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馬俑不僅在我們國內婦孺皆知,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被中外學者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以前,我們都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其實這個說法在歷史學界是有所爭議的,有的說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有的人則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國的一個女人的,她就是秦宣太后。
歷史學者陳景元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來證明: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是比他早半個世紀的秦宣太后的。為什麼說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呢?
理由一:五顏六色的兵馬俑衣服
秦始皇是陰陽五行之說的信奉者,秦朝取代周朝那是以水克火,因此秦比較崇尚水德。根據《通志》記載:「秦制水德,服尚鈞黑」。也就是說秦人比較崇尚水德,以此對應的就是黑色,他們穿的衣服、盔甲大多都是黑色的。
但是反觀兵馬俑的顏色,卻是大紅大紫的。據統計,兵馬俑一號坑中的1087件俑的上衣顏色中,白色衣服兩件,紅色衣服88件,天藍色衣,服16件,綠色衣服118件,紫色衣服52件。一號坑中的顏色還不算豐富,三號坑中的秦俑衣服更是顏色豐富,朱紅、玫瑰紅等共有十幾種。這很明顯與秦始皇喜歡黑色的習慣有所不同。
理由二:戰車落後,且不同軌
兵馬俑裡面出現的軍隊是秦始皇時期一支相當落後的軍隊,因為在秦始皇時期,軍隊打仗只有騎兵和步兵參戰,戰車早就已經被淘汰了,而兵馬俑軍隊卻以戰車為主,這是非常不符合那個時期的軍隊的。
並且這些出土戰車的尺寸是不一樣的,眾所周知,在秦始皇后期,秦始皇發布了「車同軌,書同文」的政策,要求車輛「輿六尺」,但是兵馬俑裡面的車輛車輿的尺寸有所不同。車輿的寬度有1米、1.1米、1.2米、1.3米、1.37米等,秦始皇既然頒布了車同軌的詔令,那麼又怎麼會讓自己的車子尺寸不一呢?
理由三:兵馬俑的「年齡」過大
在出土的兵馬俑中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留著茂密鬍子的士兵很多,而這些士兵的精神面貌也很差,他們大多體態臃腫,扛著個「將軍肚」,並且神情呆滯,壓根沒有精銳之師的樣子。考古學家王玉清發表的《秦俑面形和表情》中,在29個秦俑中,只有三個秦俑面孔是年輕的面孔,其餘的面孔都是年長者的面孔。
作為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很難想像他會選擇這樣的部隊來作為自己的陪葬士兵。
理由四:秦始皇陵距兵馬俑的實際距離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距離兵馬俑坑是「三百仗」,但是這個史料的出處很值得懷疑,並不一定可靠。就算這個史料相當靠譜,那麼這個距離也不對。
這兵馬俑為啥是秦宣太后的呢?
首先就是兵馬俑服飾上的楚風體現,秦宣太后羋八子的老家是楚國,而兵馬俑身上的紅色、紫色就是楚國的服飾風格。
而秦宣太后只是秦國的太后,因此她是不會帶著一支軍隊為自己陪葬的,那麼這些兵馬俑就不是正規軍隊的性質而是隨從、親兵。這些是追隨秦宣太后多年的士兵,在秦宣太后臨死前就提出了讓近臣陪葬的要求,因此這些士兵的年齡普遍偏大,精神面貌也不怎麼好。
但不管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還是秦宣太后的,他們的雄偉已經讓世人為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