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Gamewower
在科隆遊戲展刷臉之後,9月3日《Spellbreak》馬不停蹄在PS4/XB1/Switch/PC(Epic)平臺上架。近日,其開發團隊Proletariat宣布遊戲5天內擁有超過200萬玩家,Twitch上觀看時長170萬小時。
《Spellbreak》上一次曝光還是2018年,在進行A測之後,由於引擎優化、遊戲完成度等諸多問題陷入沉寂。在萬物皆可吃雞的當下,沒有高知名度、IP和大廠背書,《Spellbreak》依靠快節奏、強反饋的感官刺激和戰鬥體驗來吸引玩家。
飛行、瞬移、透視、隱身,遊戲主動提供了這些傳統大逃殺遊戲開掛版的體驗,同時頗具深度的魔法組合戰鬥體系也有別於其它技能戰鬥類的吃雞產品。
快節奏、強反饋的遊戲戰鬥體驗
與傳統大逃殺遊戲相比,《Spellbreak》通過拾取戰場道具進行屬性升級類似moba的升級元素。除了生命、護盾外,角色擁有藍條(法力值),發動技能會消耗,非戰鬥狀態可自動回復。遊戲中的槍也被護手裝備「土、火、雷、冰、毒、風」這6大基礎元素所取代,這6種元素組成的魔法即是遊戲戰鬥的重要手段,人物屬性以及魔法效果均可以通過拾取道具升級。
魔法、天賦、符文的體系是不是在MOBA遊戲中很眼熟?玩家進入遊戲前可選擇裝備2種元素,一個為主要元素,在開始對戰後可以提升效果但不可更改,另一個副手元素不可升級但可以在戰鬥中進行更換。天賦就是增加額外屬性搭配,而符文則是影響包括飛行、瞬移、透視、隱身這些神仙技能的使用。
在Gamewower看來,《Spellbreak》能夠快速吸引大量玩家關注的秘訣在於兩點:快節奏、強反饋的遊戲戰鬥體驗,創造組合帶來額外樂趣的魔法體系。
爽快,是不少玩家追求的遊戲體驗,《Spellbreak》也是這麼做的,在大逃殺中額外強調「殺」的戰鬥部分。
通過加快鎖圈速度來提升遊戲節奏,迫使玩家快速進行遭遇戰,平均十來分鐘結束的單局戰鬥最後經常會出現玩家大規模的魔法亂鬥,整個屏幕充斥著各色法術效果。這對屏幕前的玩家還有直播前的觀眾都造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
飛行、瞬移、透視、隱身這些傳統吃雞開掛才能獲得體驗是另一重刺激,「以前我唯唯諾諾,現在我上天入地」的新鮮感吸引玩家駐足。
魔法元素的基礎設定也對應遊戲華麗的戰鬥效果,誇張的法術碰撞結合美漫的藝術風格,《SpellBreak》2019年依靠不俗的美術表現還獲得了騰訊遊戲創意大賽的最佳視覺效果獎。
創造、組合的魔法策略
大逃殺融合技能並非《SpellBreak》首創,一大批MMO、MOBA加入吃雞模式都是講究角色技能與大逃殺戰鬥的結合,比較典型的例如網易《風雲島行動》,飛天遁地、誇張的技能也不少。
《SpellBreak》又特別在哪裡?
魔法組合效果也不是《SpellBreak》發明,文娛作品中這些設定屢見不鮮,例如火影忍者裡面五行遁術的組合。
遊戲中,火魔法在遇到毒魔法的毒雲時會產生大範圍高傷害的爆炸效果。土魔法到火魔法時則會變成巖漿地縫。雷魔法擊中冰魔法的冰路時會有導電的效果,這時候踩上去會造成麻痺。火魔法+冰魔法能造成大範圍「霧氣」的效果,類似煙霧彈。相生之外,魔法之間也存在著相剋的效果,比如風魔法可以滅火,冰魔法可以把毒魔法的毒雲凍住。
神界原罪2魔法地形效果
然而在其它競品中,傷害、治療、控制、無敵、屬性相剋……這些遊戲繁雜的技能效果背後更多是數值層面的影響,例如國內特色的五行相生相剋,也往往是傷害加減平衡。而《SpellBreak》則是學習了講究策略深度RPG遊戲中出現的魔法搭配組合,例如經典的《神界原罪》系列就不乏上述各類魔法搭配。
除了策略深度的影響,這種搭配突破了技能效果的數值影響,而造成了實際的物理效果變化(化學反應)。玩家操作的雷電冰霜不再只是簡單的視覺效果,獲得額外的真實感和代入感,同樣加強了遊戲戰鬥反饋體驗。
為了進一步放大魔法帶來的物理反饋(化學反應),《SpellBreak》的魔法釋放後「六親不認」,自己和隊友碰到了同樣會受傷,在火中談笑風生、毫髮無損的場面也不會出現。豬隊友、坑隊友的情況也增添了開黑組隊的樂趣和直播的節目效果。
新鮮感
回頭來看,《SpellBreak》通過集眾家所長,在大逃殺的框架下給了玩家新鮮感。玩家以往習慣於「一拳打爆一棟樓卻傷不了花花草草」的實際效果,但隨著物理引擎的盛行,場景交互、破壞從單機到網遊越來越常見。
小到格鬥受擊部位的動作反饋,大到範圍魔法華麗組合,無論是物理反饋還是化學反應,其內核是一致的,提供更擬真的反饋效果,來提升玩家的遊戲代入感和感官刺激,也就是所謂的「讓遊戲做得更真實」。
另一方面,物件、人物、場景、技能的交互組合、創造破壞也為遊戲注入更高的自由度。設計師的思路是有限,而玩家的集體創造力是無窮的。數值戰鬥之外,玩家的創造力也能為遊戲提供更強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