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又一位資深老廚師走了,他就是原江南春飯店名廚吳子山師傅。
吳子山出生於廚師世家,其祖父曾做過御廚。其姑父趙明泉則是建國後哈爾濱國營飲食業的元老級廚師,有「扒菜王」之美譽。吳師傅1970年進入江南春飯店工作,跟隨姑父趙明泉、還有徐璘玉、於柱等名師學廚,深得哈爾濱菜真傳。他最大的功績是將東北菜推廣到廣州,他1995年南下廣州,先後將東北菜引入多家當地酒店,後來又自辦東北菜館,20年來使東北菜在廣州落地生根,被業內稱為「廣州東北菜的掌門人」。
老廚家第四代傳人鄭樹國先生與吳子山師傅淵源極深,兩人相識與1987年,當時獨自闖蕩廚壇的鄭樹國是吳師傅的副灶。1995年,鄭樹國隨吳師傅來到廣州,當時廣州還沒有像樣的東北菜餐館,兩人可以說是東北菜在廣州的開拓者,當年鄭樹國培養的徒弟中,至今還有人在廣州經營東北菜館。鄭樹國與吳師傅亦師亦友的關係一直保持至今。2014年,老廚家遷址友誼路,打造哈爾濱首家博物館式飲食文化餐廳,吳師傅數度來店,提出了很多中肯意見,體現了一個老師傅對哈爾濱飲食文化的熱心、關心。他還把江南春名廚李洪恩的兒子,他姑父趙明泉的徒弟李忠五請到老廚家,回憶過去,為哈爾濱飲食史增添了新的內容。
吳師傅於2015年5月15日清晨因病離世,享年62歲,我們在此深深哀悼,謹以此小文紀念這位老師傅的離去。
附:介紹吳子山師傅的文章兩篇
東北菜在羊城的掌門人吳子山
東北菜作國宴到人民大會堂擺的有四大天王宴:飛龍宴、野味宴、金魚宴、海參宴。專作這四大天王宴的趙明泉和盛英傑,一個斯人已逝,一個高齡退作技術顧問。現在,把持東北菜菜罈的有三把名勺:張汝才、楊成菟和吳子山,九十年代中,東北菜流行羊城,國家特級烹調師吳子山悄然南下作起掌門人。
在舊機場路的「龍江滿漢樓」見到了中國烹飪大師吳子山師傅,東北人特有的氣質,精神抖擻,吳子山向記者介紹了東北菜四大天王宴情況。國家派出國專門擺四大宴有三次,一次在女排獲世界女排錦標賽4連冠時,趙明泉先生(吳子山師父)專程在排球比賽地秘魯為女排擺野味宴慶功。在1993年,吳子山到日本中華料理大酒店作6個月技術表演,野味宴、飛龍宴、金魚宴、海參宴一個接一個的天王宴推出。
一般人不敢擺四大天王宴,因價格昂貴,最高價格3-4萬元一席,最低也要上萬元一席,材料也是稀品。比如天龍宴和野味宴的主菜料天龍,就只生長在大小興安嶺,其味美無比。吳子山把它傳入羊城,作飛龍湯,價格一道才200元左右。
吳子山今年44歲,在廚壇已幹了26年,其中有十幾年在哈爾濱及俄羅斯名酒店作總廚師長和餐飲部經理,深得趙明泉、徐璘玉、於柱等名師授傳,更兼博學京魯川等大派絕技並融為一體,成為東北菜罈的支柱人物。
1990年,國家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訪問前蘇聯的伏爾加格勒洲時,在金龍餐廳舉行一次盛大宴會,宴請前蘇聯國家重要領導,就專門請吳子山製作名宴「龍鳳宴」。1988年,哈爾濱國際馬拉松比賽時,哈爾濱名酒店林克斯賓館專門把吳子山調去任總廚師長兼餐飲部經理。1989年哈爾濱與東歐經濟洽談會召開時,哈爾濱舉行一次全市迎接經濟洽談會餐旅服務評比,林克斯賓館脫穎而出拿了質量金獎。酒店老總為此專門表揚了總廚師長吳子山。
提起師父趙明泉,吳子山很懷念他。師父號稱扒菜王,傳給他許多技藝,使他達到扒菜明油亮黃、大翻勺不變形的水平。1990年,受哈爾濱市政府委託,吳子山為加拿大駐中國大使作扒菜,一道價值6800元,加拿大大使吃了翹起拇指讚不絕口。
吳子山是金牌後面的掌門人,這段經歷很少人知道。1982年,受黑龍江省體委委託,吳子山專為體育名將作小灶,先後為聶衛平、焦志敏、王永剛、馬文平等9位世界體壇冠軍作小灶,歷時4年,他為各個運動員作各種菜,講究菜的口味和營養性,很多名運動員都喜歡他。
現在,吳子山在舊機場路自己開了間龍江滿漢樓餐館。在羊城,他的最大心願是把東北菜檔次提高。談到這個問題,吳子山不免流露出憂慮:超過1千元價格的東北菜還沒在羊城揭開鍋蓋,更談不上拿四大天王宴與粵菜一較高低。東北菜在羊城也只能適應低消費潮流,整天作松子仁炒粟米,炒土豆絲。他希望羊城的東北菜酒店上檔次,讓東北菜在羊城大放異彩!
吳子山背景
中國烹飪大師吳子山師傅,廣州龍江滿漢樓創始人,黑龍江省烹飪協會會員。吳先生出生於50年代的御廚世家。自幼勤奮好學,多有造詣,70年代開始從事餐飲業。繼承其祖傳絕技,敢於創新,將老派菜向現代菜進行有機的結合,獨創了多次別具特色的菜式,70年代末就登上了烹調技術培訓班的講臺任講師。經多位名師指點烹飪理論與實踐飛速發展,曾擬寫過多篇烹飪論文,在州多年的烹飪實踐中積累了一整套坡具特色的烹飪經驗。在80年代末期哈洽會餐飲評比中榮獲金獎,亦被黑龍江省編入中華名師錄,亦代表國家出訪前蘇聯工作,期間親自為到訪的我國防部長遲浩田部長主理中蘇宴會,受到了兩國高級領導人的好評,亦受到了伏爾加格勒州報的高度讚揚。90年代回國後更是在烹飪界一展鴻圖,名氣大振,先後被省內各賓館酒樓聘為總經理及行政總廚,也深得烹飪界老一輩的喜愛和社會各界的讚譽。
95年吳子山師傅已桃李滿天下,攜愛徒多人乘小平同志南巡改革之春風南下廣州,為東北菜在羊城的發展做出了具大的貢獻。高超的技藝、樸實的為人、踏實勤奮的作風曾影響了一大批南下廣州發展的東北廚師,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各人才華的平臺,也得到了眾多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的熱情宣傳,被稱為「東北菜在羊城的掌門人」。為此吳子山先生嘔心嚦血,兢兢業業,時時追求創新,不斷改革進取,為打造一個全新的東北菜模式貢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十幾年過去了,在廣州這塊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吳子山又開創了更具東北特色的龍江滿漢樓,將東北農家菜向宮庭滿漢全席系列相結合,添加之入鄉隨俗的粵菜小炒,湘菜精點,川菜小品等系列風味,使龍江滿漢樓更具特色。東北菜得到了進一步升級,中外食客讚不絕口,生意紅紅火火,旨在更好地做好羊城人民的餐飲服務員。(2006年)
大廚故事:吳子山颳起清爽的東北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廣州機場路有一家名為「龍江滿漢樓」的東北菜館,開業一年多來天天爆滿。很多人只知道這裡的菜好吃、好看,卻想不到原來該店老闆--中國烹飪大師吳子山乃廣州東北菜的掌門人,也是新派東北菜的創始人。
吳子山經歷過許多風雨,但任何時候他都是滿臉的陽光。他出身於御廚世家,很小的時候,就從做過御廚的爺爺那裡感受到烹飪的魅力。老人家的一款「蘿蔔絲香麻餅」讓他銘記了幾十年。他說,簡簡單單的原材料,經過高手製作,便能點石成金,這就是烹飪的無窮魅力。1970年,吳子山在姑父的帶領下,進入哈爾濱的江南春飯店。頭一年,他做的是服務員。第二年學做點心,接著又學了3年的涼菜。直到第五年才開始跟隨一代名廚趙銘泉師傅學習熱菜,這一學就是20多年。
趙師傅有「扒菜王」之美譽,他扒出來的菜採用「大翻勺」,不管怎麼翻,必須保證菜的原形不能有絲毫的錯位,而且一定要明油亮芡。為了學到師傅的絕招,吳子山可是吃夠了苦頭。一次,飯店接待加拿大駐中國大使,他主動請纓掌勺。但由於手腕的力道不夠,將一鍋魚翅翻得亂七八糟。站在他身後的師傅一掌摑來,只打得他眼冒金星。這樣還不解恨,又一腳將他踢開說:「你看看我是怎麼做的!」這一掌將吳子山摑得興起,連續幾個月,他下班後反覆練習大翻鍋,一練就是幾個鐘頭,直到胳膊腫脹得變了形,終於將「大翻鍋」翻得得心應手。直到現在,他還能一鍋同時燜3條魚,並一次翻轉過來,而且無論前後左右,均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吳子山不僅勤力,而且勤於動腦,不懂就問,凡事都要弄明白。1988年,他為了提升理論水平,進入黑龍江商學院進修,接受到更多大師級名廚的教導,對烹飪原理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理論素養得到質了的提升。由於技術好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1984年,他被借調到黑龍江體工隊,在長達4年的時間裡,專門負責為聶衛平、孔令輝等多位運動健將「開小灶」,每天做的菜式都要經過特殊的營養搭配。
1989年,在出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副廚師長期間,他粗料精製,創作出不少精品,贏得了中、俄等許多外交人士的讚譽。1992年,他擔任了哈爾濱君子蘭大酒店的副總經理兼行政總廚,開始由廚房向管理的國度轉變。1995年,吳子山南下廣州,在南航雲星酒店出任行政總廚。1997年進入南海漁村,任東北菜廚師長。1999年任天泉美食中心總經理。
在廣州11年裡,吳子山對傳統東北菜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重色、重鹽、重油、粗糙的問題被他一一化解。他做的東北菜既有味道、又有賣相,給人的感覺是粗中有細,俗中帶雅。尋常的原材料往往能做出新意。他的眾多代表作早已成為廣州東北菜館的經典菜,像雪山扒鹿肉、元寶驢肉、松子菊花魚、吳師傅大餅以及醬骨系列等都膾炙人口。目前,他有幾十個徒弟在廣州開東北菜館,掀起了一股新派東北菜的浪潮。而吳子山也被業內成為「廣州東北菜的掌門人」。(2008年)