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不缺少愛國的詩人、詞人,他們有的直抒胸臆、託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以夢述懷,用文質兼美的詩詞來表達自己心繫國家的赤子情懷。
精選十首愛國詞,走進詞人的精神世界,感同身受他們的愛國心。
1、《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後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自然地表現出了他志在殺敵衛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裡的英風與豪氣。
2、《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上片寫作者要為國家建立功業的急切心情。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一祖國的殷切願望;忠於朝廷即忠於祖國的赤誠之心。
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這首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的中華民族不敢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之詞,風格豪放,氣勢雄渾,境界開闊,然而這首詞雖有豪放之因卻非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鬱頓挫、悲壯蒼涼之作。
詞的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割據東南,擊退曹軍;劉裕金戈鐵馬,戰功赫赫,收復失地。不僅表達了 對歷史人物的讚揚,也表達了對主戰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草率北伐,招致大敗的歷史事實,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從事,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復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4、《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宋代:陸遊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此詞描寫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通過今昔對比,反映了一位愛國志士的坎坷經歷和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
上片開頭追憶作者昔日戎馬疆場的意氣風發,接寫當年宏願只能在夢中實現的失望;下片抒寫敵人尚未消滅而英雄卻已遲暮的感嘆。全詞格調蒼涼悲壯,語言明白曉暢,用典自然,不著痕跡,不加雕飾,如嘆如訴,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陸遊這首詞,確實飽含著人生的秋意,但由於詞人「身老滄洲」的感嘆中包含了更多的歷史內容,他的闌幹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熾熱的感情,所以,詞的情調體現出幽咽而又不失開闊深沉的特色。
5、《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傷心不已悲情無限!我夢見自己重回故國,一覺醒來雙淚垂落。
詞的下片續寫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有誰與我同登高樓?我永遠記得一個晴朗的秋天,在高樓眺望。往事已經成空,就仿佛在夢中一般。
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用心摯真。全詞八句,句句如白話入詩,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摯切。全詞有感慨,有追憶,有無奈,有悲苦,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淺,同時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顯其曲致婉轉。
6、《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宋代:範成大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細細算來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處度過十個中秋。舊夢未了今秋忽如新夢,飄然人到黃鶴舊時山頭。老子今夜豪興不淺,忽憶當年庾亮守鄂州,天教歷史上的聚會重現,我輩今朝宴飲賞月在南樓。迢迢銀河暗淡無光,獨見一輪皓月當空浮。
江北煙散,江南霧收,江水平似白練滔滔東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臨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當笑我白髮東歸,空損貂裘,壯志不酬。我今舉杯邀明月,肯否與我結伴共去滄洲?
這首詞表現出作者對國家分裂的哀怒,對歲月虛度的惋惜,這首詞的意境是豪放、闊大的,風格飄逸瀟灑,語言流暢自如。
7、《水調歌頭·平生太湖上》宋代: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擬把匣中長劍,換取扁舟一葉,歸去老漁蓑。銀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膾新鱸,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長,豈謂今日識幹戈。欲瀉三江雪浪,淨洗胡塵千裡,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漢,雙淚墮清波!
這首詞寫於公元1130年,金兵在杭州大肆擄掠後,於北返途中,遭到韓世忠阻擊,大敗;於此同時嶽飛和錢需、吳蚧也都大敗金兵。在節節勝利的大好形勢下,南宋朝廷卻重用奸臣秦檜當宰相,大肆迫害抗金愛國人士,推行投降賣國之策。因此,有人在吳江長橋上寫下這首《水調歌頭》。
我以前曾幾次乘舟經過太湖,如今我重來此地,為什麼總覺得愁恨像湖上的雲、湖中的水那樣多呢?我準備把匣中的長劍,換成一葉扁舟,歸隱江上。做官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寄情山水的隱居生活都被耽誤了。
切上鱸魚,斟起美酒,放聲悲歌。生長在太平盛世,萬萬沒有料到今天要飽嘗兵戈之苦。我想要傾瀉三江的水浪,消滅盡金人侵略者,決不要休戰求和。但回頭來看看朝廷,朝廷無意收復失地,讓人傷心垂淚。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收復祖國山河的雄心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上片寫重遊太湖的感觸。太湖之景天下勝,而今淪陷,可自己又報國無門,只好終老江湖。下片著重抒情,作者先用鱸魚、美酒來強調太湖的美和平靜的生活,接著寫和平生活遭受破壞,激起報國雪恥的愛國熱忱。全篇悲愴激憤,波瀾起伏,首尾呼應,唱出了愛國志士的心聲,風格沉雄、豪放。
8、《柳梢青·嶽陽樓》宋代:戴復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嶽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帶著短劍到處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淨的秋水深又深。在雄偉的嶽陽樓上,眺望萬頃粼粼波光,迎著西風敞開衣襟。
用不著帶酒登上高樓,問你有酒又與誰共斟?人世間的事不停變幻,只有湖中那一點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
這首詞一開始情調昂揚,頗有為眼前景所陶醉的意思,進入下片以後,先用無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獨和苦悶,後以人間變盡點破憂國主題,有如千斛濃愁凝聚筆端。題旨雖在表現詞人的深廣憂慮,但篇中不僅毫無侷促窘迫的影子。相反,還能把執著的愛國熱情同超脫的仙風逸氣結合成一個整體;同時詞中的情緒雖然一再變化,但意脈始終不斷,再加上流暢奔放的語句,天真自然的措詞,形成了豪健輕快的特殊風格。
9、《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宋代: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這首《臨江仙》所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作者在端午節憑弔屈原,舊懷傷時,從高歌其辭賦到酹酒江水,深深地顯示出詞人對屈原的憑弔,藉此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的石榴花再紅,也比不上京師裡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豔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風動涼過。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牆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悽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讓江水會帶著流到湘江去。
10、《蝶戀花·上巳召親族》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精神,鬱鬱寡歡,如今只能在夢裡見到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這首詞題是「上巳召親族」,帶含豐富的思想內容,深厚的感傷情緒,寫得委婉曲折,層層深入而筆意渾成,具有長調鋪敘的氣勢。寫出作者的國破家亡之恨,寄寓詞人對國家社稷的赤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