動的各種渠道:實體店、電子渠道、各級網站、app多如牛毛;論用戶群,中國移動擁有觸手可及的近10億用戶,只要找到切入點,隨時都可以轉化為咪咕音樂的用戶;論資源,咪咕音樂手握巨量的視聽資源,而且還在不停購買和創作中,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音樂寶藏
  • 日本網際網路行業為什麼被中國碾壓
    日本人怕麻煩,認準了什麼牌子會一直用下去,早期雅虎進入日本選擇跟孫正義合作並讓軟銀控股是非常明智的決定。打開雅虎美國和雅虎日本,會發現非常明顯的風格差異。雅虎日本雅虎美國雅虎日本簡潔、字體小,沒有很多吸睛的圖片,分類豐富。
  • 一部被記錄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史
    這一次,Airbnb終於火了。這一年,機敏的創業者們嗅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未來的方向,但他們並不被理解,依然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孤獨前行。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好運降臨。更多的人,仍然在焦慮和無助中試著撥開迷霧。就像邱吉爾所言:既然必須穿越地獄,那就走下去吧。2014年,烏鎮舉辦了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成為了世界網際網路的一極。
  • 360攜手中國移動打造手機app本機號碼一鍵安全登錄
    360攜手中國移動打造手機app本機號碼一鍵安全登錄    「更便捷、更安全!本機號碼一鍵登錄!」
  • 極光:支付寶滲透率超過QQ,成為中國第二大網際網路app
    極光(Aurora Mobile,NASDAQ:JG)發布《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整體app市場概覽、飆升榜熱點app、熱點分析、細分行業觀察、app流量價值總榜、app滲透率總榜等角度全面呈現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方方面面。極光觀點:1.
  • 移動流量之王的尷尬:臺灣地區運營商荷包空空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掉隊
    導語:中國臺灣在「流量之王」盛名的背後,卻充滿著隱憂: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相對落後,不限流量套餐讓中國臺灣的運營商們空了荷包,缺乏足夠的5G建設資金,在新一輪通信業發展中處於不利位置。
  • 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亞太最大行動電話市場
    中新網北京八月二十一日消息:一項最新市場研究顯示,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亞太區最大的行動電話市場。研究報告稱,今年首季,中國行動電話用戶達5170萬,已超越日本的5110萬;而香港市場亦有百分之五的增長,每十個人中就有七個擁有手機。
  • 網羅各大視頻APP熱劇綜藝,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電視全部搞定!
    如今「全網獨播」成為各大視頻 APP 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看不同的劇需要在不同的平臺追,會員還要一個一個買,這讓「貧民窟」男孩女孩們望而卻步。有沒有那種追劇只花一份錢,既能無廣告,又可以擁有藍光 1080P 超級高清和 VIP 的尊貴身份的好事?當然有了!其實你離跨平臺暢快追劇,只差一個中國移動愛家暢享會員的距離!
  • 極光Q3網際網路報告:移動網民人均安裝app總量56款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整體app市場概覽、飆升榜熱點app、熱點分析、細分行業觀察、app流量價值總榜、app滲透率總榜等角度全面呈現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方方面面。極光觀點:1.
  • 臺灣為何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來源:龔進輝(gongjinhui2)日前,一個名為《你看到我們跟大陸的對比,你不會害怕嗎?》
  • 為何臺灣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儘管臺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網際網路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習慣貶低大陸落後的臺灣人錯愕不已。兩個細節足以說明一切。細節一:臺灣享有最好的硬體和4G網絡,卻用著最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沒有一個好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最受臺灣年輕人追捧的前20大App,竟然沒有一個本土應用,難怪有人感慨「臺灣人在手機上被殖民了」。
  •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半年大報告
    QM(授權發布)面對5G新時代,Mr.QM深感有必要對4G以來移動網際網路的變遷作一個震撼解讀,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視頻(別誤會,不是日本的那個)【前方高能】請打開聲音,使用橫屏觀看更爽喲~~有童鞋看完報告表示:周杰倫……姑娘們,老爺兒們,很抱歉啊,俺們這是看各種移動網際網路報告的地方,沒法查周董的數據啊,再說了,周董粉絲跟蔡徐坤粉絲打的那麼厲害,俺們就算有數據,也不敢亂寫啊……今天,Mr.QM就給大家降降溫,分享一下2019年上半年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態勢。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Q2,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淨減200萬,11.38億就是大頂!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
    Cheetah Lab基於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數據、廣告主調研結果以及第三方數據數據,集結成《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從數據角度為讀者解讀臺灣移動網際網路現狀,觀察維度覆蓋移動硬設備、行動網民行為偏好、移動數字廣告、廣告主偏好等。
  • 日媒:日本英語教育為何落後於中國?
    來源:環球網日本「東洋經濟在線」 7月7日文章,原題為:日中「英語學習環境」的決定性差異。今年對日本的英語教育來說是邁向全面改革的開始——從小學5年級開始,英語教育義務化。而中國規定小學英語教育義務化是在19年前。
  • 英語教育落後中國20年?日本反思落後原因
    為扭轉日本人英語能力持續下降的趨勢,日本政府著手改革教育制度,修訂義務教育的學習指導要領,在今年4月新學期開始之際,將英語定為小學五、六年級的必修科目。對比早已在2001年將英語導入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日本教育問題研究專家鈴木款指出,日本的英語教育落後了中國20年。
  • 在中國非常發達的行動支付,如今也要在日本崛起了?
    不少網友看後覺得,習慣手機支付但店家不支持這個細節「過於真實」,展現了行動支付對中國人生活的改變,乃至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中國的行動支付太方便了,中國正給日本帶來「變革」今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達到82.39%,比上年高5.4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2.15%,比上年高5.6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