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開創「中劇」時代

2020-11-22 澎湃新聞

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

文 | 符瓊尹

編輯 | 何潤萱

「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

在《隱秘的角落》將收官的當天下午,章子怡在微博發布了對該劇的評論。這部能讓章子怡當起「自來水」的劇,事實上也是過去兩周在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劇集,從各個角度解鎖了微博熱搜:演員的演技、配樂……都被討論了個遍。沒看過的觀眾,想必也知道「一起去爬山嗎」已經變了個意思。

「下一部到底上什麼?」從官宣上線到第一部作品面世,再到第二部作品收官,迷霧劇場已經成為毒眸(ID:youhaoxifilm)劇集行業群裡經常討論的話題。《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以高口碑收官後,接下來還有品相不錯的《沉默的真相》《非常目擊》《在劫難逃》《致命願望》4部作品。

迷霧劇場6部作品(圖片來源:微博@愛奇藝電視劇)

而在毒眸看來,用多部高口碑的劇集,拉高觀眾對網劇行業的認知,讓觀眾認可「中劇」,或許正是迷霧劇場的野心所在——畢竟,觀眾早已習慣將「英劇美劇」等同於「高質量」,「美劇感」甚至一度成了一個褒義的形容詞,「中劇」卻始終面孔模糊。從所謂的網劇元年開始,網生劇集已經發展了近五年,也的確該迎來新的進化了。

「迷霧劇場從公司整體內容的定位來說,起到了引領和創新的作用。」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告訴毒眸。對於視頻平臺而言,高質量內容的持續放送,有助於平臺在這個圈層化的時代,用連續的高口碑實現出圈;而在會員增速放緩的當下,以高質量的懸疑內容吸引觀眾進行付費,也是撬動會員的創新玩法。

不過對於觀眾而言,「好看」才是最簡單粗暴的訴求。戴瑩表示,《隱秘的角落》播出後,她所收穫的反饋也多是正面的。在豆瓣的評論區,「完全沒有尿點」「這種觀劇感受前所未有」「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等評價也均被贊至前排。

在網劇元年後的第五年,網劇行業對短劇集、類型化、精品化的探索,終於到了一個轉折點。迷霧劇場誕生的背後,也是不斷成熟的平臺內容廠牌。

1部《無證之罪》不夠看?那就6部

迷霧劇場的誕生,其實與2017年播出,至今仍有豆瓣8.2評分的《無證之罪》有關。

2017年9月,12集懸疑短劇集《無證之罪》開播。這部電影開播時被稱為「一線電影班底保駕護航」,比如監製是大名鼎鼎的韓三平,這也是他首次監製網劇;主演則是幾度提名坎城影帝的秦昊。最終該劇一度拿下豆瓣8.5的分數,是當時網劇市場裡罕見的高分。

《無證之罪》(圖片來源:微博@網劇無證之罪)

「整個市場的反饋很好,但是它的效應是比較短的,因為它只有12集。」戴瑩說,「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就想,既然這個作品能夠受到市場的肯定,如果接下來好的作品形成一個規模化效應,那麼它帶來的影響力或將擴散至整個短劇集生態,在未來的影視創作大環境裡面,形成良性的發展。」

事實上,早在《無證之罪》開發之時,紫金陳其餘幾部小說的版權就已經在愛奇藝手上,所以《無證之罪》結束後,戴瑩開始了對《壞小孩》和《長夜難明》(劇名為《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開發。而愛奇藝的合作夥伴五元文化,彼時也儲備了一些懸疑劇項目,且與愛奇藝想做12集短劇集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如今在迷霧劇場裡看到的幾部五元文化的項目,也在當時被提上了日程。

在戴瑩的講述裡,專注於懸疑類型的迷霧劇場,就這樣在2017年底、2018年初搭建出了雛形。「在這些儲備項目的基礎上,我們選定了幾個題材不同的劇本,根據創作進度、籌備進度,在去年陸續開機,在今年陸續呈現。」

經過了近三年的打磨,迷霧劇場在今年5月正式拉開帷幕。5月19日,愛奇藝發布了即將上線的「迷霧劇場」首款概念海報,宣布平臺全新的懸疑類型劇場正式啟動。6月2日,迷霧劇場首部作品《十日遊戲》上線。上線首周,《十日遊戲》在愛奇藝總榜飆升榜以及電視劇熱榜就升至第一,同時還以豆瓣8.1的高分,成為當時2020年評分最高的國產懸疑劇。

《十日遊戲》劇照(圖片來源:微博@影視劇十日遊戲)

選擇《十日遊戲》作為迷霧劇場亮相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愛奇藝在劇場上考量過後的策略。戴瑩介紹道:「它是一部愛情懸疑,(對於大眾市場來說)進入門檻較低,同時東野圭吾的IP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它能夠把迷霧劇場的開口擴大,吸引更大的受眾關注迷霧劇場。」

當開口如預期一般擴大,接下來登場的《隱秘的角落》則直接讓「2020年評分最高的國產懸疑劇」迅速易主:這部劇以9.0的高分開分,最高到達9.2分,在演員陣容、劇情呈現、影像風格、片頭片尾的設計和包裝等多個方面都收穫好評,被網友稱為「網劇新的天花板」。《隱秘的角落》幕後陣容十分強大,主創基本是《無證之罪》的團隊原班人馬,並在此基礎上找來了《紙牌屋》的編劇卡卡西擔任劇本監製。

「每一集情節點落在哪裡,都會一起去研究,他在劇本層面給了很多建議,大家現在看到的結果,就是卡卡西帶著去把關的一個結果。」戴瑩告訴毒眸。

被網友稱為「夢幻陣容」的演員陣容,由老戲骨秦昊、王景春、張頌文、劉琳、李夢構成,此次擔當主演的三位小演員,更是選角團隊耗時一年,面試上千個孩子後選出來的。導演辛爽也見了上百個孩子。「我們沒有特別多的時間去調教孩子們的表演,所以我們定了三個標準:第一是他們要天然地符合這個角色;第二是他們一定要有天賦;第三個是他們能夠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表演。」辛爽曾在採訪中透露對孩子的選角標準。

秦昊在現場講戲(圖片來源:微博@網劇隱秘的角落)

最終,「小演員的表演太驚豔」,有豆瓣評論說到。小演員的表演也離不開老戲骨們的指導,「現場演員都是一幫一互助小分隊,每一個老的帶一個小的,這樣帶著他們表演,教他們表演。」戴瑩告訴毒眸。

細心的網友也會關注到,《隱秘的角落》每一集的時長都有所不同,第一集長度達70分鐘,第二集則是49分鐘,這其實也是主創有意為之:不同的時長是因為想根據敘事節奏來卡點,保證劇情始終在一個循序漸進的狀態。同時戴瑩還透露,第一集的初始版本甚至接近2個小時,但最後為了劇情的精彩還是做了一個取捨,刪減到了現在的70分鐘。「

像這樣創新的嘗試,在迷霧劇場接下來的作品中將陸續複製。毒眸翻看片單後發現,接下來的作品還有諸多「懸疑+」的類型疊加,比如《在劫難逃》《致命願望》兩部「輕科幻懸疑劇」;前者嘗試了近年來高口碑劇集都愛玩的「時空懸疑」;後者則以大學生中突然出現流行起的一款APP為開篇,講述一系列懸疑故事。

《在劫難逃》預告片片段(來源:@影視劇在劫難逃)

「希望資本能看到迷霧劇場的成功,然後重視短劇市場,現在《隱秘的角落》等劇都證明——劇集的豐富度與討論度和集數無關。」有電影博主在微博寫道。這條微博的點讚數也最終破了萬。

撥開迷霧,短劇集+懸疑的新嘗試

在迷霧劇場之前,確實有一團迷霧籠罩於行業上方:行業呼籲短劇集久矣。而觀眾也苦長篇注水劇久矣。

早在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中國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就指出:數據顯示,長劇的棄劇率在急速攀升,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56%,這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用戶看完長劇的第一集或第二集就放棄了。同時,長劇的拉新率也明顯低於短劇。第一季度,45集以上長劇最後一集的拉新率僅為6%,而24集以下短劇最後一集的拉新率達到20%。

而今年觀眾的「用腳投票」更是證明了短劇集的大勢所趨。毒眸曾在一文中舉例,從酷雲數據來看,4月6日在愛優騰播出的《我是餘歡水》,截止4月21日,酷雲全網關注度累計為14643,高於製作成本更高、且集數更長的《清平樂》。

《我是餘歡水》劇照(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是餘歡水)

那麼,哪種類型或題材與短劇集適配度更高?從過往高口碑劇集的案例來看,無疑是懸疑類型。在上文提及的稿件中,毒眸還曾分析,觀眾對於懸疑劇依然有很大的需求。

而懸疑劇的走紅及懸疑類型的疊加使用,也是完美影視副總裁,劉寧工作室總經理劉寧所觀察到的韓劇表現出的趨勢之一。「兩年前韓國幾乎大部分火爆的劇集,都是帶懸疑色彩的,甚至有一些懸疑劇沒有言情成分,完全是靠劇情推動。我相信有很多女性觀眾也是喜歡這種懸疑的,當然別太血腥或者是太恐怖,因為這也是由人的好奇心決定的。」

懸疑類型也一直是愛奇藝的黃金招牌。從2014年的《靈魂擺渡》,2015年的《心理罪》,2016年的《滅罪師》《美人為餡》,再到2017年內的《河神》《無證之罪》,愛奇藝一直不乏出圈的高口碑懸疑劇。在此基礎上,愛奇藝也於2018年推出了奇懸疑劇場,對旗下的懸疑劇做了集體的排播規劃,並對懸疑劇用戶做了集體運營。《悍城》《原生之罪》《無主之城》等懸疑劇便是在奇懸疑劇場播出。

這次迷霧劇場的誕生,更像是視頻平臺「短劇集+懸疑」的探索,來到一個行業蛻變升級點的自然產物。一方面,迷霧的作品比過往的奇懸疑劇場更加細分,有「懸疑+科幻」類型出現;另一方面,多部精品劇的連續放出也是對用戶消費習慣上的培養,而非曇花一現。

《致命願望》(圖片來源:微博@影視劇致命願望)

這樣劇場化的「團隊作戰」模式,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也給了許多內容創作者以新的希望。「在過去的市場環境中,很多項目會面臨只有12集的體量但被迫變成了36集的困境,當短劇集這樣的樣態成熟後,大家其實多了另外一種創作空間的選擇,對整體的創作的市場其實是一件好事。」戴瑩告訴毒眸。

目前,迷霧劇場已經通過兩部高口碑作品的放送以及運營能力,吸引到了許多製片人的注意。據毒眸了解到,一位運營了多個懸疑影視內容的製片人就希望自己兩年後面世的項目,能以12集短劇集的形式進入迷霧劇場。

對此,戴瑩也回應道,如果非要給迷霧劇場定義個「準入門檻」,核心仍然是一個足夠好、足夠「創新」、足夠「獨特」的故事。「我們希望每一個故事的視角、類型都能夠有所突破,這個是比較關鍵的。在這個基礎上,核心就是有沒有一個足夠好的故事。要想在這個市場上脫穎而出,光做到『合格』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獨特。獨特性越強,你在這個市場的認可度就越高。」

向縫隙要流量

像迷霧劇場這樣,集中供應一批統一、細分題材劇集的玩法,其實早在2000年初的衛視端,就已初見雛形。而無論是衛視還是視頻平臺,劇場的核心邏輯其實就是分眾化運營,即為不同圈層的用戶持續供給圈層化內容。

以2000年初的湖南衛視為例,有每日上午為中老年觀眾準備的「陽光劇場」,有下午針對青少年播出的「開心劇場」;而最早開始做劇場化運營的視頻平臺優酷,則分別在2013年、2015年推出了以跟播衛視在播熱劇為主的「陽光劇場」和「放劇場」,對彼時的視頻平臺來說,衛視版權劇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劇」,單獨設立劇場也是吸引觀眾的一種方式。

而隨著網生內容的逐步發展,無論是從製作規模、題材類型還是口碑、熱度上,網劇已經成為能與電視劇相抗衡的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愛奇藝率先做出了以類型劃分劇場,做類型化市場深耕的嘗試,在2018年推出了以懸疑劇為主的奇懸疑劇場,和以情感、校園劇為主的愛青春劇場。

奇懸疑劇場和愛青春劇場(圖片來源:微博@愛奇藝電視劇)

「市場跑馬圈地的時代過了,每一個縫隙都要爭,才能持續增長。」兩個劇場面世半年後,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曾在2019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而類型化劇場的出現,正是平臺爭奪「縫隙」流量的表現:為更細分的垂類用戶持續供給優質內容,抓取他們的注意力資源。

而在平臺會員增速已放緩的當下,劇場在會員方面無疑是有著充分的想像空間的。一方面,劇場的連續優質內容排播可以帶來拉新利好,從2015年《盜墓筆記》開始,優質內容就是拉新的一大利器,在六部佳作的齊頭並進下,迷霧帶來的拉新並非不可想像。

另一方面,迷霧劇場也能增加單個會員對平臺的粘性。在迷霧劇場的計劃宣布4天後,愛奇藝就推出了星鑽VIP會員,星鑽VIP會員可免費觀看愛奇藝超前點播劇集和星鑽影院電影內容,會員權益涵蓋奇異果星鑽會員、FUN會員、文學會員、體育大眾會員、VR會員等等。像迷霧這種精品化、排播周期長的的劇場,有助於用戶購買星鑽會員,從而實現愛奇藝站內其他衍生內容的導流,增加會員的使用時長。

除此之外,迷霧劇場還有其他的一些連結可能。

戴瑩告訴毒眸,迷霧劇場現在整體的設計,具有極強的潮流元素和衍生的空間,未來還會陸續推出一些與品牌之間的線下的聯名合作,、現在已經在進行的是和肯德基的合作。「如果你現在去買肯德基的咖啡,你會在他的咖啡杯上發現迷霧劇場的線索。未來,這些劇情的線索、迷霧劇場的logo等等元素,都會是我們去做迷霧劇場產品運營時會用到的。」同時戴瑩也對毒眸透露,後續公司不同的劇集廠牌之間,也會有一些合作和聯動。

圖片來源:微博@網劇隱秘的角落

而就「玩」劇的互動玩法而言,目前迷霧劇場已經有了「迷霧天團」打榜、主頁面上的投票互動、以及主頁面上的泡泡圈討論等互動玩法。當毒眸提出是否有可能在迷霧劇場的主頁,出現「二次創作區」等更深度的互動時,戴瑩也表示並非不可能出現。

無論是向縫隙要流量,還是從看劇到「玩」劇的玩法升級,歸根結底,都是平臺在爭奪用戶注意力這場戰爭裡做出的努力。從目前的觀眾反饋來看,迷霧劇場已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感動了,會員沒白充」「書粉滿意了,頂級製作」「最真誠的一部網劇」等評價時常出沒。

網劇元年過去五年,好內容成了最硬通貨。

原標題:《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愛奇藝開創「中劇」時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愛奇藝開創「中劇」時代
    在豆瓣的評論區,「完全沒有尿點」「這種觀劇感受前所未有」「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等評價也均被贊至前排。在網劇元年後的第五年,網劇行業對短劇集、類型化、精品化的探索,終於到了一個轉折點。迷霧劇場誕生的背後,也是不斷成熟的平臺內容廠牌。1部《無證之罪》不夠看?
  • 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愛奇藝做對了什麼?
    甚至與同一原著作者,同一製作公司的《無證之罪》進行了宇宙關聯,將三個壞小孩中的耗子改成了與無證之罪中秦昊飾演的嚴良同名。加上原著本身就有的「朝陽-東升」一對互為鏡像的人物內涵,整部劇對三個小孩,一個壞人及多個家庭的人物塑造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
  • 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開啟屬於紫金陳的推理宇宙
    但說到最近爆火的《隱秘的角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豆瓣評分9.0,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佳劇。《隱秘的角落》的陣容只能用豪華來形容,從製作到表演都是一流水準。這已經不是紫金陳的小說第一次被改編成網劇了,2017年的黑馬懸疑劇《無證之罪》也是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相信喜歡懸疑劇對這部劇也不會陌生,豆瓣評分至今仍有8.2的高分。
  • 《沉默的真相》豆瓣9.2,如何超越《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
    這裡就來分析一下已經觀看推理劇沉默的真相的不同氣象吧。1 社會派推理比《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更極致無證之罪雖說也是社會派推理,重點不僅僅是罪犯和偵探之間的對壘,更有一種人性和社會的關懷。但畢竟還是圍繞著罪犯的連環殺人案講述故事。
  • 《沉默的真相》豆瓣9.2,如何超越《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更極致無證之罪雖說也是社會派推理,重點不僅僅是罪犯和偵探之間的對壘,更有一種人性和社會的關懷。無證之罪給人最大的爽感還是在於破案,頭腦風暴般的轟炸。隱秘的角落時今年的一個大爆款,恐怕主創也未必能想到。畢竟推理劇有忠實的粉絲,但要出圈引起社會級轟動還是不常見的。隱秘的角落觸及到人性的深層次,從表面的真善美甚至堪稱好好先生,乖學生,到最後成為冷血的殺手,甚至還繼續扮演著好人活下來。
  • 《謀局》開播,比較《無證之罪》與《隱秘的角落》到底差在哪裡
    只聽原著小說的名字,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很燒腦的懸疑刑偵劇。其實,不然。紫金陳,知名推理作家。很多不看推理小說的人可能不知道此人,但很多人一定看過《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是的,這兩部大熱的懸疑劇都是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看了這個介紹,你對《謀局》是不是有一定的期待。
  • 《謀局》開播,比較《無證之罪》與《隱秘的角落》到底差在哪裡
    只聽原著小說的名字,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很燒腦的懸疑刑偵劇。其實,不然。紫金陳,知名推理作家。很多不看推理小說的人可能不知道此人,但很多人一定看過《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是的,這兩部大熱的懸疑劇都是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看了這個介紹,你對《謀局》是不是有一定的期待。
  • 《隱秘的角落》裡秦昊火了,其實之前《無證之罪》裡就不錯了
    本文作者:埃德蒙《隱秘的角落》爆了,讓伊能靜的老公秦昊出圈,讓潦倒的演員張頌文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讓原版小說作者紫金陳也火了一把。熟悉迷霧劇場的都知道,愛奇藝與紫金陳的合作是從《無證之罪》開始的。與《隱秘的角落》一樣,《無證之罪》也是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長夜難明》。
  • 繼《無證之罪》後,萬年影業打造又一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
    而後,萬年影業在成立不到兩年的短短時間裡,便製作了中國首部社會派推理精品懸疑網絡劇《無證之罪》,獲得國內外多個最佳劇集獎項,成為首部榮獲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最佳犯罪劇集獎的中國劇集,並以近5億次點擊及8.2分的豆瓣評分完美收官。
  • 《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寧理貢獻了神級演技
    紫金陳,本名陳徐,知名推理小說家,出生於198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出版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推理之王」系列三部曲已經改編成電視劇。《推理之王1:無證之罪》2017年改編成電視劇《無證之罪》,豆瓣評分7.2《推理之王2:壞小孩》2020年改編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9《推理之王2:長夜難明》2020年改編成電視劇《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9.1這三部電視劇中寧理都貢獻了精彩的演出
  • 韓三平監製,《無證之罪》作者原著,《隱秘的角落》不好看也難
    登上華語電視劇口碑榜第一名,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很多年前的《白夜追兇》。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叫做《隱秘的角落》,由柏林電影節影帝王景春,澳門電影節影帝秦昊兩個實力派演員聯合主演。剛一播出口碑就直線上升。甚至有網友說此劇好過百分之七十的美劇。
  • 從《白夜追兇》到《無證之罪》:一片樹葉的兩面
    然她對我歷數家珍的秦昊文藝片完全不知情,所以我又給她推薦了幾年前秦昊還沒有開始演反派時的網劇《無證之罪》。《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差不多同時開播,但《白夜》當年爆紅,讓潘粵明一夜翻紅,和董潔離婚時的各種瓜也在粉絲的考證下換了個方向,果然演技是最好的洗白劑。《無證》口碑也不錯,但沒有《白夜》紅,秦昊老師也要再過三年才能正式出圈成為中老年婦女之友。
  • 《隱秘的角落》爬上網劇的山峰
    作者紫金陳在採訪中表示,《壞小孩》融合了自己的童年經歷。在紫金陳看來,大多數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都產生過陰暗的想法,有些人可以「消化」這些負面情緒,而「消化」不了的人,很可能走上歧途。《隱秘的角落》這部網劇作為愛奇藝「迷霧劇場」懸疑系列的第二部,開播以來以豆瓣9.0評分成為2020年上半年國產電視劇最佳。
  • 國產劇長夜已明?——我看《無證之罪》
    也許那年我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白夜追兇》上了:事實證明,《無證之罪》在某些方面不比《白夜追兇》差,比如音樂。從形式看,《無證之罪》是最接近傳統罪案劇(刑偵劇)的,更接近《白日焰火》那樣的黑色罪案片。在本劇中,無論是警察還是罪犯(抑或由警察演變成的罪犯),都有較大的表現空間。特別是警察,不是《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那樣或是配角,或是即便為主角也淪為「工具人」的下場。
  • 《沉默的真相》聯動《無證之罪》,嚴良還是那個嚴良
    《沉默的真相》和《無證之罪》兩部劇有什麼關係?眾所周知這兩部劇的男主角都是嚴良,除了演員不一樣之外,其他的設定都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在《沉默的真相》中還提到了雪人殺人案。《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沉默的真相》(長夜難明)這三部都是紫金陳的作品,都是「社會派」推理作品三部曲之一。
  • 從《無證之罪》到《壞小孩》、《長夜難明》
    《無證之罪》的連環殺人事件相當於一個九連環,它清清楚楚就在你面前,可你就是無法解開它。圖片來自網劇《無證之罪》這是嚴良的煩惱。圖片來自網劇《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是一部寧波人讀來備覺親切的作品,從江東到水產冰庫,從效實到金光百貨,一切都很紫金陳很寧波
  • 《十日遊戲》感覺上不如無證之罪
    看完隱秘的角落,緊接著看了無證之罪,看完後又找了十日遊戲出來看。對比同是懸疑類的白夜追兇,個人心裡的排序如下:白夜追兇>隱秘角落>無證之罪>十日遊戲。純屬個人看法。大家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短劇推薦?白夜劇情上要好過角落。無證劇情不如角落,但是演員演技方面還是可圈可點。比如同是女主角,小姨媽水準感覺還是要高出金晨一點。十日遊戲,劇情是短板啊,有點寡淡。
  • 章子怡贊《隱秘的角落》可與英美劇抗衡,國產懸疑劇的時代到了?
    而在此之前,經歷了《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等一批懸疑犯罪劇「巔峰之作」的2017年之後,這個種類的劇作一度逐漸淡出劇集市場,即使之後這幾年偶有《原生之罪》《鎮魂》引發討論,卻再無像當年一樣的現象級爆款集中湧現。
  • 《隱秘的角落》之後看什麼?一撥懸疑劇正在趕來的路上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是顯而易見的。主人公張東升在每次籌謀殺人前的一句「你看我還有機會嗎」,已經成為社交網絡的新梗。它的火爆間接促成3年前的一部網劇《無證之罪》再一次登上熱播榜單。和《隱秘的角落》一樣,《無證之罪》改編自懸疑作家紫金陳的小說,也只有12集。在《無證之罪》的最新彈幕裡,隨時可以看到從《隱秘的角落》趕來的觀眾。
  • 從選角到劇情,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可以被吹上天
    人們總是會評價美劇的畫面和劇情多麼優秀,特別在懸疑短劇中,國產片很難和美劇抗衡,或許看過《隱秘的角落》後的你會發現,原來國產懸疑短劇也很敢拍!《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而紫金陳另一部懸疑推理小說《無證之罪》也在2017年改編成同名網劇播出,在豆瓣也獲得了8.2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