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揭秘秭歸臍橙致富路 再現生機勃勃的屈原文化

2020-11-24 光明網

上周五晚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在江蘇衛視播出。本期節目嘉賓王茂蕾、劉儀偉、彭宇三人來到秭歸,通過一場對當地特產臍橙與屈原文化的探訪,不僅感受到了秭歸日新月異的發展,同時也帶領大家一睹博大精深的屈原文化,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後表示:「想去秭歸轉轉,看看秭歸的好山好水好人文。」

王茂蕾、劉儀偉吟詩品臍橙

青山綠水間看秭歸致富路

秭歸有個著名的特產,就是「橙中之皇」臍橙,當地40萬人中有半數人口都在從事這項產業,眾人的秭歸之旅也從一場臍橙宴開始。按王茂蕾的說法:「臍橙宴我覺得特別能代表秭歸,很有地方特色,這是我們三峽秭歸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也是一個美食名片。擺一桌臍橙宴,吃著當地的特產,賞著三峽大壩,我覺得這是一種人生樂事。」

吃菜時採用了飛花令的方式來決定順序,幾張寫著「江、山、峽、猿、月、妃」的字牌分別對應著桌上一道美食,吟到哪個詞,便先吃哪道菜。彭宇「更立西山江壁,截斷巫山雲雨」信口拈來,王茂蕾看著三峽此情此景,不由想起千年前李白提筆寫下的「兩岸猿聲啼不住」之景,劉儀偉口中的「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對應著高山臘肉、橙皮豬蹄、粽橙之戀三道美食。玉盤珍饈,輔以朦朧煙雨下的秀麗江水,還有吟詩行飛花令的樂事,讓許多觀眾心馳神往,覺得這樣的體驗頗有著古人的雅趣。劉儀偉表示:「像這樣的乘船遊覽,品當地美食,可以做成一項特色文化產品,讓全國各地的人民都來到這裡,坐在船上吃橙子、看三峽。」

當橙子變成秭歸的名片,當傳統文化和經濟結合到一起,好生態好文化,就變成了金飯碗。臍橙這樣特產,在當地人民的努力栽培下,成為了堅實的經濟支柱。

探訪屈原故裡體驗端午習俗

高腔、鹹鴨蛋、賽龍舟引共鳴

秭歸不僅有臍橙,同時還是屈原的故鄉,一行人探訪的第二站便是秭歸的屈原故裡。首先是經歷了兩次搬遷的屈原祠,此時位於三峽大壩的正對岸,依山而建,依舊保有著傳統古建築的氣息。在青灘民俗館中,宛若天籟的秭歸高腔引起了眾人駐足,歌中內容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語調也是當地的方言。在高腔傳承人羅留英的帶領下,大家也跟唱了幾句高腔曲調,唱得很是投入,一個個臉上洋溢著遮不住的笑容,有觀眾評論:唱起這樣的歌謠,就好像身處生活中最融洽的時刻,自然而然地感到開心。

身為屈原的故鄉,端午節習俗館也是秭歸不得不去之處。眾人在習俗館內學著包起了當地的粽子,搭配粽子的還有鹹鴨蛋,王茂蕾看到鹹鴨蛋不由地感嘆:「看著那個鹹鴨蛋,我這個鄉愁的感覺就來了,舌尖上的味道,其實有時候也是記憶裡的味道。」龍舟是端午節的另一樣文化元素,秭歸是「中國龍舟之鄉」。三人了解了龍舟文化之後,決定一起體驗划龍舟。劉儀偉敲起划槳的節奏,王茂蕾、彭宇二人划槳,儘管是首次體驗,但都格外賣力,卯足了勁,不少觀眾都表示:「這三人哪裡是體驗,劃的有模有樣,分明像是身經百戰的老選手了。」劉儀偉在體驗完划龍舟後說道:「賽龍舟代代相傳,是要告訴大家,愛國主義是高尚的情懷,越是困難越要向前。龍舟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讓划船者不由自主地劈波斬浪,破浪而前。」

本周長江之旅將走進湖北羅田,更多精彩關注每周五晚21:10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江蘇衛視

相關焦點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帶來秭歸「臍橙宴」王茂蕾、劉儀偉、彭宇體驗賽龍舟
    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五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王茂蕾將帶領劉儀偉、彭宇走進湖北省秭歸縣,體驗臍橙採摘、品嘗當地特色臍橙宴,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腔的傳承人,參與包粽子、龍舟競技,共同感受醇正的秭歸味道與源遠流長的屈原文化。
  • ...聯合每日一淘「為鄂助力」:秭歸臍橙無與倫比 西陵峽畔相見恨晚
    湖北秭歸,屈原故裡,好山好水出好果。7日,長江西陵峽畔,經濟日報聯合每日一淘「為鄂助力」,秭歸人民政府副縣長宋翀與秭歸商務局局長王濤來到直播間現場,為秭歸農產品帶貨。他們向大家推薦的是當季優秀品種「倫晚」。短短兩個多小時的「為鄂助力」倫晚臍橙專場直播中,經濟日報聯合每日一淘共幫銷倫晚臍橙152075斤,期間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8.1萬。
  • 【大美湖北】秭歸,不僅有三峽大壩、屈原故裡,還有竹三百和芝蘭谷
    「湖北發布」推出「大美湖北」系列報導——今天,帶你去看:楚文化發祥地↓↓↓秭歸這裡是「中國臍橙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詩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美食之鄉」……太陽主導了地球哺育了人類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為國家5A級景區,位於秭歸新縣城,毗鄰三峽大壩且直線距離為600米,佔地面積約500畝。高峽平湖美景盡收眼底,同時以屈原祠、江瀆廟為代表的24處峽江地面文物集中搬遷於此。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周覓、种丹妮打卡羅田「認領樹」「租養羊」揭秘致富新途徑
    上周五晚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湖北羅田站在江蘇衛視播出。節目嘉賓周覓、种丹妮、彭宇三人尋覓羅田鏨字石甜柿、板慄、黑山羊等各種好物,並借特產線索聚焦羅田脫貧致富之路。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羅田的特產真的太多了,看得好饞。」周覓、种丹妮、彭宇還體驗了竹編、制陶等非遺文化手藝,致敬傳統技藝的工匠精神。
  • 臍橙鮮果與臍橙深加工產品在漢閃亮亮相產銷對接大會!
    金黃色的臍橙鮮果與臍橙酒、臍橙醋、臍橙精油、臍橙餅、臍橙果粒飲料等深加工產品擺滿了展臺。1月8日,秭歸臍橙品牌推廣暨全國產銷對接大會在武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家渠道商代表與秭歸縣政府以及當地的龍頭企業達成多項購銷合作協議並現場籤約,共計實現秭歸臍橙銷售5000噸,價值近6000萬元。  此次產銷對接大會由秭歸縣人民政府、湖北長江壟上傳媒集團主辦。秭歸縣委書記盧輝介紹,秭歸是著名的「中國臍橙之鄉」,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早在2300多年前就寫下了《橘頌》詩篇。
  • 屈原故裡,千年歸州的最後記憶!
    說起屈原,在中國那是家喻戶曉的,即使你不懂楚辭的浪漫,也聽聞過端午的含義,即使你不能理解「「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也會欣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屈原於中國,是一個精神符號,既是浪漫主義的開端,也代表著憂國憂民的悲憤,更象徵著寧死不屈的高潔。
  • 秭歸中華紅血橙,臍橙中的極品,經得住風雪才能收穫甜蜜
    年終獎終於發了,給媳婦買點好吃的,她喜歡吃秭歸的血橙,現在吃正是時候,直接買5箱,吃個夠。可能有人沒有吃過血橙,湖北除了有熱乾麵,秭歸江邊的臍橙也是一大特色。因果肉緋紅,所以取名中華紅血橙,水分特別足,但是產量不是特別大。
  • 新鮮上市香氣四溢的爆汁臍橙,每一口都爽滑,你知道來自哪裡嗎?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水果,在秋冬季能讓人,愛到極度瘋狂,根本停不了口的,那一定當屬爆汁橙,要說比爆汁橙還讓人嘴饞的,那只能是這枚來自於中國臍橙之鄉的秭歸九月紅臍橙!!九月紅是秭歸不可複製的地標水果,只有在秭歸才能找得到。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在這裡寫下了《橘頌》名篇「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 秭歸第八屆橙交會開幕 「黃金果」助推農旅體融合
    秭歸地處三峽河谷地區,秦巴山脈及三峽水庫的滋養,成就了秭歸特殊的河谷地帶氣候,成為天然的「水果保鮮庫」,讓秭歸成為中國臍橙之鄉、全國無公害臍橙生產基地示範縣、全國創建綠色食品(柑橘)生產基地示範縣,是國家劃定為臍橙栽培的最佳適宜區之一。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白舉綱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
    Reborn組合開啟「逛吃模式」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四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白舉綱化身段子手、爆「梗」不斷,他將帶領Reborn組合、彭宇走進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油紙傘的製作,探秘同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先市醬油的傳統釀造工藝,尋找堯壩鄧黃粑的傳承人,邂逅地道的瀘州風味。
  • 首屆汩羅江文學獎出爐,秭歸三人獲獎!!
    首屆汩羅江文學獎出爐,秭歸三人獲獎!!受理電話:0730-5255003(工作日8:00-12:00;14:30-17:30)受理郵箱:971934518@qq.com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組委會 評獎辦公室 2020年11月25日汨羅江文學獎是以世界歷史文化名江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綜藝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江蘇衛視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從雲南麗江市的寧蒗《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著「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的創作初衷,通過一次次真實探訪,助力長江兩岸扶貧產品銷售,真正幫助扶貧地實現發展。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楊鈺瑩唱響江西民歌
    李泊文、程梓感受鄱陽湖生態之美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十期將於今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著名歌手楊鈺瑩將回到江西省九江市,與演員李泊文、程梓及主持人彭宇共同組成探訪小隊,與鄱陽湖候鳥親密接觸,體驗多寶沙山綠化工作,感受陶淵明的「採菊之樂」,在品嘗鄱陽湖特色大閘蟹的同時領略九江的生態致富之路。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孟非化身地道重慶導遊 馮提莫、彭宇金佛山「打筍」困難重重
    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七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孟非將與歌手馮提莫、主持人彭宇組成探訪小組,回到重慶的南山區,品嘗地道重慶火鍋,遊覽金佛山喀斯特地貌,體驗採摘南川方竹竹筍,感受南川區獨特的生態致富之路。
  • 隨州菇、秭歸橙、襄陽茶……出口熱銷產品紛紛來「長江嚴選」圈粉
    長江網9月23日訊(記者周韌)9月23日,長江網記者從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1-8月全省農產品出口逆勢增長,其中隨州、襄陽、宜昌位列出口前三甲。目前,出口熱銷的香菇、茶葉、中藥材、水果、蜂蜜等品種紛紛入駐長江日報長江嚴選電商平臺。
  • 春風沉醉,最愛秭歸早茶香
    秭歸種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傳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清口茶、絲綿茶曾作為皇廷貢茶聞名天下。元朝詩人耶律楚材「一曲離騷一碗茶,箇中真味更何加。」將屈原和秭歸茶聯繫在一起。據縣誌記載,唐代歸州就是產貢茶之地。清光緒二十七年書《歸州志》中記載秭歸茶「烹儲碗中,經夜色不變」。
  • 「柑橘院士」和秭歸縣長同臺直播:125萬拼多多用戶共助力,5萬果農...
    3月15日這場直播,銷售秭歸臍橙8300單,約6萬斤。直播店鋪自參加抗疫專區以來,銷售秭歸臍橙合計4萬單,約29萬斤。「不僅造福5萬農戶,更是幫助6000萬湖北人」秭歸縣地處湖北省西部,位於三峽大壩庫首,是天然的「水果保鮮庫」。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今晚開播 煜盛文化引領電商扶貧新風潮
    煜盛文化與江蘇衛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將於10月16日開播,由江蘇衛視和優酷視頻每周五晚21:10同步播出。(《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周五開播)《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邀請到龔琳娜、白舉綱、劉儀偉、汪小敏、謝安然等多位藝人及網絡帶貨紅人,共同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雲南站暖心結束
    「海安舅舅」師生重聚引宗庸卓瑪落淚昨晚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在江蘇衛視首播。節目中宗庸卓瑪、楊昆、彭宇、謝安然一行人組成探訪小組來到長江上遊的雲南,深度感受當地發展的新面貌,助力開拓當地脫貧新局面。節目嘉賓們還探訪了寧蒗民族中學,在探望朱朝書老師的過程中,他們共同回顧並見證了一段真實感人的「海安支教史」。十餘位朱朝書老師曾經的學生「回家」,當面表達了對恩師傳道授業、堅持投身支教事業的感謝。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為這段師生重逢的場景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