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爾濱記者 楊茉 資料片由順邁學校提供
【關於戰 " 疫 "】---- 共克時艱 靜待覆課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也牽動著每位順邁師者的心。史學勇校長多次召開視頻會議,號召廣大教師學生勇於擔當,鼓勵各個學部積極探索線上教育教學新模式、新方法,積極響應教育部 " 停課不停學 " 的號召,落實省市教育部門的戰 " 疫 " 要求,順邁學校上下一心,達成共識,同舟共濟。
疫情當前,順邁學校保障防控物資已經準備充足,口罩、測溫槍、防護服等物資按照疾控中心標準配齊配足;消毒工作按照標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在環境衛生保潔工作上,各個角落都已經做到乾淨整潔;在市教育局的複課指導下,我們各個學部都已經充分做好《三案十制》和複課防疫模擬演練,以保障學生複課後有序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我們會堅持 " 把好門 "、" 管好人 "、" 消好毒 ",抓好三關六卡,做到緊盯看牢、抓實抓細、師生家校聯防聯控、途中有保障、測溫不扎堆、人員不聚集、處置有效率,從容面對此次戰 " 疫 "。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順邁人用擔當和實幹構築起了一道健康防線!
【關於學校】----- 立德樹人 全面發展
順邁學校初中部現有教師 116 人,骨幹教師佔比 69%,省市中考命題人員佔比 40%,碩士佔比 36%,特級教師、高級教師佔比 44%;老中青教師結構合理,綜合實力很強,平均年齡 36 歲。這樣的師資配備在全市初中可以堪稱一流。
我校始終秉承著辦學初衷——創辦百年名校。建校五年來,一直在創建全市最優秀的教師隊伍上狠下功夫,捨得投入,不惜代價引進、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
以合學課改模式為引領提升執教能力;以名師為引領,實施 " 青藍工程 ";以師德為引領,大練教師基本功;以專家為引領,開設教育大講堂;以科研為引領,探索學法改革;以家庭教育為引領,實施協同教育。
一所好的學校應該從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來著想,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為每一個家庭的幸福鋪路,更為祖國的未來負責!因此,我校在日常的教學中能夠做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堅持多元發展觀,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多條路徑規劃學生的成長;在 " 順邁六育 " 中,實現 " 一生一體一藝一技 " 的發展目標;" 行走中的課堂 ",讓遊學活動提升教育品質;藝體節、冰雪節、風箏節、端午詩會、溼地遠足、社會實踐等多項活動,更是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同時我們一直非常注重家校共育,開展家長專題培訓,家校攜手共進,在信任和互助中共同成長。
【關於線上教學】---- 共研共享,共育共贏
按照 " 停課不停學 " 的要求,一個多月來,我們一邊探索、一邊實踐、一邊反饋,一邊反思,疫情期間更要堅持 " 立德樹人 "" 五育並舉 " 的原則,把師生健康放在首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學,同時牽手家長,協同教育,體現順邁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更為學生樹立師者的形象和學習的榜樣。
我們堅持做到" 停課五不停 ":
1. 停課不停學
疫情突如其來,線上教學線上管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才會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我們初中部實施了三級管理促進教學,領導幹部日匯報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們對 " 空中課堂 "、釘釘、騰訊會議、zoom、矚目等網絡平臺的學習和研究,讓線上課堂妙趣橫生,內容豐富有趣有效;指導學生如何有效、高效的學習,老師們把線下的小組移植到線上,實行組長負責制,小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總結、活動自主創意,真正讓課堂回歸生本上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學習質量。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用眼衛生,教師們共同研議,開發利用各種小程序,讓作業變得有趣、有序、有效。同時,老師們把學習與生活,技能與能力,任務與興趣,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體現學科的特點,充分培養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 停課不停研 ----
本學期我們開啟了一種新的教研模式,實現所有學科教師教研不聚集、交流溝通無延遲的線上教材培訓,呈現了一次次精彩而專業的 " 空中教研 "。各教研組根據網課特點和學科特色,確定研討主題,參與互動交流,暢談線上教學的感悟,分享教育教學經驗,把教學研究真正落到實處。
為了使網上授課達到最佳效果,我們抓住教學的源頭——備課環節,要求教師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集備採取 " 試講式集備 " 的方式,每周兩次集備,通過集備後的二次備課力爭把網上的每一節課都打造成知識準、形式好、方法當、學生愛的精品課堂。老師們自主備課做到精耕細作、深入教研,集體備課大家能夠做到集思廣益,共研共議,使困難很多的線上學習變得豐富多彩,富有成效。
3. 停課不停教 -----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做到隔空共振,教師們提前布置預習單,讓學生線下自主學習,小組合學;線上課堂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各個學科的教師努力做到從學生興趣入手,充分挖掘網課教學的網絡優勢,使網絡的優勢與教學內容有機相契合。數學組的教研組長李振武和青年骨幹教師林志堅分別為哈爾濱市的網課教學錄製了十餘節微課,區進修校多次請他們對全區數學教師進行專題培訓;語文組把語文教學與學生線上朗讀展示、線下閱讀、線上分享相結合;英語組抓住學生朗讀、閱讀雙線,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在區裡進行多次的線上教學經驗的分享;理化實驗教學突出了知識性趣味性;史地生政,充分結合當下疫情特點,通過時政播報、歷史劇場、環球 3 分鐘、微生物探究等形式,與教學內容、學科特色相結合,寓教於學,課堂的精彩不斷呈現。
每天的晨誦、間操、眼操、午書、經典閱讀與線下毫無區別。通過班會課,讓學生們了解新冠病毒,明確預防方法;通過心理微課堂進行情緒調節,讓學生們增強抗擊疫情的心理韌性和能力等。
4. 停課不停育 -----
為了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讓孩子們的快樂成長不延期,政教處和團委通過線上升旗儀式、開學第一課、開展讀書節、徵文活動、繪製手抄報、詩朗誦、演講等形式,致敬抗疫英雄,讓學生在思想上經歷一次次洗禮。 6 年 3 班愛心男孩蔣鎔澤的事跡更是廣為傳頌,責任與擔當已經在順邁學子身上深深紮根。我們還大力倡導學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掃地、洗碗、包餃子,甚至在班會上,進行隔空美食製作展示,學生們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家務小能手!
音體美教師也開動腦筋,利用學生居家生活學習的特定條件,讓學生充分動口、動手、動腦。" 神奇的水杯 " 直播課、《國家》師生手語歌、《抗 " 疫 " 三字歌》唱出順邁師生戰 " 疫 " 的豪情與風採;" 舞動順邁 " 武術操、居家鍛鍊系列視頻,成為學生體育課及居家鍛鍊的依託;五色米紙粘畫、色彩繽紛的紙花製作都成為孩子們課堂和課餘的一大樂趣。
總之,我們一直秉持 " 五育並舉 " 的教育理念,讓 " 疫情 " 成為有價值的學習場,使學生在特殊時期學會敬畏生命,學會生活,自主成長,感知溫暖,學會感恩,提高育人效果。
5. 停課不停聯 ----
我們順邁學校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加強家校聯繫與合作,架起學校與家庭與社會的橋梁,讓家校合作實現共育共贏,家校共育變成了 " 校家共聯 "、" 校家共融 "、" 校家共振 ",從而實現良好的育人效果。
我們通過線上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家長課堂等形式,共同學習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理念。六年級在班會課上請來一線醫護家長、大學教授等,講述 " 抗擊疫情 " 的中國故事,引導學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也請來整理師、烘焙師、廚藝雕刻師等,讓學生走進生活,了解別樣的世界。家校合作,協同教育,讓學生體驗了 " 做中學、學中悟 " 的真實的學習過程。
疫情是一個大課堂!它給我們亮出了一張張從來沒有見過的考卷,它讓我們經歷著從未想像的考驗,面對挑戰,順邁學校一定會用最積極的態度,最科學的方式參與其中,勇敢面對,樂觀籌措,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 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 春天已經到來,我們每一個順邁人將繼續用光去引領,用愛去溫暖,用心去行動!相信——戰疫成功日,春暖複課時!
【來源:ZAKER哈爾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