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時間和精力上的關係,我們不可能對所有配置都進行點評,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希望我們的點評能夠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朋友起到作用,這才是我們開辦這個欄目最大的宗旨。我們這檔節目也會長期的有規律的辦下去,希望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直接在回覆中留言,我們會儘量響應大家的需求。你可以:「嘗試自助裝機系統」和「查看網友的裝機方案」。
點評配置:Core i7 930高端遊戲平臺
整機價格:9600元
瀟瀟楓雨 點評:筆者上月有幸參加了一次PConline全國高校遊戲風暴活動,在對會場300多學生的一個現場調查上,超過80%的筆記本電腦購機首選率讓筆者感覺很汗顏,也讓人深深意識到DIY正在面臨的挑戰。以筆者之見,DIY會迎來一個「專業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前者會讓選擇繼續DIY的人群在專業知識上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後者則包括了高端DIY、HTPC等各種實際玩法。
作者的這套預算超過9000元的遊戲電腦,就是一套典型的「高端DIY」配置,這樣的平臺性能,只有發燒玩家才能充分利用,而且高端配置也更能夠凸顯出玩家的個性化。這套平臺配件選用堅實高效,性能分布均衡合理,產品質量也很有保障,值得高端玩家借鑑。
Core i7是發燒級高端DIY的不二之選:
在9000元級遊戲PC上,Core i7是發燒玩家的不二之選,畢竟在2000元級CPU產品線上,AMD暫時還沒有能夠全面抗爭Core i7的產品可供選擇。隨著1600元Core i7 920的退市,i7 930迅速成為了最具性價比的i7。i7 930主頻2.8GHz,採用45nm Nehalem Bloomfield原生4核心8線程設計,具備8M三級緩存、4.8GT/S QPI總線的完整規格,優秀的超頻性能,還使它具有比肩更高端Core i7處理器的可能,是當前最優性價比的1366接口Core i7,也是發燒級高端平臺的澎湃之芯。
主板首選一線X58,常規玩家繼續選擇機械硬碟,內存可以選擇三通道:
與Core i7搭配的X58主板方面,我們建議大家首選一線產品,華碩 P6T SE在2000元以內的價位上,做工、走線、用料完全承襲了P6T的規格,只是減去了對三路SLI的支持(仍支持Crossfire),對理性玩家來說性價比更出眾。固態硬碟雖然對高端平臺提速明顯,但高昂的構件成本,讓它仍然只停留在極小眾玩家領域。Core i7處理器、X58主板支持三通道DDR3內存,進來內存價格迅速走低,主流2G DDR3 1333內存報價已經低至150元,對強悍的發燒級遊戲平臺來說,6G內存值得先行嘗試、一步到位。
平臺不存在CPU瓶頸,在顯卡選購上玩家可以據需求而定:
即使面對當前最新遊戲大作,這套平臺在CPU性能上也不會存在限制瓶頸。因此顯卡選購其實並不難,起碼少了一個限制因素。期望在23寸屏幕上以最高畫質流暢運行今後兩年DX11大作的玩家可以考慮GTX580,2000元級顯卡可以考慮HD6870,千元級顯卡則是HD6850、GTX460。
三星 BX2335顯示器性價比不錯:
對主流玩家來說,23寸16:9全高清液晶是當前遊戲平臺的高性價比大屏首選,三星 BX2335在外觀上具有琉晶漸變色先進注塑工藝、V字形新穎底座,看上去很有藝術感,相當吸引眼球。在顯示效果方面,屏幕出色的表現,也使人對TN屏效果刮目相看。作為三星新「絕色」LED液晶顯示器的新品之一,這款1599元的較低價的產品,值得中、高端個性玩家選購。
銅斑蛇是專職RTS競技滑鼠,FPS玩家則要考慮選擇蝰蛇:
Razer Copperhead銅斑蛇是一款極具名氣的RTS電子競技滑鼠,在《星際爭霸》、《魔獸爭霸》以及《星際爭霸2》等玩家圈子內很有口碑,也是很多知名電競職業玩家的專用滑鼠。但據筆者身邊論壇的很多War3 solo玩家反映,這款滑鼠在FPS遊戲中表現很「杯具」,這主要是因為RTS遊戲重點選,而FPS遊戲重甩動。因此,如果玩家更熱衷於FPS遊戲,我們建議大家選擇Razer煉獄蝰蛇。
機箱電源很紮實,420W電源很實用,但更高端顯卡就需要500W及以上電源:
對這套i7 930 + HD6870顯卡平臺來說,這399元康舒 Ipower 470 加強版420W電源很實用,雖估算功率稍顯緊張,但我們相信平臺的實際運行穩定性不會存在問題。相比之下,500W報價要高出很多,但對選擇了GTX580、HD5970等更高端顯卡的玩家來說卻是必備。
我要點評此配置。
查看上期裝機點評:
11月30日自助裝機配置專家點評
點評配置:Core i5 760中端遊戲平臺
整機價格:7600元
瀟瀟楓雨 點評:這是一套典型的Core i5中端遊戲方案,平臺性能分布比較均衡,共用了7600元預算,有些超出了我們的心理預期。但是如果在平臺硬體搭配上稍作調整,即可在不損失性能、不損失質量及穩定性的情況下,節約不少預算成本,一起來看看。
Core i5 760是當前最堅挺的中端遊戲處理器:
Core i5 760市場報價1350元,在附近價位上面臨著AMD Phenom II X4/X6兩款千元級產品的競爭。在性能表現上,Core i5 760平臺小勝兩款AMD方案,但平臺成本卻也高出不少,性價比未必完勝。當前,在Intel泛濫又有創意的宣傳攻勢下,Core i5「智能高效」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幾百元的平臺價格差距,並阻止不了粉絲們的推崇熱情,Core i5 760仍然是當前最堅挺的中端遊戲處理器,市場形象卻塑造的很成功。
另外,玩家一般也無須為i5 760搭配第三方散熱器,在默認頻率、室溫、普通ATX機箱情況下,CPU原裝散熱器已經足夠使用了,處理器滿載最高溫度65-68攝氏度,令人還算放心。但如果用戶有進一步超頻需求,就需要為這顆處理器額外配備更強勁的散熱器了,這方面,100-200元塔式熱管是首選,比如九州風冰陣400、酷冷至尊HyperTX3。
華碩 P7H55-M Pro性價比較差,建議更換華碩P7H55-M:
華碩 P7H55-M Pro採用的是Intel H55晶片組設計,市場報價899元。與699元、同為H55晶片組的華碩P7H55-M主板相比,只是在輸出接口規格上進行了強化,增加了DVI+HDMI輸出接口。對於這款獨立顯卡玩家平臺來說,P7H55-M Pro主板的這一輸出接口規格優勢毫無意義,建議更換華碩P7H55-M或者微星H55M-P31等主流H55產品。
內存建議選擇2條2G產品,硬碟要選擇1T藍盤:
由於產品的特殊性、稀缺性,當前高集成度的單條4G內存價格要高於2條普通2G內存,而且2條2G內存還能夠組建雙通道內存平臺,因此玩家要優先考慮選擇2條普通2G內存。西數綠盤轉速在5400-7200之間,其定位更適合做系統的附屬盤或備用存儲盤。因此,作為主硬碟,我們建議大家選則價格僅高出一二十元、但性能表現卻流暢很多的西數藍盤。
GTX460 1G版1299-1399元價位比較合理:
AMD HD6850顯卡現在正在逐漸鋪貨,1299-1399元的價格、匹敵GTX460 1G版的性能,對定位1499-1599元的GTX460 1G版構成了很嚴重的威脅,讓這款立場堅挺的中端顯卡不得不降低姿態,開始籌劃以各種手段進行價格調整。近期國內市場上,GTX460 1G版都展開了降價,幅度在200元左右,價格更實惠、更合理。
DELL U2311H是一款很有性價比的ips廣角大屏液晶:
DELL U2311H最近很火,主要是源於在1599元價位上這款顯示器採用的是ips廣角面板,是一款很有特色的廣角低價可旋轉大屏液晶,16:9的顯示比例、1920x1080的解析度,也使這款產品很符合今後的最優化顯示需求,很符合今後的業界趨勢。
350W電源即可滿足功率需求:
對這套中斷遊戲平臺來說,額定功率350W的電源即可滿足功率需求,因此作者選用的這款報價高達539元的安鈦克 模尊520 520W電源就並不是很適合這套平臺使用,我們推薦更換259元康舒 ME2 Power 350W、319元安鈦克 VP450P。
我要點評此配置。
查看上期裝機點評:
11月30日自助裝機配置專家點評
點評配置:Phenom II X4 955遊戲主機
整機價格:4600元
瀟瀟楓雨 點評:AMD Phenom II X4平臺近期關注度也很高,畢竟Core i5姿態很高,「求之不得」之下,注重性價比的玩家就會「退而求其次」,在千元關口4核遊戲處理器產品線上,Core i5的最恰當的替代方案就是Phenom II X4。性能大致匹敵的情況下,Phenom II X4 945平臺可以比i5 760平臺省下700多元預算,性價比很高,很吸引對性能、價格都精打細算的中端遊戲玩家。
AMD Phenom II X4 955/黑盒性價比很出眾:
AMD Phenom II X4 955是一款黑盒版產品,不鎖倍頻、具有更好的超頻體質,是AMD黑盒系列處理器最「攪局」的亮點。AMD Phenom II X4 955默認頻率3.2G,熱設計功耗125W,發熱量不低。但好在這款黑盒版處理器也附帶了AMD原裝銅管散熱器,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情況下的使用需求。因此,一般來說,玩家都無需為這顆處理器再額外選購第三方散熱器。而且九州風神 冰風169元的成本,也縮小了Phenom II X4平臺的性價比優勢,幾乎可以考慮「翻牆越獄」了。
AMD平臺接口統一、兼容性好,880G主板是首選:
AMD平臺當前統一採用AM3接口,兼容性、今後升級潛力都很好。對主流玩家而言,880G主板就足以發揮Phenom II X4的性能和超頻能力了,且價格不貴。作者選用的這款技嘉 GA-870A-UD3主板,採用的是AMD 870+SB850晶片組搭配方案。870北橋定位入門級的獨顯平臺,性能平平。但SB850南橋支持交叉火力、支持SATA3,規格前衛,但當前卻無用武之地。
另外,相對於870晶片組,880G還具備一款備用集顯,可以滿足用戶的不時之需。因此,權衡下來,我們更推薦大家選購599元級別一線品牌880G主板,比如華碩M4A88T-M。大板在性能方面並無優勢,而節省下來的200元預算則可以用來升級顯卡。
GTS450遊戲性能堪憂,顯卡建議選擇1G版HD6850/GTX460:
相對於GTS450,HD6850/GTX460性能要強勁很多,尤其是在新調整的的1299元價位上。相比之下,GTS450會成為平臺遊戲性能的瓶頸,影響CPU性能發揮。在大屏幕上、在DX11條件下,GTS450性能表現更加令人擔憂。考慮到影馳 GTS450骨灰黑將版報價也已經達到了999元,我們強烈建議玩家直接選購1299元1G版HD6850/GTX460。
350W電源即可滿足功率需求:
對這套中斷遊戲平臺來說,額定功率350W的電源即可滿足功率需求,因此作者選用的這款報價高達539元的安鈦克 模尊520 520W電源就並不是很適合這套平臺使用,我們推薦更換259元康舒 ME2 Power 350W、319元安鈦克 VP450P。
我要點評此配置。
查看上期裝機點評:
11月30日自助裝機配置專家點評
點評配置:Athlon II X4 640中低端遊戲機
整機價格:4300元
瀟瀟楓雨 點評:Athlon II X4定位中低端市場。在600多元的價位上,中低端CPU性能相對於入門級產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用戶在日常使用中更少感受到的到來自CPU性能的制約更少,整套平臺性能也會更加流暢。而在遊戲大作方面,中低端平臺面臨的性能壓力仍然不小,與中、高端平臺差距又比較明顯。這套Athlon II X4配置整體感覺比較均衡,性價比也比較高,4000元出頭的預算價位也很吸引中低端玩家,顯示器、顯卡選用很得當,值得參考。
Athlon II X4是當前最便宜的四核CPU,性價比高,但卻不適合超頻:
Athlon II X4是沒有三級緩存的4核處理器,在性能發揮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遊戲性能與同頻率Phenom II X4差距約為20%。但Athlon II X4比Phenom II X4便宜1/3,4核特性對於中低端主流遊戲玩家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是AMD中低端遊戲平臺的主打產品,在實測中整體性能與2核心4線程的Core i3 530幾乎持平。
Athlon II X4 640熱設計功耗達到了95W,原裝散熱器基本上能夠滿足它全年散熱需求,不超頻使用的話,我們無需再為它額外選擇散熱器。超頻的話,Athlon II X4在超頻幅度上難比Core i3 530(後者採用32nm製程,TDP 73W含集顯),再額外配備散熱器的話平臺成本也已經超過i3平臺,性價比已經被拉低。因此,Athlon II X4是當前最便宜的四核CPU,但卻不適合超頻玩家、有動手能力的玩家選用。
AMD中低端平臺首選880G主板:
AMD 880G晶片一般搭配SB710南橋使用,平臺規格很貼近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499-599元的價位也很有性價比,是中低端用戶首選產品。但在599元價位上,業界一線880G主板性價比比較出色,華碩 M4A88T-M、微星 880GM-P51-H等產品都值得選購。而在499元價位上,映泰 TA880G+、華擎 880GMH/USB3R2.0同樣性價比顯著。
2G內存是主流,1T硬碟配備恰當:
當前最吃內存的是單機遊戲大作,其次是媒體處理和網路遊戲應用。中低端平臺一般不能滿足最新遊戲大作的高畫質運行需求,受運算能力所限,過多的內存也無法為CPU所用,因此,對中低端遊戲平臺來說,2G內存就已經夠用了。當前1T硬碟在300多元的價位上已經成為了主流,海量存儲空間更值得選用。
在699元價位上,HD5750性價比勝過GTS250:
HD5750採用的是40nm製程,發熱量更低,超頻潛力非常大。HD5750搭配的是GDDR5顯存,也具有一定的DX11性能。在699元價位上,盈通 R5750-1024GD5遊戲高手還是一款高頻版產品,性能表現已經超過了799元1G版GTS250,性價比更高,值得選用。
AOC e2343F顯示器纖薄時尚,1099元價位性價比很出眾:
這款AOC e2343F LED背光顯示器,隸屬AOC「刀鋒」系列產品,號稱「全球最薄顯示器」。產品造型明淨、簡約、時尚,高光外表、超窄邊框等外觀細節無不把時尚做到極致。顯示器顏色表現也令人滿意,在1099元價位上性價比很高。
機箱電源可以選用:
動力火車 絕塵俠X3機箱做工堅固、外觀個性,箱內空間也比較足,不高的價位,適合中低端平臺選用。長城 靜音大師400SD電源額定功率300W,剛好可以滿足這套平臺使用,可以選用處。
我要點評此配置。
查看上期裝機點評:
11月30日自助裝機配置專家點評
點評配置:Athlon II X2入門獨顯平臺
整機價格:3100元
瀟瀟楓雨 點評:入門級X2 250 雙核平臺很適合家庭娛樂用戶使用,而對3D性能有一些要求的用戶,還可以考慮添加一塊獨立顯卡,從而獲得流暢的網路遊戲、經典遊戲體驗。作者的這套3100元的入門級雙核獨顯平臺,配件搭配均衡流暢,性能、穩定性都很出色,值得家庭、校園用戶參考。
AMD Athlon II X2 250很適合入門家庭娛樂使用:
當前,Intel 775平臺正在走向終結,775平臺性價比也差於AMD入門級雙核平臺。AMD Athlon II X2系列處理器不僅AM3接口很主流,而且Athlon II X2 250這顆雙核心處理器的速度同樣很流暢,搭配較好的周邊配件,一些用戶在熟練玩機之後還可以對這顆45nm產品展開一番超頻「開發」,讓這顆處理器在日常家用、學習辦公領域流暢運行三四年並沒有問題。
主板、內存、硬碟搭配很恰當:
在AMD整合平臺上,880G平臺的性能、規格,足以架起主流中、低端配置,對AMD平臺有「通吃」的能力。華擎 880GMH/USB3R2.0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880G主板,全固態電容、5相供電設計、DVI+VGA+HDMI輸出接口規格相當醒目。主板元器件布局合理、風格嚴謹、做工紮實,在499元價位上性價比很高。對低端雙核平臺來說,2G內存就足夠使用了,畢竟不少入門平臺都還在運行Windows XP。對家庭娛樂、校園學生用戶來說,1T硬碟也更能滿足文件存放需求。
家用顯示器要兼顧擺放空間,高清用戶建議選用23寸大屏:
在家裡、在宿舍,電腦的擺放位置都是比較固定的。大家在選擇顯示器時,要結合擺放空間來進行選擇,顯示器的尺寸、底座都要認真留意。選擇合理的話,顯示器會成為卓面上的一道勻稱擺設,選擇不合理的話,桌面就會擁擠不堪、很難清理。
對高清用戶來說,為了充分呈現內容,為電腦選一臺23寸以上的全高清液晶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在搞定片源、解碼等一系列問題之後,顯示器才最終決定著觀影體驗,桌面空間比較有限的用戶則可以考慮19、20寸產品。在799元價位上,AOC e2043F採用的是16:9設計,縱向解析度900像素,基本能夠滿足使用需求,性價比不錯,可以選用。
機箱電源搭配很合適:
動力火車 絕塵俠A1採用的是USB、音頻接口上置設計,用起來比較順手,而且這款還具有一些「防塵」功能。對這套入門級雙核獨顯平臺來說,額定220W的電源剛好可以滿足使用需求,航嘉 冷靜王標準版額定功率220W,對這套平臺很適用,且價格很低,可以選用。
我要點評此配置。
查看上期裝機點評:
11月30日自助裝機配置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