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骨科醫生國內首創「中國入路」

2020-12-24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今年72歲的田阿姨,12月6日不慎摔傷股骨頸。面對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摔」的髖關節骨折,兒子徐先生倍感壓力。不過,當8日接受手術的母親在9日就下床行走時,拍攝視頻的他連稱「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背後,是市一院骨科專家團隊的重大突破:鎮江骨科醫生在國內首創了髖關節微創手術的「中國入路」。這個英文簡稱被命名為CH—DSA的入路方式,改變了國內髖關節微創手術「只能學習效仿國外」的局面。

就醫後的檢查結果顯示,田阿姨右側股骨頸骨折,而高血壓、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又為手術方案的選擇設置了障礙。

綜合田阿姨的病情,市一院骨科主任醫師章洪喜、謝軍、唐品愷和副主任醫師姚翔商量後,給出了「醫院自主發明的CH—DSA髖關節微創置換」方案。再三權衡了田阿姨預後生活質量和手術所需花費等多重因素,徐先生和父親同意了這套方案。

8日12:30,田阿姨被推出手術室。「老太太手術切口只有8.7釐米,術中基本無出血,術後不到24小時,她已經能扶著助行器自主行走。」謝軍說,「安全、恢復快、預後好,是我們自創CH—DSA手術入路的最大優勢。」

「DSA,是西方髖關節微創手術入路的英文縮寫,在前面加上CH,就是為了表明這是屬於中國的全新微創手術入路,中國醫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謝軍說,「而且它將永遠被標註上『鎮江印記』。」

謝軍說,西方對於髖關節手術的選擇方案,有已經沿用數十年的後方大切口入路,也有新推出10多年的SuperPath入路。雖然市一院對兩種手術入路掌握純熟,但始終會受限於購置國外昂貴器械等因素制約。如何找到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手術方式,成為團隊科研探索的方向。

幾經研究和模擬,今年1月份,市一院骨科團隊提出了切口位置、創口大小、手術路徑不同於西方的改良版手術入路新方案,並且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已經成功實施了100多例。

對於這樣的成效,謝軍說,它一方面激勵著團隊繼續探索,另一方面也為CH—DSA成功申報新技術、早日取得發明專利積累了臨床基礎,「接下來就是要繼續完善,讓這種手術入路在國內的適應面不斷擴大」。

(朱研 崔駿)

相關焦點

  • 合肥骨科醫生獨創髖關節置換技術 江西老伯術後三天即下床行走
    在當地醫生的推薦下和經網上查詢後,11月初,李老伯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骨科的診室。骨科關節外科尚希福教授在認真詢問了李老伯的病情後,很快安排李老伯住進了病房。手術也進行的非常順利,在醫生和家人的幫助下,術後第三天,李老伯就可以在不拄拐的情況下獨立行走,甚至可以自己在床邊穿襪子。這讓他激動不已。
  • 看骨科醫生如何「乾坤大挪移」!骨科治療還有這絕招?
    ,打造了現如今包含創傷、脊柱、關節、手足外科、全身疼痛性疾病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骨科,融合了西醫骨科與中醫骨傷科的多種理念,開拓了嶄新的發展模式。最近肩膀都不敢往上抬,去看了好多家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是肩袖損傷,需要手術,可我現在這麼年輕,又是做模特的,做完手術那麼大個疤,以後穿衣都不敢露肩,工作算是完了。但是不做手術吧,現在連自己扣內衣扣子都費勁。」說到這裡,王女士露出了尷尬又痛苦的表情。
  • 中國骨科行業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
    一、國內骨科醫療器械發展沿革中國骨科醫療器械發展時間不長,時間只有20年左右,90年代的骨科醫械市場基本屬於買方市場,骨科醫生很多都在找廠家,求廠家做一些適合的產品4、捷邁:老牌的骨科器械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最早,10多年前國內許多醫院的骨科主任都是捷邁公司培養起來的,所以對捷邁公司產品認可度非常高,前幾年和邦美公司合併,它是一個關節類的公司,合併以後目前是這一領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 骨科醫生眼裡的漏鬥胸
    骨科醫生看骨骼的疾病,但唯獨不看胸部骨骼的疾病。因此,對於漏鬥胸患者來說,如果找這樣的醫生看病,就可能得不到好的建議。一個患有漏鬥胸的朋友告訴我說:「我幾天前去看了骨科醫生,醫生說我的畸形只是難看而已,既不疼也不癢,因此不能算是疾病,所以不需要治療。」
  • ...引領未來——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BOA...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張英澤教授到會祝賀:「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科技、醫學和骨科專業的中心,自邱院士創建BOA以來,北京骨科人引領了中國骨科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為全國骨科患者帶來福音。」他表示,全國骨科同道在疫情期間以不同的方式為抗疫做出了傑出貢獻,急診和創傷骨科未因疫情原因而耽誤患者治療。
  • 德國骨科醫生來西安仲德骨科醫院 與患者親密接觸
    而該技術在西北地區的臨床應用中,西安仲德骨科醫院屬於除一家公立醫院外民營醫院開展的第一家,得到了該技術在德國的領軍者及推廣、傳播者Dirk Flachsmeyer(德克o弗萊克斯梅爾)教授的肯定和認可。近年來,西安仲德骨科醫院為了實施科技興院戰略,非常重視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加強國際間學術交流,全面提升骨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規範關節置換技術,促進新興技術應用。
  • 骨科醫生教你:骨頭出問題該看哪科
    以骨科為例,常常分為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運動醫學/關節鏡外科、骨腫瘤外科、骨質疏鬆科等等。那麼,雖說每一位骨科醫生大多數骨科疾病都能看,但是要說術業有專攻,還得是什麼科的病,看什麼科。如果您掛錯科了,輕則有可能讓您重新排隊;更嚴重一點,,可能就不是你想找到的那個非常專業對口的大夫。
  • 專注骨科機器人 天智航取得先發優勢並布局全球市場
    在臨床精度方面,「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突破了基於在線標定的機械臂與光學導航手眼協同的關鍵技術,在臨床精度上可達到亞毫米級別(<1mm),實現了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實現高難度的上頸椎手術的臨床應用。在現有適應證的廣度及未來適應證拓展規劃方面,天智航具有一定優勢。
  • ——數數鎮江的仁心醫者
    入梁,武帝請他出山為相,不從,於是武帝每有大事都進山諮詢,人稱「山中宰相」。他在醫學上的傑出貢獻是整理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著成《本草經集注》7卷,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是我國本草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他改編葛洪《肘後備急方》為《補闕肘後百一方》,記載了對常見病、流行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等疾病的認識和急救方法。
  • 紀錄片《陳光甫》在鎮江開鏡
    陳光甫,是我國近代最傑出銀行家、中國現代旅遊業的奠基人,同樣也是地地道道的鎮江人。今天上午,由市檔案館和鎮江文廣集團合作主辦的專題紀錄片《陳光甫》開鏡儀式在檔案館舉行。陳光甫,1881年出生於鎮江。
  • 第二季中國骨科2020跨年演說在廣州舉行
    2020年12月27日,由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誌主辦、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材中國藥業」)協辦的第二季中國骨科2020跨年演說在廣州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骨科2020跨年演說主會場、神機妙算脊柱肌松分會場及科普大賽骨質疏鬆分會場三部分組成。
  • 78歲的拜登與寵物狗玩耍時受傷 將看骨科醫生
    BBC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據美媒報導,拜登團隊當地時間29日表示,拜登周六(28日)與寵物狗玩耍時,不慎滑倒扭傷腳踝,拜登將接受骨科醫生檢查
  • 我院骨科寧波醫生團隊肢體延長治療伴橈骨頭脫位的HME病人研究成果...
    我院骨科寧波醫生團隊肢體延長治療伴橈骨頭脫位的HME病人研究成果於JBJS(骨與關節外科)雜誌發表 2020-08-18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湘雅骨科進入專科綜合榜前10名
    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下稱中國醫院排行榜)在11月如期揭榜。在專科綜合排行榜中,湘雅醫院骨科首次進入全國前10名。中國醫院排行榜的評價方法,堅持以學科水平、臨床專科聲譽為核心,兼顧年度科研產出,這樣的評估方法已得到業內外很多人認可和應用。據了解,今年總共有366家醫院在榜單上獲得提名。
  • 看完中美醫療對比 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就是,美國人口3.27億,而中國人口13.9億。美國呢,一萬人有26.5名醫生,中國,一萬人有16.9名醫生。單就骨科醫生來看,中國只有14萬左右的骨科醫生。人均一萬人有1名骨科醫生。而這個差距在護士和麻醉師等方面更加明顯。美國一個關節外科治療組最低配是14名不同護士。
  • 不一YOUNG的鎮江協信星光 打造原創IP破局同質化
    據贏商網大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體量3萬㎡以上的商業體已經超過8000個,商業存量市場巨大,隨著開發速度的加快,未來幾年還有大量新增商業入市,市場競爭激烈,想要破局而出,就必須抓住當下的消費風口,但是什麼樣的內容才是存量市場的突破口,才能為商業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核心力?
  • 骨科醫生這樣說
    1 病歷展示 早晨起床端水閃了腰的黃奶奶到家附近的骨科醫院去看病。 門診醫生經過詳細問診查體,確診奶奶是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需要住院。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廣安骨科中心,有群市民健康「手護神」——記舟山廣安醫院骨科中心...
    手部的解剖結構極其複雜,組織精細,術後對手部的功能恢復要求高,所以手術難度比較高,對手術的要求也比較高,手術過程中需要醫生極其細緻。」周小君表示。自2014年始,在國內專家的指導下,手足外科多次成功完成多類各種手指缺損的全形再造,與諸多醫院的「腳趾搬家」不同,廣安「做」出來的手指是全新的,也就是腳趾不少,重新造出一個新手指,取得滿意的功能外觀。
  • 株洲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張錫平獲評株洲市先進工作者
    他就是株洲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主任,第三黨支部書記,湘雅株洲名醫——張錫平。一位默默紮根在臨床一線的骨科專家,一位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醫務工作者。27年的從醫生涯,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高尚的醫德醫風、熱忱周到的服務獲得了領導群眾的高度好評,贏得了患者由衷的信賴和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