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印度人用牛糞泡腳我沒見過|當事人@你

2021-02-27 騰訊新聞APP


新聞不應該只有一天的生命,喧囂過後,遺忘是議程持續的敵人。而那些曾經站在聚光燈下的人,因為輿論的注意力減退,燈滅人散,儘管故事沒有講完。騰訊新聞話題上,每天都有很多新聞當事人默默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這些散開的「主角」,仍在持續發聲。我們決定打撈這些執拗的低音,展示「後熱點」時代的個體命運浮沉。它叫「當事人@你」,一款對抗遺忘的產品,非速朽之物。本期「當事人@你」的當事人是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

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

新聞背景:6月27日,印度新冠確診病例數突破50萬大關,是目前亞洲確診病例數和現存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而留學生「笑笑Cheer」目前仍留在印度,開始了抗疫生活。

這是印度留學生在騰訊新聞話題上更新的第3篇日誌

今天是7月16日,天氣晴。

 

我昨天出門,看到街上的人還沒有疫情以前那麼多,還是相對少一點,車倒是挺多,店面大多數開門了。前幾天我去換錢,路過地標性建築德裡門,類似於咱們天安門廣場,那邊幾乎沒有人,平時肯定是人山人海的。酒店、娛樂場所比如電影院應該是都還沒有開的,但商場開了。

 

從3月25號,印度開始封城,現在應該處於封城的第六個階段,政府提出解封和封城同時進行,目前大概已解封了四分之三。現在整體狀態還是在抗疫中,但一些場所可能是考慮到經濟問題,或者是考慮到大家的日常需求,所以開放了部分場所。雖然政府說整體還處於封城,但是管控並不嚴格。嚴格的管控應該是要求哪些店鋪能開,從幾點開到幾點,車輛上街要有特別通行證,現在其實這些措施並沒有實實在在的落實到位,有點名存實亡。

 

我覺得印度防疫的一個很大問題出在口罩上。街上100個人,差不多有98個人都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在做防護措施,但是戴的口罩就是一塊紗布,或者是防寒擋風的口罩,這種口罩是無法防細菌的。這其實跟政府的宣傳有很大關係,總理都只是用一塊紗布擋一下,很少看到他們會帶n95或者是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政府甚至教大家在家裡做口罩,但家裡做的口罩根本沒有防護細菌的作用。印度賣的口罩也並不貴,大概一塊錢人民幣一個,但真正帶一次性醫用口罩或者是n95口罩的人寥寥無幾。

 

網上有很多關於印度抗疫的獵奇視頻,比如印度人用牛糞牛尿泡腳,我在這兒是從來沒聽說過或者看見過,感覺像是故意黑印度的。就像我們中國以前也有說,吃蝙蝠治尿床之類的,可能大家就是抱著比較獵奇的心態,覺得會有印度人採取奇葩的抗議方式,但其實還真沒有。不過,印度人確實有用畫圈圈來保持社交距離的方式,店家會畫圈圈,大家必須站在圈圈裡面排隊以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這種抗疫方式比較低成本比較土,效果還是有的。他們會在手上蓋章,顯示隔離期是從幾號開始到幾號結束,兩周後章會褪色,有點像我們國家低配版的健康碼。

 

可能在國內大家看一些關於印度比較獵奇的視頻,就像印度人看一些中國網紅為了譁眾取寵吃蝙蝠的視頻,這些都不能表現整個社會的常態。包括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是被大家過於放大的一件事,種姓制度很早之前就在法律上被取消了,只是還有一些遺留的影響,主要在於對職業分工的影響,比如當老師的,做商人的,打掃衛生的,收垃圾的,這其實是一個種姓的延伸,它主要目的並不是去歧視人,只是在社區裡做了職業的分工,這樣社會更穩定。當然現在種姓制度早就已經取消了,而且現在年輕人也不太在乎這些。有部電影叫《起跑線》,裡面就講到學校會預留25%的名額給那些很窮的學生,比如他們的父母是拿日薪勞工,這樣的家庭肯定種姓地位不是很高;或者政府公務員的職位也會預留一定的百分比給窮人,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去打破種姓制度,打破固有的現狀。其實現在在慢慢改變,但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大連10歲女童被殺案受害者之母:兇手家屬曾半夜回來搬家|當事人@你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之母:至今還欠醫院60萬醫藥費|當事人@你錯換28年人生姚策之母:他內心想要一個奇蹟|當事人@你

好看就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我,一個女孩,從印度安全回國了| 當事人@你
    騰訊新聞話題上,每天都有很多新聞當事人默默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這些散開的「主角」,仍在持續發聲。我們決定打撈這些執拗的低音,展示「後熱點」時代的個體命運浮沉。它叫「當事人@你」,一款對抗遺忘的產品,非速朽之物。本期「當事人@你」的當事人是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
  • 印度最「重口味」的禮物,竟用牛糞製成,10元一個卻供不應求
    在印度貧富差距可是很大的,有的人可以一擲千金,特別的土豪,但是有的地方卻是吃都吃不飽,很多人的居住環境都特別的差勁,為了可以填飽自己的肚子,就發明了很多看似能吃的東西,而"牛糞餅"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都知道牛在印度是神聖的象徵,所以有關牛的所有東西,都是視為珍寶,甚至是牛糞。
  • 印度公司用牛糞牛尿開發肥皂洗面奶,產品遠銷海外年收達244萬
    過去,印度南部的許多家庭都有牛棚。人們會在自己的家門口抹上一層牛糞,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抵禦細菌。 隨著現代女性越來越重視自己的面部護理,印度南部的一家公司居然想出了用牛糞製作護膚品的點子,並且將這些產品銷往了世界多個國家。
  • 印度發明「牛糞公交車」,一趟一毛,當地人:已領先中國20年
    不過,最吸人眼球的就要數印度的「牛糞公交車」了,據當地人稱,他們的這項技術,已經領先中國20年。 沒想到的是,牛糞公交車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印媒的大肆吹捧,他們在誇讚新發明的同時,也不忘「拉踩」其他國家,甚至有一些當地人還優越感十足,他們說:「這項偉大的發明,至少領先中國20年。」當然,印度人的話是真是假,接下來看看便知。
  • 為了降溫,女司機用牛糞做車漆,也就是說40度不熱
    為了防止汽車高溫,一名女司機「神操作」震驚了全世界,女司機還是印度人,這位印度女司機做了什麼?原來印度女司機用牛糞把汽車上的油漆都粘上了,是不是「神操作」?在抹了牛糞後,印度女司機公開表示,車在40度時不熱,沒必要開空調。據悉,通過這次行動,印度女司機變成了「網紅」,許多當地人也紛紛效仿。
  • 全民喝牛尿抹牛糞的印度,成就了一個全球最奇葩的產業
    畢竟殺死了牛,在印度不但會被判處高額罰款,還有可能面對牢底坐穿的終身監禁。在這名副其實的「牛的天堂」裡,「人不如牛」更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就算你只是下車抽打這頭牛,想把它趕走,那你也完了,周圍的印度教教徒們可能會先把你揍上一頓。而在某些落後地區,一名女子的「價值」和待遇甚至還遠不如一頭牛。
  • 印度人口趕超中國,成澳洲第一移民群體!中國留學生不來,印度人湧入…
    在澳的印度留學生總數量超過了中國留學生,這也是35年以來的首次。
  • 與中國競爭,印度將推出超3億盞牛糞燈,更要用牛糞造「晶片」……
    印度教又不能吃牛肉,印度政府便打起了牛糞的生意。近期印度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牛糞製品復興運動,目的是將牛糞製品推向全國甚至全世界。 印度排燈節是印度教的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寓意光明、幸福。印度牛類委員會趁此機會提出生產3.3億盞牛糞環保燈。
  • 印媒:耶魯大學校長都說印度人比中國人更聰明,印度未來發展更好
    耶魯校長曾經在評論外籍留學生的時候曾這樣說,他說相比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原因是印度學生在留學階段能更好的融入外國的文化,也更加敢大膽的表達自己,所以印度學生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畢業後的成就會更搞。
  • 印度拼了!為趕超中國,「牛糞」也能計入GDP?竟還出了牛糞晶片
    但還沒等印度人民高興多久,美國的經濟學教授就當頭潑下一盆冷水:就你們這GDP的算法,也就只有拿來吹吹牛了!2019年中國大陸完成的名義GDP超過99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4.36萬億美元,約為印度同期經濟總量的5.04倍。
  • 神奇的印度,果然有你想像不到的神奇
    如果你去印度籤證中心辦理籤證,會發現印度對外的宣傳口號是 「Incredible India」,即「神奇的印度」。我們不免好奇,印度這個國家到底有哪些神奇和不可思議之處呢?2.刀傷、槍傷都不怕,印度有「神藥」。眾所周知,印度敬牛如神。傳說牛是主神溼婆的坐騎。碰到逛街的牛,你要繞行。如果你傷害它,早晚會倒黴。
  • 印度人的美國夢
    在美國,印度留學生和中國留學生的發展路徑有很大不同。
  • 印度大叔問我:中國人為什麼不來印度旅遊?
    不少朋友聽說我一個女生要獨自飛去印度旅行,收到最多的提醒是「記得帶拉肚子藥」和「不要一個人出門」。隨著印度電影在中國越來越火,對於印度除了顧慮,大家也有不少好奇:印度人真的像電影裡一樣無處不在歌舞?黃皮火車上到處趴著人?然而好奇歸好奇,中國人似乎不太愛去印度旅行。
  • 中國人沒印度人聰明?
    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都回到祖國創業,印度人剛好相反。另一原因,印度人長相相對中國人而言,更接近歐美人,加上美國長期的反華宣傳,美國人比較願意親近印度人,相信印度人,對華人則充滿戒備,動不動就誣為間諜,所以大企業不可能任用華人為高管。
  • 中國的潑水節不算啥,印度的潑糞節,日本的節目才更辣眼睛
    中國的潑水節不算啥,印度的潑糞節,日本的節目才更辣眼睛世界上有許多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奇怪的風俗習慣被人們所了解。例如中國傣族的潑水節在中國被許多人所知,但是你知道潑水節實際上是從印度開始的嗎?雖然潑水節起源於印度,但它與我們現在所知的潑水節有很大不同,神奇的印度人玩的是潑糞節。當然這個節日用的糞便不是人的糞便,而是牛的糞便。在印度牛被視為「神牛」,比人的地位更受尊重,更別說吃牛肉了,牛肯定是要拜的。
  • 會玩 | 蘇拉比母牛從天而降造福了其它生物,牛糞迎面拋來造福了印度的三月
    無聊,實在是無聊,無聊到朋友提議五點去天安門看升旗,你都拍手稱讚。(看完升旗去上班。)朝九晚五總是會扼殺你的創意的,不過沒關係,70 多億地球人對於活動的想像力,大概率會給你靈感。   在你下班前半小時都在為擠晚高峰做心理準備的時候,此時的京都,也在上演另一場駭人的「晚高峰」。
  • 中國街頭「神器」在印度走紅,印度人:好用,中國人真聰明!
    ,一直給人一種髒亂差的感覺,這是很多遊客去印度旅遊時的親眼所見。其實跟印度人的衛生意識很有關係,平時隨手就丟的習慣,如果從小沒有矯正的話,也就改不過來了。,每天要要街道上的垃圾用鐵鏟一次次地清理,工作效率極低不說。
  • 印度人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喊話在中的印留學生:別回來了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出現反彈,其中美國最嚴重,其次就是印度,據報導,印度現每日新增病例人數已經達到10萬人,每日死亡病例人數達到了100人。
  • 當印度人遇到中國美食,一臉的不屑,印度人:沒有印度做的好吃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提高的時候,它的整體飲食水平和消費水平就會逐漸上調,印度是我們所知道的全球貧困地區之一,印度的經濟水平一直屬於不發達的狀態,然後加上他們對人口的不控制,人口龐大直接導致印度的落後。
  • 有一種絕望叫做印度客服,有一種尷尬叫做印度人教英語,有一種Hello叫「哈魯~」.......
    那位朋友聽完我的求助後,非常認真地告訴我:「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去找一下印度朋友幫忙更靠譜。」 說實話,當時我並沒有明白他真正的意思,只以為他是懶得搭理我,胡亂找個「爛」藉口拒絕而已。」(哈魯,俺叫史蒂夫,有啥能幫你不?)時,當場懵逼,一句沒聽懂的今日哥半天憋出了一句:「Pardon?」(你說啥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